CN207778871U -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8871U
CN207778871U CN201820016332.2U CN201820016332U CN207778871U CN 207778871 U CN207778871 U CN 207778871U CN 201820016332 U CN201820016332 U CN 201820016332U CN 207778871 U CN207778871 U CN 207778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quaporin
refrigerant passage
water
exchanger r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63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剑周
江呈丰
李兴凡
雷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63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8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8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8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道部和支撑部,所述通道部具有通过导热部彼此分隔开布置的冷媒通道和水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和所述水通道中的水通过所述导热部换热,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通道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形成为板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通过将具有冷媒通道和水通道的通道部支撑在板状的支撑部上,可以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可以将饮水机中的储水罐和蒸发器功能集成为一体,实现制取冷水或冰水,节省安装空间,零部件少,成本低,且制冷速度快,换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饮水机上的蒸发器均是由铜管、铝管或吹胀板所组成,然后这种蒸发器再通过机械的方式贴合到储水罐上,通过制冷运行,把储水罐里的水降下来。然而,由于蒸发器与储水罐的制冷接触面积很小,制冷速度较低;当想增加制冷接触面时,只能增加蒸发器的长度,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结构简单且换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饮水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道部和支撑部,所述通道部具有通过导热部彼此分隔开布置的冷媒通道和水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和所述水通道中的水通过所述导热部换热,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通道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形成为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通过将具有冷媒通道和水通道的通道部支撑在板状的支撑部上,可以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可以将饮水机中的储水罐和蒸发器功能集成为一体,实现制取冷水或冰水,节省安装空间,零部件少,成本低,且制冷速度快,换热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冷媒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冷媒通道沿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冷媒通道沿垂直于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通道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水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水通道沿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水通道沿垂直于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水通道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中任一个的内周面为平滑曲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沿曲线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U型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的入口、所述冷媒通道的出口、所述水通道的入口和所述水通道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超出所述支撑部的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水通道的出口并排布置,所述冷媒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水通道的入口并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为吹胀方式形成的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的高度与所述冷媒通道和/或所述水通道的高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饮水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从而提高了饮水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饮水机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饮水机1000,
制冷系统100,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
蒸发器4,通道部41,冷媒通道411,水通道412,导热部413,支撑部42,
冷水储罐5,温控器51,感温套管52,
冷水循环支路6,泵61,水流开关62,
分水器200,纯水桶300,出水阀400,单向阀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4。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4,所述换热装置4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道部41和支撑部42,通道部41具有导热部413、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且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通过导热部413彼此分隔开布置,冷媒通道411内的冷媒和水通道412中的水通过导热部413换热,也就是说,导热部413连接在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之间,且用于在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之间热传递。
支撑部42环绕通道部41的至少一部分,以便于支撑部42支撑通道部41,且支撑部42形成为板状,由此,可以便于换热装置4装配,且节省材料。
其中,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4可以用于饮水机1000中,具体地可以作为饮水机1000制冷系统100中的蒸发器4,用于为饮水机1000制取冷水或冰水。
具体地,当上述换热装置4用作饮水机1000中的蒸发器4时,流经冷媒通道411的冷媒将冷量传递给导热部413,导热部413再将冷量传递给位于水通道412中的水,从而降低水的温度,实现制取冷水或冰水。也就是说,饮水机1000中的水流经换热装置4的水通道412后,即可由常温水或热水变为冷水或冰水,由此,饮水机1000可以实现实时制取冷水。
