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7500U - 导向胀管式蜂窝 - Google Patents

导向胀管式蜂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7500U
CN207777500U CN201820030473.XU CN201820030473U CN207777500U CN 207777500 U CN207777500 U CN 207777500U CN 201820030473 U CN201820030473 U CN 201820030473U CN 207777500 U CN207777500 U CN 207777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tube
tube expansion
guide pipe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04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保君
黄科
曹杨军
褚凌慧
刘洪涛
唐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Qian Hang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00304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7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7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7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窝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向胀管式蜂窝。采用过盈配合将蜂窝管部分内置于胀管内形成吸能单元,将若干吸能单元设于导向管的周围。当受撞击力时,导向胀管式蜂窝在导向管的轴向引导下,蜂窝管均匀压溃胀管,使得胀管内径膨胀变大,撞击动能转化为胀管形变及摩擦热能,实现一阶吸能。蜂窝管完全压溃置入胀管后,仍然在导向管的引导下,二者均匀褶皱溃缩,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塑性变形,实现二阶吸能。因此,导向胀管式蜂窝的吸能元件具有二阶吸能能力。导向管在整个蜂窝撞击吸能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蜂窝管向胀管轴向压缩,并且不易失稳。同时,导向管的使用,增强了蜂窝侧向受力强度,使得轴向压缩均匀稳定。

Description

导向胀管式蜂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窝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向胀管式蜂窝。
背景技术
蜂窝结构不仅是轻量化材料,同时也是吸能材料。传统的蜂窝结构通过箔片涂胶后堆叠热压后拉伸而成(拉伸法)或者辊压成型后再堆叠而成(成型法)。一般为以六边形为胞元的点阵结构。其轴向静压吸能均匀,侧向强度较弱,无吸能作用。对于一些要求连续两次吸能,一个蜂窝结构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可能就需要两个不同孔径规格的蜂窝结构胶粘而成。即使这样,轴向大行程压缩,还容易出现失稳现象。传统蜂窝结构受压直接塑性变形吸收能量,破坏了蜂窝结构,属于一次消耗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胀管式蜂窝,以解决现有蜂窝结构侧向强度较弱、轴向无二次吸能功能以及轴向大行程压缩容易失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向胀管式蜂窝,包括导向管及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周围且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吸能单元,每一所述吸能单元均包括蜂窝管与胀管,所述蜂窝管的一端部插接于所述胀管内,且该蜂窝管与该胀管之间过盈配合,所有所述蜂窝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蜂窝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所述蜂窝管的蜂窝箍,所述蜂窝箍呈板状,所述蜂窝箍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管对应的第一导向孔,所述蜂窝箍开设有与所述蜂窝管一一对应的蜂窝管孔,所述导向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各个所述蜂窝管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蜂窝管孔。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箍的数量至少为一,其中一个所述蜂窝箍设于所述蜂窝管远离于所述胀管的一端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所述胀管的胀管箍,所述胀管箍呈板状,所述胀管箍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管对应的第二导向孔,所述胀管箍开设有与所述胀管一一对应的胀管孔,所述导向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各个所述胀管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胀管孔。
进一步地,所述胀管箍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所述胀管箍一一对应设于所述胀管的两端部。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蜂窝管的端部均插接于对应的所述胀管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管与所述胀管均为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采用过盈配合将蜂窝管部分内置于胀管内形成吸能单元,将若干吸能单元设于导向管的周围。导向胀管式蜂窝具有传统蜂窝结构的性能特点,作为轻量化材料,可用于建材等行业;主要用作吸能件,更能体现价值。当受撞击力时,导向胀管式蜂窝在导向管的轴向引导下,蜂窝管均匀压溃胀管,使得胀管内径膨胀变大,撞击动能转化为胀管形变及摩擦热能,实现一阶吸能。蜂窝管完全压溃置入胀管后,仍然在导向管的引导下,二者均匀褶皱溃缩,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塑性变形,实现二阶吸能。因此,导向胀管式蜂窝的吸能元件具有二阶吸能能力。在一阶吸能过程中,导向胀管式蜂窝并没有破坏,仍然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当蜂窝管完全置入胀管内时,相当于壁厚加大的蜂窝,继续受压的话,才破坏导向胀管式蜂窝。导向管在整个蜂窝撞击吸能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蜂窝管向胀管轴向压缩,并且不易失稳。同时,导向管的使用,增强了蜂窝侧向受力强度,使得轴向压缩均匀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导向胀管式蜂窝中应用的导向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导向胀管式蜂窝中应用的吸能单元的局部剖切图;
