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42012U -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42012U
CN207742012U CN201820171004.XU CN201820171004U CN207742012U CN 207742012 U CN207742012 U CN 207742012U CN 201820171004 U CN201820171004 U CN 201820171004U CN 207742012 U CN207742012 U CN 207742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ncentration
solenoid valve
sampl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10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开成
张珥
沈向锋
冉宇成
李沛
殷运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cur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10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42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42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42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浓缩混匀机构,包括:样本瓶,包括瓶体和与所述瓶体相配合的瓶盖,所述瓶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瓶体、所述瓶盖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瓶体的瓶底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二腔体;第一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浓缩针刺破瓶底;抽吸组件,能够执行抽吸作业;吹气组件,能够执行反向吹气作业;换向组件,能够实现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和所述吹气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的切换;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带动浓缩针向靠近所述样本瓶的方向移动并刺破瓶底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并控制换向组件切换抽吸组件和吹气组件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生物化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时,常常需要将标本中的某种特定的细胞进行富集,然后再进行细胞的鉴定,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检验时所需要的细胞数量,通常需要在无菌、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富集,这样可以防止传染和污染,保证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目前,市场上液基产品针对细胞富集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为震荡混合均匀后离心富集细胞。其中操作流程为:人工把标本在漩涡震荡器中充分震荡均匀,然后人工将混合均匀后的标本放置样本转移机上将样本转移至离心管中,再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对样本离心,离心后用负压抽掉上清液,随后再次离心,最后脱落上皮细胞等诊断成份聚集黏附在离心管底部形成细胞团,然后倒掉细胞团上面液体(液体中含有红细胞、粘液等成分),达到去除干扰成分富集细胞的目的,再将离心管在震荡器上震荡,使收集的上皮细胞充分分散为个体细胞,最后转移细胞制片。整过操作过程人工干预较多,操作繁锁,消耗时间长。
另一种为膜式负压吸引法富集转移细胞。其中操作流程为:人工手动在标本液瓶中涮洗样本刷后将样本刷丢弃,该过程存在细胞丢失风险。再将标本液瓶上机,采用下端带有一层膜的管状过滤筒插入标本液瓶中,过滤筒上端连着负压泵,膜上有许多直径小于上皮细胞,大于粘液小颗粒,白细胞的孔,首先通过旋转过滤桶,带动液体转动,利用液体旋动形成的剪切力,分散粘液,混匀细胞。细胞混合均匀后通过负压抽吸,过滤筒上下移动,使上皮细胞吸附在膜上,使粘液,白细胞等通过膜,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再将过滤桶反向,滤膜与玻片接触,让留在膜上的细胞通过正压转移吸附在载玻片上。由于是通过负压将细胞直接吸附在膜上,细胞会不均匀的分布在膜表面,在将膜上的细胞直接压在玻片上,制片存在细胞重叠风险。该方法虽省去了大量的手工操作,但细胞的重叠和丢失不可控。
因此,如何提高细胞富集的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细胞富集的质量,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包括:
样本瓶,包括瓶体和与所述瓶体相配合的瓶盖,所述瓶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瓶体、所述瓶盖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瓶体的瓶底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二腔体;
第一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浓缩针刺破瓶底;
抽吸组件,能够执行抽吸作业;
吹气组件,能够执行反向吹气作业;