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饮水机1000的制冷系统100包括储水罐和蒸发器,且蒸发器通常设在储水罐内或设在储水罐的外周面上,由于储水罐直径较大,水在其中是静止不动的,导致其传冷的方式只能是依靠传导的方式,所以制冷的速度较慢。而本申请的换热装置4,水在水通道412内流动,热交换速度较快,传热效率高,制冷效率好。且由于水直接进入换热装置4的水通道412中,由此,可以取消相关技术中的储水罐,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换热装置4可以将相关技术中的饮水机1000的储水罐与蒸发器的功能集成为一体,节省安装空间,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且制冷速度更快,换热效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4,通过将具有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通道部41支撑在板状的支撑部42上,可以提高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4可以将饮水机1000中的储水罐和蒸发器功能集成为一体,实现制取冷水或冰水,节省安装空间,零部件少,成本低,且制冷速度快,换热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垂直于冷媒通道411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冷媒通道411沿支撑部42厚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冷媒通道411沿垂直于支撑部42厚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尺寸。也就是说,冷媒通道411的横截面比较扁,这样,冷媒通道411内的冷媒的厚度会更薄,从而可以增大冷媒与冷媒通道411周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速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冷媒通道41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由此,可以在进一步增大冷媒与冷媒通道411接触面积的前提下,优化冷媒通道411的结构,保证冷媒在冷媒通道411内顺畅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垂直于水通道412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水通道412沿支撑部42厚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水通道412沿垂直于支撑部42厚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最大尺寸。也就是说,水通道412的横截面比较扁,这样,水通道412内的水的厚度会更薄,从而可以增大水与水通道412周壁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速率。
优选地,如图3所示,水通道412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由此,可以在进一步增大水与水通道412接触面积的前提下,优化水通道412的结构,保证水在水通道412内顺畅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中任一个的内周面为平滑曲面。由此,可以减小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内流体的流动阻力,提高流体的对流传热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沿曲线延伸,也就是说,冷媒通道411的至少一部分沿曲线延伸,和/或水通道412的至少一部分沿曲线延伸。由此,可以增加水通道412和冷媒通道411的长度,增加冷媒和水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冷媒和水在换热装置4中的流动阻力。
优选地,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均沿曲线延伸。
进一步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U型通道,由此,可以使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布置更加紧凑,增加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长度,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例如图1所示,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均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U型通道,且位于“U型”底部部分的通道沿圆弧延伸,同时,相邻的两个U型通道之间也通过沿圆弧线延伸的通道连接。由此,可以减小通道内流体流动阻力,增加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长度,增强对水的制冷效果。
优选地,在垂直于本体厚度方向的投影平面(例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所在平面)上,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在本体上的覆盖面积不小于百分之六十,例如,水通道412和冷媒通道411可以覆盖本体面积的至少百分之七十或至少百分之八十等等。由此,可以使换热装置的结构紧凑,进一步增强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也就是说,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其中,大体平行为大部分平行或完全平行。由此,可以保持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之间的间距大致一致,便于冷媒通道411内的冷媒和水通道412中的水通过导热部413换热。
其中,冷媒通道411中的冷媒的流向和水通道412中的水的流向可以为顺流。
当然,优选地,冷媒通道411中的冷媒的流向和水通道412中水的流向还可以为逆流,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媒通道411的入口与水通道412的出口并排布置,冷媒通道411的出口与水通道412的入口并排布置。由此,可以方便实现冷媒与水之间逆流换热。同时,方便连接外部管路,使结构更为紧凑。
另外,冷媒通道411的入口也可以与水通道412的入口并排布置,冷媒通道411的出口与水通道412的出口并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媒通道411的入口、冷媒通道411的出口、水通道412的入口和水通道412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超出支撑部42的边沿。以方便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与外部管路相连。例如图1中所示,冷媒通道411的入口和出口、以及水通道412的入口和出口均伸出支撑部42的下侧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为吹胀方式形成的通道。例如,换热装置的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焊接和吹胀的方式形成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也就是说,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最终成型于一块板上,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蒸发器4)在一块板上设置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由此,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部413与支撑部42的厚度(例如图2中所示的导热部413和支撑部42沿前后方向的厚度)相等。由此,可以方便加工成型,节约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部413的高度(例如图2中所示的导热部413沿前后方向的高度)也可以与冷媒通道411和/或水通道412的高度(例如图2中所示的冷媒通道411和/或水通道412沿前后方向的高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饮水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从而提高了饮水机的整体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饮水机1000包括:机体(未示出)和制冷系统100。
