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8827U -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 Google Patents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8827U
CN207768827U CN201720699262.0U CN201720699262U CN207768827U CN 207768827 U CN207768827 U CN 207768827U CN 201720699262 U CN201720699262 U CN 201720699262U CN 207768827 U CN207768827 U CN 207768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dropper ontology
dropper
ontology
feishi dropp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92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琪
王琳
曹妮娜
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iw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92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8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8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88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进液管及输液管,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滴管本体的中部;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所述联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无需倒置莫非氏滴管,也无需挤压滴管本体排气吸液,有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输液器是最长用到的护理器具之一。
输液器上具有莫非氏滴管(murphy's dropper),又称滴壶、滴斗,是输液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排出莫非氏滴管内的空气,医疗人员需要将莫非氏滴管倒置或捏压莫非氏滴管的滴管本体,以便于吸入药液进入滴管本体内并完成排气等操作。
但是,以上操作(将莫非氏滴管倒置或捏压莫非氏滴管的滴管本体)均增加了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在日益紧张的护理工作中,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因此,如何降低工作量,节省工作时间,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莫非氏滴管,以降低工作量,节省工作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输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进液管及输液管,还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滴管本体的中部;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连通;
联通管,所述联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还包括连通所述联通管与所述输液管的通气管。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通气管与所述输液管同轴布置。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止水夹。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内管为内置于所述滴管本体内部的内置管;
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滴管本体的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连通。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内管的一端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内管为内通管,其一端穿过所述滴管本体。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内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内通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所述内通部穿过所述滴管本体底壁;
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优选地,上述莫非氏滴管中,所述联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侧壁连通;
或,所述联通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部及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滴管本体的顶壁连通,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所述莫非氏滴管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莫非氏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应用于输液器中。将带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输液器插入药瓶中后,滴管本体正常放置。药瓶中的液体沿进液管滴入滴管本体中。由于联通管与内管均与输液管连通,并且,内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联通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滴管本体中的液体沿内管进入直至到达排液管,在此过程中,联通管始终与输液管连通,并且滴管本体中的液体液面上升至滴管本体的中部;滴管本体中的液体经过内管及排液管到达输液管,根据液体流动的具体情况,将输液管的针头扎入人体,即可完成输液。在滴管本体中的液体到达输液管后,液体封住联通管所在的通道,有效避免了滴管本体内气体与液体混合进入输液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无需倒置莫非氏滴管,也无需挤压滴管本体排气吸液,有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莫非氏滴管的输液器。由于上述莫非氏滴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莫非氏滴管的输液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莫非氏滴管,以降低工作量,节省工作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输液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进液管及输液管,还包括内管、排液管及联通管。内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滴管本体的中部;排液管的一端与输液管连通,其另一端与内管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应用于输液器中。将带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的输液器插入药瓶中后,滴管本体正常放置。药瓶中的液体沿进液管滴入滴管本体中。由于联通管与内管均与输液管连通,并且,内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联通管的一端与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滴管本体中的液体沿内管进入直至到达排液管,在此过程中,联通管始终与输液管连通,并且滴管本体中的液体液面上升至滴管本体的中部;滴管本体中的液体经过内管及排液管到达输液管,根据液体流动的具体情况,将输液管的针头扎入人体,即可完成输液。在滴管本体中的液体到达输液管后,液体封住联通管所在的通道,有效避免了滴管本体内气体与液体混合进入输液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无需倒置莫非氏滴管,也无需挤压滴管本体排气吸液,有效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工作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滴管本体正常摆放的状态下,水平位置较低的一侧为滴管本体的下部,水平位置较高的一侧为滴管本体的上部,滴管本体的下部与上部之间为滴管本体的中部。
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实施例中,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1、进液管2及输液管3,还包括内管31、排液管41及联通管51。内管31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滴管本体1的中部;排液管41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其另一端与内管31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51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