换向组件,能够实现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和所述吹气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的切换;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带动浓缩针向靠近所述样本瓶的方向移动并刺破瓶底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并控制换向组件切换抽吸组件和吹气组件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还包括限制所述瓶盖跳动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所述限位机构的浓缩位设置有可旋转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所述瓶盖相抵接。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还包括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样本盘,所述样本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瓶的加载孔。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所述换向组件为换向阀时,所述浓缩针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吹气组件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连通,当所述换向阀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非导通;当所述换向阀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非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导通。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还包括加样机构,所述加样机构能够刺破瓶盖并向所述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
所述浓缩混匀机构还能够执行混匀作业,当所述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浓缩混匀机构执行混匀作业。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所述加样机构包括柱塞泵、电磁阀和加样针,所述加样针通过管路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细胞缓冲液连通,所述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柱塞泵连通;
当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非导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导通;
当所述电磁阀位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导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非导通。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所述加样机构还包括推样组件,所述推样组件驱动所述加样针刺破瓶盖。
优选地,上述浓缩混匀机构中,所述浓缩混匀机构还包括:
旋转组件,能够执行混匀作业;以及
第二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旋转组件向靠近所述样本瓶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瓶底对接;
当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运行,并控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瓶底对接后执行混匀作业。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混匀机构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运行,浓缩针向靠近样本瓶的方向移动,直至浓缩针刺破瓶底,浓缩针伸入至第二腔体中;控制器控制抽吸组件、吹气组件以及换向组件运行,当进行抽吸作业时,换向组件导通抽吸组件与浓缩针,当进行反向吹气作业时,换向组件导通吹气组件与浓缩针。控制器通过控制换向组件的换向实现上述两种导通状况的切换,从而实现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混匀机构通过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进行细胞浓缩,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堵塞样本瓶的过滤装置以及浓缩针,在加快细胞浓缩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细胞叠加,从而提高了细胞富集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样本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样本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加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浓缩混匀机构、加载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浓缩混匀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浓缩混匀机构局部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样机构的结构框图。
其中,
100为样本瓶、101为瓶体、102为瓶盖、103为瓶底、104为过滤装置、105 为第一腔体、106为第二腔体、108为加强板、1011为第二延伸部、1021为第一易穿刺部、1031为第一延伸部、1032为第二易穿刺部;
200为加载机构、201为样本盘、2011为加载孔;
300为限位机构、301为支撑板、302为限位板、303为限位块、304为轴承、 305为加样孔;
500为浓缩混匀机构、501为第一升降组件、502为抽吸组件、503为吹气组件、504为换向组件、505为第二升降组件、506为旋转组件、5011为第一直线导轨、5012为第一滑块、5013为第一直线电机、5014为浓缩针、5051为第二直线导轨、5052为第二滑块、5053为第二直线电机、5061为旋转拨叉、5062 为传动组件;
