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1829U -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1829U
CN207731829U CN201721447284.4U CN201721447284U CN207731829U CN 207731829 U CN207731829 U CN 207731829U CN 201721447284 U CN201721447284 U CN 201721447284U CN 207731829 U CN207731829 U CN 20773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ounting groove
insulation system
matched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72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正文
姜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view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Zhejiang BothWell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ew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ew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ew Electric Applic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72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容开关,包括至少一套永磁机构、与该永磁机构相配合的传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及与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下部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给予绝缘结构撞击真空灭弧室时的冲击力一个很好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击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变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载调容变压器是一种具有大小两种额定容量的变压器。根据负荷大小,利用专门的调容开关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来切换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继而实现变压器在两种不同容量之间的切换。
中国专利CN105321744A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有载调容开关》,其包括真空灭弧室、至少一套永磁机构及与该永磁机构相配合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绝缘结构与真空灭弧室相连,通过绝缘结构的上下动作驱动所述各真空灭弧室进行分闸与合闸动作。但是,该种结构下的绝缘结构的上下连接头与绝缘外壳之间为固定连接,在绝缘结构上下动作的过程中,绝缘结构始终受到硬性撞击,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的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容开关, 包括至少一套永磁机构、与该永磁机构相配合的传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及与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下部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给绝缘结构撞击真空灭弧室时的冲击力给予一个很好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击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安装槽的防脱结构;第二连接件不会从安装槽内脱出,保障传动机构始终通过绝缘结构驱动所述各真空灭弧室进行分闸与合闸动作,设备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螺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壁上的螺接件,该螺接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动作的开口;螺接配合可保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的紧密配合,连接效果好,螺接件不易相对安装槽打滑。
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性卡件,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由于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容易发生松动,而通过弹性卡件与卡槽之间通过卡配相连,即使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也不易发生松动,从而有效防止螺接件由安装槽内脱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调容开关,包括至少一套永磁机构、与该永磁机构相配合的传动机构、真空灭弧室及与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相连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传动机构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上