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2621U -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2621U
CN207762621U CN201820034384.2U CN201820034384U CN207762621U CN 207762621 U CN207762621 U CN 207762621U CN 201820034384 U CN201820034384 U CN 201820034384U CN 207762621 U CN207762621 U CN 207762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ircuit board
lamp module
warning lamp
lamp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43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辉
胡储应
秦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uble Electric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uble Electr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uble Electric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uble Electric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43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2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2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262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包括若干个上下安装的灯具模块,灯具模块包括灯罩、灯罩内的电路板和电路板上的发光体,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接触片和触头,灯罩的上下端设置旋转卡合结构,上下的灯具模块进行旋转安装时由上下的弹性接触片和触头接触导通线路,弹性接触片呈放倒设置的“U”形,当上下的灯具模块进行旋转安装时,触头接触弹性接触片靠近中部的位置,并在旋转到位的过程中触头持续接触弹性接触片。本实用新型的触头压在弹性接触片上实现良好的导通,并在旋转过程中一致保持着接触,从而依靠着弹性接触片向着触头方向的弹力实现范围上的持续接触,有利于多层警示灯模块的长期使用和故障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灯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背景技术
多层警示灯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设备和传输控制作业,将设备状态或者传输状态以视觉和声音信号传递给机器操作人员,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和工厂人员的信号灯。警示灯呈柱状,一般设置成上下堆叠的结构多个不同颜色灯的结构,不同颜色的灯在不同情况下亮起进行设备状态的指示。现有的多层警示灯普遍是通过螺杆固定安装的一体式,相互之间如果要拆卸更换的话比较困难。
与本发明最相近的技术方案有韩国可莱特公司的新型模块化多层警示灯,专利号为1676863,该结构上下灯具模块的相对旋转卡接,到一定角度后上部模块的触点与下部模块的接触弹片点对点接触,实现上下电导通。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着弊端,就是在制造、输送、装配或是使用过程中,上部模块的触点与下部模块的接触弹片可能会存在变形的情况,若没有及时发现,旋转卡接到位的上下灯具模块可能因上下的触点和弹片并没有接触而没有正常导通,安装好之后的灯具模块又无法看到触点和弹片的接触情况,所以出现灯不能正常亮的情况,工作人员也无法了解到底时哪个位置出现了问题,是触点和弹片的接触问题、电路板的线路问题还是其他结构间的问题无法直接判断,为旋转卡接的警示灯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多层警示灯的模块化生产及安装使用,实现各模块之间快速可靠的连接、分离、互换的多层警示灯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包括若干个上下安装的灯具模块,灯具模块包括灯罩、设置于灯罩内的片状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体,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接触片和触头,灯罩的上下端设置旋转卡合结构,上下的灯具模块进行旋转安装时由上下的弹性接触片和触头接触导通线路,触头向灯罩轴向延伸设置,弹性接触片设置为“U”形并整体为与灯罩同心设置的弧形,弹性接触片的“U”形放倒设置,一侧设置在电路板上,另一侧形成与触头配合的接触面,当上下的灯具模块进行旋转安装时,触头接触弹性接触片靠近中部的位置,并在旋转到位的过程中触头沿着接触面滑到接触面开放的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弹性接触片的接触面与水平面成斜角设置,令接触面开放的一端相对翘起,当触头沿着接触面滑到接触面开放的一端时,弹性接触片和触头之间的压力增大。
作为一种改进,触头的下端弯折成钩状,令下端形成与接触面相抵触的弧形面。
作为一种改进,灯罩包括环形透明的罩体、分别安装于罩体上下侧的防护盖和隔光板,防护盖和隔光板配合安装位于两者中部的电路板,触头从隔光板穿出,防护盖开设扇形孔露出弹性接触片,接触面开放的一端部分伸入到防护盖的表面以下的空间中。
作为一种改进,罩体上设置有与防护盖配合的安装檐和与隔光板配合的安装槽,防护盖设置于安装檐处并通过螺丝与安装檐安装固定,防护盖通过螺丝与电路板安装固定,隔光板容纳于安装槽并通过螺丝与电路板安装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隔光板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的第一定位槽,安装檐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的第二定位槽,电路板的上下两端向两侧延伸设置有侧翼,上下两端的侧翼分别容纳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限位电路板的垂直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弹性接触片和触头为数量相对应的两组,两组弹性接触片和触头在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弹性接触片和触头的数量为三个,防护盖在三个弹性接触片的侧边设置有将其相互隔离的弧形板。