具体地,机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制冷系统100设于机体,所述制冷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元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毛细管3)和蒸发器4,且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元件、蒸发器4以及压缩机1依次串接形成冷媒回路。
其中,蒸发器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蒸发器4的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与进水口相连,水通道412的出口412b与出水口相连。且冷媒通道411的入口411a与节流元件相连,冷媒通道411的出口411b与压缩机1相连。
制冷时,压缩机1把冷媒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此高温高压的气体流到冷凝器2中,通过冷凝器2对外散热后,在冷凝器2内形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液体,然后此冷媒液体流过节流元件节流后,形成常温低压的冷媒气体,此气体通进蒸发器4内,从蒸发器4中的冷媒通道411入口411a流进,然后从冷媒通道411出口411b流出,再流回压缩机1,然后不断循环制冷,使整个蒸发器4温度快速下降。
饮水机1000在工作的过程中,饮水机1000的上方放置有纯水桶300,纯水桶300内的水可以通过机体的进水口从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流入蒸发器4内,然后再通过水通道412的出口412b流向饮水机1000的出水口。由于蒸发器4的冷媒通道411内冷媒的蒸发,此时整个蒸发器4的温度已经很低,所以当水从水通道412出口412b流出来时,水温已降了下来,从而可以得到冷水或冰水。用户可以在出水口处取用冷水或冰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饮水机1000,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00,饮水机1000内可不用设置储水罐,解决传统饮水机1000水与冷媒之间传热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饮水机1000的整体性能。
优选地,节流元件为毛细管3,此外,节流元件还可以为节流阀、膨胀阀等。
在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饮水机1000还可以包括:分水器200,分水器200串接在进水口和水通道412入口412a之间。分水器200可以将从纯水桶300内的流入的水分流,例如将水分别导流至加热容器、常温水出口和蒸发器4的水通道412入口412a等等。
优选地,出水口串接有出水阀400。用户可以通过出水阀400打开和关闭出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饮水机1000还包括:冷水储罐5,冷水储罐5串接在水通道412的出口412b与出水口之间。冷水储罐5可以储存经蒸发器4冷却后的冷水或冰水,这样,饮水机1000可以利用制冷系统100预先制取冷水或冰水并储存在冷水储罐5内,由此,可以增加饮水机1000的制冷水量,且制冷速度快。
进一步地,冷水储罐5与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之间连接有冷水循环支路6,冷水循环支路6上串接有泵61,泵61用于将冷水储罐5内的水泵送至水通道412。具体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循环流动,并在流经冷媒通道411时用于降低换蒸发器4的温度,同时,饮水机1000的纯水桶300中的水进入蒸发器4水通道412中降温,再流进冷水储罐5中,然后泵61将冷水储罐5中的水再次泵送至蒸发器4的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水再从水通道412出口412b流入冷水储罐5,这样不断对冷水储罐5内的水循环制冷,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冷水储罐5内的冷水的温度,增强制冷量,且制冷水量大。
优选地,如图5所示,机体的进水口和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之间串接有单向阀500。单向阀500仅允许进水口的水单向流入水通道412中,由此可以防止在对冷水储罐5内的水循环制冷时冷冻水从机体的进水口流出,避免冷水以及冷量泄露。
优选地,如图5所示,冷水循环支路6上设有水流开关62,水流开关62串接在泵61和冷水储罐5之间。水流开关62可以在饮水机1000内没有水时对泵6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泵61空转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水储罐5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水储罐5内的冷水的温度。
其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水储罐5内的冷水的温度达到温度预定值时,可以控制启动或关闭制冷系统100和泵61。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水储罐5内的温度达到温度预定值时,制冷系统100和泵61停止工作,当用户在取用冷水后,水从纯水桶300流下来,导致到冷水储罐5内的水温上升高于温度预定值或水温自动升温到温度预定值时,制冷系统100和泵61同时启动。
进一步地,温度预定值可以包括温度上阈值和温度下阈值,当冷水储罐5内的冷水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阈值时,可以启动制冷系统100和泵61;当冷水储罐5内的冷水的温度低于温度下阈值时,关闭制冷系统100和泵61。
优选地,温度传感器的外侧套设有感温套管52,感温套管52可以将水与温度传感器间隔开,避免水腐蚀温度传感器,同时感温套管52可以将冷水储罐5内的水温传递给温度传感器,不影响温度传感器检测正确的水温。从而可以将冷水储罐5内的水温控制在温度上阈值至温度下阈值的范围内。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具体实施例的饮水机1000。
实施例一,
参照图5,饮水机1000包括机体(未示出)、制冷系统100、分水器200以及设在饮水机1000上的纯水桶300。其中,制冷系统100包括依次串接形成冷媒回路的压缩机1、冷凝器2、毛细管3和蒸发器4,制冷系统100还进一步包括冷水储罐5和冷水循环支路6。
蒸发器4包括通道部41和支撑部42,通道部41包括冷媒通道411、水通道412和导热部413,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均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U型通道,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均呈扁平的椭圆形状,导热部413连接在相邻的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之间用于导热。支撑部42呈环绕冷媒通道411和水通道412的板体状,且支撑部42的外轮廓呈方形。冷媒通道411入口、出口以及水通道412的入口和出口均向下伸出支撑部42的下边沿。且冷媒通道411内的冷媒与水通道412内的水逆流换热。
其中,纯水桶300设在分水器200上,分水器200通过单向阀500与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相连,水通道412的出口412b连接冷水储罐5。冷水循环支路6连接在冷水储罐5和水通道412的入口412a之间,泵61和水流开关62串接在冷水循环支路6上,且水流开关62位于泵61与冷水储罐5之间。冷水储罐5内设有温控器51,温控器51的感温头的外侧套设有感温套管52。冷水储罐5上连接有出水阀400。
下面描述上述饮水机1000制取冷水的工作过程。
制冷时,压缩机1把冷媒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此高温高压的气体流到冷凝器2中,通过冷凝器2对外散热后,在冷凝器2内形成高温高压的液体,然后此液体流过毛细管3节流后,形成常温低压的冷媒气体,此气体通进蒸发器4内,从蒸发器4中的冷媒通道411入口411a流进,然后从冷媒通道411出口411b流出,再流回压缩机1,然后不断循环制冷,使整个蒸发器4温度快速下降。
