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7778U -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7778U
CN207727778U CN201721879276.7U CN201721879276U CN207727778U CN 207727778 U CN207727778 U CN 207727778U CN 201721879276 U CN201721879276 U CN 201721879276U CN 207727778 U CN207727778 U CN 207727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repaired
supporting layer
concrete slab
er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92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永健
李宁
徐宏文
朱家文
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92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7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7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7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杆、软质防水支撑层、收放机构;收放机构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并与软质防水支撑层连接;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内收起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小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外撑开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大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支撑杆与待修复小孔之间的间隙内导入用于固定的水泥浆料。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泥浆料直接将小孔修复,耐腐蚀性能好;修复位置处的耐压能力强,不会发生破损、漏浆等问题;无需人员在待修复混凝土板下方空间进行操作;利用骨架自身的重力可以自然张开,设计巧妙;整个修复过程一气呵成,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属于混凝土板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对混凝土板下方的情况进行观测,或者检测混凝土板的相关数据(例如腐蚀程度等),往往需要对混凝土板进行钻孔。对于这些混凝土板上的小孔,一般是需要进行修复的。
现有技术的修复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在小孔内打木桩,然后通过混凝土砂浆对小孔上表面进行修复,第二种是经小孔向下吊放一块挡板,通过向小孔内灌浆,进行修复。现有技术的这两种修复方式都存在耐压能力较差的问题,当孔内压力较大时,修复位置具有破损的隐患。此外,两种方式的耐腐蚀性能均有不足,第二种方式灌浆时还会有混凝土砂浆漏入混凝土板下方,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对于混凝土板上的小孔修复的方式,存在耐腐蚀性不足、修复位置处耐压能力较差、可能发生破损、可能发生漏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杆、软质防水支撑层、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并与软质防水支撑层连接;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内收起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小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外撑开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大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所述支撑杆与待修复小孔之间的间隙内导入用于固定的水泥浆料。
进一步的,所述软质防水支撑层为橡胶软皮3,所述收放机构为支撑在橡胶软皮3上的骨架。
更进一步的,所述骨架是金属骨架4。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是螺杆2,螺杆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母1,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浆料是混凝土浆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直杆。
更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位于最大撑开部位时,与支撑杆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水泥浆料直接将小孔修复,耐腐蚀性能好;
2)修复位置处的耐压能力强,不会发生破损、漏浆等问题;
3)无需人员进入支撑板下方进行操作;
3)利用骨架自身的重力可以自然张开,设计巧妙;
4)整个修复过程一气呵成,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修复操作的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3是修复操作的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4是修复操作的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5是修复操作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6是修复操作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中,1.螺母,2.螺杆,3.橡胶软皮,4.金属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包括支撑杆、软质防水支撑层、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并与软质防水支撑层连接;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内收起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小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外撑开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大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所述支撑杆与待修复小孔之间的间隙内导入混凝土浆料。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软质防水支撑层为橡胶软皮3,所述收放机构为支撑在橡胶软皮3上的金属骨架。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支撑杆是螺杆2,螺杆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母1,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支撑杆为直杆。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骨架位于最大撑开部位时,与支撑杆垂直。
具体进行修复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参见图1,将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伸入待修复小孔中;
步骤2,参见图2,金属骨架4穿出混凝土板下表面,并在骨架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张开;
步骤3,参见图3,向上提拉螺杆,使得金属骨架4张开到最大限度,然后倒入混凝土水泥浆料;
步骤4,用螺母2固定;
步骤5,用钢丝钳减去多余的螺杆部分。
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泥浆料直接将小孔修复,耐腐蚀性能好;修复位置处的耐压能力强,不会发生破损、漏浆等问题;无需人员在待修复混凝土板下方空间进行操作;利用骨架自身的重力可以自然张开,设计巧妙;整个修复过程一气呵成,操作方便。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杆、软质防水支撑层、收放机构;
所述收放机构安装在支撑杆的底部,并与软质防水支撑层连接;
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内收起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小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收放机构带动软质防水支撑层向外撑开后,防水支撑层外径大于或等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
所述支撑杆与待修复小孔之间的间隙内导入用于固定的水泥浆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防水支撑层为橡胶软皮(3),所述收放机构为支撑在橡胶软皮(3)上的骨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是金属骨架(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是螺杆(2),螺杆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母(1),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待修复小孔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浆料是混凝土浆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为直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位于最大撑开部位时,与支撑杆垂直。
CN201721879276.7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Active CN207727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9276.7U CN20772777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9276.7U CN20772777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7778U true CN207727778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9276.7U Active CN207727778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7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2457U (zh) 可移动拆装集装箱型厕所
CN205676037U (zh) 一种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石油管道安装设备
CN202689002U (zh) 混凝土浇筑旋转滑槽布料系统
CN207727778U (zh) 一种混凝土板小孔灌浆修复支模装置
CN201554034U (zh) 逆作施工后浇带水平嵌固支撑结构
CN206512866U (zh) 暗装消防箱背衬装置
CN104849430B (zh) 一种人工模拟降雨器坡面架设平台
CN202755695U (zh) 利用焦炉炉柱安装的焦炉大棚
CN207652375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03774684B (zh) 一种基础螺栓孔的预留设施工方法
CN104045014A (zh) 一种用于电杆焊接的排杆架
CN105587053B (zh) 一种产业化住宅墙底注浆施工方法
CN204127480U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预埋管道固定装置
CN103711119A (zh) 一种钻孔桩泥浆风动防沉循环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3701079U (zh) 一种钻孔桩泥浆风动防沉循环系统
CN209703544U (zh) 一种监控立杆用土桩基础
CN207452660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装置
CN20674838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施工用工具架
CN206158205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钢桁架吊装的辅助装置
CN203938414U (zh) 一种用于电杆焊接的排杆架
CN202108299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分节段拼装水箱塔架
CN206530136U (zh) 一种固定杆件的预埋件
CN204198765U (zh) 高炉冷却壁立砌镶砖用辅助装置
CN206157767U (zh) 综合管廊
CN206384585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色浆桶储放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093 No. 38 Shui Fe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93 No. 38 Shui Fe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