为了便于设置且提高流体流通顺畅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还包括连通联通管51与输液管8的通气管61。由于联通管51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排液管41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排液管41的另一端与内管31的另一端连通,使得联通管51高于排液管41,即,排液管41的另一端与联通管51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确保流体流通的顺畅程度,增加通气管61,完成联通管51与输液管8的连通。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通气管61,直接将联通管51倾斜设置,与输液管8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1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侧壁连通。优选地,联通管5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通气管61与输液管8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气管61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通顺畅程度。
优选地,联通管51与通气管61的连接处可以为圆角设置,进一步便于流体流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中,通气管61上设置有止水夹7。通过设置止水夹7,在液体流至输液管8后,通过止水夹7封闭通气管61,更好地确保了气体无法进入输液管8,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31为内置于滴管本体1内部的内置管;排液管41的另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的侧壁与内管31的另一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仅需在滴管本体1的中部的侧壁上设置供排液管41穿过的通孔,即可使得排液管41与内管31的配合结构贯穿滴管本体1的内部及外部。
其中,排液管41与内管3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密封连接的两个分管,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液体顺畅流入内管31的内部,内管31的一端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1一端的开口朝向滴管本体1的上部,方便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内管31,有效避免了内管31一端的开口与滴管本体1的底壁接触而封闭的情况。为了便于加工,上述弯折部为弧形弯折部。
如图2所示,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1、进液管2及输液管3,还包括内管32、排液管42及联通管52。内管32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滴管本体1的中部;排液管42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其另一端与内管32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52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
同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设置且提高流体流通顺畅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还包括连通联通管52与输液管8的通气管62。由于联通管52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排液管42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排液管42的另一端与内管32的另一端连通,使得联通管52高于排液管42,即,排液管42的另一端与联通管52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确保流体流通的顺畅程度,增加通气管62,完成联通管52与输液管8的连通。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通气管62,直接将联通管52倾斜设置,与输液管8的连通。
联通管52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部522及水平部521,竖直部522与滴管本体1的顶壁连通,水平部52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其中,水平部521与通气管62连通。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避免了滴管本体1内部的液体进入联通管52。
进一步地,通气管62与输液管8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2的水平部52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气管62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通顺畅程度。
优选地,联通管52的水平部521与通气管62的连接处可以为圆角设置,进一步便于流体流过。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中,通气管62上设置有止水夹7。通过设置止水夹7,在液体流至输液管8后,通过止水夹7封闭通气管62,更好地确保了气体无法进入输液管8,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32为内置于滴管本体1内部的内置管;排液管42的另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的侧壁与内管32的另一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仅需在滴管本体1的中部的侧壁上设置供排液管42穿过的通孔,即可使得排液管42与内管32的配合结构贯穿滴管本体1的内部及外部。
其中,排液管42与内管3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密封连接的两个分管,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液体顺畅流入内管32的内部,内管32的一端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2一端的开口朝向滴管本体1的上部,方便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内管32,有效避免了内管32一端的开口与滴管本体1的底壁接触而封闭的情况。为了便于加工,上述弯折部为弧形弯折部。
如图3所示,在第三种实施例中,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1、进液管2及输液管3,还包括内管33、排液管43及联通管53。内管33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滴管本体1的中部;排液管43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其另一端与内管33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53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
为了便于设置且提高流体流通顺畅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还包括连通联通管53与输液管8的通气管63。由于联通管53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排液管43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排液管43的另一端与内管33的另一端连通,使得联通管53高于排液管43,即,排液管43的另一端与联通管53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确保流体流通的顺畅程度,增加通气管63,完成联通管53与输液管8的连通。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通气管63,直接将联通管53倾斜设置,与输液管8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3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侧壁连通。优选地,联通管53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通气管63与输液管8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3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气管63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通顺畅程度。
优选地,联通管53与通气管63的连接处可以为圆角设置,进一步便于流体流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中,通气管63上设置有止水夹7。通过设置止水夹7,在液体流至输液管8后,通过止水夹7封闭通气管63,更好地确保了气体无法进入输液管8,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33为内通管,其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排液管43的另一端与内管33的另一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滴管本体1内部内有管路布置,有效扩大了滴管本体1的容积,简化了滴管本体1的内部结构,便于加工。
同样地,排液管43与内管33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密封连接的两个分管,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述,内管33包括依次连接的内通部333、第一连接部331及第二连接部332;内通部333穿过滴管本体1底壁;第一连接部33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第二连接部332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3形成U形管道,其较短的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底壁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3一端的开口朝向滴管本体1的上部,方便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内管33,有效避免了内管33一端的开口与滴管本体1的底壁接触而封闭的情况。