部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给绝缘结构撞击真空灭弧室时的冲击力给予一个很好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击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安装槽的防脱结构;第二连接件不会从安装槽内脱出,保障传动机构始终通过绝缘结构驱动所述各真空灭弧室进行分闸与合闸动作,设备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螺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壁上的螺接件,该螺接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动作的开口;螺接配合可保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的紧密配合,连接效果好,螺接件不易相对安装槽打滑。
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性卡件,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由于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容易发生松动,而通过弹性卡件与卡槽之间通过卡配相连,即使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也不易发生松动,从而有效防止螺接件由安装槽内脱出。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本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的第一连接件及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件部分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该安装槽之间设有一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给予绝缘结构撞击真空灭弧室时的冲击力一个很好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撞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脱离所述安装槽的防脱结构;第二连接件不会从安装槽内脱出,保障传动机构始终通过绝缘结构驱动所述各真空灭弧室进行分闸与合闸动作,设备故障率低。
进一步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螺接件,该螺接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下动作的开口;通过螺接件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第二连接件由安装槽内脱出,同时又不会限制第二连接件的上下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螺接件为一螺接件,该螺接件螺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螺接配合可保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的紧密配合,连接效果好,螺接件不易相对安装槽打滑。
或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弹性卡件,所述安装槽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由于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螺接件与安装槽之间容易发生松动,而通过弹性卡件与卡槽之间通过卡配相连,即使绝缘结构不断上下往复动作也不易发生松动,从而有效防止螺接件由安装槽内脱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给予绝缘结构撞击真空灭弧室时的冲击力一个很好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撞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杆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与实施例一中绝缘结构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与实施例一中绝缘结构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导电柱与缓冲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导电柱与缓冲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永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环第三种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环第四种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2所示,一种调容开关,具体的,所述调容开关配合的电路为三相电路,该上述示意图仅为其中一项;其包括底座71、第一支撑板体72、第一支撑板体73、多个支撑柱8、真空灭弧室3、一套永磁机构1、传动机构2以及多个绝缘结构4;所述真空灭弧室3包括低压真空灭弧室31、高压真空灭弧室32、与低压真空灭弧室31相连低压导电柱33、与高压真空灭弧室32相连的高压导电柱34、具体的,图中示出的仅为三相中的一相,该相中的高压真空灭弧室32为 3个,所述低压真空灭弧室31为5个,每个低压真空灭弧室31分别对应连接一绝缘结构4,每个高压真空灭弧室32同样分别对应连接一绝缘结构4;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结构4包括绝缘本体41、与绝缘本体41相连的第一连接件42及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 