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5735U -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5735U
CN207775735U CN201720776564.3U CN201720776564U CN207775735U CN 207775735 U CN207775735 U CN 207775735U CN 201720776564 U CN201720776564 U CN 201720776564U CN 207775735 U CN207775735 U CN 207775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ugh girder
ultra
high performance
reinforcement
performance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65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刘国平
王俊颜
赵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zhi Tai Nik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yang Innovative Materi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yang Innovative Materi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yang Innovative Materi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65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5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5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5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包括槽型梁、架设于槽型梁之间的第一桥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桥面板底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其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包括与槽型梁连接的钢筋构造和浇注于钢筋构造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构造包括植入钢筋和钢筋网;植入钢筋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条件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减少了传统桥梁加固方案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大幅提高原槽型梁的极限承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本身的高耐久性和常温养护特性,使其使用寿命更长并降低了养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槽型梁桥作为一种公路系统上应用广泛的桥梁形式,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及施工质量的难以保证,使得其容易出现顶底板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槽型梁之间搭设的预制板,难以保证整体受力,故预制板易出现裂缝或掉落破坏。
目前采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模注加固法、贴钢板或钢筋加固法、贴纤维材料加固法等。而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模注加固法中效果较好的是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但目前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均需高温蒸汽养护,这可使其过高的收缩徐变在养护阶段就尽量消除,保证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之后的使用中不会因为收缩徐变产生大的裂缝,但其高温蒸汽养护时间长,施工繁琐,其养护时间不小于 48小时。上述加固方法均需要封闭交通,对交通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加固之后的结构需要很好的养护,耐久性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其采用性能优异的仅需常温养护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面以下进行维修加固,无需封闭交通,降低了对交通的阻碍,减少了相应的施工费用,增强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构造,包括槽型梁、架设于槽型梁之间的第一桥面板以及位于第一桥面板底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其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包括与槽型梁连接的钢筋构造和浇注于钢筋构造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延性的材料,其采用全细骨料、较低的水灰比、添加减水剂等一系列方法形成致密的水泥浆体,这使得水、氯离子等腐蚀性物质难以进入超高性能混凝土内部,从而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很好的施工性能,具有自流平、自密实等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采用常温养护,养护时间仅为 3~5小时。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侧面形状为两侧厚中间薄的π型,此形状更有利于其加固效果。
优选地,所述钢筋构造包括植入钢筋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至少一层横向钢筋和至少一层纵向钢筋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的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相邻的植入钢筋之间为平行的或具有一定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具有10~20°的夹角,此更有利于钢筋网的铺设及保证钢筋的受力均匀。
优选地,所述植入钢筋、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为三级钢,直径均为10mm,铺设间距均为150mm。
优选地,位于两端的纵向钢筋与所述植入钢筋焊接,位于中间的纵向钢筋与所述横向钢筋采用细筋绑扎,所述横向钢筋与植入钢筋焊接或采用细筋绑扎。
优选地,所述槽型梁桥面结构还包括架设于槽型梁上方的第二桥面板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上方的砼铺装层和沥青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的厚度为5~8cm,所述砼铺装层的厚度为8~10cm,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厚度为4~6cm;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的厚度为6cm,所述砼铺装层的厚度为9cm,所述沥青层的厚度为7cm,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厚度为5c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第一桥面板的底部进行表面处理并对外露的钢筋进行除锈处理;
步骤2)在第一桥面板两侧的槽型梁上嵌入植入钢筋并利用植入钢筋架设钢筋网;
步骤3)采用模板在第一桥面板的底部进行支模,并对模板周边进行密封处理;
步骤4)将超高性能混凝土灌注进模板内,将植入钢筋和钢筋网埋入超高性能混凝土内;
步骤5)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常温养护,拆除模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第一桥面板的底部进行表面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先对第一桥面板底部的原混凝土层进行表面处理,去除第一桥面板表面破碎、松动的混凝土,经过表面处理后,将碎屑、粉末彻底冲洗干净。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采用混凝土泵将超高性能混凝土灌注进模板内。
