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8243U -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 Google Patents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8243U
CN207708243U CN201720392449.6U CN201720392449U CN207708243U CN 207708243 U CN207708243 U CN 207708243U CN 201720392449 U CN201720392449 U CN 201720392449U CN 207708243 U CN207708243 U CN 207708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shell
blood
filter material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24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尚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924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8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8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82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该血液体滤器将该过滤材固定于一外壳内,该过滤材自一本体的上侧边向上延伸有一凸部,而下侧边则向上形成有一凹部,且该本体系具有二个平行外侧;如此,当一过滤材原片裁切出多数过滤材,其废料能有效减少甚至没有,以提高过滤材的产量,并降低该血液过滤器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血液过滤技术,尤指一种血液过滤器。
背景技术
人体的血液主要包含三种血球,分别为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在受血者输血过程中,血袋中的血液全数注入受血者体内,因此捐血者的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会进入受血者体内。医学研究指出,捐血者血液的白血球进入受血者的体内,受血者会有一定机率会产生过敏反应,也可能因为依附在白血球的病毒进入受血者体内,导致受血者因输血造成并发症;因此,降低输血用血液之白血球数量,将有助于提高输血质量。
目前一种配合血袋及其输液管使用的白血球过滤器,即在血袋血液注入受血者体内前,先对血液进行白血球过滤。为维持有效的输血(以20分钟内完成输血为准),该白血球过滤器的白血球滤除率需达到99.9%,而红血球的通过率需达到85%。由于白血球的滤除率达99.9%,故能有效降低捐血者白血球进入受血者体内所产生的过敏反应或相关疾病的并发症。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常见的输液套组50主要包含有一血袋51、二输液软管52、53及一白血球过滤器60。该白血球过滤器60呈一圆形外形,其包含有一圆形外壳61及一圆形过滤材62;其中该圆形过滤材62容置于该圆形外壳 61内,而该圆形外壳61前、后表面另形成有与外壳61内部空间连通的一血液导入管611及一血液导出管613;其中该血液导入管611透过其中一条输液软管52连接上方的血袋51,而该血液导出管613则连接另一条输液软管53。当血袋51的血液70流入该血液导入管611,血液70通过导入孔612与该圆形过滤材62接触,因圆形过滤材62具有捕捉白血球特性,故可将血液中的白血球滤除并停留在该圆形过滤材62上,包含有红血球及血小板的血液则通过该圆形过滤材62,顺利透过导出孔614流入该血液导出管613,进而输出至输液软管 53,并将过滤后的血液输入至受血者体内。
再请配合参阅图13所示,该圆形白血球过滤器60因采用圆形过滤材62,于大量生产时,因过滤材原片80呈一长方形,配合圆形裁切线81虽能顺利裁切大量的过滤材62,但也因此造成过多废料800,不仅浪费也不易降低制造成本,无法使更多受血者接受高血品的输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出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揭现有血液过滤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优化过滤材利用率的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令该一种血液过滤器,包括:
一外壳,包含有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一外表面形成有一液体导入管,而该第二壳体的一外表面则形成有一液体导出管;该液体导入管及该液体导出管与该外壳的一内部空间连通;以及
一过滤材,固定在该外壳的内部空间,该过滤材自一本体的上侧边向上延伸有一凸部,而下侧边则向上形成有一凹部,且该本体具有二个平行外侧。
上述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因采用上凸下凹的过滤材,于长方形过滤材原片裁切大量过滤材时,可以将废料减少甚至达到零废料;因此,可有效减低该血液过滤器的制作成本,有助于血液过滤器的普及化。
其中,该凸部与该凹部面积及尺寸相同。
其中,该凸部与该凹部均呈单一三角形、多个相连接的三角形、单一圆弧形、多个相连接的圆弧形。
其中,该外壳包含有二平行侧边及一上凸部及一下凸部;该上凸部外形匹配该过滤材的凸部外形。
其中,该外壳包含有二平行侧边及一上凸部及一水平底侧;该上凸部外形匹配该过滤材的凸部外形。
其中,该液体导入管具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内通孔,该下内通孔穿经该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该液体导出管具有一下开口及一上内通孔,该上内通孔穿经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导引部,该第一导引部位于该下内通孔上方,且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对应该第一导引部处也形成一第二导引部。
其中,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对应该液体导出管处,形成有二相连通的一下通道及一上通道;该下通道及上通道的通道宽度由下至上渐大;该下通道对应该下内通孔,该上通道与该上内通孔连通。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一凸肋,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则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二凸肋;各该第一及第二凸肋抵靠于该过滤材的两相对表面。
其中,该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形成有多数呈同心圆排列的第一环凸肋,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则形成有多数呈同心圆排列的第二环凸肋;各该第一及第二环凸肋抵靠于该过滤材的两相对表面。