600为加样机构、601为柱塞泵、602为电磁阀、603为加样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浓缩混匀机构以及细胞浓缩方法,提高细胞富集的质量。
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浓缩混匀机构,包括:
样本瓶100,包括瓶体101和与瓶体101相配合的瓶盖102,瓶体10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104,瓶体101、瓶盖102和所述过滤装置104形成第一腔体105,瓶体 101的瓶底103和所述过滤装置104形成第二腔体106;
第一升降组件501,能够驱动浓缩针5014刺破瓶底103;
抽吸组件502,能够执行抽吸作业;
吹气组件503,能够执行反向吹气作业;
换向组件504,能够实现抽吸组件502与浓缩针5014的导通和吹气组件503 与浓缩针5014的导通的切换;以及
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501带动浓缩针5014向靠近样本瓶100 的方向移动并刺破瓶底103进入第二腔体105,并控制换向组件504切换抽吸组件502和吹气组件503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501运行,浓缩针5014向靠近样本瓶100的方向移动,直至浓缩针5014刺破瓶底103,浓缩针5014伸入至第二腔体106中;控制器控制抽吸组件502、吹气组件503以及换向组件504运行,当进行抽吸作业时,换向组件504导通抽吸组件502与浓缩针5014,当进行反向吹气作业时,换向组件504导通吹气组件503与浓缩针5014。控制器通过控制换向组件504的换向实现上述两种导通状况的切换,从而实现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浓缩混匀机构通过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进行细胞浓缩,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堵塞样本瓶的过滤装置104,在加快细胞浓缩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细胞叠加,从而提高了细胞富集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抽吸作业是通过抽吸将第二腔体106中的无效液体抽离到样本瓶100外;反向吹气作业是向第二腔体106中吹气,吹气方向与过滤装置 104的过滤方向相反,吹气时可以将过滤装置104上堵塞的细胞吹起,以达到疏通过滤装置104的目的,另外,吹起时还可以将浓缩针5014中的无效液体吹回至第二腔体106内,也能达到疏通浓缩针5014的目的。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样本与细胞保存液在第一腔体105 中混合均匀后,无效液体透过过滤装置104过滤到第二腔体106中,有效细胞保留在第一腔体105内,从而达到细胞浓缩的目的。
为了优化上述方案,瓶盖102设置有第一易穿刺部1021,第一易穿刺部 1021为易被穿刺的材料制造而成。当样本瓶100内的样本与细胞保存液混合均匀后,在过滤装置104作用下,对混合液进行过滤,从而达到细胞浓缩的目的,由于瓶盖102设置有第一易穿刺部1021,通过穿刺可以将细胞缓冲液注射到第一腔体105中,无需打开瓶盖102,从而降低样本瓶100内第一腔体105中的样本被空气污染的风险。
同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瓶体101的瓶底103设置有第二易穿刺部 1032,经过过滤装置104过滤到第二腔体106中的无效液体,通过穿刺到第二腔体106中取出无效液体,从而降低样本瓶100内第二腔体106被空气污染的风险。
瓶体101的瓶底103为平面结构,或者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采用漏斗状结构时,能够减少第二易穿刺部1032的大小,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当瓶底103为漏斗状结构时,瓶底103的小端敞开,并在该小端处设置有封闭该瓶底103的封闭件,封闭件形成第二易穿刺部1032。
另外,为了使得整个样本瓶100能够平稳放置,瓶底103的小端向下延伸形成与封闭件配合的第一延伸部1031,第一延伸部1031的底部能够平稳的支撑整个样本瓶100。
第一延伸部1031可以为若干条间隔布置的结构,或者,第一延伸部1031 为两端敞开的空心筒体,而封闭件为与第一延伸部1031的内壁相配合的塞体。
封闭件为易被针头刺穿,并且具有弹性的橡胶制得。封闭件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制得,在穿刺针穿刺进入瓶体101内时,穿刺针周围依然被封闭件紧密的挤压,而在穿刺针抽出封闭件时,封闭件上被刺穿的孔又会被挤压封闭,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穿刺过程还是在穿刺完成后,封闭件都具有可靠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保证了瓶体101内外空间不会被相互污染。
封闭件的厚度为6mm~10mm。实用新型人发现,采用厚度为6mm~10mm 的封闭件,在实现良好封闭效果的同时,还使得穿刺针能够顺利的刺穿。
为了进一步提高放置样本瓶100的稳定性,瓶体101侧壁向下方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011。由于第二延伸部1011的距离瓶底103的轴线距离较远,因此,能够加大样本瓶100的实际支撑面积,从而提高样本瓶100放置过程中的平稳度。
为了提高样本瓶100的强度,第二延伸部1011的内壁与第一延伸部1031的外壁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强板108,加强板108分割成若干与后续旋转组件506相对接的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样本瓶100的强度,加强板108向下延伸,并与第一延伸部1031的外壁连接。加强瓶底103、第一延伸部1031和第二延伸部101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施例瓶体101的结构强度,保证瓶体101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若干加强板108,各个加强板108与第一延伸部1031和第二延伸部1011形成与离心设备或者震荡设备的夹持部件相配合的结构,使得,在瓶体101放置到离心设备或者震荡设备中后,能够被可靠的夹持和固定,如此,也保证了瓶体101内的保养液与细胞样本的具有良好的混匀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4为滤网,滤网的过滤精度为8μm~11 μm。将过滤装置104设置为过滤精度为8μm~11μm的滤网,即保证了细胞保存液在溶解杂质后能够顺利的透过,又避免了有效细胞的通过。
