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1940U -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1940U
CN207701940U CN201721676029.7U CN201721676029U CN207701940U CN 207701940 U CN207701940 U CN 207701940U CN 201721676029 U CN201721676029 U CN 201721676029U CN 207701940 U CN207701940 U CN 207701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harness
fixing device
wire fix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60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荣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6760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1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1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1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线装置及空调器,固线装置用以对线束进行捆扎固定,包括捆扎部件,捆扎部件包括容纳部件和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固定部件;容纳部件设置有具有豁口的容纳槽,用以使线束能够通过豁口穿设在容纳槽内,豁口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在第一边沿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并且固定部件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边沿上,当线束穿设在容纳槽内时,固定部件通过第二卡接部卡接在第一卡接部上,并通过固定凸起抵接在线束上,以将线束固定在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使该固线装置重复使用,进而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电气设备。
目前,在空调的生产制作中,空调内线束的固定均是采用通过线扎捆扎固定连实现的,由于线扎不能进行二次利用,因此其制作成本较高的缺点,同时还存安装和拆卸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线装置及空调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使该固线装置重复使用,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线装置,用以对线束进行捆扎固定,包括捆扎部件,所述捆扎部件包括容纳部件和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固定部件;
所述容纳部件设置有具有豁口的容纳槽,用以使所述线束能够通过所述豁口穿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豁口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在所述第一边沿上设置第一卡接部;
所述固定部件上设置有固定凸起,并且所述固定部件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当所述线束穿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并通过所述固定凸起抵接在所述线束上,以将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
较优地,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和/或,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容纳部件一体成型制作。
较优地,所述容纳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较优地,所述固定凸起采用弹性材质制作。
较优地,所述固定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当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抵接在所述线束上。
较优地,所述第一凸起具有第一抵接面,并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线束上,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二抵接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在所述线束上。
较优地,当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抵接在所述线束上时,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形成夹角。
较优地,还包括与所述捆扎部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件;
所述安装部件为具有开口的优弧形结构,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套设在外部的环境部件上。
较优地,所述安装部件的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均设置有引导部件,两个引导部件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安装部件方向渐开的夹角。
较优地,还包括连接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件和所述容纳部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捆扎部件和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较优地,所述安装部件采用弹性材质制作。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固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除湿机面板的固线装置,采用当所述线束穿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时,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并通过所述固定凸起抵接在所述线束上,以将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容纳槽内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使该固线装置重复使用,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线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捆扎部件;11、容纳部件;111、第一卡接部;112、容纳槽;12、固定部件;121、第二卡接部;122、固定凸起;123、第一凸起;124、第二凸起;125、第一抵接面;126、第二抵接面;2、安装部;21、开口;22、引导部件;3、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固线装置,用以对线束(图未示出)进行捆扎固定,包括捆扎部件1,捆扎部件1包括容纳部件11和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固定部件12。容纳部件11设置有具有豁口的容纳槽112,用以使线束能够通过豁口穿设在容纳槽112内,豁口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在第一边沿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11。固定部件1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122,并且固定部件12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边沿上,当线束穿设在容纳槽112内时,固定部件12通过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1上,并通过固定凸起122抵接在线束上,以将线束固定在容纳槽112内。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线束通过豁口放置到容纳槽112内,即使线束穿设在容纳槽112内,然后将固定部件12通过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1上,使固定部件12和容纳部件11共同将线束捆扎在容纳槽112内,同时通过固定凸起122抵接在线束上,保证对线束的捆扎的牢固性。由于固定部件12和容纳部件11对线束捆扎是通过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1上来完成的,因此当需要将线束拆开的时候,只需使第二卡接部121和第一卡接部111脱离即可实现。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使该固线装置重复使用,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再具体制作中,容纳槽1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固定部件12可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容纳部件11一体成型制作,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发明目的的固定连接方式。其中,容纳部件11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113,以提高容纳部件11的强度,防止期出现变形,在具体制作中,加强筋1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固定凸起122采用弹性材质制作,这样固定凸起122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将不同直径的线束压贴在容纳槽112的内壁上,进而保证对不同直径的线束的牢固固定,提高了工作的适应性。