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导引部分别呈一圆弧形、一字形、三角形或八字形。
其中,各该第一凸肋包含二相连接的倾斜凸肋,该二相连接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一列;以及各该第二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
其中,各该第一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以及各该第二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
其中,各该第一及第二凸肋的各倾斜凸肋包含三条子凸肋,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三列,该中间列的子凸肋与另二列的子凸肋交错排列。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令该一种血液过滤器的过滤材,包括:
一本体,包含二个平行外侧、一上侧边及一下侧边;
一凸部,自该本体的上侧边向上延伸;以及
一凹部,自该本体的下侧边则向上形成有一凹部。
其中,该凸部与该凹部面积及尺寸相同。
其中,该凸部与该凹部均呈单一三角形、多个相连接的三角形、单一圆弧形、多个相连接的圆弧形。
上述本实用新型过滤材因采用上凸下凹的设计,于长方形过滤材原片裁切大量过滤材时,可以将废料减少甚至达到零废料;因此,可有效减低该血液过滤器的制作成本,有助于血液过滤器的普及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外观图。
图3为图1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4为图1的一剖面图。
图5为图1的一平面图。
图6A至图6C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第二至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
图7A至图7C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第六至第八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第九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血液体滤器的制作流程的一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血液体滤器的制作流程的另一示意图。
图11A至图11D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血液过滤器的制作流程的一示意图。
图12为既有一输血套组的一平面图。
图13为既有一过滤材的过滤材原片的一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10a~10i、10’ 血液过滤器
20、20’、20” 外壳
21 第一外壳
211、211a、211b、211c 第一导引部
212 第一凸肋
213、214、213’、214’ 倾斜凸肋
215、216、217 子凸肋
218 环凸肋
22 第二外壳
220 环凸肋
221、221a、221b、221c 第二导引部
222 下通道
223 上通道
224、224a、224b、224c 第二凸肋
225、226、225’、226’ 倾斜凸肋
227、228、229 子凸肋
23 液体导入管
230 上外开口
231 下内通孔
24 液体导出管
240 下外开口
241 上内通孔
30 过滤材
300 本体
31、31a、31b、31c 凸部
32、32a、32b、32c 凹部
34、35 外侧
40、40’ 过滤材原片
41 裁切单元
42 热压合单元
50 输液套组
51 血袋51
52、53 液软管
60 白血球过滤器
61 圆形外壳
62 圆形过滤材
611 血液导入管
613 血液导出管
614 导出孔70血液
80 过滤材原片
81 圆形裁切线
800 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血液过滤器进行改良,使其制造成本得以降低,提高输血相关医疗单位采购意愿,确保受血者获得高血品的血液。以下谨以多数个实施例配合图式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外壳20及一过滤材30。该外壳10包含有一第一壳体21及一第二壳体22,该第一壳体21的一外表面形成有一液体导入管23,而该第二壳体22的一外表面则形成有一液体导出管24;又,该第一壳体21的一内表面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一凸肋212,而该第二壳体22的一内表面则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二凸肋224。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凸肋212数量少于第二凸肋224数量。
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液体导入管23具有一上开口230及一下内通孔 231,而该液体导出管24具有一下开口240及一上内通孔241;其中,该上开口230供与一条连接至一血袋的输液软管52连接,而该下开口240供与另一条输液软管53连接,该下内通孔231及该上内通孔241分别穿经该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的内表面,即当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对接构成该外壳20,该下内通孔231及该上内通孔241则分别与该外壳20的一内部空间连通。
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该过滤材30自一本体300的一上侧边向上延伸有一凸部31,而一下侧边则向上形成有一凹部32,该本体300另具有二平行外侧 33、34;于本实施例中,该凸部31与凹部32分别呈一三角形;较佳者,该凸部31与凹部32均为相同三角形。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 均呈一六角形,其上尖部匹配于该过滤材30的凸部31,而该过滤材30的凹部 32对应该下内通孔231,且各该第一凸肋212由相连接的二倾斜凸肋213、214 构成,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一列,而各第二凸肋由二分离的倾斜凸肋225、226 构成,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其中各该第一及第二凸肋212、224的二倾斜凸肋213、214、225、226由中间向外且向下倾斜;较佳的,该二倾斜凸肋 213、214、225、226与该三角形凸部31的二外侧相平行。
如此,当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对向接合后,即可一并连同该过滤材30 的凸部31及两相对外侧33、34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之间,故该过滤材30即可固定于该外壳20中;此时,由于该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及第二凸肋212、224,该过滤材30受到两侧第一及第二凸肋212、224的抵靠,可将更紧密的固定在该外壳20内部。此外,再请参阅图 8所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壳20’亦可为一五角形,其上尖部同样匹配于该过滤材30的凸部31,而可将该过滤材30即可固定于该外壳20’中。
