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6950U -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 Google Patents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6950U
CN207706950U CN201721696029.3U CN201721696029U CN207706950U CN 207706950 U CN207706950 U CN 207706950U CN 201721696029 U CN201721696029 U CN 201721696029U CN 207706950 U CN207706950 U CN 207706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ter
planting
keeping device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60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茂祥
熊晓英
刘琳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60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6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6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6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导水管。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放,第一壳体内填充有能够储水的第一填充物。第二壳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开放,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内,第二端靠近第四端。第一壳体外壁与第二壳体内壁共同限定出一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内填充有能吸水并固定植物的第二填充物。导水管设置于第四端,用于引流第二壳体中的水。通过第二填充物吸收第一填充物中的水分,以保证植物长时间的从第二填充物获取中水分,避免频繁的人工浇水,提高了植物灌溉的容错率和屋顶植物种植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与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目前,人们有意识的开发屋顶作为植物种植的场所,但是需要定期的给植物浇水,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若浇水的时期出现差错,例如,一段时间出差而未给植物浇水,或者一段时间内忘记给植物浇水,其均会导致植物缺水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目前的屋顶植物对浇水时长的容错率极低,进而极大的限制了其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其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导水管。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开放,所述第一壳体内填充有能够储水的第一填充物。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开放,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一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用于填充吸水并固定植物的第二填充物。所述导水管与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导水管用于引流出所述容纳空腔的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水板;所述透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透水板沿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将所述容纳空腔依次分割为承载空间和排水空间;所述第二填充物填充在所述承载空间中。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板具有内边沿和外边沿;所述内边沿与所述第一壳体第一端连接,所述外边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以使所述透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内边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开口边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板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端设有用于排水的至少1个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导水管均与所述第四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房屋,包括:房屋本体和上述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所述房屋本体与所述植物种植保水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植物种植在第二填充物中。当给植物浇水时,水分进入第二填充物,而被植物吸收,浇水多余的水分则进入到第一填充物中存储,当第一填充物内存满水分时,多余的水分则通过排水孔溢出。长时间未浇水时,通过第二填充物吸收第一填充物中所储存的水分,以使植物长时间内保持水分的获取,避免长时间内未浇水而缺水死亡,节省了浇水人工,提高了屋顶植物的浇水容错率和适用性,于此同时,导水管还能够排出过量的水分,从而保证植株不会因为根部周围水分过多而缺氧导致烂根,因此具备易用与可靠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种植保水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植物种植保水房屋;11-房屋本体;100-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10-第一壳体;111-第一开口;120-第二壳体;121-第二开口;122-容纳空腔;1221-承载空间;1222-排水空间;123-排水孔;130-导水管;140-透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竖直”、“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由于当今土地资源紧张,缺少有效的植物种植用地,同时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要求颇高,故在植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的给植物进行浇水。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使用过程中发现,若要做到定期的给植物进行浇水,其必须对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进行协调,来满足此条件。例如,出现外出出差的情况时,委托朋友进行帮忙管理,或者工作比较忙而忘记浇水时,则需要写下备忘录随时提醒自己。但麻烦的是,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极有可能导致植物的缺水死亡。因此,定期的给植物进行浇水会给种植者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负担。发明人考虑到上述缺陷,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提出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以有效解决定期给植物的浇水问题以及植物种植用地匮乏的问题。通过该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在解决了植物种植用地匮乏问题的同时,即便较长时间不给植物浇水,植物也不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在本发明实施中,该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可应用于种植各种植物,特别是应用到农作物种植中。具体的,该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透水板140和导水管130。
第一壳体110为半封闭的空心柱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具体形状可以为:圆柱或多棱柱等立柱。为保证第一壳体110在实际使用中的易用性,可选的,第一壳体1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柱,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其矩形柱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种植的植物的大小以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壳体110的半封闭空心矩形柱结构使其能够具备相对的两端,当第一壳体110置于水平放置平面上时,其远离水平放置面的一端为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其与水平面接触的另一端为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为便于第一壳体110填充储存用于储水的第一填充物,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开放,即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111。可选的,该第一开口111的形状尺寸与第一壳体110横截面的形状尺寸匹配,即第一开口111将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完全开放。
