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8325U - 一种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8325U
CN207778325U CN201721265861.8U CN201721265861U CN207778325U CN 207778325 U CN207778325 U CN 207778325U CN 201721265861 U CN201721265861 U CN 201721265861U CN 207778325 U CN207778325 U CN 207778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ing device
transmittance section
lens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65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博
王洪波
卫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Roa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Roa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Roa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Roa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65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8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8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8325U/zh
Priority to EP18862283.1A priority patent/EP369031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7376 priority patent/WO2019062718A1/zh
Priority to US16/829,551 priority patent/US1113143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体、安装在所述灯体内的光源模组、及覆盖所述光源模组的透光部,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若干个透镜及收容在所述透镜内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配光后由所述透光部出射,所述透光部为弧面状,所述透光部上任意一点处的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小于45°。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将透光部制成弧面状,使透光部上的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限制在45°之内,从而降低了透光部对于入射光线的反射率,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提高照明装置的配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照明装置,一般均包括灯体、光源模组及面罩这几个基础部件,面罩具有透光性。当入射在面罩上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个值时,其会发生一定比例的反射。见下表1,以平行光照射到平板状的玻璃面罩上为例,不同入射角度下,其对应的反射率的统计。
表1
入射角度 反射率
0度入射角(垂直入射) 8%
15度入射角 8%
30度入射角 9%
45度入射角 10%
60度入射角 1-7%
65度入射角 22%
70度入射角 30%
75度入射角 41%
由表1可知,入射到面罩上的光线的入射角越大,其反射光越多。由于面罩对于入射角较大的光线存在较高的反射率,大角度出射的光线的光强在经过面罩时受到了损耗,致使光线在经过面罩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的配光变化,同时,也降低了照明装置的配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配光效率较高的照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体、安装在所述灯体内的光源模组、及覆盖所述光源模组的透光部,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若干个透镜及收容在所述透镜内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配光后由所述透光部出射,
所述透光部为弧面状,所述透光部上任意一点处的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小于45°。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所述透镜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所述透镜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在纵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为第一面型,所述第一面型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一面型包括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光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曲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光面为半椭圆形,第一出光面为轴对称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在横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为第二面型,所述第二面型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二面型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对称轴平行。
进一步的,当经所述透镜配光后的光线的最大光强角在70°-80°之间时,入射到所述透光部上的所有光线中最大光强所对应的光线的入射角在8°-45°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的高度是所述透光部长度的1/6.3至1/2。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由玻璃制成或由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的若干个所述发光单元,一个所述透镜对应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或对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90%。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为路灯。
进一步的,所述路灯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灯体内的驱动电源组件,所述驱动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路灯还包括与所述灯体连接的面罩,所述面罩包括涂覆部及所述透光部。
进一步的,所述路灯还包括灯杆,所述灯体连接在所述灯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单元及透镜单元均成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内的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的外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通过将透光部制成弧面状,使透光部上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限制在45°之内,从而降低了透光部对于入射光线的反射率,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提高照明装置的配光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内透镜的立体图;
图5为沿图4内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4内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照明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安装在灯体1内的光源模组、以及覆盖光源模组的面罩4,其中,光源模组包括发光组件2及为发光组件2进行配光的若干个透镜3,从透镜3出射的光线由面罩4出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可应用为路灯,在灯体1内还安装有散热器5、反射器6及驱动电源组件(未图示),在灯体1和面罩4之间还设置有垫圈7。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各个元件及元件之间的配置关系作具体说明。
