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3428U -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3428U
CN207703428U CN201721843141.5U CN201721843141U CN207703428U CN 207703428 U CN207703428 U CN 207703428U CN 201721843141 U CN201721843141 U CN 201721843141U CN 207703428 U CN207703428 U CN 207703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il
inductance loop
framework
coil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31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实现
仝宁可
赵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31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3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3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34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包括动圈骨架和感应环,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为分体结构,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之间设有绝缘层。该动圈结构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采用分体结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之间设置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能切断涡流环路,减少涡流的传递,大大降低了动圈的发热量。动圈骨架的筋板横截面变截面结构,不仅保证了动圈自身的强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固有频率,另外也控制了动圈骨架自身的重量。在感应环上增加散热齿能增加其自身的散热面积,以保证在风冷的条件下,感应环可以自冷却。同时采用这种分体式设计还能方便机械加工和部件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试验振动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感应式振动台的动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振动试验越来越普及,试验条件也越来越接近振动台的推力极限,这样对振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提高设备的试验能力 ( 高量值 ) 以满足试验验证的要求,又要提高设备在高量值试验条件下的可靠性,而传统的电动振动台由于水与电随运动部件同时振动,这种结构形式决定了振动台大量值、大加速度的试验条件下,可靠性会降低,且也不适用于长时间的试验考核。
感应式振动台是一种依靠感应环在内、外驱动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在内外驱动环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的振动台,其运动部件上无任何水电连接,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感应式振动台的动圈主要包括动圈骨架和感应环两部分,现有感应式振动台的动圈骨架和感应环大都为一体机构,这种动圈结构的相应频率相应交底,强度不高,而且散热性不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感应式振动台的动圈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频响、散热性好的动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包括动圈骨架和感应环,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为分体结构,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之间设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动圈骨架包括台面和动圈加强环,所述台面与所述动圈加强环之间设有数块对称设置的筋板,所述筋板的横截面为变截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筋板的横截面为内窄外宽的变截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筋板的横截面包括长条部和变截面部,所述长条部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变截面部沿由内向外方向由窄逐渐变宽。
优选的,所述台面与所述动圈加强环之间设有八块对称设置的筋板。
优选的,所述感应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设有散热齿。
优选的,所述散热齿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上端。
优选的,所述感应环上端设有数个连接块,数个连接块沿所述动圈感应环的圆周均匀设置,所述散热齿设置在相邻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卡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感应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动圈结构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采用分体结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之间设置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能切断涡流环路,减少涡流的传递,大大降低了动圈的发热量。动圈骨架的筋板横截面变截面结构,不仅保证了动圈自身的强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固有频率,另外也控制了动圈骨架自身的重量。在感应环上增加散热齿能增加其自身的散热面积,以保证在风冷的条件下,感应环可以自冷却。同时采用这种分体式设计还能方便机械加工和部件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圈骨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圈骨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感应环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1、动圈骨架;11、台面;12、动圈加强环;13、筋板;131、长条部;132、变截面部;14、动圈侧板;15、动圈连接板;16、螺钉安装孔;2、感应环;21、动圈固定块;22、散热齿;23、连接块;24、连接螺孔;25、固定卡槽;3、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包括动圈骨架和感应环2,动圈骨架1与感应环2为分体结构,动圈骨架1与感应环2通过螺栓4连接,动圈骨架1与感应环2之间设有绝缘层。该动圈结构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采用分体结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之间设置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能切断涡流环路,减少涡流的传递,大大降低了动圈的发热量。
如图2、3所示,动圈骨架1其包括台面11和动圈加强环12,在台面11与动圈加强环12之间设有数块对称设置的筋板1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该动圈骨架结构的台面11与动圈加强环12之间设有八块对称设置的筋板13。台面11上设有螺钉安装孔16,螺钉安装孔16用于夹具或试验工件的安装固定。在台面的侧面设有动圈侧板14,动圈加强环12还与动圈连接板15连接,用于与线圈连接。筋板13的横截面为变截面结构,其横截面为内窄外宽的结构,而不同于现有动圈骨架筋板其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如图4所示,筋板13的横截面包括长条部131和变截面部132两部分,其长条部131为长方形结构,变截面部132沿由内向外方向由窄逐渐变宽。