优选地,所述模板选自钢模板、木模板中的一种,在模板的两侧分别开设灌注口和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槽型梁之间的第一桥面板底部铺设一层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封闭裂缝,从而保证槽型梁整体受力、增强截面的抗弯性能、提高第一桥面板的承载能力,使各槽型梁间的第一桥面板不出现脱落破坏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从结构受力上看,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钢筋构造所组成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能够修复槽型梁间第一桥面板底部的裂缝,防止槽型梁间第一桥面板脱落,并可同时提高第一桥面板和槽型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加固后,全截面刚度提高,提高了桥面板和槽型梁的应力水平。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的强度和致密的结构保证了修复部位的完好性,使其不会因为原有诱因(如氯离子侵害等)再次产生病害,保证了结构的耐久性。
(2)从施工性能上看,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无需高温蒸养,适合于现场施工,无需严苛的施工条件。只需部分或短暂封闭交通,短时间完成加固过程,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自密实性能,施工方便,且与桥面铺装层粘结性能好,能与原槽型梁桥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3)从结构耐久性看,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强度,其出众的抗裂性保证了加固结构受力钢筋始终处于保护层内,受力钢筋与空气不会接触,从而提高了钢筋网抵抗锈蚀的能力。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普通混凝土的20倍以上,能显著提高加固后槽型梁桥的耐久性,延长加固桥梁的使用寿命。
(4)从经济性来看,本实用新型所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无需高温蒸养,避免了在复杂的加固现场使用高温蒸养带来的高额费用。施工速度较快,对交通基本无影响,减少了交通管制费用。结构加固完成后基本无需后期养护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钢筋构造的俯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槽型梁;2、第一桥面板;3、第二桥面板;4、砼铺装层;5、沥青层;6、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7、钢筋构造;8、超高性能混凝土层;71、植入钢筋; 72、横向钢筋;73、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过程。
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由如下原料组成:水泥800-1200kg,矿物掺合料50-200kg,细骨料800-1200kg,钢纤维78-300kg,减水剂(固含量)3-15kg,消泡剂0.6-5kg,膨胀剂60-120kg,水105-250kg。
在一具体操作过程中,每立方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原料及质量:硅酸盐水泥765kg;活性SiO272kg;CaO48kg;SO322.5kg;Al2O37.5kg;石英砂300kg;河砂300kg;矿渣400kg;钢纤维128kg;萘系高效减水剂9kg;有机硅消泡剂2kg;氧化钙类膨胀剂75kg;水200kg。
其中,钢纤维长度为15-20mm,直径为0.15-0.25mm,石英砂、河砂、矿渣的粒度均小于等于5mm。
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得超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上述配比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高延性、高韧性、耐久性好等优点,其采用常温养护即可,有效缩短了养护时间和养护成本,能显著提高加固后槽型梁桥的耐久性,延长加固桥梁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采用实施例一制备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包括槽型梁1、架设于槽型梁1之间的第一桥面板2、架设于槽型梁1上方的第二桥面板3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桥面板2和第二桥面板3上方的砼铺装层4和沥青层5,其还包括位于第一桥面板2底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6;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6包括与槽型梁1连接的钢筋构造7和浇注于钢筋构造7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8,且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6的侧面形状为两侧厚中间薄的π型以与槽型梁桥的原结构相匹配,以提高加固后的槽型梁桥的承载能力。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桥面板2和第二桥面板3的厚度为6cm,所述砼铺装层4的厚度为9cm,所述沥青层5的厚度为7cm,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 6的厚度为5cm。在符合桥面设计规范及受力要求的情况下,也可适当调整上述各层的厚度。
如图2和图3所示,钢筋构造7包括植入钢筋71和钢筋网;所述植入钢筋 71的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1,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相邻的植入钢 71之间为平行的或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钢筋网为至少一层横向钢筋72和至少一层纵向钢筋73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钢筋72位于纵向钢筋71的上方,根据实际的桥面结构及受力情况可调整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层数;所述植入钢筋71与横向钢筋72之间具有10~20°的夹角以利于钢筋网的铺设及受力钢筋的受力均衡。
所述植入钢筋71、横向钢筋72和纵向钢筋73均为三级钢,直径均为10mm,铺设间距均为150mm,也可采用其他规格的钢筋;位于两侧的纵向钢筋73与植入钢筋71焊接,位于中间的纵向钢筋73与横向钢筋71采用细筋绑扎,横向钢筋72与植入钢筋72焊接或采用细筋绑扎。
采用此结构的钢筋构造,保证了钢筋纵横方向受力钢筋的顺直,钢筋网格尺寸均匀,焊接或捆扎成型的钢筋构造整体性较好,刚度较大,不易变形,在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构造即使受到外力的作用也不易造成局部弯折变形和偏位,浇筑成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厚薄较均匀,提高了其抗裂性能,并同时提高第一桥面板和槽型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的加固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施工时先对第一桥面板底部的原混凝土层进行表面处理,去除第一桥面板表面破碎、松动的混凝土,经过表面处理后,将碎屑、粉末彻底冲洗干净,所去除的原混凝土层的厚度约为2-5cm;再对原第一桥面板外露的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先用钢丝刷、砂盘、麻袋布等轻擦除锈,后用钢筋除锈剂进行溶解除锈;然后在第一桥面板两侧的槽型梁上横向嵌入植入钢筋,植入钢筋在槽型梁中的深度是植入钢筋直径的18倍或20倍;利用植入钢筋架设钢筋网,并对各钢筋之间进行焊接或细钢筋绑扎;然后利用钢模板在甲式板底部支模,并对钢模板周边进行密封处理,钢模板支模的侧面形状为两侧厚中间薄的π型;最后利用混凝土泵将超高性能混凝土灌注进钢模板内,将植入钢筋和钢筋网埋入超高性能混凝土内,模板的两侧开设灌注口和出气口,灌注口用于灌注混凝土,出气口用于排出模板的空气,当出气孔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出时表明模板所构成的空腔内已经灌注满超高性能混凝土,此时停止混凝土泵;最后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常温养护3~5小时,拆除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固方法,操作简单,利用混凝土泵自动灌注超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出气口来判断是否灌满,有效节省了槽型梁桥的加固操作时间;同时采用上述方法加固结构的受力钢筋始终处于保护层内,受力钢筋与空气不会接触,从而提高了钢筋网抵抗锈蚀的能力。