作为一种改进,发光体包括设置于电路板的前后两面中部并正向朝外的主发光体和设置于电路板前后两面侧边并正向朝两侧的侧发光体,主发光体向电路板前后两面所对方向发光,侧发光体向电路板左右两侧发光。
作为一种改进,侧发光体设置于电路板的板面的两侧边缘,两侧边缘的侧发光体分别位于电路板的前后面呈中心对称设置,侧发光体朝向相对或相背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电路板上的主发光体和侧发光体在灯罩轴向上均匀排列若干组,每组主发光体在电路板前后两面分别对称设置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上下灯具模块相对旋转卡接的结构,可以快速完成模块之间的对接线路导通,并且采用了改进的弹性接触片结构与触头进行配合,上下电路板上的弹性接触片和触头在上下灯罩轴向相合拢时就实现接触,触头压在弹性接触片上实现良好的导通,并在旋转过程中一致保持着接触,从而依靠着弹性接触片向着触头方向的弹力实现范围上的持续接触,能够保证上下安装的灯罩的快速拆装,上下导通良好的实现,不易出现因弹性接触片变形未导通的情况或者上下灯罩安装不到位或松动未导通的情况;有利于多层警示灯模块的长期使用和故障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单个模块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电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两个配合模块相插入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两个配合模块相旋合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两个配合模块完成卡接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电路板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警示灯的电路板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层警示灯模块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若干个上下安装的灯具模块0,灯具模块0包括灯罩1、设置于灯罩1内的片状电路板2和设置在电路板2上的发光体3,电路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灯罩1的上下端设置旋转卡合结构,上下的灯具模块0进行旋转安装时由上下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接触导通线路,触头5向灯罩1轴向延伸设置,弹性接触片4设置为“U”形并整体为与灯罩1同心设置的弧形,弹性接触片4的“U”形放倒设置,一侧设置在电路板2上,另一侧形成与触头5配合的接触面41,当上下的灯具模块0进行旋转安装时,触头5接触弹性接触片4靠近中部的位置,并在旋转到位的过程中触头5沿着接触面41滑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警示灯呈柱状,一般设置成组的多个灯罩1,里面分别设置不同颜色的发光体,如红、黄、绿等颜色,进行设备状态的指示。电路板2设置在灯罩1中心位置,其上的发光体3与电路板2进行电连接在发光时进行指示。灯罩1的上下端部可设置现有旋转卡接结构进行上下的配合安装,如常见的卡块和卡槽的结构,卡槽呈L形,卡块从一侧进入卡槽并在旋转到位时卡在卡槽的内部。电路板2的上部设置弹性接触片4,下部设置触头5,在上下的灯具模块0安装时,上部电路板2的触头5抵向下部电路板2的弹性接触片4,弹性接触片4的“U”形放倒设置;如图3所示的上部灯罩1安装向下部灯罩1,触头5抵向接触面41靠近中部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上下灯罩1旋转过程中,触头5滑向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如图5所示在上下灯罩1安装到位后触头5位于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弹性接触片4的弹性可以令其与触头5良好接触导通,上下安装的灯罩1能够快速拆装,不易出现因弹性接触片变形未导通的情况或者上下灯罩1安装不到位或松动未导通的情况;有利于多层警示灯模块的长期使用和故障检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接触片4的接触面41与水平面成斜角设置,令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相对翘起,当触头5沿着接触面41滑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时,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之间的压力增大。以上结构令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打开更大,在上下灯罩1旋转到位过程中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能够越压越紧,保证了更好的接触配合效果,更好的实现导通,避免了接触不良发生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触头5的下端弯折成钩状,令下端形成与接触面41相抵触的弧形面51。触头5弯折出一钩状并形成弧形面51后,由弧形面51压向弹性接触片4进行接触配合,令触头5在弹性接触片4上的滑动更加顺畅,便于安装和接触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灯罩1包括环形透明的罩体11、分别安装于罩体11上下侧的防护盖12和隔光板13,防护盖12和隔光板13配合安装位于两者中部的电路板2,触头5从隔光板13穿出,防护盖12开设扇形孔121露出弹性接触片4,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部分伸入到防护盖12的表面以下的空间中。