该动圈骨架结构将动圈骨架的筋板设置为变截面结构,将其设计为内窄外宽的变截面形状,这样不但增加了动圈自身强度,而且也提高了动圈的一阶频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该动圈一阶频响有了很大提高,其自身重量也没有增加,因此该动圈骨架结构设计大大改善了振动台动圈强度和频响。
如图5所示,在感应环2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均设有散热齿2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散热齿22设置在感应环2的上端。同时可在感应环2上端设有数个连接块23,数个连接块23沿感应环22的圆周均匀设置,散热齿22设置在相邻连接块之间。连接块23用于感应环2与外部运动部件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可在连接块23的上表面设置连接螺孔24。同时可在连接块23的下表面设置固定卡槽25,连接运动部件时可在固定卡槽25内设置动圈固定块21来进一步加强运动部件的强度,同时设置固定卡槽25可进一步提高感应环2的散热面积,提高感应环2的冷却效果。连接块23与感应环2可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通过连接块23也可增加整个感应环2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感应环2的散热效果。
该动圈感应环结构在感应环的内周面、外周面上都设置有散热齿,在感应环上增加一定数量的散热齿,这样可有效增加感应环的散热面积,实现感应环快速冷却。该感应环结构既不影响感应环本身的强度,也不会增加太多感应环的重量,又能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该动圈结构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采用分体结构,动圈骨架与感应环之间设置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能切断涡流环路,减少涡流的传递,大大降低了动圈的发热量。动圈骨架的筋板横截面变截面结构,不仅保证了动圈自身的强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其自身的固有频率,另外也控制了动圈骨架自身的重量。在感应环上增加散热齿能增加其自身的散热面积,以保证在风冷的条件下,感应环可以自冷却。同时采用这种分体式设计还能方便机械加工和部件组装。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包括动圈骨架和感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为分体结构,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动圈骨架与所述感应环之间设有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骨架包括台面和动圈加强环,所述台面与所述动圈加强环之间设有数块对称设置的筋板,所述筋板的横截面为变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横截面为内窄外宽的变截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横截面包括长条部和变截面部,所述长条部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变截面部沿由内向外方向由窄逐渐变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与所述动圈加强环之间设有八块对称设置的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环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设有散热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齿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环上端设有数个连接块,数个连接块沿所述感应环的圆周均匀设置,所述散热齿设置在相邻连接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感应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721843141.5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03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3141.5U CN20770342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3141.5U CN20770342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3428U true CN207703428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8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3141.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03428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3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7661A (zh) * 2017-12-26 2018-05-08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7661A (zh) * 2017-12-26 2018-05-08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CN108007661B (zh) * 2017-12-26 2024-02-23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3428U (zh)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CN206294011U (zh) 一种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电机底座
CN108335869A (zh) 一种稳定型变压器铁芯
CN206147439U (zh) 新型计算机散热装置
CN107357391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计算机服务器的散热底座
CN107681868B (zh) 高效高起动转矩盘式永磁涡流联轴器
CN209015831U (zh) 一种电磁感应元件的液冷铁芯结构
CN201655488U (zh) 一种高频电感器
CN108007661A (zh) 一种无驱动线圈的动圈结构
CN206912179U (zh) 一种铸铁件固定网架
CN207636263U (zh) 一种动圈感应环结构
CN206992845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电机外壳
CN209844254U (zh) 一种循环散热电柜
CN206077192U (zh) 一种杆塔谐振取能装置
CN20471965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设备
CN205092964U (zh) 一种喇叭
CN208656649U (zh) 一种带有抗干扰辅助装置的整流器
CN207571687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温度控制装置
CN209613987U (zh) 一种卷发器金属壳体精密生产模具
CN205645448U (zh) 一种可自然散热的变压器
CN206595786U (zh) 一种散热型电机转子
CN206271621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漏电保护器
CN206509479U (zh) 一种球墨铸铁汽油发动机主轴承盖铸造模具
CN105656262B (zh) 用于制造直流电机塑磁转子的模具
CN207677785U (zh) 加强散热型手机内部元件支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