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4185U - 一种脑室牵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脑室牵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4185U
CN207734185U CN201720763930.1U CN201720763930U CN207734185U CN 207734185 U CN207734185 U CN 207734185U CN 201720763930 U CN201720763930 U CN 201720763930U CN 207734185 U CN207734185 U CN 207734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ricles
threaded hole
brain
sleev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639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学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07639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41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4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41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脑室牵开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套筒、牵拉螺母块、调高螺栓和牵拉部件,牵拉螺母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第二螺纹孔环绕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套筒的上端螺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调高螺栓螺接在第二螺纹孔内;牵拉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杆和牵拉叶片,牵拉叶片连接在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套筒内侧壁上,牵拉叶片设置于套筒下方。通过上述结构,套筒的内孔中可以穿过内镜,方便内镜进入脑室内,并且该结构可以稳固地牵拉住脑室侧壁,避免其塌陷,而且置入和取出均方便,利用螺纹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均高。

Description

一种脑室牵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脑室牵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前一些不能医治处理的疾病逐渐被人们攻破治愈,并且借助于医疗器械以及医疗用具的发展,疾病的治疗或者手术方法也在不断得到完善,这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在以前的时候,对于脑室出血或者脑室肿瘤的处理,通常是侧脑室穿刺引流或/和联合腰大池引流,并配合侧脑室注入尿激酶促进血肿液化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上述传统手术方法存在引流过程中发生感染,铸型的穿刺引流效果不佳、容易堵管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内镜手术”,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将脑室内的脑积液或者血肿液吸出,此时,由于脑室内的压力降低,脑室壁容易塌陷,脑室塌陷后侧脑室顶壁和下壁离得很近,手术时工作空间很小,需要不断用生理盐水灌注冲洗,因为生理盐水边冲洗边流出,也不容易维持侧脑室原有的空间大小造成操作不便,容易损伤脑室壁结构,而且冲洗过度可能造成高颅压和脑损伤。
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专用于支撑牵拉脑室壁的工具,即便是一些有意针对处理该问题的医生,也是利用一些简易的自制工具来牵拉脑室壁,这些自制的工具通常使用起来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便利性均很低。
基于上述原因,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和稳定性均高的脑室牵开器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脑室牵开器,其通过设置套筒,并将套筒螺接在牵拉螺母块上,并且在该牵拉螺母块上还螺接有调高螺栓,在上述套筒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牵拉部件,该牵拉部件可以拉住脑室侧壁,通过调高螺栓来调节牵拉部件中的牵拉叶片作用于脑室侧壁上的牵拉力以及牵拉高度,并且调高螺栓还具有稳固地将本实用新型支撑在患者头部上的作用,通过上述结构,上述套筒的内孔中可以穿过内镜,方便内镜进入脑室内,并且该结构可以稳固地牵拉住脑室侧壁,避免其塌陷,而且置入和取出均方便,利用螺纹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均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脑室牵开器,包括套筒、牵拉螺母块、调高螺栓和牵拉部件,所述牵拉螺母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环绕所述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套筒的上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调高螺栓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所述牵拉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杆和牵拉叶片,所述牵拉叶片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套筒内侧壁上,所述牵拉叶片设置于所述套筒下方。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侧壁上轴向设置有贯穿所述套筒上下侧壁的卡接槽,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接槽为弧形槽,所述连接杆为圆杆,所述圆杆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槽的弧形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槽为优弧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接槽以所述套筒轴心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套筒侧壁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牵拉叶片的上表面为光滑的外凸弧形曲面。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牵拉螺母块、连接杆和牵拉叶片均由硬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并将套筒螺接在牵拉螺母块上,并且在该牵拉螺母块上还螺接有调高螺栓,在上述套筒内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牵拉部件,该牵拉部件可以拉住脑室侧壁,通过调高螺栓来调节牵拉部件中的牵拉叶片作用于脑室侧壁上的前拉力以及牵拉高度,并且调高螺栓还具有稳固地将本实用新型支撑在患者头部上的作用,通过上述结构,上述套筒中可以穿过内镜,方便内镜进入脑室内,并且该结构可以稳固地牵拉住脑室侧壁,避免其塌陷,而且置入和取出均方便,利用螺纹连接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均高;