43,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41下部,第一连接件42的下端伸出绝缘本体41并设有一安装孔421,可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为一金属螺纹柱,设于所述绝缘本体41上部,当然,该第二连接件43也可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如陶瓷等;绝缘本体41上部设有一柱形的安装槽411,该第二连接件43的下部穿入至安装槽内,并可在安装槽411内上下动作;优选的,该绝缘本体41包括陶瓷或玻璃制成的壳体412和嵌设在壳体内的金属内胆 413,所述安装槽411设于该金属内胆上;所述安装槽411内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缓冲结构5,该缓冲结构5优选为弹簧,弹簧一端与安装槽411内壁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43相抵,弹簧可在第二连接件43撞击真空灭弧室时发生压缩,给予第二连接件43一定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撞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防脱结构,该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43脱离所述安装槽411;具体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一螺接件 61,该螺接件61上设有一开口611,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下端穿设在该开口611内,且可在开口611内上下动作,第二连接件43与螺接件61为防脱配合;具体的,所述螺接件61可设置为环状的金属环,该金属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螺接件可以螺接在安装槽内,从而不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下动作的过程中从安装槽内脱出;所述开口611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件 4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431,该连接件431为圆形或环形结构设置,其直径大于所述开口611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43下端不会从开口611中脱出,实现第二连接件43与螺接件61的防脱配合。
作为优选的,安装槽内还设有一弹性卡件64,该弹性卡件64为金属制成的弹性挡圈,安装槽411的侧壁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环状的卡槽111,该弹性卡件64的内径小于螺接件的内径,当弹性卡件64卡入至该卡槽111内时,即可对螺接件进行阻挡,从而防止螺接件脱出安装槽;弹性卡件64的外径大于安装槽的直径,且其具有一缺口,从而在弹性卡件64卡入至该卡槽111内时,弹性卡件 64将发生一定的形变而产生向外的回复力,使得弹性卡件64更好的卡紧在卡槽111内;如图6所示,弹性卡件64上具有两开口641,装配时,可借助镊子等工具可以夹住两开口,对弹性卡件64进行装配,安装更为容易;当然,防脱结构还可采用其他多种方案,如不设置螺接件,仅通过弹性卡件64来防止第二连接件43脱出安装槽;或者螺接件未设置外螺纹,直接通过与安装槽的卡配,以防止第二连接件43脱出安装槽;只要能够实现第二连接件43与安装槽之间的防脱配合即可,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为改进的,如图5所示,所述螺接件61的上表面对称的设有两条形的凹槽612,当然凹槽612也可设置为一个,当需要安装绝缘结构的时候,只需将镊子、螺丝钉等工具对准凹槽612,即可通过工具带动螺接件61转动,将螺接件61旋入至安装槽内,安装更为方便。
每个高压真空灭弧室32均连接2个金属高压导电柱34,且2个高压导电柱34分设在高压真空灭弧室32的上下两端上,外端伸出至支撑板体外边缘;每个低压真空灭弧室31均连接2个金属低压导电柱33,2个低压导电柱33分设在低压真空灭弧室31的上下两端上,且外端伸出至第一、第二支撑板体的外边缘,且外端上设有与变压器的其他部件相连的接孔103;由于低压真空灭弧室31的电流较大,低压导电柱的宽度需要设置的较大,进而低压导电柱33的宽度均大于高压导电柱34的宽度设置;作为优选,连接在高压真空灭弧室32 下端的高压导电柱34上具有一缓冲结构,如图1、12所示,该缓冲结构包括一金属缓冲件35,该缓冲件35上设有一弯折段351,该弯折段351由缓冲件的中心部向下弯折形成;该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结构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压导电柱34相连;且其与高压导电柱34相连的一端与高压导电柱34一起通过一螺栓104和螺母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73上,该螺栓和螺母均由塑料制成;当绝缘结构上下动作的过程中,该缓冲件与其相连的一端也需要跟随绝缘结构一起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低压、高压导电柱由铝材制成,所述缓冲件的弯折段351由铜材制成,且为多片很薄的铜片叠加而成;缓冲件其余部分为铝材制成,形成铜铝过渡的软连接;由于铜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绝缘结构上下动作的过程中,弯折段351即可产生一定的形变来适应绝缘结构的上下动作,从而缓冲件连接高压导电柱的一端不会发生移动,保证导电柱始终紧密连接在第二支撑板63上;同样的,如图1、13所示,连接在低压真空灭弧室31下端的低压导电柱33上也具有一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与高压导电柱34上的缓冲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8包括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两杆体可相互螺接,运输时可对两杆体进行拆卸,更为节省空间;所述第一杆体81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体72和第二支撑板体73,第二杆体 