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2771U -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2771U
CN207692771U CN201721808566.2U CN201721808566U CN207692771U CN 207692771 U CN207692771 U CN 207692771U CN 201721808566 U CN201721808566 U CN 201721808566U CN 207692771 U CN207692771 U CN 20769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t
fixed ring
fish tail
ontology
screwed un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85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OSTER FISH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OSTER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OSTER FISH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OSTER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85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27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仿生鱼饵,涉及仿生鱼饵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鱼饵本体和连接在其右端的鱼尾,所述鱼饵本体采用流线型外表面以及空心内腔的设计,鱼饵本体左端头部设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连接牵引环一,鱼饵本体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二连接牵引环二,鱼饵本体右端设有螺旋连接器,所述螺旋连接器右端连接鱼尾,所述鱼尾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所述固定环一、固定环二以及螺旋连接器为一体制成,所述鱼饵本体内部还设有硬塑小球,鱼尾可以拆卸更换,不会对钓鱼的水域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鱼尾具有很好的弹性,本实用新型在水下的形态也可以很好,并且还能提高诱鱼效率,提高钓鱼乐趣。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鱼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背景技术
仿生鱼饵是一种用于路亚钓法的拟饵,路亚取名来源为Lure的音译,即假饵钓鱼,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讲究技巧,需要竿、饵、轮的综合操作。在整个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同时路亚装备简洁,干净环保,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
路亚钓在欧洲非常盛行,自2007年我国也逐渐兴起路亚钓,被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所喜爱。与传统钓相比,路亚钓法环保,无污染,无需打窝,且易于携带。由钓手反复抛竿与回线的方式操作,是非常健康的优雅运动。
用一种带有鱼钩的小道具,经过竿与轮的花样操作在水中产生泳姿(硬饵)、光泽(亮片)、气味(软虫)等进而吸引具有攻击型的鱼类注意,当鱼进攻时将其捕获。变相的催生了仿生鱼饵,中国有句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路亚钓正是应用了自然界食物链的规律,通过人工制成路亚产品,在水中模拟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鱼、小虾、昆虫等吸引鱼类发动攻击,同时也利用了鱼儿自身的生理感应,设计出了很多通过声、光、色诱引鱼儿攻击的奇形怪状的路亚,这一点也成为路亚玩家DIY路亚时的乐趣之一。
路亚钓没有鱼漂和钓坠的概念。路亚钓并不是把路亚投进水中静待鱼儿上钩,而是要通过钓手操控秆子给予水中路亚不同的牵引与拖拽力道,使其在水中呈现种种类似逃窜、挣扎、痉挛等形态进而吸引目标鱼发动攻击。
现在市场上生产的仿生鱼饵均为一次性制品,并且整体的鱼饵中一些个体相对较大的鱼饵也不方便携带,若鱼饵有什么损伤时只能更换新的鱼饵,很多钓鱼爱好者将更换下来的鱼饵随手抛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可以在平时将鱼饵分开存放,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鱼饵尾部可以更换,并且更换的操作也很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废旧鱼饵抛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和连接在其右端的鱼尾,所述鱼饵本体采用流线型外表面以及空心内腔的设计,鱼饵本体左端头部设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连接牵引环一,鱼饵本体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二,所述固定环二连接牵引环二,鱼饵本体右端设有螺旋连接器,所述螺旋连接器右端连接鱼尾,所述鱼尾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所述固定环一、固定环二以及螺旋连接器为一体制成,所述鱼饵本体内部还设有硬塑小球。