(2)本实用新型中的牵拉部件的连接杆为圆杆,并且套筒内侧壁上的卡接槽为弧形槽,将牵拉叶片通过套筒的内孔并置入脑室内后,将连接杆卡接在卡接槽内即可,并且医生还可以转动连接杆,以便调节牵拉叶片在脑室内的方位,使得牵拉叶片的上表面能以最大面积与脑室内侧壁接触,进行牵拉;
(3)本实用新型中的牵拉螺母块上的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在两个该第二螺纹孔中均螺接有调高螺栓,并且两个第二螺纹孔环绕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即两个第二螺纹孔相对于第一螺纹孔呈对称设置,此结构,可以使得调高螺栓在支撑在患者脑部上的作用力更加平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稳定,可靠性更高;
(4)本实用新型中的牵拉叶片的上表面为外凸弧形曲面,以便使得牵拉叶片的上表面能与脑室内侧壁的外部轮廓相适配,从而进一步增大牵拉叶片与脑室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牵拉叶片对脑室内壁造成割伤或者刺伤,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脑室牵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脑室牵开器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牵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所述的牵拉叶片与连接杆不垂直状态时的牵拉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11-卡接槽;2-牵拉螺母块;3-调高螺栓;4-牵拉部件;41-连接杆;42-牵拉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脑室牵开器,如图1所示,包括套筒1、牵拉螺母块2、调高螺栓3和牵拉部件4,本实施例中的牵拉螺母块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螺纹孔环绕上述第一螺纹孔均匀分布设置。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套筒1呈现为直管状,在该套筒1的上部外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安装的时候,将该套筒1上部的外螺纹螺接在第一螺纹孔内,从而使得该套筒1和上述牵拉螺母块2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螺纹孔关于上述第一螺纹孔呈对称设置,在两个该第二螺纹孔中均螺接有调高螺栓3。
本实施例中的牵拉部件4呈现为L型状,如图2和图4所示,其包括连接杆41和牵拉叶片42,上述牵拉叶片42连接在上述连接杆41的一端端部,限定上述连接杆41呈现为直杆状,限定上述牵拉叶片42呈现为块状。在上述套筒1的内侧壁上沿该套筒1的轴向设置有卡接槽11,该卡接槽11与上述连接杆41相适配,限定该卡接槽11贯穿上述套筒1的上下两侧壁。该套筒1侧壁各处可以各处的厚度均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套筒1的侧壁亦可以设计制作成为如图3所示,在靠近上述卡接槽11的部位相较于其余部位的侧壁更厚,此设计,使得上述套筒1的内孔内的空间更大,以便于从内孔放入内镜等工具。在安装的时候,将上述牵拉部件4的连接杆41卡接在上述卡接槽11内即可,并且需使得上述牵拉叶片42位于上述套筒1的下方。为了使得上述连接杆41可以在上述卡接槽11内转动,以便医生调整上述叶片朝向方位,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卡接槽11为弧形槽,限定上述连接杆41为圆杆,此时,当上述连接杆41卡接在上述卡接槽11内的时候,该连接杆41可以相对于上述卡接槽11转动。为了使得上述连接杆41卡在卡接槽11内的时候能够受到卡接槽11壁的挤压力以及摩擦力而避免其在卡接槽11内上下滑移,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卡接槽11为优弧槽,即该卡接槽11的弧形壁对应的的中心角的角度大于180°并且小于360°,另外需要限定上述卡接槽11的槽壁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硅胶。由于硅胶对人体无毒无害,并且硅胶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上述连接杆41能够从槽口处挤压进入上述卡接槽11内。限定上述卡接槽11的弧形半径与上述连接杆41的直径相同,当连接杆41卡在上述卡接槽11内的时候,硅胶制成的卡接槽壁将会在连接杆41的侧壁上产生摩擦力和挤压力,从而使得连接杆41不会在上述卡接槽11内产生上下滑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定上述卡接槽11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若干个卡接槽11在上述套筒1的侧壁上以该套筒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优选限定上述卡接槽11的数量为两个,此时,两个上述卡接在上述套筒1侧壁上对称分布,在两个卡接槽11内均安装有上述牵拉部件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将套筒1的下部置于脑室开口处;随后将牵拉部件4从上述套筒1的内孔穿过并使得上述牵拉叶片42进入脑室腔室内;随后转动连接杆41,使得牵拉叶片42与套筒1侧壁垂直;随后再将连接杆41卡接在上述卡接槽11内,此时需要医生手动提住套筒1,避免其从脑室开口处掉落到脑室内;随后将上述牵拉螺母块2螺接在上述套筒1上部的外螺纹上;随后将调高螺栓3螺接在上述牵拉螺母块2的第二螺纹孔内;最后调节上述调高螺栓3的顶端(限定调高螺栓3包括螺帽端和与螺帽端相对的顶端)与患者头皮之间的距离,使得上述调高螺栓3的顶端完全顶住患者头皮上为止,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完毕。医生可以将内镜从上述套筒1的内孔中穿过并进入脑室内。由于上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故,此时两颗调高螺栓3共同顶在患者头皮上,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稳固的安装在患者头部。若只有一个第二螺纹孔,此时只有一个调高螺栓3顶住患者头皮,此时,便不能提供一个稳定均衡的预紧力,上述套筒1则会朝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的一侧倾斜,则有可能使得牵拉叶片42对脑室内壁造成顶伤。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螺纹孔也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更加稳固的安装在患者头部。取下的时候,只需要按照上述操作顺序的反顺序即可。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卡接槽11,安装在卡接槽11内的牵拉部件4的牵拉叶片42可以从牵拉住脑室开口处内壁的两端,从脑室前后两端水平提着脑室侧壁,从而避免脑室坍陷,可靠性高。若只有一个卡接槽11和一个牵拉部件4,该牵拉部件4牵拉住患者脑室开口处内壁的一端,则起不到牵拉的效果,患者的脑室亦会坍陷。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脑室牵开器作用于患者脑室开口处,可以通过牵拉叶片42牵拉住脑室开口处的内壁上,避免患者脑室中的脑积液流出后而造成脑室壁塌陷的问题的出现,上述套筒1内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医生将内镜从内孔中穿过并进入患者脑室内部进行操作,从而为医生的操作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脑室坍陷而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容易置入和取下,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实用性和可靠性强。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便起到牵拉患者脑室侧壁的效果,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牵拉螺母块2、连接杆41和牵拉叶片42均由硬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述,设置上述牵拉部件4的连接杆41和牵拉叶片42之间的角度为α,95°≤α≤100°,以便该牵拉叶片42在使用的时候更能贴合患者脑室前后内壁。