82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体72和底座;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上端均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均设有内螺纹,便于连接;装配时,第一杆体81的上端穿出第一支撑板体72并连接一螺帽,通过该螺帽84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支撑杆从支撑板上掉出;该第一杆体81和第二杆体82外表面上均设有凹槽8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8的外表面设有镀锡层或镀镍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82设置为6根,左右两侧分别为3根,位于中间的支撑柱8和与其相邻的高压导电柱之间设有一防击穿结构;所述第一杆体81设置为4根,左右两侧分别为3根,右侧的第一杆体81与其相邻的高压导电柱之间设有一防击穿结构;通过该防击穿结构有效增加爬电距离,防止发生电压击穿;具体的,所述防击穿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体72和第一支撑板体73上的开口槽74,该开口槽74的位置对应于支撑柱8和与其相邻的高压导电柱34之间;所述开口槽74为U形结构设置,便于加工;具体的,所述开口槽74包括开口端和闭口端,该开口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体72 和第一支撑板体73的外边缘处,闭口端则向支撑板体7中心部延伸;所述支撑柱8靠近外边缘侧为外侧,与外侧相对的一侧为内侧;所述开口槽74的闭口端均伸出支撑柱8的内侧一定距离,从而电压传播时必须绕过开口槽的闭口端,保证爬电距离得到增加;作为优选,第二支撑板体73上同一位置上的开口槽74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体73的上、下表面上,上下两开口槽74之间未连通,从而可增强支撑板体的牢固度,支撑更为稳定;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体72上的同一位置上的开口槽74也可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体72的上、下表面上,上下两开口槽74之间未连通,从而可增强支撑板体的牢固度,支撑更为稳定;当然,开口槽的结构不仅限于这一种,还可采用其他结构。
所述绝缘结构4可上下动作,进而控制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32 和低压真空灭弧室31的开合闸;所述高压真空灭弧室32和低压真空灭弧室31的上端穿出第二支撑板体73,并通过一端盖101,有效防脱配合在第二支撑板体73上;所述第一支撑板72上设有多个定位开口75,定位开口75为圆形结构设置,绝缘结构的上端可穿过该定位开口与真空灭弧室3相连。
所述传动机构2可与所述永磁机构1相配合,当永磁机构动作时,该传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绝缘结构上下动作;具体的,如图7-11所示,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座21、两U形杆22、第一偏心轮23、转轴24以及两第二偏心轮25;所述U形杆左右两侧壁上设有多个与绝缘结构4相配合的轨道26,轨道26优选设置为四个,且两U形杆22上的轨道设置为相同;所述轨道26包括上轨261、下轨262以及斜轨263,上轨261、下轨262之间通过斜轨263进行连接,上轨和下轨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U形杆22前后动作时,绝缘结构可从与上轨配合变成与下轨相配合,或者从与下轨配合变成与上轨相配合,从而实现上下动作;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安装孔421内穿设一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滚轮27,第一连接件42插入于U形杆22内,滚轮27则置于轨道26内,可在轨道26内移动;固定座21 设置为6个,两两对称的固设在底板6上,为了便于所述U形的端部置于该固定座内,我们将固定座21的形状也设置为U形;所述转轴 24穿设于所述第一偏心轮23的其中一侧上,且与第一偏心轮23固连,转轴24的两端可转动穿至固定座21内,两第一偏心轮23的另外一侧均与永磁机构2相连接;所述两第二偏心轮25固设于转轴两端,两第二偏心轮25分别插入至两固定座21内,且与固定座内的U 形杆22相连;具体的,两者之间通过一圆轴或滚轮27、轴销等相连;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座21上对应于圆轴的位置设置有开槽211,该开槽的两端设置为闭合状态,圆轴在连接U形杆22和第二偏心轮 25后,经由该开槽211穿出至固定座外表面,有效防止U形杆从固定座中脱出;当永磁机构可驱动第一偏心轮与其连接的一侧上下动作,则另一侧位置上的转轴即可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偏心轮绕着转轴翻动,推动U形杆向前动作,绝缘结构可从与上轨配合变成与下轨相配合,或者从与下轨配合变成与上轨相配合,从而实现绝缘结构的上下动作。
所述固定座21上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有定位板9,该定位板9 上设有定位开口91,装配时,所述第一连接件42穿设在该定位开口 91内,通过该定位开口有效对绝缘结构进行定位,防止绝缘结构发生晃动;具体的,该定位板9设置为两片,沿竖直方向上上下分布,每片定位板9的厚度为1.5-2cm,进而对绝缘结构进行良好的定位;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一个定位板9,将其厚度设置为3-4cm。