优选的,所述螺旋连接器的右端设有针尖,所述鱼饵本体采用将螺旋连接器的针尖螺旋插入鱼尾左侧的方式来连接鱼尾。
优选的,所述螺旋连接器的材料选用不锈钢304、不锈钢304N、不锈钢316、不锈钢409或不锈钢416中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鱼饵本体内部的硬塑小球有两个,硬塑小球内部还设有钢珠。
优选的,所述单个硬塑小球及其中钢珠的重量为5g。
优选的,所述鱼饵本体连接鱼尾后的静态长度为15±0.5cm,总重量为30±1g。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整体上包括鱼饵本体和鱼尾两部分,鱼尾采用的是明胶混合引鱼诱料制成,明胶是一种由动物皮肤、骨、肌膜、肌魅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部分降解而成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粉粒,故又叫做动物明胶、膘胶。工业明胶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或半透明等薄片或粉粒,无味且无臭,在冷水中吸水膨胀,并会缓慢溶解,所以明胶混合诱料制成的鱼尾在水下会膨胀并缓慢的溶解,而诱料则会同时散发在水中,同时结合鱼饵本体内部设置的装有钢珠的硬塑小球来达到引鱼的目的,而明胶在冷水中的分解速度很低,所以一个鱼尾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当一个鱼尾损耗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旋转鱼尾来将鱼尾拆卸,并将一个备用的鱼尾左端对准鱼饵本体右端的螺旋连接器的针尖,然后将针尖刺入并旋转进去,达到了更换鱼尾的目的,同时旧的鱼尾可以带走,掉到水里的鱼尾也会自然分解,不会对钓鱼的水域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鱼尾可以拆卸更换,不会对钓鱼的水域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鱼尾具有很好的弹性,本实用新型在水下的形态也可以很好,并且还能提高诱鱼效率,提高钓鱼乐趣。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鱼饵本体1;鱼尾2;固定环一3;牵引环一4;固定环二5;牵引环二6;螺旋连接器7;硬塑小球8;钢珠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1和连接在其右端的鱼尾2,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流线型外表面以及空心内腔的设计,鱼饵本体1左端头部设有固定环一3,所述固定环一3连接牵引环一4,鱼饵本体1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二5,所述固定环二5连接牵引环二6,鱼饵本体1右端设有螺旋连接器7,所述螺旋连接器7右端连接鱼尾2,所述鱼尾2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所述固定环一3、固定环二5以及螺旋连接器7为一体制成,所述鱼饵本体1内部还设有硬塑小球8。
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右端设有针尖,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将螺旋连接器7的针尖螺旋插入鱼尾2左侧的方式来连接鱼尾2,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材料选用不锈钢304,选用不锈钢304可以同时保证螺旋连接器7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其具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
其中,牵引环一4外接鱼线,牵引环二6根据实际垂钓情况来连接需要选择的鱼钩,将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鱼尾2连接在鱼饵本体1右端即可;明胶在冷水中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其中混合的诱饵可以在水中以一定的速度散发出去,达到诱鱼的目的,并且采用明胶制成的鱼尾2对垂钓水域的水体不会造成污染,鱼尾2耗尽之后的鱼饵本体1还可以更换新的来继续使用,避免浪费,节约了资源。
实施例2
参照图1-3,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包括鱼饵本体1和连接在其右端的鱼尾2,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流线型外表面以及空心内腔的设计,鱼饵本体1左端头部设有固定环一3,所述固定环一3连接牵引环一4,鱼饵本体1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二5,所述固定环二5连接牵引环二6,鱼饵本体1右端设有螺旋连接器7,所述螺旋连接器7右端连接鱼尾2,所述鱼尾2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所述固定环一3、固定环二5以及螺旋连接器7为一体制成,所述鱼饵本体1内部还设有硬塑小球8。
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右端设有针尖,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将螺旋连接器7的针尖螺旋插入鱼尾2左侧的方式来连接鱼尾2,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材料选用不锈钢416,不锈钢416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更有利于铸造塑形。