如图1所示,罩体11将电路板2容纳于其中,上下由防护盖12和隔光板13进行安装,并通过各自结构令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露出供上下结构间的配合;触头5可通过普通的孔结构从隔光板13穿出,弹性接触片4通过扇形孔121露出于防护盖12,因弹性接触片4的U形结构开放的一端被触及到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将弹性接触片4的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部分伸入到防护盖12的表面以下的空间中,使外部不易去接触或干扰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运输或安装过程中保持产品不被破坏而影响性能和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罩体11上设置有与防护盖12配合的安装檐111和与隔光板13配合的安装槽112,防护盖12设置于安装檐111处并通过螺丝与安装檐111安装固定,防护盖12通过螺丝与电路板2安装固定,隔光板13容纳于安装槽112并通过螺丝与电路板2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先将防护盖12安装于罩体11上,再将电路板2从另一侧放入罩体11并安装于防护盖12上,最后另一侧的隔光板13安装于电路板2上,完成一个灯具模块0的安装,该结构拆装方便,便于加工或者检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隔光板13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2的第一定位槽131,安装檐111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2的第二定位槽113,电路板2的上下两端向两侧延伸设置有侧翼21,上下两端的侧翼21分别容纳于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13限位电路板2的垂直位置。如图1、2所示,侧翼21延长了电路板2整体的宽度,令其中部结构没有变宽的情况,由侧翼21与上下侧的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13进行安装配合,提高结构上的安装强度,电路板2更加稳定,保证上下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的安装准确度。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为数量相对应的两组,两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在电路板2的宽度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的数量为三个,防护盖12在三个弹性接触片4的侧边设置有将其相互隔离的弧形板122。因线路连接的需要,设置两组,且每组三个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进行中心对称设置并进行圆周上的配合;进一步设置了弧形板122隔离开相邻的弹性接触片4,触头5插入弧形板122之间的空隙与对应的弹性接触片4进行配合,结构上定位良好,弹性接触片4也不易变形,结构强度上更高。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发光体3包括设置于电路板2的前后两面中部并正向朝外的主发光体31和设置于电路板2前后两面侧边并正向朝两侧的侧发光体32,主发光体31向电路板2前后两面所对方向发光,侧发光体32向电路板2左右两侧发光。一般的发光体3设置在电路板正面,发光体3发出的光虽然有一定的翻盖面,但是侧面会存在发光死角而形成外观上的阴影问题,影响警示灯的整体警示效果。单片的电路板2前后面设置主发光体31,其光源大致的发散范围如附图6、7所示的光线表达,其能覆盖到灯罩1如图上下位置的大范围,而两侧由侧发光体32进行覆盖,做到从灯罩1传出的光线较为均匀,避免了侧面的发光死角,有效改善警示灯的发光阴影,不再有双侧阴影现象,令警示灯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便于观察,使用起来更加美观。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侧发光体32设置于电路板2的板面的两侧边缘,两侧边缘的侧发光体32分别位于电路板2的前后面呈中心对称设置,侧发光体32朝向相对或相背设置。设置在两侧边缘的侧发光体32更好的向侧边传出光源,便于使用和布置,对应的主发光体31可以相应的设置在电路板2的中部。如图6、7所示,侧发光体32中心对称设置,令两侧侧边的光源比较均匀,使用者看来警示灯发出的光源整个周边亮度均匀,没有亮度差,具有更好的发光警示效果。如图7所示,两侧的侧发光体32向自己更远一侧的灯罩1处发光,光发散的范围更广,令灯罩1一周的光源具有较为均匀的亮度。如图6所示,两侧的侧发光体32向自己更近一侧的灯罩1处发光,可以保证两侧的亮度。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电路板2上的主发光体31和侧发光体32在灯罩1轴向上均匀排列若干组,每组主发光体31在电路板2前后两面分别对称设置两个。以上轴向上均匀排列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未示出,在灯罩1的轴向长度上,均匀设置若干组主发光体31和侧发光体32,在不同高度上进行发光,实现整个灯罩1在整体高度上都有较好的均匀光源。以现在通用的警示灯规格,对应的电路板2的横截面位置上设置前后两面供四个主发光体31,可以较好的覆盖到周边的位置,发出较好的光源。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主发光体31和侧发光体32为发光二极管。优选为发光二极管,其成本较低,增加的侧发光体32基本不会增加警示灯整体的造价,并能起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发光二极管的形式可以是贴片式或者直插式的,可在电路板2上轻松设置使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包括若干个上下安装的灯具模块(0),所述灯具模块(0)包括灯罩(1)、设置于灯罩(1)内的片状电路板(2)和设置在电路板(2)上的发光体(3),所述电路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所述灯罩(1)的上下端设置旋转卡合结构,上下的灯具模块(0)进行旋转安装时由上下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接触导通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5)向灯罩(1)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弹性接触片(4)设置为“U”形并整体为与灯罩(1)同心设置的弧形,弹性接触片(4)的“U”形放倒设置,一侧设置在电路板(2)上,另一侧形成与触头(5)配合的接触面(41),当上下的灯具模块(0)进行旋转安装时,触头(5)接触弹性接触片(4)靠近中部的位置,并在旋转到位的过程中触头(5)沿着接触面(41)滑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片(4)的接触面(41)与水平面成斜角设置,令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