如图14-22所示,所述永磁机构1包括定子磁轭、动铁芯11、由不锈钢制成的驱动杆12、永磁体13、导磁环14以及腔室;所述腔室包括上腔室151和下腔室152,所述动铁芯11可于上、下腔室内前后动作,所述驱动杆12与动铁芯11固连;所述导磁环14上设置有若干通道,当动铁芯上运动时,变压器油可通过所述通道从上腔室排入至下腔室,当动铁芯下运动时,变压器油可通过所述通道从下腔室排入至上腔室,从而大大减小了动铁芯运动过程中变压器油对其的阻力;其次,排油通道的设置还增加了电流流通路程,大大减小了涡流;如图14-16所示,所述定子磁轭包括壳体161、设于壳体161上部的上端盖162及设于壳体161下部的下端盖163,该上、下端盖上均设有供所述驱动杆12穿出的圆形开口;所述下端盖163内侧向上延伸形成一环状的下延伸部164,该下延伸部内具有一下凹部165,所述动铁芯11下端部设有下凸部111,该下凸部111与该下凹部165 相配合;所述下凹部165的形状、大小均与下凸部111相同,该下凸部111可插入至所述下凹部165内;当动铁芯向下运动时,运动开始时,所述下腔室内的变压器油基本通过导磁环上的通道排向上腔室,排油速度较快;而在动铁芯运动的后半程中,下腔室内的变压器油基本通过动铁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向上腔室,排油速度较慢;但是,该阶段下动铁芯运动的速度较快,因此排油的速度远远不及动铁芯的下移的速度,从而在动铁芯向下的运动趋向于快结束时,下腔室内会有部分变压器油来不及排出;动铁芯会将这部分变压器油撞击至下凹部内,随后随着动铁芯的下移到位,下凸部将插入至下凹部内;由于该下凹部的空间较小,并且下凸部插入至下凹部内的速度较快,在下凸部插入下凹部的瞬间,下凹部内的变压器油来不及完全向外排出,使得部分变压器油留存在下凹部内,进而,这部分变压器油在下凹部与下凸部之间形成了一个软垫片的效果,在动铁芯撞击下端盖时,给予动铁芯一个反向的作用力,对动铁芯的冲击力给予一个很好的缓冲,有效减轻动铁芯与下端盖的撞击力度;其次由于变压器油的存在,使得动铁芯与下端盖之间由硬撞击转变为软撞击,从而动铁芯不易在撞击后向上反弹,有效避免动铁芯发生重新脱开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盖162内侧向下延伸形成一环状的上延伸部 166,该上延伸部166内设有一上凹部167,所述动铁芯11上端部设有与该上凹部相配合的上凸部112,所述上凹部167的形状、大小均与上凸部112相同,该上凸部112可插入至所述上凹部167内;在动铁芯向上运动时,运动开始时,所述上腔室内的变压器油基本通过导磁环上的通道排向下腔室,排油速度较快;而在动铁芯运动的后半程中,上腔室内的变压器油基本通过动铁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排向下腔室,排油速度较慢;但是,该阶段下动铁芯运动的速度较快,因此排油的速度远远不及动铁芯的上移速度,从而在动铁芯向上的运动趋向于快结束时,上腔室内会有部分变压器油来不及排出,动铁芯会将这部分变压器油撞击至上凹部内,随后随着动铁芯的上移到位,上凸部将插入至上凹部内;而由于该上凹部的空间较小,并且上凸部插入至上凹部内的速度较快,在上凸部插入上凹部的瞬间,上凹部内的变压器油来不及完全向外排出,使得部分变压器油留存在上凹部内,进而,这部分变压器油在上凹部与上凸部之间形成了一个软垫片的效果,在动铁芯撞击上端盖时,给予动铁芯一个反向的作用力,对动铁芯的冲击力给予一个很好的缓冲,有效减轻动铁芯与上端盖的撞击力度;其次由于变压器油的存在,使得动铁芯与上端盖之间由硬撞击转变为软撞击,从而动铁芯不易在撞击后向下反弹,有效避免动铁芯发生重新脱开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部165的底部设有一下缓冲槽168,该下缓冲槽168为围绕下凹部的底部一圈设置的环形槽,下缓冲槽168可用于容纳液体,使得下凹部内可容纳更多的变压器油,形成更好的缓冲效果;当然,下缓冲槽168的数量和结构并不仅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能达到增强缓冲作用的结构;同样的,所述上凹部167的底部也设有一上缓冲槽169,该上缓冲槽169为围绕上凹部的底部一圈设置的环形槽,该上缓冲槽169可用于容纳液体,在动铁芯向上动作时,使得上凹部内容纳更多的变压器油,形成更好的缓冲效果;当然,上缓冲槽169的数量和结构并不仅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能达到增强缓冲作用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动铁芯11为柱形结构设置,其外侧壁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8动铁芯11上下动作时,变压器油可以从所述间隙18中排出,使得变压器油在上下腔室内流动;所述动铁芯 11上部设有一减速结构,该减速结构为设置在动铁芯11侧壁上部的一圈凸缘19,该凸缘19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很小,从而当动铁芯11向上运动时,变压器油只能通过凸缘19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向外排出,从而可极大程度的增加变压器油的排出阻力,减慢动铁芯11 向上动作的速度,使得动铁芯11上移的速度与下移的速度保持一致,保持分闸合闸的时间一致;优选的,所述凸缘19与所述动铁芯11为一体成型制成,由所述动铁芯11的上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
为了增大减速效果,所述凸缘19设置在上凸部112与动铁芯11 的连接处位置上,当动铁芯11向上的运动趋向于快结束时,凸缘19 与延伸部之间的间距也很小,变压器油排出的速度慢,进一步增大上腔室内留存的变压器油量,达到良好的缓冲和减速效果;为了防止凸缘19与上延伸部发生撞击,我们将上凸部112的长度设置为略大于上延伸部的长度,从而当上凸部112完全插入至上腔室内时,凸缘 19不会与上延伸部发生撞击,防止动铁芯11发生反弹或损坏;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凸缘19也可不设置在上凸部112与动铁芯11的连接处,只要将凸缘19设置在动铁芯11的中上部位置,并且保s持凸缘19到动铁芯11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上延伸部的长度即可。
