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0612U - 挂烫机 - Google Patents

挂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0612U
CN207760612U CN201820098927.7U CN201820098927U CN207760612U CN 207760612 U CN207760612 U CN 207760612U CN 201820098927 U CN201820098927 U CN 201820098927U CN 207760612 U CN207760612 U CN 207760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mponent
garment steamer
steamer machine
steam generator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89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标
邓国基
黄庆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989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0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0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0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挂烫机,该挂烫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底面;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喷头;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其具有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设有导线,所述支撑组件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底面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并由所述喷头喷出。本实用新型的挂烫机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挂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挂烫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挂烫机。
背景技术
挂烫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98度的灼热水蒸汽不断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通过拉、压的动作使衣物平整顺滑,灼热的水蒸汽更具有清洁消毒的作用,用于服装专卖店、宾馆、酒店、家庭等,一般挂烫机上带有支架或衣钩。只需加水通电1分钟,即可喷出高压蒸汽,对准衣物褶皱处喷射,使衣物平整、柔顺,无须烫衣板,省去了我们平时烫衣的繁琐步骤。挂烫机适用于任何质料的衣服、窗帘、地毯的熨烫和消毒,使用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能源和时间。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挂烫机包括壳体和导气管,壳体内设有蒸汽发生器,导气管一端与蒸汽发生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喷头,壳体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与蒸汽发生器通过内连接线连接起来,用户使用时,需弯腰来操控控制面板,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挂烫机,旨在提高挂烫机使用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挂烫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底面;
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喷头;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其具有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设有导线,所述支撑组件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底面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并由所述喷头喷出。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远离壳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挂烫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挂架,所述喷头与所述挂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心结构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导线容纳于第一腔室,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导气管内设有管道,所述导气管远离喷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出气口的端壁连接,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挂烫机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再经过管道,并由喷头喷出。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空心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导气管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容纳于所述空心结构,且该端穿过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端远离支撑组件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喷头,所述挂烫机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端,再进入第二端,并由喷头喷出。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并形成所述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挂烫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支撑架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其中之一设有外螺纹,其中之另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而安装于第一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支撑组件设有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设有导线,支撑组件一端与壳体连接,支撑组件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蒸汽发生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控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该蒸汽由喷头喷出。由于控制面板设于支撑组件,控制面板与底面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H的取值范围符合用户站立操作的舒适范围,在挂烫机开始工作时,用户不需要弯腰来操控控制面板,使用方便,且导线设于空心结构内,加强了对导线的保护,也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着A-A面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着B-B面的剖示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挂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着D-D面的剖示图;
图8为图7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烫机100。