图4为图1的导向胀管式蜂窝中应用的蜂窝箍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1的导向胀管式蜂窝中应用的胀管箍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先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进行说明。蜂窝结构包括导向管10及设于导向管10的周围且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吸能单元20,每一吸能单元20均包括蜂窝管21与胀管22,蜂窝管21的一端部插接于胀管22内,且该蜂窝管21与该胀管22之间过盈配合,所有蜂窝管21的长度方向与导向管10的长度方向相同。
采用过盈配合将蜂窝管21部分内置于胀管22内形成吸能单元20,将若干吸能单元20设于导向管10的周围。导向胀管式蜂窝具有传统蜂窝结构的性能特点,作为轻量化材料,可用于建材等行业;主要用作吸能件,更能体现价值。当受撞击力时,导向胀管式蜂窝在导向管10的轴向引导下,蜂窝管21均匀压溃胀管22,使得胀管22内径膨胀变大,撞击动能转化为胀管22形变及摩擦热能,实现一阶吸能。蜂窝管21完全压溃置入胀管22后,仍然在导向管10的引导下,二者均匀褶皱溃缩,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塑性变形,实现二阶吸能。因此,导向胀管式蜂窝的吸能元件具有二阶吸能能力。在一阶吸能过程中,导向胀管式蜂窝并没有破坏,仍然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当蜂窝管21完全置入胀管22内时,相当于壁厚加大的蜂窝,继续受压的话,才破坏导向胀管式蜂窝。导向管10在整个蜂窝撞击吸能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蜂窝管21向胀管22轴向压缩,并且不易失稳。同时,导向管10的使用,增强了蜂窝侧向受力强度,使得轴向压缩均匀稳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向管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蜂窝管21的直径。导向管10在整个蜂窝撞击吸能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蜂窝管21向胀管22轴向压缩,并且不易失稳。同时,导向管10的使用,增强了蜂窝侧向受力强度,使得轴向压缩均匀稳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蜂窝管21的蜂窝箍30,蜂窝箍30呈板状,蜂窝箍30开设有与导向管10对应的第一导向孔31,蜂窝箍30开设有与蜂窝管21一一对应的蜂窝管孔32,导向管10穿设于第一导向孔31,各个蜂窝管21一一对应穿设于蜂窝管孔32。蜂窝箍30用于固定吸能单元20的蜂窝管21,至少一个,通常置于蜂窝管21顶部。采用箍的结构形式,有效避免了胶接作为吸能单元20的连接方式而容易受力分离的情况。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窝箍30的数量至少为一,其中一个蜂窝箍30设于蜂窝管21远离于胀管22的一端部。实现所有蜂窝管21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胀管22的胀管箍40,胀管箍40呈板状,胀管箍40开设有与导向管10对应的第二导向孔41,胀管箍40开设有与胀管22一一对应的胀管孔42,导向管10穿设于第二导向孔41,各个胀管22一一对应穿设于胀管孔42。胀管箍40用于固定吸能单元20的胀管22,至少两个,通常置于胀管22上下两端。采用箍的结构形式,有效避免了胶接作为吸能单元20的连接方式而容易受力分离的情况。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胀管箍40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胀管箍40一一对应设于胀管22的两端部。实现所有胀管22的位置固定。
胀管22置于胀管箍40内,蜂窝管21置于蜂窝箍30内。蜂窝箍30、胀管箍40结构一样,规格略有不同。第一导向孔31、第二导向孔41孔径一样,用于放置导向管10。蜂窝管孔32和胀管孔42孔径不同,数目相同。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个蜂窝管21的端部均插接于对应的胀管22的同一侧。该结构容易装配。受撞击力时,蜂窝管21同时压溃胀管22,实现两阶吸能要求。受撞击力时,在导向管10的轴向引导下,蜂窝管21均匀压溃胀管22,使得胀管22内径膨胀变大,撞击动能转化为胀管22形变及摩擦热能,实现一阶吸能。蜂窝管21完全压溃置入胀管22后,仍然在导向管10的引导下,二者均匀褶皱溃缩,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塑性变形,实现二阶吸能。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胀管式蜂窝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蜂窝管21与胀管22均为薄壁金属管,容易制作与装配,质量轻,强度好。导向胀管式蜂窝主要原材料为两种规格的薄壁管材,不限于圆管、方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任一实施例导向胀管式蜂窝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过盈装配方法将蜂窝管21的一端部插接于胀管22内形成吸能单元20;把若干吸能单元20设于导向管10的周围且呈阵列排布,所有蜂窝管21的长度方向与导向管10的长度方向相同。
采用过盈配合将蜂窝管21部分内置于胀管22内形成吸能单元20,将若干吸能单元20设于导向管10的周围。导向胀管式蜂窝具有传统蜂窝结构的性能特点,作为轻量化材料,可用于建材等行业;主要用作吸能件,更能体现价值。当受撞击力时,导向胀管式蜂窝在导向管10的轴向引导下,蜂窝管21均匀压溃胀管22,使得胀管22内径膨胀变大,撞击动能转化为胀管22形变及摩擦热能,实现一阶吸能。蜂窝管21完全压溃置入胀管22后,仍然在导向管10的引导下,二者均匀褶皱溃缩,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塑性变形,实现二阶吸能。因此,导向胀管式蜂窝的吸能元件具有二阶吸能能力。在一阶吸能过程中,导向胀管式蜂窝并没有破坏,仍然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当蜂窝管21完全置入胀管22内时,相当于壁厚加大的蜂窝,继续受压的话,才破坏导向胀管式蜂窝。导向管10在整个蜂窝撞击吸能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蜂窝管21向胀管22轴向压缩,并且不易失稳。同时,导向管10的使用,增强了蜂窝侧向受力强度,使得轴向压缩均匀稳定。
过盈装配方法可以是热装法,将蜂窝管21的一端部插接于胀管22内形成吸能单元20,装配操作容易。蜂窝中间位置可以留空,或者后续将中间部分切除,用于放置导向管10。