具体的,如图15所示,所述通道为多个通孔143,优选为4个,间隔均匀的分布在导磁环14的侧壁上,通孔143便于排油,且通孔 143的加工较为简便;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也可包括多个上通槽141,优选为3-6个,这些上通槽141沿导磁环14上端部自上而下设置,且相邻的上通槽14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显然的,所述通道还包括多个下通槽142,优选为3-6个,这些下通槽142沿导磁环14下端部自下而上设置,且相邻的下通槽14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优选的,所述上通槽141和下通槽142之间为交错设置,且上通槽141和下通槽142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导磁环14高度的1/2,从而电流在流通时呈波浪状,流通距离增大;该上通槽141和下通槽 142的长度可优选设置为所述导磁环14长度的3/4,此时电流流通的长度较大,导磁环14的整体强度也较高,当然上通槽141和下通槽 142的长度不仅仅局限于该长度上,还可有其他长度选择,只要可实现增加电流流通路程即可。
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也可同时包括通孔和通槽;该通孔 143可为长条状设置,也可为圆形的孔;通孔143的中线与导磁环14 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则通孔143的两端至导磁环14上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导磁环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通孔143和所述上通槽141、下通槽142为交错设置,所述上通槽141和下通槽142 上下对称设置,且上通槽141和下通槽14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导磁环 14高度的1/2,从而两者之间对应于导磁环14中部的位置具有间隙,相邻的上通槽141或下通槽142之间具有一通孔143;该种结构下,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可供电流通过,而通孔143只有上下两端可供电流通过;电流流通时,先由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后绕至通孔143两端,再从下一组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如此反复,电流的流通长度达到最大,可最大程度的减小涡流;当然,上、下通槽不仅仅局限于上下对称设置,还可设置为上下交错或其他分布结构,上、下通槽也可采用其他长度大小,只要可实现增加电流流通路程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61上设有若干排油通道,该排油通道的设置,便于变压器油从永磁机构内部向外排出,大大减小了动铁芯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具体的,如图19所示,所述排油通道为多个圆形的排油通孔1613,间隔均匀的分布在壳体161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排油通孔1613为四排,每排排油通孔1613之间的间距相等;一排排油通孔1613包括3个排油通孔1613,3个排油通孔1613之间的间距也相等,排油通孔1613加工较为容易,使得制造更为简便。
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排油通道也可为多个上排油通槽1611,优选为2-4个,这些上排油通槽1611沿壳体161上端部自上而下设置,且相邻的上排油通槽161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显然的,所述排油通道还包括多个下排油通槽1612,优选为2-4个,这些下排油通槽1612沿壳体161下端部自下而上设置,且相邻的下排油通槽 161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优选的,所述上排油通槽1611和下排油通槽1612之间为交错设置,且上排油通槽1611和下排油通槽1612 的长度均大于所述壳体高度的1/2,从而电流在流通时呈波浪状,流通距离增大;该上排油通槽1611和下排油通槽1612的长度可优选设置为所述壳体161长度的3/4,此时电流流通的长度较大,壳体161 的整体强度也较高,当然上排油通槽1611和下排油通槽1612的长度不仅仅局限于该长度上,还可有其他长度选择,只要可实现增加电流流通路程即可。
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排油通道可同时包括排油通孔和排油通槽;所述排油通孔1613为长条状设置或圆形结构设置,排油通孔1613的中线与壳体161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则排油通孔1613的两端至壳体161上下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壳体结构更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排油通孔1613和所述上排油通槽1611、下排油通槽1612为交错设置,具体如图8-9所示,所述上排油通槽1611和下排油通槽1612 上下对称设置,且上通槽141和下通槽14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导磁环 14高度的1/2,从而两者之间对应于壳体中部的位置具有间隙,相邻的上排油通槽1611或下排油通槽1612之间具有一排油通孔1613;该种结构下,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可供电流通过,而排油通孔1613 只有上下两端可供电流通过;电流流通时,先由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后绕至排油通孔1613两端,再从下一组上、下通槽之间的间隙通过,如此反复,电流的流通长度达到最大,可最大程度的减小涡流;当然,上、下排油通槽不仅仅局限于上下对称设置,还可设置为上下交错或其他分布结构,上、下排油通槽也可采用其他长度大小,只要可实现增加电流流通路程即可。