纯水桶300内的水,流到分水器200,通过管道及单向阀500从蒸发器4中的水通道412入口412a流进,然后从水通道412出口412b流出,此时由于冷媒的蒸发,整个蒸发器4的温度已经很低,所以当水从水通道412中流出来时,水温已降了下来,然后再流进冷水储罐5,最后泵61把冷水储罐5内的水抽出来,又从蒸发器4中的水通道412入口412a流进,从水通道412出口412b流出,再进入冷水储罐5,这样不断的循环制冷。
当冷水储罐5内的温控器51的感温头通过感温套管52感应到设定的水温时,制冷系统100及冷水循环支路6(泵61)停止工作,当用户通过出水阀400取水饮用后,常温水从纯水桶300流下来,导致到冷水储罐5内的水温上升到设定温度时或水温自动升温到设定的温度时,制冷系统100及冷水循环支路6(泵61)同时启动。
其中,单向阀500是为了防止冷水循环时冷冻水流进纯水桶300,水流开关62是为了饮水机1000内没有水时对泵61的起到保护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1000,通过采用一个新的蒸发器4,替代传统饮水机1000的冷水罐及缠在其外面的蒸发器,使得制冷速度更快,同时增加了冷水循环支路6,使得制冷水量大幅提高。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饮水机1000具有冷水储罐5、冷水循环支路6和单向阀500,而本实施例二中的饮水机1000不设冷水储罐5和冷水循环支路6,其中,出水阀400串接在水通道412的出口位置,且分水器200与水通道412入口412a之间不设单向阀5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道部和支撑部,所述通道部具有通过导热部彼此分隔开布置的冷媒通道和水通道,所述冷媒通道内的冷媒和所述水通道中的水通过所述导热部换热,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通道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形成为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冷媒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冷媒通道沿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冷媒通道沿垂直于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水通道的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水通道沿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水通道沿垂直于所述支撑部厚度方向的最大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通道的横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中任一个的内周面为平滑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沿曲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U型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的入口、所述冷媒通道的出口、所述水通道的入口和所述水通道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超出所述支撑部的边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水通道的出口并排布置,所述冷媒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水通道的入口并排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为吹胀方式形成的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的高度与所述冷媒通道和/或所述水通道的高度相同。
15.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
CN201820016332.2U 2018-01-02 2018-01-02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Active CN207778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6332.2U CN207778871U (zh) 2018-01-02 2018-01-02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6332.2U CN207778871U (zh) 2018-01-02 2018-01-02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8871U true CN207778871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6332.2U Active CN207778871U (zh) 2018-01-02 2018-01-02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88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6893A (zh) * 2019-02-01 2019-05-21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吹胀式均温板和电池包
CN109990507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507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09786893A (zh) * 2019-02-01 2019-05-21 苏州安靠电源有限公司 吹胀式均温板和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00647B1 (ko) 이중냉각구조의 다면균일 순환급속 냉각장치
CN101886860B (zh) 冷却器和物品储藏装置
CN207778871U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09984607A (zh) 饮水机的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20690535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04595247A (zh) 一种具有再冷却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US20180216862A1 (en) Ice maker for an appliance
CN209235812U (zh) 饮水机的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208968044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4532973U (zh) 一种具有再冷却结构的离心压缩机
CN105066519B (zh) 一种干式蒸发器及具有该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US11255593B2 (en) Ice making assembly including a sealed system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ce mold
CN209090898U (zh) 饮水机
CN107367125A (zh) 冰箱及冰箱控制方法
CN103797316B (zh) 尤其用于制冷机的阀装置
CN109984609A (zh) 饮水机
CN209341634U (zh) 一种制冷用纯逆流干式蒸发器
CN109990507A (zh) 换热装置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205957527U (zh) 制冷设备
CN206055954U (zh) 热泵热水器
CN204787416U (zh) 热泵系统
CN105402920A (zh) 冷水机组
CN210107846U (zh) 风冷冰箱
CN106196667B (zh) 一种自然冷源机组
CN205897640U (zh) 片冰机蒸发器及片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