请参阅图3和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浓缩混匀机构还包括加载机构 200,加载机构200包括:样本盘201,样本盘20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瓶100 的加载孔2011。通过设置加载孔2011可以轴向支撑样本瓶100,限制样本瓶100 晃动。
请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浓缩混匀机构还包括限制样本瓶100跳动的限位机构300。当加载机构200将样本瓶100传送至浓缩位时,在限位机构300的作用下限制瓶盖102的跳动。
该限位机构300的浓缩位设置有可旋转的限位块303,限位块303能够与瓶盖102相抵接。该限位机构300直接设置在浓缩混匀机构500的上方。能够实现限位块303设置在浓缩混匀机构500上方的形式有很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介绍一种,该限位机构300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30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板301上的限位板302,限位块303设置在限位板302上。
为了减少限位块303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限位块303运行过程中平稳度,限位块303通过轴承304设置在限位板302上,轴承304的外圈固定在限位板302上,限位块303固定在轴承304的内圈上。
为了优化上述方案,限位块303设置有与样本瓶100的瓶盖102相配合的凸块,当浓缩混匀机构500驱动样本瓶100高速运行(包括高速旋转或高频震荡) 时,在凸块的限制作用下,样本瓶100不易发生跳动。
凸块的中部设置有加样孔305,以方便刺破瓶盖,向第一腔体105中加样。由于样本瓶100中需要加样或者取样,因此,在凸块上设置加样孔305,在进行加样或取样时无需将样本瓶100转移到其他位置,减少了传送工艺,为后续实现自动加样和采样提供了支持。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限位机构300进行限位,样本瓶100在进行混匀作业时,样本瓶100两端受力,受力比较均匀。
第一升降组件501的作用是将浓缩针5014输送到指定位置,只要能够实现该作用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第一升降组件501的具体结构,该第一升降组件501包括第一直线导轨5011;与第一直线导轨50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5012,第一滑块5012作为第一升降组件501的升降端;以及驱动第一滑块5012运行的第一直线电机 5013。
即将进行细胞浓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直线电机5013运行,第一滑块5012 在第一直线电机5013以及第一直线导轨5011的配合下,向靠近样本瓶100底部的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一滑块5012上的浓缩针5014运行到适当位置时,将样本瓶100的底部刺破,实现样本瓶100与浓缩针5014的导通。
换向组件504的作用切换对样本瓶100的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只要能够实现切换导通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换向组件504为换向阀时,浓缩针5014通过管路与换向阀的出口A1连通,抽吸组件502与换向阀的第一进口P1连通,吹气组件503与换向阀的第二进口P2连通,当换向阀位于第一状态时,换向阀的第一进口P1与换向阀的出口A1导通,换向阀的第二进口P2与换向阀的出口A1非导通;当换向阀位于第二状态时,换向阀的第一进口P1与换向阀的出口A1非导通,换向阀的第二进口P2与换向阀的出口A1导通。
抽吸组件502的作用是将第二腔体106中的无效液体抽出来,以达到细胞浓缩的目的,只要能够实现抽吸动作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吹气组件503的作用是向第二腔体106进行反向吹气,由于样本在样本瓶 100中过滤时,存在堵塞过滤装置104的可能,通过设置吹气组件503对过滤装置104反向吹气,可以疏通过滤装置104,可以加快细胞富集进程。只要能够实现吹气动作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抽吸组件502为蠕动泵,吹气组件503的真空泵。
在进行细胞浓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501运行,第一升降组件501 带动样本瓶100靠近,直至刺破瓶底103。控制器控制换向阀切换处于第一状态,抽吸组件502与浓缩针5014导通,抽吸组件502运行,将样本瓶100内的无效液体抽吸出来,当运行到预设时间时,控制器控制换向阀切换并处于第二状态,此时,吹气组件503与浓缩针5014导通,吹气组件503运行,向样本瓶 100内反向吹气,将堵塞样本瓶100中过滤装置104的有效细胞吹走。换向阀反复切换,从而反复进行抽吸和吹气作业。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吹气组件503,因此,在细胞浓缩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堵塞样本瓶100的过滤装置104以及浓缩针5014,在加快细胞富集的同时,可有效地减少细胞叠加。
当向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需要对样本瓶100进行混匀作业,为了简化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浓缩混匀机构500还能够执行混匀作业,此时,该浓缩混匀机构还包括:
旋转组件506,能够执行混匀作业;以及
第二升降组件505,能够驱动旋转组件506向靠近样本瓶100的方向移动并与瓶底103对接;
当第一腔体105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组件505运行,并控制旋转组件506与瓶底103对接后执行混匀作业。