所述上端盖162与下端盖16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柱10相连,上端盖162与下端盖163均设有供连接柱10穿过的通孔,优选的,通孔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上、下端盖的四个端角位置上,对应的,连接柱 10也为四个;连接柱10上端穿出上端盖上的通孔后与一端盖101相螺接,连接柱10的下端设有螺纹,可与下端盖的通孔螺接;优选的,该连接柱10的下端连接有一锁紧螺母102,当连接柱10下端与下端盖上的通孔相连时,可将锁紧螺母旋动至与下端盖上表面相抵触,连接柱不易与通孔脱开。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6所示,所述绝缘结构4包括绝缘本体41、与绝缘本体41相连的第一连接件42及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3,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为一金属螺纹柱,第一连接件4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41上部,当然,该第二连接件43也可采用绝缘材质制成,如陶瓷等;绝缘本体41下部设有一柱形的安装槽411,该第二连接件43的上部穿入至安装槽内,并可在安装槽411内上下动作;第二连接件43的下端伸出绝缘本体41并设有一安装孔421,可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安装槽411 内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缓冲结构5,该缓冲结构5 优选为弹簧,弹簧一端与安装槽411内壁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 43相抵,弹簧可在第二连接件43撞击真空灭弧室时发生压缩,给予第二连接件43一定的缓冲,大大减小绝缘结构在撞击时受到的冲撞力,绝缘结构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防脱结构,该防脱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43脱离所述安装槽411;具体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一螺接件 61,该螺接件61上设有一开口611,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端穿设在该开口611内,且可在开口611内上下动作,第二连接件43与螺接件61为防脱配合;具体的,所述螺接件61可设置为环状的金属环,该金属环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螺接件可以螺接在安装槽内,从而不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下动作的过程中从安装槽内脱出;所述开口611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件4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431,该连接件431为圆形或环形结构设置,其直径大于所述开口611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43上端不会从开口611中掉出,实现第二连接件43与螺接件61的防脱配合。
作为优选的,安装槽内还设有一弹性卡件64,该弹性卡件64为金属制成的弹性挡圈,安装槽411的侧壁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环状的卡槽111,该弹性卡件64的内径小于螺接件的内径,当弹性卡件64卡入至该卡槽111内时,即可对螺接件进行阻挡,从而防止螺接件掉出安装槽;弹性卡件64的外径大于安装槽的直径,且其具有一缺口,从而在弹性卡件64卡入至该卡槽111内时,弹性卡件 64将发生一定的形变而产生向外的回复力,使得弹性卡件64更好的卡紧在卡槽111内;弹性卡件64上具有两开口641,装配时,可借助镊子等工具可以夹住两开口,对弹性卡件64进行装配,安装更为容易;当然,防脱结构还可采用其他多种方案,如不设置螺接件,仅通过弹性卡件64来防止第二连接件43脱出安装槽;或者螺接件未设置外螺纹,直接通过与安装槽的卡配,以防止第二连接件43脱出安装槽;只要能够实现第二连接件43与安装槽之间的防脱配合即可,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为改进的,所述螺接件61的上表面对称的设有两条形的凹槽 612,当然凹槽612也可设置为一个,当需要安装绝缘结构的时候,只需将镊子、螺丝钉等工具对准凹槽612,即可通过工具带动螺接件 61转动,将螺接件61旋入至安装槽内,安装更为方便。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调容开关,包括至少一套永磁机构(1)、与该永磁机构(1)相配合的传动机构(2)、真空灭弧室(3)及绝缘结构(4);所述绝缘结构(4)包括绝缘本体(41)、与所述传动机构(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件(42)及所述真空灭弧室(3)相连的第二连接件(4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安装槽(411),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下部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411)内,所述安装槽(411)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缓冲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43)脱离所述安装槽(411)的防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螺接于所述安装槽(411)内壁上的螺接件(61),该螺接件(6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下动作的开口(6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卡件(64),所述安装槽(411)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111)。