优选地,如图1、2所示,固定凸起1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123和第二凸起124;当固定部件12通过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第一卡接部111上时,第一凸起123和第二凸起124均抵接在线束上。更优地,第一凸起123具有第一抵接面125,并通过第一抵接面125抵接在线束上,第二凸起124包括第二抵接面126,并通过第二抵接面126抵接在线束上,其中当第一凸起123和第二凸起124均抵接在线束上时,第一抵接面125和第二抵接面126形成夹角,以通过第一抵接面125和第二抵接面126对线束形成夹持,进而提高线束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凸起1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与捆扎部件1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件2,安装部件2为具有开口21的优弧形结构,并能够通过开口21套设在外部的环境部件(例如管路)上。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将线束固定起来,避免线束因出现摆动碰撞外部部件而造成损伤。
具体地,如图1中所述,安装部件2的开口21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均设置有引导部件22,两个引导部件22形成朝向远离安装部件2渐开的夹角,这样能便于将安装部件2套设在外部的环境部件上。其中安装部件2采用弹性材质制作,以保证其能够牢固地套设在外部的环境部件上。
捆扎部件1与安装部件2之间的连接可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部件2和容纳部件11固定连接,以将捆扎部件1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连接部件3可采用注塑的方式和捆扎部件1与安装部件2一体成型制作。需要说明的是。捆扎部件1与安装部件2之间的连接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二者之间连接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外部的环境部件上。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能够使该固线装置重复使用,进而降低制作成本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固线装置,用以对线束进行捆扎固定,其特征在于:
包括捆扎部件(1),所述捆扎部件(1)包括容纳部件(11)和采用柔性材料制作的固定部件(12);
所述容纳部件(11)设置有具有豁口的容纳槽(112),用以使所述线束能够通过所述豁口穿设在所述容纳槽(112)内,所述豁口具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在所述第一边沿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11);
所述固定部件(1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122),并且所述固定部件(12)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2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边沿上,当所述线束穿设在所述容纳槽(112)内时,所述固定部件(12)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111)上,并通过所述固定凸起(122)抵接在所述线束上,以将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容纳槽(1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槽(1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和/或,所述固定部件(12)与所述容纳部件(11)一体成型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件(11)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113),所述加强筋(11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凸起(122)采用弹性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凸起(1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123)和第二凸起(124);
当所述固定部件(12)通过所述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111)上时,所述第一凸起(123)和所述第二凸起(124)均抵接在所述线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123)具有第一抵接面(125),并通过所述第一抵接面(125)抵接在所述线束上,所述第二凸起(124)包括第二抵接面(126),并通过所述第二抵接面(126)抵接在所述线束上;
当所述第一凸起(123)和所述第二凸起(124)均抵接在所述线束上时,所述第一抵接面(125)和所述第二抵接面(126)形成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捆扎部件(1)固定连接的安装部件(2);
所述安装部件(2)为具有开口(21)的优弧形结构,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21)套设在外部的环境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2)的开口(21)的两个相对的边沿上均设置有引导部件(22),两个引导部件(22)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安装部件(2)方向渐开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部件(3);
所述连接部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部件(2)和所述容纳部件(11)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捆扎部件(1)和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2)采用弹性材质制作。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固线装置。
CN201721676029.7U 2017-12-04 2017-12-04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07701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6029.7U CN207701940U (zh) 2017-12-04 2017-12-04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6029.7U CN207701940U (zh) 2017-12-04 2017-12-04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1940U true CN207701940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6029.7U Active CN207701940U (zh) 2017-12-04 2017-12-04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1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6074U (zh) 过线装置及空调器
CN207701940U (zh) 固线装置及空调器
CN103511734B (zh) 阀门支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195013U (zh) 一种墙板连接件
CN106229905B (zh) 固线夹、过线封装装置及空调
CN210122039U (zh) 显示模块组件及空调器
CN205638737U (zh) 空滤器壳体固定结构及空滤器壳体
CN106288290B (zh) 卡扣安装结构和空调装置
CN206947871U (zh) 出线夹及家用电器
CN207814652U (zh) 固定管夹及汽车a柱
CN206073385U (zh) 防鼠挡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05842855U (zh) 空调室内挂机
CN206923180U (zh) 一种通信测试工具
CN214478349U (zh) 一种用于汽车中控系统数据接口连接的数据线
CN218102218U (zh) 一种多功能配电箱
CN209172074U (zh) 固线结构、机座及食物料理机
CN205051263U (zh) 车灯线束固定卡扣
CN204967178U (zh) 汽车线束保护盒
CN109768432A (zh) 一种导线引导装置
CN208257288U (zh) 一种中心连接片
CN208886185U (zh) 一种卡点伸缩管
CN210101551U (zh) 线束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0934439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线束插入到点连接器壳体的端子
CN206022941U (zh) 一种开关柜门
CN209012203U (zh) 插针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