当向第一腔体105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第二升降组件505在控制器的控制器驱动旋转组件506向靠近样本瓶100的方向移动,旋转组件506与瓶底103 对接,控制器控制旋转组件506运行,驱动样本瓶100高速运行,该高速运行包括高速旋转或者高速震荡,以达到混匀有效细胞和细胞缓冲液的目的。
第二升降组件505的作用是将旋转组件506输送到指定位置,只要能实现该作用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第二升降组件505的具体结构。该第二升降组件505包括:第二直线导轨 5051;与第二直线导轨505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5052,第二滑块5052作为第二升降组件505的升降端;以及驱动第二滑块5052运行的第二直线电机5053。
旋转组件506的作用是为样本瓶100提供高速离心力,只要能够实现高速旋转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旋转组件506的具体结构,该旋转组件506包括:固定在第二滑块 5052上的旋转电机,设置在旋转电机的驱动端的旋转拨叉5061,旋转拨叉5061 作用实现与样本瓶100的瓶底103的对接。
或者,旋转电机与旋转拨叉5061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5062,例如,该传动组件5062为齿轮传动组件5062。为了优化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旋转拨叉5061为三抓拨叉,三抓拨叉施力均匀,进一步的三抓拨叉的三个抓均匀设置。
当需要对样本瓶100进行混匀时,控制器控制加载机构200将样本瓶100传送到浓缩位,并控制第二直线电机5053开始运行,第二直线电机5053的驱动端带动第二滑块5052沿着第二直线导轨5051的向靠近限位块303的方向移动直至顶紧。旋转电机开始运行,样本瓶100在旋转电机上的旋转拨叉5061带动下高速旋转,直至有效细胞与细胞缓冲液混合均匀。
进一步的,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浓缩混匀机构500时,先浓缩后混匀,因此,为了避免执行上述作业的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旋转拨叉5061 的中部设置有容纳浓缩针5014穿过的浓缩孔。
浓缩作业时,第二升降组件505运行到指定位置后,旋转拨叉5061与样本瓶100的瓶底103配合,第一升降组件501运行到指定位置后,浓缩针5014穿过浓缩孔并刺破样本瓶100的瓶底103,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第一升降组件501退回,浓缩针5014拔出;向样本瓶100中加入细胞缓冲液,旋转组件506开始运行,在旋转拨叉5061的作用下,样本瓶100高速旋转,从而将细胞缓冲液与有效细胞混合均匀。由于采用以上布置形式,细胞富集与混匀互不影响,从而能够节省设备切换过程中的部分时间。
请参阅图8,为了减少人为干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样机构 600,加样机构600能够刺破瓶盖102,并向第一腔体105中加入细胞缓冲液。
加样机构600包括柱塞泵601、电磁阀602和加样针603,加样针603通过管路与电磁阀602的第一出口A2连通,电磁阀602的第二出口B2与细胞缓冲液连通,电磁阀602的进口P3与柱塞泵601连通;当电磁阀602位于第三状态时,电磁阀602的第一出口A2与电磁阀602的进口P3非导通,电磁阀602的第二出口 B2与电磁阀602的进口P3导通;当电磁阀602位于第四状态时,电磁阀602的第一出口A2与电磁阀602的进口P3导通,电磁阀602的第二出口B2与电磁阀602 的进口P3非导通。
当需要向样本瓶100中注射细胞缓冲液时,加样针603刺破样本瓶100的瓶盖102,电磁阀602切换并处于第三状态,细胞缓冲液与柱塞泵601导通,柱塞泵601正向运行,将细胞缓冲液吸入至柱塞泵601中;电磁阀602切换并处于第四状态,加样针603与柱塞泵601导通,柱塞泵601反向运行,将细胞缓冲液推入至样本瓶100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加样机构600运行过程中需要刺破样本瓶100 的瓶盖102,该刺破动作人为执行或自动执行。当自动执行时,加样机构600 还包括推样组件,推样组件的驱动端将加样针603推入至样本瓶100的瓶盖102 内。推样组件的结构可参考第一升降组件501和第二升降组件505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做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本瓶,包括瓶体和与所述瓶体相配合的瓶盖,所述瓶体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瓶体、所述瓶盖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瓶体的瓶底和所述过滤装置形成第二腔体;
第一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浓缩针刺破瓶底;
抽吸组件,能够执行抽吸作业;
吹气组件,能够执行反向吹气作业;
换向组件,能够实现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和所述吹气组件与所述浓缩针的导通的切换;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组件带动浓缩针向靠近所述样本瓶的方向移动并刺破瓶底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并控制换向组件切换抽吸组件和吹气组件反复执行抽吸作业和反向吹气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制所述瓶盖跳动的限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的浓缩位设置有可旋转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所述瓶盖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样本盘,所述样本盘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样本瓶的加载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为换向阀时,所述浓缩针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连通,所述抽吸组件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吹气组件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连通,当所述换向阀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非导通;当所述换向阀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换向阀的第一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非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出口导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样机构,所述加样机构能够刺破瓶盖并向所述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