相对翘起,当触头(5)沿着接触面(41)滑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时,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之间的压力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5)的下端弯折成钩状,令下端形成与接触面(41)相抵触的弧形面(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包括环形透明的罩体(11)、分别安装于罩体(11)上下侧的防护盖(12)和隔光板(13),所述防护盖(12)和隔光板(13)配合安装位于两者中部的电路板(2),所述触头(5)从隔光板(13)穿出,所述防护盖(12)开设扇形孔(121)露出弹性接触片(4),所述接触面(41)开放的一端部分伸入到防护盖(12)的表面以下的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1)上设置有与防护盖(12)配合的安装檐(111)和与隔光板(13)配合的安装槽(112),所述防护盖(12)设置于安装檐(111)处并通过螺丝与安装檐(111)安装固定,所述防护盖(12)通过螺丝与电路板(2)安装固定,所述隔光板(13)容纳于安装槽(112)并通过螺丝与电路板(2)安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板(13)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2)的第一定位槽(131),所述安装檐(111)上设置有定位电路板(2)的第二定位槽(113),所述电路板(2)的上下两端向两侧延伸设置有侧翼(21),上下两端的侧翼(21)分别容纳于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13)限位电路板(2)的垂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为数量相对应的两组,两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在电路板(2)的宽度方向上中心对称设置,每组弹性接触片(4)和触头(5)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防护盖(12)在三个弹性接触片(4)的侧边设置有将其相互隔离的弧形板(12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3)包括设置于电路板(2)的前后两面中部并正向朝外的主发光体(31)和设置于电路板(2)前后两面侧边并正向朝两侧的侧发光体(32),所述主发光体(31)向电路板(2)前后两面所对方向发光,所述侧发光体(32)向电路板(2)左右两侧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发光体(32)设置于电路板(2)的板面的两侧边缘,两侧边缘的侧发光体(32)分别位于电路板(2)的前后面呈中心对称设置,侧发光体(32)朝向相对或相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的主发光体(31)和侧发光体(32)在灯罩(1)轴向上均匀排列若干组,每组主发光体(31)在电路板(2)前后两面分别对称设置两个。
CN201820034384.2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62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4384.2U CN20776262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4384.2U CN20776262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2621U true CN207762621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4384.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62621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26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9640A (zh) * 2018-01-09 2018-05-11 浙江双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9640A (zh) * 2018-01-09 2018-05-11 浙江双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CN108019640B (zh) * 2018-01-09 2024-05-03 浙江双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2621U (zh)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CN201041338Y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205579174U (zh) 替换式led灯具
CN205316085U (zh) 一种led灯泡
CN105179962A (zh) 一种柱状多面体矩阵led光源
CN108019640A (zh) 一种多层警示灯模块
CN213955205U (zh) 一种新型智能操控led聚光灯
CN201496836U (zh) 一种组合式灯头
CN205001922U (zh) 一种led灯头
CN208764752U (zh) Led灯具模组
CN203176869U (zh) 一种对流散热式led灯
CN208566564U (zh) 一种带玻璃防护罩光源模组
CN206222025U (zh) 一种新型led路灯模组
CN206656190U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217978599U (zh) 平板型聚光灯具
CN204901549U (zh) 吸顶灯
CN216643953U (zh) 一种新型led平面灯
CN210485454U (zh) 利于led舒适性的匀光装置
CN204477949U (zh) 一种led灯灯座
CN203963565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10069526U (zh) 一种光场大的led球泡灯
CN218583041U (zh) 一种照明装置的通用型led模组
CN202267015U (zh) 新型led光源固定座
CN214222932U (zh) 一种触摸控制照明灯
CN210014224U (zh) 一种新型led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