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1073U -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1073U
CN207761073U CN201721725824.0U CN201721725824U CN207761073U CN 207761073 U CN207761073 U CN 207761073U CN 201721725824 U CN201721725824 U CN 201721725824U CN 207761073 U CN207761073 U CN 207761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up
exterior wall
overlapping exterior
overlapping
connect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5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剑
李锦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Yuanda 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Yuanda 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Yuanda 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25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1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1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1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两块所述叠合外墙呈一字型排列,所述叠合外墙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外叶墙板向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处延伸至超过内叶墙板外侧端的位置;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侧分别预留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箍筋;所述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竖向节点钢筋,所述两块叠合外墙上的第一箍筋内的竖向节点钢筋外套有第二箍筋,从而将两块叠合外墙绑扎在一起,构成一字型连接框架;所述一字型连接框架处和叠合外墙的中间现浇层空间内均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整体性强,可大大提升建筑的整体性和强度,所得建筑物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另外,该连接节点防水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高效、保温、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但装配式建筑中有些预制构件,如预制叠合墙体为层状产品,包括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或者包括预制保温外墙板、保温材料板、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这种预制叠合墙体的多层结构容易造成内部连接结构强度低、整体性差,预制外叶板、中间现浇层和预制内叶板的结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各叠合墙体结合处的连接对于建筑的整体性和受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以提高叠合外墙与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提高建筑的整体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两块所述叠合外墙呈一字型排列,所述叠合外墙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所述外叶墙板向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处延伸至超过内叶墙板外侧端的位置;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侧分别预留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箍筋,所述第一箍筋的一端固定于外叶墙板内,第一箍筋的另一端固定于内叶墙板内;所述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竖向节点钢筋,所述两块叠合外墙上的第一箍筋内的竖向节点钢筋外套有第二箍筋,从而将两块叠合外墙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字型连接框架;所述一字型连接框架处和叠合外墙的中间现浇层空间通过浇筑混凝土连为一体。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浇筑后,中间现浇层和连接节点连成一体,从而将两块叠合外墙连成了一堵“整墙”,使得两块叠合外墙的连接整体性强;两块叠合外墙上的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所围区域的竖向节点钢筋及混凝土分别构成两个竖向“暗柱”,每块叠合外墙通过第一箍筋及第二箍筋被绑扎在两个竖向“暗柱”上,从而大大提升叠合外墙的受力性能和连接强度。
所述叠合外墙的第一箍筋所围区域内竖向节点钢筋的数量为4根,所述4根竖向节点钢筋呈矩形排布。优选地,其中1根分布在第一箍筋的拐角处,2根分布在第二箍筋的拐角处,1根分布在第一箍筋与第二箍筋的交叉处。
所述第二箍筋的数量为多个,沿竖向节点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箍筋为L型箍筋或U型箍筋。优选为L型箍筋。
所述第二箍筋为口字型箍筋。
为了提高叠合外墙的保温性能,所述外叶墙板外依次叠合有保温层和外保温预制板。
所述外保温预制板和保温层向第一箍筋伸出方向延伸至与外叶墙板外侧端平齐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外保温预制板、保温层、外叶墙板内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预埋在外保温预制板内,连接件另一端预埋在外叶墙板内,连接件中部穿过保温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玻璃纤维筋或玄武岩筋。
所述两块叠合墙板的外叶墙板内侧面上设有跨接两个外叶墙板的竖向防水板,以防止水渗入节点内。