本实施例中,填充在第一壳体110内部的第一填充物用于储水和保水。为便于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的实施,第一填充物的材料和成本均不能太高,可选的,第一填充物可采用疏松物,例如河沙。也为便于第一填充物的储水和保水,可选的,河沙可将第一壳体110的内部完全填充。
第二壳体120也为半封闭的空心矩形柱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的具体形状也可以为:圆柱、立柱或多棱柱等。为保证第二壳体120在实际使用中的美观性,可选的,第二壳体120的形状可以为与第一壳体110匹配的圆柱,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其圆柱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种植的植物的大小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壳体120的半封闭空心圆柱结构也使其能够具备相对的两端,当第二壳体120置于水平面上时,其远离水平面的一端为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其与水平面接触的另一端为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端。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用于种植植物,则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开放,即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的第二开口121。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内设有该第一壳体110。具体的,第一壳体110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第二壳体120的横截面的尺寸,从而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的外壁通过与第二壳体120第四端内壁的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11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内。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但并不限定于例如焊接、粘贴或卡扣件契合,例如,通过固定连接可使得第二端与第四端连接形成为一个端。再者,第二壳体120的横截面的尺寸与第一壳体110的横截面的尺寸之间的差值所形成的配合作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此外,为便于后续透水板140的设置,以及空间使用的便捷性。可选的,第一壳体11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内的中心处,即第一壳体110横截面的几何中心与第二壳体120横截面的几何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可以理解到,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壳体110的高,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壳体120的高。也为便于第二壳体120内能够种植植物,第一壳体110的高的值应当小于第二壳体120的高的值。进而使得第一壳体11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内之后,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向靠近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的方向延伸。
也可以理解到,第一壳体11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内之后,第一壳体110的外壁与第二壳体120的内壁共同限定第二壳体120内的容纳空腔122。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便于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将浇水时多余的水排出,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端设有用于排水的至少1个排水孔123。作为一种方式,每个排水孔12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排水孔12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但并不限定,每个排水孔123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保证排水的效率,可选的,排水孔123的数量可以为4个,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4个排水孔123呈对称式排列,即4个排水孔123的连线形成矩形,每个排水孔123均连接所限定的容纳空腔122。本实施例中,排水孔123的位置还可设置在,例如第二壳体120的内壁与透水板140外边沿相连接的位置处,以形成与透水板140排水作用相配合。
同时,导水管130与第四端上的排水孔123连接,其用于引流出所述排水空间1222中的水,导水管130的另一端与外部的下水管道或者其它可以接水的结构连接。可选的,导水管130可以为PVC材质、合金或者其它适合用于制造水管的复合新材料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透水板140可以为网状结构。透水板140的形状在实际使用中结合具体场景设置,本实施例中,透水板140的中心为空,可选的,外边沿为矩形,但并不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中心为空的透水板140的内边沿的形状尺寸与第一壳体110的横截面圆的形状尺寸匹配,而其环形网状结构的外圈的形状尺寸与第二壳体120的横截面圆的形状尺寸匹配。进而透水板140的内圈通过与第一壳体110的外壁固定连接,透水板140的外圈通过与第二壳体120的内壁固定连接,以使透水板14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外壁和第二壳体120的内壁之间。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为但并不限定与例如焊接、粘贴或卡扣件契合等。此外,为便于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实际使用,透水板140与第一壳体110外壁的连接位置可以为位于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即透水板140的内边沿与第一壳体110的第一端的外壁固定连接。透水板140的环形网状结构使其可具备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均为矩形,且每个网格的边长均为0.5mm至1.5mm。
当然,也可以理解到,透水板140可以为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选择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实施中,透水板140也可以选择为多孔状结构,即透水板140具备多个小孔、小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且小孔的尺寸也可根据实际实施进行调制,其尺寸满足防止第二填充物从孔中落下即可,例如,当小孔为圆形时,其直径可以为0.5mm至1.5mm。
通过将透水板14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的外壁和第二壳体120的内壁之间,透水板140沿第二壳体120的第三端至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端的方向上将容纳空腔122依次分隔为承载空间1221和排水空间1222。其中,由于透水板140具备相应的承载作用,第二壳体120内的承载空间1221内用于填充吸水并固定植物的第二填充物。
本实施例中,填充在第二壳体120内承载空间1221的第二填充物用于吸水,以及种植和固定植物。也为便于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的实施,第二填充物的材料和成本均不能太高,可选的,第二填充物可采用泥土。也为便于第二填充物的吸水,以及种植和固定植物,可选的,泥土可将第二壳体120的内的承载空间1221部完全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透水板140上每个网格的边长均为0.5mm至1.5mm,该边长可避免第二填充物从所述网格落下,从而避免弄脏第二壳体120,以及防止第二壳体120上的排水孔123被落下的第二填充物堵塞。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壳体110内设置有河沙,承载空间1221内设置有泥土,植物种植在承载空间1221。当给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的植物浇水时,水分首先浸入泥土,以使植物可直接从泥土中汲取水分。