实施例2: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牵拉叶片42的上表面能够与脑室内壁更大面积的贴合,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牵拉叶片42的上表面为光滑的外凸弧形曲面。此设计,使得牵拉叶片42在患者脑室内壁上的作用面积更大,起到更好的牵拉效果的同时,可以避免局部压力过大而造成对患者脑室壁的损伤,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
为了进一步避免本实用新型割伤或者划伤患者脑室侧壁或者头皮,本实施例中,在上述调高螺栓3的端部、套筒1的下表面、牵拉叶片42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圆角。
实施例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限定上述套筒1的长度为70mm,该套筒1的外径为16mm,该套筒1的壁厚为3mm,限定其上的卡接槽11的直径为2mm;限定上述牵拉部件4的连接杆41的长度为72mm,限定该连接杆41的直径为2mm,限定该牵拉部件4的牵拉叶片42的长度为15mm,该牵拉叶片42的宽度为10mm;限定上述第一螺纹孔的公称直径为16mm,限定上述第二螺纹孔的公称直径为3mm,限定上述牵拉螺母块2的厚度为6mm;限定上述调高螺栓3的螺纹的公称直径为3mm,该调高螺栓3的长度为4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牵拉螺母块、调高螺栓和牵拉部件,所述牵拉螺母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环绕所述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套筒的上端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调高螺栓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所述牵拉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杆和牵拉叶片,所述牵拉叶片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套筒内侧壁上,所述牵拉叶片设置于所述套筒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侧壁上轴向设置有贯穿所述套筒上下侧壁的卡接槽,所述连接杆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为弧形槽,所述连接杆为圆杆,所述圆杆的半径与所述弧形槽的弧形半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为优弧槽,所述弧形槽的槽壁由弹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接槽以所述套筒轴心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套筒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的数量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为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叶片的上表面为光滑的外凸弧形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脑室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螺母块、连接杆和牵拉叶片均由硬质材料制成。
CN201720763930.1U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脑室牵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341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3930.1U CN20773418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脑室牵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63930.1U CN20773418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脑室牵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4185U true CN207734185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6393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34185U (zh) 2017-06-28 2017-06-28 一种脑室牵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41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55972U (zh) 一种胸腔镜组织撑开器
CN104815387A (zh) 一种椎体扩张成形系统
CN207734185U (zh) 一种脑室牵开器
CN207785264U (zh) 一种肱骨近端骨板
CN108523949A (zh) 一种普外科手术用肌肉牵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29820A (zh) 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套管针
CN204699234U (zh) 一种椎体扩张成形系统
CN205667574U (zh) 可快速取出的骨钉
CN109044262A (zh) 一种医用肛门扩张器
CN211213294U (zh) 一种胸外科手术用扩撑装置
CN210185559U (zh) 一种扩撑范围可调的无菌阴道扩张器
CN209679267U (zh) 一种神经外科后颅撑开引流装置
CN110338860A (zh) 牵开器及牵开器固定装置
CN208002899U (zh) 一种用于置管手术的移动式头架
CN215875896U (zh) 一种防脱防渗漏腹腔穿刺引流管
CN206687759U (zh) 骨折复位顶杆及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
CN208447762U (zh) 一种骨外科用克氏针进针装置
CN207898539U (zh) 耳鼻喉科用诊疗装置
CN206063186U (zh) 新型临床外科手术用拉钩装置
CN216090712U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针刀镜
CN207202928U (zh) 一种骨折复位固定导向器
CN205234605U (zh) 空心锁定外固定支架及骨折固定装置
CN107334508A (zh) 一种多功能的骨科刮刀
CN214434339U (zh) 一种胸外科医生用肋骨牵开装置
CN214860135U (zh) 一种皮肤科用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