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6056U - 电机定子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定子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6056U
CN207766056U CN201721688947.1U CN201721688947U CN207766056U CN 207766056 U CN207766056 U CN 207766056U CN 201721688947 U CN201721688947 U CN 201721688947U CN 207766056 U CN207766056 U CN 207766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tem
stator
angl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89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易霖
唐林
童志鹏
黄海良
张驰
刘丽刚
王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89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6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6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6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本体,所述定子本体的接线端包括至少两个对线缆进行导引的引线柱,线缆能够穿过所述两个引线柱形成的间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可以有效防止线缆与转子干涉,同时能够简化线缆的焊接等操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定子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电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永磁电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电励磁电机等传统电机相比,永磁电机具有出励密度高、效率高、维护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中,无位置的控制方案逐渐盛行,电机线缆不再通过线路板转接,而是采用电源线中各线缆直接与定子线缆连接,实现无线路板的线缆方式。如图1所示,线缆与设置于定子1’末端的接线端子3’连接,最终通过出线夹5’引出电机机体外部,但是此种方案的电源线中各线缆需要通过热缩管4’束紧,以防止线缆与转子2’干涉,由于电机不同相的线缆长度不同、出线位置也有差异,线缆穿入热缩管4’较慢等影响,使束紧线缆工艺操作变复杂,且线缆被热缩管4’束紧后变的非常僵硬,不方便焊接,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可以有效防止线缆与转子干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本体,所述定子本体的接线端包括至少两个对线缆进行导引的引线柱,线缆能够穿过所述两个引线柱形成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本体的接线端具有下沉平面,所述引线柱位于所述下沉平面上,且处于线缆的走线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本体还包括塑封边料,所述塑封边料的高度与线缆直径的差值为下限高度,所述引线柱的高度介于所述下限高度与塑封边料的高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柱的直径为线缆直径的三倍。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柱为三个,包括第一引线柱、第二引线柱、第三引线柱,所述第一引线柱、第二引线柱、第三引线柱依次布设在线缆的走线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线柱、第二引线柱、第三引线柱在所述走线路径上呈V型布置,所述第二引线柱处于所述V型结构的尖端。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本体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与所述定子本体同轴且沿圆周间隔均匀设于所述下沉平面上,所述第一引线柱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三引线柱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三连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的连线形成第四连线,所述第三接线端子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五连线,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四连线与第五连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或第一夹角等于第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柱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轴心形成的第六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五分之三。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本体为塑封定子,所述引线柱与所述定子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定子采用在至少两个引线柱使引线柱之间形成间隙,线缆在引出到出线夹之前的线缆段能够在所述引线柱之间穿行,防止出线夹之外的电源线在外力作用下的窜动导致线缆与电机转子干涉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外,所述线缆无需如现有技术中一样对若干线缆采用热缩管束紧,因此由于采用热缩管束紧导致的线缆僵硬现象将不存在,从而方便了线缆的焊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机定子及转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定子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定子;2’、转子;3’、接线端子;4’、热缩管;5’、出线夹;1、定子本体;2、引线柱;21、第一引线柱;22、第二引线柱;23、第三引线柱;24、第一接线端子;25、第二接线端子;26、第三接线端子;3、下沉平面;4、塑封边料。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2至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本体1,所述定子本体1的接线端包括至少两个对线缆进行导引的引线柱2,线缆能够穿过所述两个引线柱2形成的间隙。该技术方案采用在所述至少两个引线柱2,引线柱2之间形成间隙,线缆在引出到出线夹5’之前的线缆段能够在所述引线柱2之间穿行,防止出线夹5’之外的电源线在外力作用下的窜动导致线缆与电机转子干涉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外,该技术方案的线缆无需如现有技术中一样对若干线缆采用热缩管4’束紧,因此由于采用热缩管4’束紧导致的线缆僵硬现象便不存在,从而方便了线缆的焊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便利电机后盖的安装,所述定子本体1的接线端具有下沉平面3,所述引线柱2位于所述下沉平面3上,且处于线缆的走线路径上。
为了防止线缆跳脱其所绕行的引线柱2,所述定子本体1还包括塑封边料4,所述塑封边料4的高度H与线缆直径d的差值为下限高度(H-d),所述引线柱2的高度h介于所述下限高度与塑封边料4的高度之间。
所述引线柱2的直径为线缆直径d的三倍将提高所述引线柱2的结构强度,防止线缆在外力作用下对所述引线柱2的破坏。
当所述引线柱2为三个时,包括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所述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依次布设在线缆的走线路径上,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在所述走线路径上呈V型布置,所述第二引线柱22处于所述V型结构的尖端。此时的线缆路径对应呈W形状,相比较于现有热缩管束紧方案中线缆在电机内部是简单的直线型线缆,本技术方案的线缆由于在电机内对所述引线柱2进行了绕行,当有外力拽拉线缆外部时,线缆与所述引线柱2之间由于彼此接触将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能有效提高电源线的抗拉能力,保护接线端子和接线插针的有效结合。