请参阅图1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挂烫机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一底面11;
蒸汽发生器30,所述蒸汽发生器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
导气管50,所述导气管50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喷头51;
支撑组件70,所述支撑组件70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连接,且其具有空心结构71,所述空心结构71内设有导线73,所述支撑组件70朝向背离所述底面11的方向延伸;
控制面板90,所述控制面板90设于所述支撑组件70,所述控制面板90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通过所述导线73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0与所述底面11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通过所述控制面板90控制蒸汽发生器30产生蒸汽,并由所述喷头51喷出。
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30用于对液态水进行加热,使其蒸发成气体,又叫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30设于壳体10,壳体10设有滚轮(未图示)和定位结构(未图示),通过滚轮能够将挂烫机100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定位结构如支脚进行定位。
在熨烫衣服时,需要手握喷头51处进行操作,因此导气管70需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可以移动至合适位置,导气管50的形状在自然状态下具有一定弯曲形状。
支撑组件70大致呈圆柱形,支撑组件70与壳体1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为了方便支撑组件70与壳体10进行安装,优选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接或螺接等,空心结构71沿着支撑组件70的中心轴线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空心结构71为直线型腔体。
控制面板90设有控制蒸汽发生器30各种功率的按键开关,以及挂烫机100整机的开关按键,控制面板90与支撑组件70为分体或一体设置,控制面板90与底面11的距离H是根据不同的用户身高来决定的,当H大于150mm或小于45mm时,都不方便用户操作控制面板90,H的取值范围最佳为45mm≤H≤150mm。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面板90设于支撑组件70,控制面板90与底面11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H的取值范围符合用户站立操作的舒适范围,在挂烫机100开始工作时,用户不需要弯腰来操控控制面板90,使用方便,且导线73设于空心结构71内,加强了对导线73的保护,也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90设于所述支撑组件70远离壳体10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在用户操控控制面板90时,优选将控制面板90设于支撑组件70远离壳体10的一端,此位置用户在使用挂烫机100时,能够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只需站立即可操控控制面板90。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90与所述支撑组件70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由于使用挂烫机100的使用用户身高差异大,为了便于用户自动调节控制面板90与支撑组件70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支撑组件70设置滑槽,控制面板90设置卡扣,通过卡扣与滑槽的配合将控制面板90移动至支撑组件70的合适位置,或是采用其他的滑动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更进一步的,挂烫机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70的挂架20,所述喷头51与所述挂架20连接。
具体的,挂架20一方面用于方便喷头51在不使用时,对其进行支撑,另一方面,挂架20可以用于将需熨烫的衣服进行支撑,该挂架20与支撑组件70连接,此处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者是可拆卸连接,在此不作限制,在使用时,挂架20可以竖直放置或者是水平放置,以根据所需熨烫衣服的角度来进行选择。
请再次参考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壳体10开设有通孔13,所述导气管50穿过所述通孔13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连通。
本实施例中,导气管50和支撑组件70分别与壳体10连接,蒸汽发生器30产生的蒸汽直接通过导气管50,然后由喷头51喷出,空心结构71内只设置有导线73,安装较灵活。
请再次参考图3至图5,另一实施例中,空心结构71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未图示)和第二腔室(未图示),所述导线73容纳于第一腔室,所述支撑组件70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气口74和出气口75,所述导气管50内设有管道53,所述导气管50远离喷头5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70设有出气口75的端壁连接,所述管道53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挂烫机100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30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口74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再经过管道53,并由喷头51喷出。
具体的,为了防止蒸汽浴导线73接触而产生漏电,将第一腔室(未图示)和第二腔室(未图示)间隔设置,导线73容纳于第一腔室,蒸汽通过第二腔室进入导气管50,电路和气路互不干扰,蒸汽发生器30设有发出蒸汽的开孔(未图示),从开孔出来的蒸汽首先进入(未图示),进气口74与开孔连通,以实现从蒸汽发生器30出来的蒸汽快速进入第二腔室,然后进入管道53中,提高出气效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开孔与该进气口74相配合,实施效果最佳。
优选进气口74设于支撑组件70的底端,出气口75设于支撑组件70的侧壁,以方便将支撑组件70与蒸汽发生器30和导气管50进行安装。
由于工作状态时,第二腔室和管道53内充满加热的蒸汽,为了延长挂烫机100的使用寿命,第二腔室的内壁和管道53的内壁均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塑胶。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蒸汽在第二腔室内的路径相较于弯曲的导气管50,蒸汽的行程为非弯曲的,蒸汽通行顺畅,且不容易出现回流现象,在同一工作状态下,本设计的挂烫机100工作效率高。
请再次参考图6至图8,又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70开设有与所述空心结构71连通的进气口74和出气口75,所述导气管50包括第一端55和与第一端55连通的第二端57,所述第一端55容纳于所述空心结构71,且该端穿过所述进气口74和出气口75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30连接,所述第二端57远离支撑组件70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喷头51,所述挂烫机100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30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端55,再进入第二端57,并由喷头51喷出。
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30设有发出蒸汽的开孔(未图示),从开孔出来的蒸汽首先进入第一端55,第一端55要穿过进气口74与开孔连通,进气口74与开孔相对设置,以实现从蒸汽发生器30出来的蒸汽快速进入第一端55,然后进入第二端57中,提高出气效率,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第一端55与该开孔相配合,实施效果最佳。