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二壳体22对应该液体导出管24处形成有二相互连同的一下通道222及一上通道223,该下通道222对应该下内通孔231,且该下通道222的通道宽度由下至上呈渐宽;该上通道223亦由下至上渐宽,惟最小宽度较下通道的最大宽度大;又该上通道223与该上内通孔241连通。
再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血液自液体导入管23的上开口230流入后会透过该下内通孔231流入该外壳20内部空间,随着流入外壳20内的血液流量增加,血液会上升并与该过滤材30接触,并沿着第一第二肋条212、224的方向流经该过滤材30,使血液尽可能与该过滤材30有接触最大面积。又,该过滤材30会依据过滤材的特性,捕捉血液中的至少一血球,例如白血球或白、红血球。当血液充满该外壳20内部空间后,代表血液已充份受到该过滤材30的过滤,并向该第二壳体22之下通道222及上通道223集中,待上升至上内通孔 241后,即流出至该液体导出管24的下开口240,以输出至该输液软管53。
由于该过滤材30的凹部32对应该下内通孔231,故为提高特定血球捕捉率,故该第一壳体21的内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导引部211,该第一导引部211位于该下内通孔231上方,且该第二壳体22的内表面对应该第一导引部211处亦形成一第二导引部22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引部211呈一上弯圆弧状。当血液自该下内通孔231流入时,即可沿着该第一导引部211往左、右二侧分流,令血液首先接触该过滤材30的凹部32二侧,使血液流入至流出的路径最长,提高血液过滤效果。
再如图6A至6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a、10b、10c的第二至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与图5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惟该第一及第二导引部211a、211b、211c、221a、221b、221c分别呈一字形、三角形、八字形等。
再如图7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d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其与图5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且各该第一凸肋与第二凸肋同样由二分离的倾斜凸肋213’、214’、225、226构成,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
图7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e的第六较佳实施例,其与图7A 所示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惟各该第一凸肋与第二凸肋的各倾斜凸肋由三条子凸肋215、216、217、227、228、229构成,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三列,该中间列的子凸肋216、228与另二列的子凸肋215、217、227、229交错排列。
图7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血液过滤器10f的第七较佳实施例,其与图五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惟各该第一及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多数环凸肋218、220,并呈同心圆排列;其中各环凸肋218、220的形状匹配该过滤材30外形。
以上图7A至图7C所示之血液过滤器10d、10e、10f的第五至第七较佳实施例可搭配图5及图6A至6C中任一种的第一及二导引部211、221、211a、 221a、211b、221b、211c、221c。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材30呈一上凸下凹的形状,配合阅图9所示,当使用大尺寸的长方形过滤材原片40,则因为本实用新型该过滤材30的结构,使得该过滤材原片40上具有相同的行裁线41及列裁线42,一经裁切单元41 裁切后,即形成单独的过滤材30;由图9可知,裁切剩下废料已减少许多;较佳地,如图10所示,当过滤材原片40’的宽度与该过滤材30宽度相同,该过滤材原片40’上则仅具有相同的行裁线41,即可经过该裁切单元41后,将产生出过滤材30,且零废料。诚如图9、图10及图11A所示,本实用新型制作血液过滤器10的方法,将不同尺寸的过滤材原片40、40’经过裁切单元41裁切完成后,连同将第一及第二壳体21、22一并送入热压合单元42,将过滤材 30夹设在该第一及第二壳体后,沿着该外壳20外侧压合第一及第二壳体及该过滤材30各外侧。
再请参阅图11B所示,本实用新型过滤材原片40’的行裁线41a呈一锯齿状,使裁切后的过滤材30a的凸部31a及凹部32a分别呈数个相连接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该凸部31a及凹部32a呈二个连续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配合图1所示六角形外壳20,可组合另一血液过滤器10g。
再请参阅图11C所示,本实用新型过滤材原片40’与图11A大致相同,惟该过滤材原片40’的行裁线41b呈一圆弧形,使裁切后的过滤材30b的凸部 31b及凹部32b分别呈圆弧状。惟此一过滤材30b所匹配的外壳20”包含有二平行外侧、一上圆弧侧及下圆弧侧,以紧密固定该过滤材30b于该外壳20”中,构成另一血液过滤器10h。
再请参阅图11D所示,本实用新型过滤材原片40’的行裁线41c呈一波浪状,使裁切后的过滤材30c的凸部31c及凹部32c分别呈数个相连接的圆弧形;在本实施例中,该凸部31c及凹部32c呈二个连续圆弧形,但不以此为限。惟此一过滤材30c所匹配的外壳20”包含有二平行外侧、一上圆弧侧及下圆弧侧,以紧密固定该过滤材于该外壳20”中,构成另一血液过滤器10i。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良该过滤材结构呈一上凸下凹的形状,配合阅图 9及图10所示,可使得过滤材原片裁切成多数过滤材后,废料有效减少甚至没有,提高过滤材的产量,可进一步降低该血液过滤器的制作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包含有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的一外表面形成有一液体导入管,该第二壳体的一外表面则形成有一液体导出管;该液体导入管及该液体导出管与该外壳的一内部空间连通;
一过滤材,固定在该外壳的内部空间,该过滤材自一本体的上侧边向上延伸有一凸部,而下侧边向上形成有一凹部,且该本体具有二个平行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与该凹部面积及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与该凹部均呈单一三角形、多个相连接的三角形、单一圆弧形、多个相连接的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有二平行侧边及一上凸部及一下凸部;该上凸部外形匹配该过滤材的凸部外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有二平行侧边及一上凸部及一水平底侧;该上凸部外形匹配该过滤材的凸部外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该液体导入管具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内通孔,该下内通孔穿经该第一壳体的内表面;