进一步地,将吸能单元20的胀管22用两个胀管箍40固定两端,用蜂窝箍30固定蜂窝管21的顶端。胀管22置于胀管箍40内,蜂窝管21置于蜂窝箍30内,实现胀管22与蜂窝管21的位置固定。采用箍的结构形式,有效避免了胶接作为吸能单元20的连接方式而容易受力分离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管及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周围且呈阵列排布的若干吸能单元,每一所述吸能单元均包括蜂窝管与胀管,所述蜂窝管的一端部插接于所述胀管内,且该蜂窝管与该胀管之间过盈配合,所有所述蜂窝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管的长度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蜂窝管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所述蜂窝管的蜂窝箍,所述蜂窝箍呈板状,所述蜂窝箍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管对应的第一导向孔,所述蜂窝箍开设有与所述蜂窝管一一对应的蜂窝管孔,所述导向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各个所述蜂窝管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蜂窝管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箍的数量至少为一,其中一个所述蜂窝箍设于所述蜂窝管远离于所述胀管的一端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有所述胀管的胀管箍,所述胀管箍呈板状,所述胀管箍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管对应的第二导向孔,所述胀管箍开设有与所述胀管一一对应的胀管孔,所述导向管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各个所述胀管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胀管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箍的数量至少为二,两个所述胀管箍一一对应设于所述胀管的两端部。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蜂窝管的端部均插接于对应的所述胀管的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导向胀管式蜂窝,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与所述胀管均为金属管。
CN201820030473.XU 2018-01-08 2018-01-08 导向胀管式蜂窝 Active CN207777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473.XU CN207777500U (zh) 2018-01-08 2018-01-08 导向胀管式蜂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473.XU CN207777500U (zh) 2018-01-08 2018-01-08 导向胀管式蜂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7500U true CN207777500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0473.XU Active CN207777500U (zh) 2018-01-08 2018-01-08 导向胀管式蜂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75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560A (zh) * 2018-01-08 2018-06-22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胀管式蜂窝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560A (zh) * 2018-01-08 2018-06-22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胀管式蜂窝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0068A (zh) 多角加强件
CN105799231B (zh) 相向半球壳体柱胞结构的夹芯复合材料
CN109591743B (zh) 一种高效稳定吸能的汽车碰撞吸能盒
US3552525A (en) Energy absorber
CN103717479B (zh) 具有八边形横截面的机动车辆车身的纵梁以及配有该纵梁的车辆
CN207777500U (zh) 导向胀管式蜂窝
CN108194560A (zh) 导向胀管式蜂窝及其制造方法
EP4280227A1 (en) Control rod absorber assembly, control rod and control rod assembly
CN105117542A (zh) 一种计算四边手性新型蜂窝轴向压缩应力的方法
CN206141628U (zh) 冲击吸能装置及车辆
CN206678480U (zh) 柱状蜂窝吸能管
CN105774052B (zh) 多层叠加曲面体柱胞结构的夹芯复合材料
CN109094499A (zh) 一种多截面多材料混合的新型汽车吸能盒装置
CN205770210U (zh) 一种航天器用可卷绕收拢的闭口薄壁杆
CN105672477A (zh) 一种高强螺栓空心毂节点
US11162253B2 (en) Laminate cell construction system
Moradpour et al. Developing a new thin-walled tube structure and analyzing its crushing performance for aa 60601 and mild steel under axial loading
CN108928054A (zh) 一种防撞性能良好的夹芯复合板
CN205329891U (zh) 一种内外双套管约束折叠钢板耗能支撑
CN105673772B (zh) 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
CN210797931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空间结构的sma丝-摩擦阻尼器
CN108678492A (zh) 圆筒式摩擦耗能阻尼器
CN221001504U (zh) 一种环保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保温墙体
CN206398985U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水箱组件
CN112012547B (zh) 一种速度相关型耗能-自复位功能集成支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