之后,水分在进入到第一壳体110内进行存储。随着浇水的继续进行,第一壳体110内水量储存满之后,多余的水分则通过透水板140进入排水空间1222,并也通过排水孔123排出。当泥土中的水分逐渐减少之后,泥土可吸收河沙中的水分以保持湿润,从而为植物提供生存所需的水分。当所种植的植物的根部长入河沙后,该植物也可直接从河沙中汲取生存所需的水分。
通过上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可使得在夏天时对植物的浇水时间间隔延长至半个月,冬天则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房屋10,该植物种植保水房屋10包括:房屋本体11和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
本实施例中,房屋本体11与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连接,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设置在房屋本体11之上,即作为房屋本体11的房顶。房屋本体11的构造形状为通用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房屋本体11的构造契合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横截面为与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端相同,即为矩形。
可选的,在实际生产制作中,第二壳体120的第四端、第一壳体110的第二端与屋顶三者可以融合为一端。因此,相比较普通的房屋,植物种植保水房屋10能够有效充分的利用屋顶空间进行植物种植,同时也不占用正常的土地用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及便携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植物种植保水装置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和导水管130。第一壳体1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放,第一壳体110内填充有用于储水的第一填充物。第二壳体120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开放,第一壳体110位于第二壳体120内,第一端靠近第三端,第一壳体110的外壁与第二壳体120的内壁共同限定一容纳空腔122,容纳空腔122内填充有能吸水并固定植物的第二填充物。导水管130设置于第二壳体120第四端,用于引流出所述第二壳体120中的水。
植物种植在第二填充物中。当给植物种植浇水时,水分进入第二填充物,而被植物吸收,浇水多余的水分则进入排水空间1222,以及进入到第一填充物中存储,当第一填充物内存满水分时,多余的水分则通过排水空间1222溢出。长时间未浇水时,通过第二填充物吸收第一填充物中所储存的水分,以使植物长时间内保持水分的获取,避免植物长时间内未浇水而缺水死亡,节省了浇水人工,提高了植物灌溉的容错率和屋顶植物种植的适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导水管;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开放,所述第一壳体内填充有能够储水的第一填充物;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开放,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共同限定出一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用于填充吸水并固定植物的第二填充物;
所述导水管与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导水管用于引流出所述容纳空腔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水板;
所述透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透水板沿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方向将所述容纳空腔依次分割为承载空间和排水空间;所述第二填充物填充在所述承载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板具有内边沿和外边沿;所述内边沿与所述第一壳体第一端连接,所述外边沿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以使所述透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开口边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板为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端设有用于排水的至少1个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导水管均与所述第四端连接。
9.一种植物种植保水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物种植保水装置;
所述房屋本体与所述植物种植保水装置连接。
CN201721696029.3U 2017-12-07 2017-12-07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Active CN207706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6029.3U CN207706950U (zh) 2017-12-07 2017-12-07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6029.3U CN207706950U (zh) 2017-12-07 2017-12-07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6950U true CN207706950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6029.3U Active CN207706950U (zh) 2017-12-07 2017-12-07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6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6950U (zh) 植物种植保水装置及植物种植保水房屋
CN207118384U (zh) 一种林业育苗装置
CN207891997U (zh) 一种树池绿化排水设施
CN206251790U (zh) 一种改进式陷阱收集器
CN207706808U (zh) 植物种植装置及保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07869796U (zh) 盆栽植物节水装置及便携盆栽植物节水装置
CN107873320A (zh) 植物种植装置及保水植物种植装置
CN109403420A (zh) 一种蓄水防堵型道路绿化带
CN212772579U (zh) 一种干旱河谷植被培育用集水保湿结构
CN201415161Y (zh) 水土保墒装置
CN207672603U (zh) 一种构建海绵城市的绿化挡土墙
CN108260435B (zh) 一种排水通风好的景观池
CN205357303U (zh) 带铲锄水壶花盆
CN209546513U (zh) 一种用于丘陵区的山体灌溉自控系统
CN205611359U (zh) 一种多功能双层花盆
CN204959780U (zh) 渗排水井
CN208227816U (zh) 一种小型农业种植箱
CN214545934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花盆
CN204888151U (zh) 一种自动蓄排水菜花盆
CN207574039U (zh) 一种自动浇水花盆
CN211745547U (zh) 一种新型绿化盆栽容器
CN217905606U (zh) 一种园林绿化柱
CN209339467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N2123249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农田循环排灌装置
CN219430421U (zh)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建设的植草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7

Address after: No. 128, group 1, Xinglong Village, Huimin Township, Yanbian County,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71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EN JIN SHEN SUNSHINE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9, An'an la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1

Address after: No.29, An'an la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IANGLONG SILK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8, group 1, Xinglong Village, Huimin Township, Yanbian County,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71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EN JIN SHEN SUNSHINE AGRICULTU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