优选地,该竖向防水板通过螺栓或膨胀螺钉固定于外叶墙板内侧。
为了提高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叠合外墙的整体性,所述叠合外墙内预埋有跨接外叶墙板、中间现浇层和内叶墙板的方形箍筋和/或桁架钢筋。
所述方形箍筋和/或桁架钢筋的数量为多个,分成多排,每排从上至下均匀分布在叠合外墙内。
优选地,每个方形箍筋呈水平布置,方形箍筋平面与叠合外墙竖平面垂直。
优选地,每个桁架钢筋呈水平布置,桁架钢筋平面与叠合外墙竖平面垂直。
所述中间现浇层内设有中间竖向连接钢筋,以提高中间现浇层的强度。
所述中间竖向连接钢筋上固定有螺旋箍筋或矩形套箍,增大接触面积,以尽可能提升中间现浇层的整体性、结构强度以及整体叠合外墙的结构性能,增大加强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以尽可能提升外墙中间现浇层的整体性、结构强度以及整体叠合外墙的结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温预制板、外叶墙板和内叶墙板内分别预埋有叠合墙水平连接钢筋和/或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以提高相应墙板的结构强度、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整体性强,通过相关第一箍筋、竖向节点钢筋、第二箍筋及混凝土的配合作用,将两块叠合外墙很好地连成一整体结构,两个墙体之间实际可起到相互支撑、限位作用,大大提升连接节点与叠合外墙的整体性和强度,所得建筑物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另外,该连接节点的防水性能优异,可有效防止外界水渗入墙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沿水平面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沿水平面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沿水平面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沿水平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前”、“后”、“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前、后、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沿水平面的剖面图,具体地,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两块所述叠合外墙2呈一字型排列,所述叠合外墙2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4、中间现浇层14和内叶墙板9,所述外叶墙板4向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处延伸至超过内叶墙板9外侧端的位置;所述两块叠合外墙2的结合侧分别预留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箍筋10,所述第一箍筋10的一端固定于外叶墙板4内,第一箍筋10的另一端固定于内叶墙板9内;所述第一箍筋10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竖向节点钢筋11,所述两块叠合外墙上的第一箍筋10内的竖向节点钢筋11外套有第二箍筋12,从而将两块叠合外墙绑扎在一起,构成一字型连接框架;所述一字型连接框架处和叠合外墙2的中间现浇层空间通过浇筑混凝土16连为一体。
其中,第一箍筋为L型箍筋。所述第二箍筋为口字型箍筋。
所述叠合外墙的第一箍筋10所围区域内竖向节点钢筋12的数量为4根,所述4根竖向节点钢筋11呈矩形排布。
所述第二箍筋12的数量为多个,沿竖向节点钢筋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外叶墙板4外依次叠合有保温层3和外保温预制板5。
所述外保温预制板5和保温层3向第一箍筋10伸出方向延伸至与外叶墙板4外侧端平齐的位置。
所述两块叠合墙板的外叶墙板4内侧面上设有跨接两个外叶墙板的竖向防水板15。
所述叠合外墙2内预埋有跨接外叶墙板4、中间现浇层14和内叶墙板9的方形箍筋7和桁架钢筋8。
所述方形箍筋7和/或桁架钢筋8的数量为多个,分成多排,每排从上至下均匀分布在叠合外墙内。
所述中间现浇层14内设有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所述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穿过方形箍筋7的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叠合外墙的整体性。
优选地,所述外保温预制板、保温层、外叶墙板内安装有连接件19,连接件19的一端预埋在外保温预制板内,连接件19另一端预埋在外叶墙板内,连接件中部穿过保温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玻璃纤维筋或玄武岩筋。
优选地,外保温预制板5、外叶墙板4、内叶墙板9内分别设有多根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13预先与相应方形箍筋7和桁架钢筋8绑扎或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外保温预制板5、外叶墙板4、内叶墙板9内分别设有多根叠合墙水平连接钢筋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叠合墙水平连接钢筋6预先与叠合墙竖向连接钢筋13、相应方形箍筋7和桁架钢筋8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以进一步提升叠合外墙的强度和整体性。
如图2所示,重复第一种实施方式,采用桁架钢筋8替代方形箍筋7,使得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穿过桁架钢筋8设置,也能取得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效果。
如图3所示,重复第一种实施方式,采用螺旋箍筋17替代方形箍筋7,在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上预绑扎螺旋箍筋17,以增强中间现浇层的整体性。