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条件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减少了传统桥梁加固方案对交通的干扰和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本身的高耐久性和常温养护特性,其使用寿命也比一般加固方法更好,且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梁(1)、架设于槽型梁(1)之间的第一桥面板(2)以及位于第一桥面板(2)底部的钢筋混凝土加固层(6);其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6)包括与槽型梁(1)连接的钢筋构造(7)和浇注于钢筋构造(7)中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构造(7)包括植入钢筋(71)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为至少一层横向钢筋(72)和至少一层纵向钢筋(73)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横向钢筋(72)位于纵向钢筋(7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钢筋(71)的一端横向嵌入槽型梁(1),另一端向上倾斜用于架设钢筋网,相邻的植入钢筋(71)之间为平行的或具有一定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钢筋(71)与横向钢筋(72)之间具有10~2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梁桥面结构还包括架设于槽型梁(1)上方的第二桥面板(3)以及铺设于所述第一桥面板(2)和第二桥面板(3)上方的砼铺装层(4)和沥青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面板(2)和第二桥面板(3)的厚度为5~8cm,所述砼铺装层(4)的厚度为8~10cm,所述沥青层(5)的厚度为5~8cm,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层(6)的厚度为4~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梁桥面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模灌注混凝土的模板,所述模板选自钢模板、木模板中的一种,在模板的两侧分别开设灌注口和出气口。
CN201720776564.3U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Active CN207775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6564.3U CN207775735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6564.3U CN207775735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5735U true CN207775735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6564.3U Active CN207775735U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57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988A (zh) * 2017-06-29 2017-09-12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1988A (zh) * 2017-06-29 2017-09-12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8823B (zh) 一种设置连续钢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7090783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空心板梁桥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8035439A (zh) 一种快速混凝土装配式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85455A (zh) 一种现浇道床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维修作业方法
CN107553693B (zh) 防撞墩的制备方法
CN104652294A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粘贴钢板加固箱梁新技术
CN102168407B (zh) 长大节段支架悬浇箱梁结构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CN108374320A (zh) 一种新型rc—砌体组合拱桥的构造与施工方法
CN208151833U (zh) 一种新型rc—砌体组合拱桥的构造
CN103161176A (zh) 主楼连体车库内塔吊基础施工方法
CN104878875B (zh) 一种frp筋超高性能混凝土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6017B (zh) 一种采用uhpc薄层植筋加固槽型梁桥面板的方法
CN206928196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空心板梁桥结构
CN207775735U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
CN105350790B (zh) 一种预制预应力trc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方法
CN107151988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槽型梁桥面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04612142B (zh) 一种基于复合柔性桩的整体式桥台桥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32724A (zh)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CN111608093A (zh) 一种基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空心板梁抗剪加固方法
CN208122041U (zh) 一种ips现浇砼剪力墙自保温体系结构系统
CN204238264U (zh)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10468744A (zh) 一种通道桥加固施工方法
CN105970838B (zh) 上承式拱桥拱顶填料卸载与加固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04652280A (zh) 超长、后浇鱼脊墙一次连续成型浇灌方法及其超长鱼脊墙
CN114718245A (zh) 一种再生块体/骨料混凝土预制叠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31

Address after: 315000 No. 150 (2-1-003), Ji Po Road, Ji Shi Gang Town, Haish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ongzhi Tai Nik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201700 48 Lane 628, Zhang Long Tang Road, Qingpu Town,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Royang Innovative Material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