其中,牵引环一4外接鱼线,牵引环二6根据实际垂钓情况来连接需要选择的鱼钩,将采用明胶混合诱饵制成鱼尾2连接在鱼饵本体1右端即可;明胶在冷水中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其中混合的诱饵可以在水中以一定的速度散发出去,达到诱鱼的目的,并且采用明胶制成的鱼尾2对垂钓水域的水体不会造成污染,鱼尾2耗尽之后的鱼饵本体1还可以更换新的来继续使用,避免浪费,节约了资源。
为了增加诱鱼的效果,所述鱼饵本体1内部的硬塑小球8有两个,硬塑小球8内部还设有钢珠9,通过碰撞在水下发出声音来诱鱼,其中单个硬塑小球8及其中钢珠9的重量为5g。
所述鱼饵本体1连接鱼尾2后的静态长度为15±0.5cm,总重量为30±1g,统一规格有利于生产,并且还能节约资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饵本体(1)和连接在其右端的鱼尾(2),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流线型外表面以及空心内腔的设计,鱼饵本体(1)左端头部设有固定环一(3),所述固定环一(3)连接牵引环一(4),鱼饵本体(1)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固定环二(5),所述固定环二(5)连接牵引环二(6),鱼饵本体(1)右端设有螺旋连接器(7),所述螺旋连接器(7)右端连接鱼尾(2),所述鱼尾(2)采用明胶混合诱料制成,所述固定环一(3)、固定环二(5)以及螺旋连接器(7)为一体制成,所述鱼饵本体(1)内部还设有硬塑小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右端设有针尖,所述鱼饵本体(1)采用将螺旋连接器(7)的针尖螺旋插入鱼尾(2)左侧的方式来连接鱼尾(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连接器(7)的材料选用不锈钢304、不锈钢304N、不锈钢316、不锈钢409或不锈钢416中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本体(1)内部的硬塑小球(8)有两个,硬塑小球(8)内部还设有钢珠(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硬塑小球(8)及其中钢珠(9)的重量为5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饵本体(1)连接鱼尾(2)后的静态长度为15±0.5cm,总重量为30±1g。
CN201721808566.2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8566.2U CN20769277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8566.2U CN20769277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2771U true CN207692771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7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856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2771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2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1796A (zh) * 2022-02-28 2022-06-24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生物质基仿生鱼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1796A (zh) * 2022-02-28 2022-06-24 界首市欧思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生物质基仿生鱼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hapgar On the Breeding Habits and Larva Stages of Some Crabs of Bombay
US20070199232A1 (en) Weedless topwater fishing lure
CN207692771U (zh) 一种新型仿生鱼饵
CN206507086U (zh) 一种具有反光效果的鱼饵
US20200245601A1 (en) Fishing lures
CN207692772U (zh) 一种硬质仿生鱼饵
CN205082506U (zh) 钓鱼用声波闪烁鱼饵
CN207692770U (zh) 一种能散发窝料的仿生鱼饵
CN207626399U (zh) 一种便于更换鱼钩的仿生鱼饵
US3412500A (en) Fish lure
CN201967531U (zh) 一种捕捞黄鳝的渔具
CN207692774U (zh) 一种便于更换鱼尾的仿生鱼饵
CN207626402U (zh) 一种路亚鱼饵
CN207653349U (zh) 一种简易型软体蛙形仿生鱼饵
CN207692779U (zh) 一种可更换仿生鱼尾的鱼饵
CN207692773U (zh) 一种尾部发光的仿生鱼饵
CN207626401U (zh) 一种蛙形仿生鱼饵
CN207531719U (zh) 一种能发光的软体仿生鱼饵
CN207692778U (zh) 一种水下平衡性能优异的仿生鱼饵
CN209711184U (zh) 一种能形成水波的仿生鱼饵
CN207476724U (zh) 一种能发声的蛙形仿生鱼饵
CN207476725U (zh) 一种尾部设有平衡板的仿生鱼饵
Silas et al. Identity of common species of cephalopods of India
Linville The Biology of Man and Other Organism
CN203424178U (zh) 鲜艳醒目的鱼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