第一端55容纳于空心结构71,第一端55在空心结构71中为非弯曲形状,第二端57在自然状态下具有一定弯曲形状,由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端55和第二端57内充满加热的蒸汽,为了延长挂烫机100的使用寿命,导气管70的内壁采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如塑胶。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端55容纳于空心结构71,该端受到支撑组件70的支撑作用保持非弯曲状态,而第二端57连接有喷头51,挂烫机100工作时,蒸汽发生器30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端55,再进入第二端57,并由喷头51喷出,蒸汽在第一端55中出气顺畅,不容易出现蒸汽回流现象,使得挂烫机100工作效率提高。
请再次参考图1、图3和图6,支撑组件70包括第一支撑架77和与第一支撑架77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架79,所述第一支撑架77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77设有第一空腔770,所述第二支撑架79设有第二空腔790,所述第一空腔770与所述第二空腔790连通,并形成所述空心结构71。
本实施例中,由于挂烫机100具有一定高度,为了方便整体运输及拆装,支撑组件70由第一支撑架77和第二支撑架79连接而成,第一支撑架57与壳体10为可拆卸连接,在这里,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挂烫机100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一端与第一支撑架77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79连接。
此外,可以理解的,为了加强第一支撑架77与第二支撑架79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连接件40将第一支撑架77与第二支撑架79进行连接,在这里,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77与第二支撑架79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固定连接,在此不作限制。
更进一步的,连接件40与所述第一支撑架77其中之一设有外螺纹,其中之另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40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而安装于第一支撑架77。
本实施例优选第一支撑架77设有外螺纹,连接件40设有内螺纹,连接件40与第一支撑架44进行螺接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底面;
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
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喷头;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其具有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内设有导线,所述支撑组件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底面的垂直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45mm≤H≤150mm,通过所述控制面板控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并由所述喷头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支撑组件远离壳体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烫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挂架,所述喷头与所述挂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结构间隔设置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导线容纳于第一腔室,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导气管内设有管道,所述导气管远离喷头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出气口的端壁连接,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挂烫机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再经过管道,并由喷头喷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与所述空心结构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导气管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连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容纳于所述空心结构,且该端穿过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二端远离支撑组件的端部连接有所述喷头,所述挂烫机工作时,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进入第一端,再进入第二端,并由喷头喷出。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支撑架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并形成所述空心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烫机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支撑架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其中之一设有外螺纹,其中之另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而安装于第一支撑架。
CN201820098927.7U 2018-01-19 2018-01-19 挂烫机 Active CN207760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8927.7U CN207760612U (zh) 2018-01-19 2018-01-19 挂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8927.7U CN207760612U (zh) 2018-01-19 2018-01-19 挂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0612U true CN207760612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8927.7U Active CN207760612U (zh) 2018-01-19 2018-01-19 挂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0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0310U (zh) 一种便携式干衣机
CN107587301A (zh) 衣物处理机
CN105442287B (zh) 具有自动除垢功能的挂烫机及其除垢方法
CN207760612U (zh) 挂烫机
CN206090127U (zh) 新型干衣器
CN208517717U (zh) 手持式蒸汽挂烫机
CN109023826A (zh) 多功能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CN104532502A (zh) 自动化除皱机及其自动除皱方法
CN203947347U (zh) 挂烫机
CN207760611U (zh) 挂烫机
CN208440883U (zh) 一种熨烫均匀的蒸汽电熨斗
CN207760615U (zh) 挂烫机
CN208371170U (zh) 一种喷雾风筒
CN207760613U (zh) 挂烫机
CN207760616U (zh) 挂烫机
CN107489010B (zh) 便携式熨烫机
CN207878144U (zh) 挂烫机
CN207760614U (zh) 挂烫机
CN107988777A (zh) 挂烫机
CN104032555A (zh) 挂烫机
CN205012092U (zh) 熨衣板及挂烫机
CN208917521U (zh) 多功能洗衣机
CN108978152B (zh) 分体式蒸汽电熨斗
CN106948149A (zh) 挂烫机和挂烫机的控制方法
CN111648108A (zh) 一种衣物护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