5.一种调容开关,包括至少一套永磁机构(1)、与该永磁机构(1)相配合的传动机构(2)、真空灭弧室(3)及绝缘结构(4);所述绝缘结构(4)包括绝缘本体(41)、与所述真空灭弧室(3)相连的第一连接件(42)和与所述传动机构(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安装槽(411),所述第二连接件(43) 上部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411)内,所述安装槽(411)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缓冲结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43)脱离所述安装槽(411)的防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螺接于所述安装槽(411)内壁上的螺接件(61),该螺接件(6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下动作的开口(6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容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卡件(64),所述安装槽(411)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111)。
9.一种绝缘结构,包括绝缘本体(41)、与绝缘本体(41)相连的第一连接件(42)及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4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安装槽(411),所述第二连接件(43)部分可上下动作的置于该安装槽(411)内,所述安装槽(411)内设有与该第二连接件(43)相配合的缓冲结构(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连接件(43)脱离所述安装槽(411)的防脱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螺接于所述安装槽(411)内壁上的螺接件(61),该螺接件(6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43)上下动作的开口(6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卡件(64),所述安装槽(411)上设有与该弹性卡件相配合的卡槽(111)。
CN201721447284.4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Active CN20773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7284.4U CN207731829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7284.4U CN207731829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1829U true CN207731829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9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7284.4U Active CN207731829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1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792A (zh) * 2018-10-09 2019-01-18 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容变压器的单项式调容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3792A (zh) * 2018-10-09 2019-01-18 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容变压器的单项式调容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8587B (zh) 一种真空直流快速断路器
CN205050723U (zh) 一种快速机械开关
CN201788887U (zh) 配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的直动式真空断路器
CN102110546A (zh) 一种防弹跳的高速框架式斥力机构真空接触器
CN107275145A (zh) 一种快速机械式开关以及使用该快速机械式开关的高压电力系统
CN102360851A (zh) 组合式永磁机构调压调容开关
CN108400056A (zh) 一种基于双线圈单稳态永磁机构的直流断路器
WO2012171233A1 (zh) 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CN203966963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分闸结构
CN207731829U (zh) 一种调容开关及其绝缘结构
CN104347310A (zh) 分裂导线输电线路融冰装置的永磁弹簧机构开关
CN101582347B (zh) 永磁式35kv真空断路器
CN103050320A (zh) 一种小型化大电流手车式真空断路器
CN102255318A (zh) 一种电容器断路器与隔离开关装置
CN2560088Y (zh) 分闸缓冲储能式永磁操动机构
CN203103244U (zh) 一种新型的永磁操动机构
CN109473309A (zh) 一种带电磁缓冲机构的真空断路器
CN207398018U (zh) 一种永磁真空断路器平板布局结构
CN105826124B (zh) 一种真空调压调容分接开关
CN1067330A (zh) 隔离式磁控开关电器
CN203562335U (zh) 一种永磁弹簧直线运动装置
CN2746509Y (zh) 户外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的超行程弹簧组合器
CN1992118A (zh) 插入对接一体化真空灭弧室
CN201032620Y (zh) 电磁驱动永磁保持机构
CN101350269A (zh) 永磁式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