所述浓缩混匀机构还能够执行混匀作业,当所述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浓缩混匀机构执行混匀作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机构包括柱塞泵、电磁阀和加样针,所述加样针通过管路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细胞缓冲液连通,所述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柱塞泵连通;
当所述电磁阀位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非导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导通;
当所述电磁阀位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导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电磁阀的进口非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机构还包括推样组件,所述推样组件驱动所述加样针刺破瓶盖。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缩混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混匀机构还包括:
旋转组件,能够执行混匀作业;以及
第二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旋转组件向靠近所述样本瓶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瓶底对接;
当第一腔体中加入细胞缓冲液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运行,并控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瓶底对接后执行混匀作业。
CN201820171004.X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Active CN207742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004.XU CN207742012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004.XU CN207742012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42012U true CN207742012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1004.XU Active CN207742012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42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3309A (zh) 一种细胞富集系统及方法
CN108106922A (zh)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CN108414341A (zh) 一种细胞浓缩系统及方法
CN109843436B (zh) 用于给样本施加试剂的系统
CN205562242U (zh) 样本保存杯及采用该保存杯的样本制片装置
CN203122433U (zh) 一种多通道弹夹式全自动采血设备
JP7048586B6 (ja) サンプルを調製するシステム
CN102160792A (zh) 一种圆盘形即时真空采血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04833813A (zh) 一种同时具有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功能的分析仪
CN103932717A (zh) 一种多通道弹夹式全自动采血方法及设备
CN204595006U (zh) 一种同时具有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功能的分析仪
CN102113887A (zh) 一种即时真空静脉采血方法及专用设备
US3976429A (en) Backwash system for diluting apparatus
CN207742012U (zh) 一种浓缩混匀机构
CN111378574B (zh) 一种核酸提取与扩增装置
CN200973714Y (zh) 一种采血分离一体的采血器
US11732233B2 (en) Adipose tissue digestion system and tissue processing method
CN207575482U (zh) 一种方便抽液的医用注射器
CN108865773A (zh) 细胞浓缩系统及方法
CN207742010U (zh) 一种混匀系统
CN211877477U (zh) 一种高速简单双针清洗吸样液路系统
US20220333048A1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microfluidic chip, and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device and extraction method
CN107029309A (zh) 一种方便抽液的医用注射器及使用方法
CN112315469A (zh) 自动采血装置及自动采血方法
CN207779794U (zh) 一种样本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