参见图2所示,灯体1形成有收容空间,发光组件2、透镜3、散热器5、反射器6均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其中,散热器5设置在发光组件2的下方,反射器6设置在光源模组的外围。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6为漫反射,由于本实施例的发光组件2有点沉底,为了进一步提高光源模组的出光效率,才设置了反射器6,使得未照射在面罩4上的小部分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能经过反射器6反射至面罩4,由面罩4出光。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2的位置和面罩4底部水平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反射器6。
面罩4包括与光源模组相对应的透光部41以及不与光源模组相对应的涂覆部42。透光部41为透明玻璃,其使得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可以正常透过。涂覆部42在透明玻璃上涂覆一层不透明的材质,以对灯体1内部的无光源模组的部分进行遮盖,使得灯具更加美观。涂覆部42涂覆的不透明材质优选耐高温材质,其可防止灯具工作在较高温度时,涂覆材料脱落或者老化。图1只是示意性地显示出了一种拉伸型的弧形面罩,但面罩4的形状不局限于拉伸型,只要满足入射角的条件,面罩4的弧形可以是不规则的。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发光组件2包括光源板21和设置在光源板21上的若干个发光单元22。发光单元22可以排列为一排,也可以排列为几排,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2成阵列方式排布在光源板21上。发光单元22为LED光源。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多个发光单元22对应一个透镜3。
参见图3至图6所示,透镜3具有内表面31、外表面32及由内表面31围设形成的收容腔30,发光单元22收容于收容腔30内。参见图4的透镜3的立体图所示,透镜3为轴对称结构,定义透镜3的长度方向为纵向,透镜3的宽度方向为横向,透镜3的纵向和横向的中线的交点为几何中心O点,经过透镜3的几何中心O点的截面为中心截面。结合图4至图6所示,透镜3包括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两种截面面型,参见图5所示,透镜3在纵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定义其为第一面型;参见图6所示,透镜3在横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定义其为第二面型。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例中,透镜3的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还可以是其它构型。
第一面型包括第一入光面311及第一出光面321,第一入光面311位于内表面31,第一出光面321位于外表面32。第一面型为轴对称图形。第一入光面311和第一出光面321均为规则的曲面,且第一入光面311的曲率大于第一出光面321的曲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面311为半椭圆形,第一出光面321为轴对称的曲面。
第二面型包括第二入光面312及第二出光面322,第二入光面312位于内表面31,第二出光面322位于外表面32。第二入光面312和第二出光面322均为规则的曲面且为轴对称图形,但第二面型为非轴对称图形,即第二入光面312的对称轴与第二出光面322的对称轴平行但不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入光面311和第二出光面322均为半椭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在纵向上,经透镜3配光后的最大光强所在的位置为75°角。
为了降低透光部41对于大角度出射的光线的反射率,则需要减小大角度出射的光线入射至透光部41的入射角,即大角度出射的光线与其在透光部41的入射点所对应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由此将透光部41设计为弧面状。透光部41可以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定义透光部41的高度h为其内表面的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的距离,透光部41的长度为其内表面在纵向上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的截面为半圆形,即透光部41的高度h为透光部41的长度b的1/2。定义位于中心的透镜为中心透镜3a,中心透镜3a在75°角的出射光线入射至透光部41的入射角α1为8°。由此,大大降低了在最大光强角的位置的光线经面罩4出射时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总结得出,当透光部41的截面为半圆形时,即便中心透镜3a的面型为其它面型时,其配光后的最大光强所对应的光线不管位于哪个角度,其对透光部41的入射角都不大于8°。
定义距中心最远的一透镜为边缘透镜3b,在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入射角中,由边缘透镜3b出射的某光线的入射角是最大的入射角,其为一个临界值。参照图1所示,边缘透镜3b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最大入射角α2为36°。则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满足了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任意一点处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均小于A,A为36°。如果边缘透镜3b与中心透镜3a的距离更大,A可以大于36°,但一定小于45°。由表1的入射角和反射率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入射角大于45°后反射率大幅增加,而入射角小于45°,反射率变化不大。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有效控制反射率的部分进行了控制,即入射角小于45°。
将入射角控制在45°以内,也就是将透光部41的透光率控制在90%以上,大大降低了在所有入射至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提高了照明装置100的配光效率。
实施例2
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安装在灯体1'内的光源模组、以及覆盖光源模组的透光部41',其中,光源模组包括发光组件2'及为发光组件2'进行配光的若干个透镜3',从透镜3'出射的光线由透光部41'出射。
照明装置100'中除了透光部41'与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100内的透光部41的结构不同,其它如灯体1'、发光组件2'和透镜3'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组合方式,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透光部41'为弧面状,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的高度h'为其长度b'的1/4。中心透镜3a'在75°角的出射光线入射至透光部41'的入射角α1'为28°。由此,大大降低了在最大光强角的位置的光线经面罩4'出射时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总结得出,在本实施例中,即便中心透镜3a'的面型为其它面型时,其配光后的最大光强所对应的光线不管位于哪个角度,其对透光部41'的入射角都不大于28°。
定义距中心最远的一透镜为边缘透镜3b',在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入射角中,由边缘透镜3b'出射的某束光线的入射角是最大的入射角,其为一个临界值。参照图5所示,边缘透镜3b'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最大入射角α2'为38°。则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满足了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任意一点处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均小于A',A'为38°。如果边缘透镜3b'与中心透镜3a'的距离更大,A'可以大于38°,但一定小于45°。由此,大大降低了在所有入射至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提高了照明装置100'的配光效率。
实施例3
结合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安装在灯体1″内的光源模组、以及覆盖光源模组的透光部41″,其中,光源模组包括发光组件2″及为发光组件2″进行配光的若干个透镜3″,从透镜3″出射的光线由透光部41″出射。