如图4所示,重复第一种实施方式,采用矩形套箍18替代方形箍筋7,在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上预绑扎矩形套箍18,中间竖向连接钢筋2穿过矩形套箍18设置;优选地,矩形套箍18的数量为多个,沿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以增强中间现浇层的整体性。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两块所述叠合外墙(2)呈一字型排列,所述叠合外墙(2)包括依次叠合的外叶墙板(4)、中间现浇层(14)和内叶墙板(9),所述外叶墙板(4)向所述两块叠合外墙的结合处延伸至超过内叶墙板(9)外侧端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叠合外墙(2)的结合侧分别预留有向外伸出的第一箍筋(10),所述第一箍筋(10)的一端固定于外叶墙板(4)内,第一箍筋(10)的另一端固定于内叶墙板(9)内;所述第一箍筋(10)所围区域内设有多根竖向节点钢筋(11),所述两块叠合外墙上的第一箍筋(10)内的竖向节点钢筋(11)外套有第二箍筋(12),从而将两块叠合外墙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字型连接框架;所述一字型连接框架处和叠合外墙(2)的中间现浇层空间通过浇筑混凝土(16)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外墙的第一箍筋(10)所围区域内竖向节点钢筋的数量为4根,所述4根竖向节点钢筋(11)呈矩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筋(12)的数量为多个,沿竖向节点钢筋(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筋(10)为L型箍筋或U型箍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箍筋(12)为口字型箍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叠合墙板的外叶墙板(4)内侧面上设有跨接两个外叶墙板的竖向防水板(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墙板(4)外依次叠合有保温层(3)和外保温预制板(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外墙(2)内预埋有跨接外叶墙板(4)、中间现浇层(14)和内叶墙板(9)的方形箍筋(7)和/或桁架钢筋(8)。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现浇层(14)内设有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竖向连接钢筋(1)上固定有螺旋箍筋(17)或矩形套箍(18)。
CN201721725824.0U 2017-12-12 2017-12-12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Active CN207761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5824.0U CN207761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5824.0U CN207761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1073U true CN207761073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5824.0U Active CN207761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1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3235U (zh)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CN107938894A (zh) 叠合外墙t型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04982U (zh) 含暗柱叠合剪力墙与预制叠合梁平面外连接节点构造
CN107447901A (zh) 抗震预制楼板及楼板抗震拼接结构
CN207863150U (zh) 叠合墙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
CN106351396A (zh) 夹心保温外墙板内置保温板与墙体混凝土层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29323U (zh) 一种预制叠合连肢剪力墙
CN209227758U (zh) 一种预制叠合式女儿墙的连接结构
CN208455907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CN207761073U (zh) 叠合外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CN107130513A (zh) 一种复合钢管混凝土叠合桥墩
CN207959529U (zh) 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
CN21571604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连接件
CN101831868A (zh) 一种钢杆件与混凝土板连接节点构造
CN108104331A (zh) 叠合墙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68919B (zh) 一种叠合剪力墙竖向拼缝的连接构造
CN207959528U (zh) 叠合墙竖向与水平构件屋顶连接节点
CN207863194U (zh) 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
CN207959579U (zh) 叠合内墙一字型连接节点
CN212248811U (zh) 复合型免拆保温模板及包含其的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
CN109944336A (zh) 钢砼组合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
CN207296062U (zh) 一种蜂窝孔组合钢板剪力墙
CN106760102B (zh) 钢结构秸秆材质板复合楼承板构件
CN208023789U (zh) 叠合外墙t型连接节点
CN210369417U (zh) 一种夹心保温非承重墙与叠合板连接节点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2

Address after: 410000 Junction of Lusong Road and Dongfanghong Road, Changsh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15000 zhangyao Road, Dingche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xi Town, Dingcheng District,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DE BROAD ARCHITECTURAL INDUST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BROAD HOMES INDUSTRIAL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