该液体导出管具有一下开口及一上内通孔,该上内通孔穿经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
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形成有一第一导引部,该第一导引部位于该下内通孔上方,且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对应该第一导引部处也形成一第二导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对应该液体导出管处,形成有二相连通的一下通道及一上通道;该下通道及上通道的通道宽度由下至上渐大;该下通道对应该下内通孔,该上通道与该上内通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一凸肋,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则形成有多数并排的第二凸肋;各该第一及第二凸肋抵靠于该过滤材的两相对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形成有多数呈同心圆排列的第一环凸肋,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则形成有多数呈同心圆排列的第二环凸肋;各该第一及第二环凸肋抵靠于该过滤材的两相对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导引部分别呈一圆弧形、一字形、三角形或八字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各该第一凸肋包含二相连接的倾斜凸肋,该二相连接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一列;以及
各该第二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各该第一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以及
各该第二凸肋包含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该二相分离的倾斜凸肋由中间向两侧往外往下倾斜,该些倾斜凸肋沿着Y轴等距排成二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各该第一及第二凸肋的各倾斜凸肋包含三条子凸肋,并沿着Y轴等距排成三列,该中间列的子凸肋与另二列的子凸肋交错排列。
14.一种血液过滤器的过滤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包含二个平行外侧、一上侧边及一下侧边;
一凸部,自该本体的上侧边向上延伸;以及
一凹部,自该本体的下侧边则向上形成有一凹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滤材,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与该凹部面积及尺寸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过滤材,其特征在于,该凸部与该凹部均呈单一三角形、多个相连接的三角形、单一圆弧形、多个相连接的圆弧形。
CN201720392449.6U 2017-04-14 2017-04-14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8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449.6U CN2077082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2449.6U CN2077082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8243U true CN207708243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6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244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8243U (zh) 2017-04-14 2017-04-14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82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171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陈尚炜 血液过滤器、其过滤材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1717A (zh) * 2017-04-14 2018-11-02 陈尚炜 血液过滤器、其过滤材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8243U (zh) 血液过滤器及其过滤材
JPH01232973A (ja) 液体濾過装置
CN106132454A (zh) 挠性生物流体过滤器
CN104586231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渣汁分离装置
JP2017508554A (ja) 成型フレームを有する生物学的流体フィルタとそのフィルタの作製方法
CN106178679A (zh) 一种固液分离机
CN108721717A (zh) 血液过滤器、其过滤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43241A (zh) 过滤网装置和原汁机
CN106075991A (zh) 循环水多级过滤系统
CN105555332B (zh) 静脉血的过滤设备
CN203154919U (zh) 叠片过滤器多级复合叠片
TWI632924B (zh) 血液過濾器、其過濾材及其製造方法
CN205903158U (zh) 一种原汁机及其榨汁组件
CN102814071A (zh) 双层过滤结构
CN208145226U (zh) 血液过滤装置
CN205814156U (zh) 一种原汁机及其榨汁组件
CN205073782U (zh) 过滤器
CN210057630U (zh) 一种便于中部切割的过滤型无纺布
CN214645066U (zh) 一种精细化过滤联动装置
US20200390957A1 (en) Blood chamber lid having integrated blood filter and vent
CN209340224U (zh) Jsw型管道离心泵
CN107413091A (zh) 离心过滤器
CN212238193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高效筛糠装置
CN214436826U (zh) 一种简易颗粒脂肪收集纯化装置
CN108499186A (zh) 一种铝水过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