照明装置100″中除了透光部41″与实施例1的照明装置100内的面罩4的结构不同,其它如灯体1″、发光组件2″和透镜3″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组合方式,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透光部41″为弧面状,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的高度h″为其长度b″的1/6.3。中心透镜3a″在75°角的出射光线入射至透光部41″的入射角α1″为45°。由此,大大降低了在最大光强角的位置的光线经透光部41″出射时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总结得出,在本实施例中,即便中心透镜3a″的面型为其它面型时,其配光后的最大光强所对应的光线不管位于哪个角度,其对透光部41″的入射角都小于45°。
定义距中心最远的一透镜为边缘透镜3b″,在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入射角中,由边缘透镜3b″出射的某束光线的入射角是最大的入射角,其为一个临界值。参照图6所示,边缘透镜3b″入射到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最大入射角α2″为43°。则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部41″满足了所有入射到透光部41″上任意一点处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均小于A″,A″为43°。如果边缘透镜3b″与中心透镜3a″的距离更大,A″可以大于43°,但一定小于45°。由此,大大降低了在所有入射至透光部41″上的光线的光强的变化,致使光线在经过透光部41″出射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的配光变化,提高了照明装置100″的配光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体、安装在所述灯体内的光源模组、及覆盖所述光源模组的透光部,所述光源模组包括若干个透镜及收容在所述透镜内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所述透镜配光后由所述透光部出射,
所述透光部为弧面状,所述透光部上任意一点处的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角小于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所述透镜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所述透镜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在纵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为第一面型,所述第一面型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一面型包括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为半椭圆形,第一出光面为轴对称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在横向上的中心截面面型为第二面型,所述第二面型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轴对称图形,所述第二面型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对称轴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经所述透镜配光后的光线的最大光强角在70°-80°之间时,入射到所述透光部上的所有光线中最大光强所对应的光线的入射角在8°-4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高度是所述透光部长度的1/6.3至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由玻璃制成或由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板和设置在所述光源板上的若干个所述发光单元,一个所述透镜对应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或对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大于9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为路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灯体内的驱动电源组件,所述驱动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还包括与所述灯体连接的面罩,所述面罩包括涂覆部及所述透光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3或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还包括灯杆,所述灯体连接在所述灯杆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及透镜单元均成阵列分布。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内的反射器,所述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光源模组的外围。
CN201721265861.8U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照明装置 Active CN207778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5861.8U CN207778325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照明装置
EP18862283.1A EP3690311A4 (en) 2017-09-28 2018-09-25 LIGHTING DEVICE
PCT/CN2018/107376 WO2019062718A1 (zh) 2017-09-28 2018-09-25 一种照明装置
US16/829,551 US11131439B2 (en) 2017-09-28 2020-03-25 Ligh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65861.8U CN207778325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8325U true CN207778325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65861.8U Active CN207778325U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8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517A (zh) * 2017-09-28 2017-12-15 欧普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517A (zh) * 2017-09-28 2017-12-15 欧普道路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8079B2 (en) Composite reflecting surface for linear LED array
US11131440B2 (en) Reflecting device,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7477517A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2162625A (zh) 一种大角度led和led灯
US11668445B2 (en) Multi-beam vehicle light
KR20200080105A (ko) Led 차량용 선형 발광 모듈
US11131439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10274168A (zh) 一种透镜模组格栅照明灯具
CN111503558A (zh) 一种近距安装高均匀度led黑板灯透镜
CN207778325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7162341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3892932U (zh) 全周光led球泡灯
CN107477478A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4026514U (zh) 全周光led灯
CN214948814U (zh) 一种机场滑行道灯
CN208535649U (zh)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及透镜
CN105841096A (zh) 配光透镜
CN203892941U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JPH01143368A (ja) Led表示素子
CN219082907U (zh) 一种定向非成像偏光透镜及发光器件
CN107143772A (zh) 一种避免灯光会聚的led日光管灯及其方法
CN214501106U (zh) 一种折反射式大角度扩散透镜及照明装置
KR102439341B1 (ko) 면발광 장치
CN105953091A (zh) 一种可发出不同光色的高均匀度发光体结构
CN107667248A (zh) 管状发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