所述定子本体1包括第一接线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三接线端子26,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三接线端子26与所述定子本体1同轴且沿圆周间隔均匀设于所述下沉平面3上,所述第一引线柱21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三引线柱23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4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三连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5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四连线,所述第三接线端子26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五连线,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四连线与第五连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或第一夹角等于第三夹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三分之一。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柱22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形成的第六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五分之三。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子本体1优选为塑封定子,此时所述引线柱2与所述定子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机定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定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本体(1)的接线端包括至少两个对线缆进行导引的引线柱(2),线缆能够穿过所述两个引线柱(2)形成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本体(1)的接线端具有下沉平面(3),所述引线柱(2)位于所述下沉平面(3)上,且处于线缆的走线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本体(1)还包括塑封边料(4),所述塑封边料(4)的高度与线缆直径的差值为下限高度,所述引线柱(2)的高度介于所述下限高度与塑封边料(4)的高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柱(2)的直径为线缆直径的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柱(2)为三个,包括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所述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依次布设在线缆的走线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柱(21)、第二引线柱(22)、第三引线柱(23)在所述走线路径上呈V型布置,所述第二引线柱(22)处于所述V型结构的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本体(1)包括第一接线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三接线端子(26),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4)、第二接线端子(25)、第三接线端子(26)与所述定子本体(1)同轴且沿圆周间隔均匀设于所述下沉平面(3)上,所述第一引线柱(21)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三引线柱(23)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接线端子(24)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三连线,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5)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四连线,所述第三接线端子(26)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的连线形成第五连线,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四连线与第五连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或第一夹角等于第三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四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三分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引线柱(22)圆心与所述定子本体(1)轴心形成的第六连线的夹角为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的夹角的五分之三。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本体(1)为塑封定子,所述引线柱(2)与所述定子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
1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
CN201721688947.1U 2017-12-07 2017-12-07 电机定子及电机 Active CN207766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8947.1U CN207766056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电机定子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8947.1U CN207766056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电机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6056U true CN207766056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9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8947.1U Active CN207766056U (zh) 2017-12-07 2017-12-07 电机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6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9491A (zh) 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接地线夹
CN207766056U (zh) 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04216709U (zh) 出线线夹装置及具有其的永磁电机
CN207867930U (zh) 一种线缆
CN207732531U (zh) 一种半工字型硅钢槽楔结构
CN206742510U (zh) 一种小电流接地装置
CN206003995U (zh) 一种用于低压线路的接地线夹
CN204391669U (zh) 具有较强夹紧力的电缆防水接头
CN107612493A (zh) 光伏系统所用接线盒
CN204760956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穿墙套管
CN206865101U (zh) 一种新型电缆接头夹紧件
CN202840722U (zh) 一种具有二次绝缘结构的串激电机转子
CN207098787U (zh) 分块电机转子
CN206640090U (zh) 一种轿车用线束总成
CN204332523U (zh) 一种抗干扰汽车音响讯号线
CN203206010U (zh) 一种能降低开关磁阻电机噪音的新型转子
CN206806794U (zh) 一种带可抽出、可开孔插片的全塑照明箱
CN205811716U (zh) 一种电机密封结构
CN209657886U (zh) 一种pvc电力电缆
CN206947592U (zh) 一种导电片
CN203086851U (zh) 一种防脱落线路板电线穿线结构
CN207053297U (zh) 一种起动机定子
CN209072052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曳引电机
CN207033765U (zh) 一种自吸化工泵
CN206506392U (zh) 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