也可以将内管33设置为弧形弯管或V形弯管等,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如图4所示,在第四种实施例中,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1、进液管2及输液管3,还包括内管34、排液管44及联通管54。内管34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滴管本体1的中部;排液管44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其另一端与内管34的另一端连通;联通管54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
同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设置且提高流体流通顺畅程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还包括连通联通管54与输液管8的通气管64。由于联通管54的一端与滴管本体1的上部连通,排液管44的一端与输液管8连通,排液管44的另一端与内管34的另一端连通,使得联通管54高于排液管44,即,排液管44的另一端与联通管54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确保流体流通的顺畅程度,增加通气管64,完成联通管54与输液管8的连通。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通气管64,直接将联通管54倾斜设置,与输液管8的连通。
联通管54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部542及水平部541,竖直部542与滴管本体1的顶壁连通,水平部54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其中,水平部541与通气管64连通。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避免了滴管本体1内部的液体进入联通管54。
进一步地,通气管64与输液管8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中,联通管54的水平部54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气管64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流通顺畅程度。
优选地,联通管54的水平部541与通气管64的连接处可以为圆角设置,进一步便于流体流过。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莫非氏滴管中,通气管64上设置有止水夹7。通过设置止水夹7,在液体流至输液管8后,通过止水夹7封闭通气管64,更好地确保了气体无法进入输液管8,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内管34为内通管,其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排液管44的另一端与内管34的另一端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滴管本体1内部内有管路布置,有效扩大了滴管本体1的容积,简化了滴管本体1的内部结构,便于加工。
同样地,排液管44与内管34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密封连接的两个分管,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述,内管34包括依次连接的内通部343、第一连接部341及第二连接部342;内通部343穿过滴管本体1底壁;第一连接部341垂直于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第二连接部342沿滴管本体1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4形成U形管道,其较短的一端穿过滴管本体1底壁与滴管本体1的下部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管34一端的开口朝向滴管本体1的上部,方便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内管34,有效避免了内管34一端的开口与滴管本体1的底壁接触而封闭的情况。
也可以将内管3设置为弧形弯管或V形弯管等,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其中,莫非氏滴管为如上述任一种莫非氏滴管。由于上述莫非氏滴管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莫非氏滴管的输液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莫非氏滴管,包括滴管本体、进液管及输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下部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所述滴管本体的中部;
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连通;
联通管,所述联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上部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输液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联通管与所述输液管的通气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输液管同轴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止水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内置于所述滴管本体内部的内置管;
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滴管本体的侧壁与所述内管的另一端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一端具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内通管,其一端穿过所述滴管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内通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
所述内通部穿过所述滴管本体底壁;
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的一端与所述滴管本体的侧壁连通;
或,所述联通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部及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滴管本体的顶壁连通,所述水平部垂直于所述滴管本体轴向设置。
10.一种输液器,包括莫非氏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莫非氏滴管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莫非氏滴管。
CN201720699262.0U 2017-06-15 2017-06-15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8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262.0U CN207768827U (zh) 2017-06-15 2017-06-15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262.0U CN207768827U (zh) 2017-06-15 2017-06-15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8827U true CN207768827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8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92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8827U (zh) 2017-06-15 2017-06-15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8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088A (zh) * 2017-06-15 2017-08-29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088A (zh) * 2017-06-15 2017-08-29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8827U (zh)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CN205867215U (zh) 一种防止药物交叉反应的输液器
CN204501811U (zh) 整体式颅内冲洗装置
CN205391382U (zh) 一种新型引流袋
CN105343960B (zh) 一种全自动输液装置
CN107096088B (zh) 输液器及其莫非氏滴管
CN201676384U (zh) 一种多功能颅内引流装置
CN202236577U (zh) 一种双重过滤滴定管式输液器
CN202933300U (zh) 一种双进液口自排气输液装置
CN211797886U (zh) 外出引流装置
CN208097056U (zh) 一种组合式排气滴斗
CN205084104U (zh) 一种新型输液器
CN206414326U (zh) 一种自制简易胸腔穿刺针
CN205698679U (zh) 使用方便的灌肠器
CN205672109U (zh) 一种兽用灌药器
CN202666098U (zh) 一种避免气泡进入体内的精密输液器
CN208436087U (zh) 一种喂药器
CN209378119U (zh) 一次性密闭式回输消化液装置
CN202191534U (zh) 一种新型防气泡输液器
CN205801834U (zh) 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液密封罐
CN205287065U (zh) 一种三通可控洗胃装置
CN203777393U (zh) 双腔贮血器
CN211675394U (zh) 一种免疫细胞制剂回输袋
CN209596313U (zh) 一种具有防止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
CN203123151U (zh) 膀胱冲洗引流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