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1057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1057U
CN207691057U CN201721391260.1U CN201721391260U CN207691057U CN 207691057 U CN207691057 U CN 207691057U CN 201721391260 U CN201721391260 U CN 201721391260U CN 207691057 U CN207691057 U CN 207691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fixed part
electric connector
conducting terminal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12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俊
徐国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12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1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1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1057U/zh
Priority to TW107213128U priority patent/TWM584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位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固定对应导电端子的固持槽,每一导电端子由金属板制作而成,其包括固定于固持槽内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自第一固定部一侧延伸而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弹性臂、以及自第一固定部另一侧延伸的接脚,所述第一弹性臂设有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金属板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接触部用来与一对接元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固定部连接用以提供较大弹性抵压力,从而使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之间接触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可与对接元件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公告第TWM434341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弹片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弹片端子设有伸入所述收容腔的弹性接触部,因为该弹性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一端为自由端,所以弹片端子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接触并不可靠。
所以,有必要寻求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与对接元件稳定对接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固定对应导电端子的固持槽,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由金属板制作而成,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持槽内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侧延伸而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弹性臂、以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另一侧延伸的接脚,所述第一弹性臂设有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所述金属板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接触部用来与一对接元件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固定部连接用以提供较大弹性抵压力,从而使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之间接触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图5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中两相向导电端子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两相向导电端子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虚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与外部对接元件对接(未图示)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导电端子2及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1外侧的金属外壳3。
参考图3及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对接面11、与所述对接面相对的安装面12以及连接所述对接面11与安装面12的四个侧壁面13。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面11及安装面12的两个对接槽101,两个所述对接槽101横向毗邻设置且间隔有间隔部14。所述对接槽101用来收容外部对接元件。所述绝缘本体1在所述对接槽101的横向两侧还设有与所述对接槽101相连通的固持槽102。所述导电端子2固持于所述固持槽102内。结合图7所示,所述固持槽102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面12但并未贯穿所述对接面11。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个侧壁面13设有朝向所述对接槽101凹陷的缺口131,与该侧壁面13相对的另一个侧壁面13朝向外侧凸伸有卡扣部132。所述缺口131向下贯穿所述安装面12,所述凸块132的底面与所述安装面12平齐。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自所述安装面12向下凸伸的定位柱15,所述定位柱15位于所述间隔部14的两端。所述绝缘本体1的安装面大致为矩形状,该矩形的四个角落凸伸有四个凸块16。
所述金属外壳3自上向下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金属外壳3是由金属件弯折形成且具有分别包覆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四个侧壁面13外侧的包覆部31。其中一个包覆部31设有与所述缺口131扣持配合的扣持弹片311,与该包覆部31相对的另一个包覆部31设有贯穿其下边缘的卡扣槽312。所述扣持弹片311朝向所述缺口131凹设并向上抵持于所述缺口,从而防止金属外壳3向上滑动。所述卡扣槽312卡扣于绝缘本体1的卡扣部132,从而防止所述金属外壳3向下滑动。所述金属外壳3的另外两个包覆部31还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一对固持脚313。
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自下向上插入所述固持槽102内。每一导电端子2均由金属板制作而成,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持槽102内的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两端的一对侧固定部23。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与一对侧固定部23构成一框体。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一侧延伸的接脚24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21的另一侧延伸并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22的一对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框体内,所述接脚24位于框体外。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25及毗邻于所述第一弹性臂25的第二弹性臂26。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分别设有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所述金属板的接触部251、261。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接触部251、261用来与外部对接元件相接触。所述第一弹性臂25的接触部251的位置比所述第二弹性臂26的接触部261更接近所述第一固定部21。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接触部251、261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
结合图6所示,所述对接槽10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导电端子2,两个导电端子2面向所述对接槽101设置。其中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弹性臂25正对于另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二弹性臂26;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二弹性臂26正对于另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弹性臂25。从电连接器100与外部对接元件的对接方向(即图中的上下方向)来看,所述两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投影彼此部分重叠,即其中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弹性臂25的投影与另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二弹性臂26的投影部分重叠,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二弹性臂26的投影与另一个导电端子2的第一弹性臂25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每一接触部251、261分别设有狭槽27,该狭槽27将所述接触部251、261分成彼此相邻的两部分,从而达到逃料释放应力的效果。所述导电端子2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及中间连接有弹性臂的结构(即不包括上述侧固定部23),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另外,因弹性臂25、2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这样的设计在提供较大弹性抵压力的同时会导致弹性臂25、26的弹性较差,此时则可以选择弹性力较高的金属材料或降低接触部251、261距离第一固定部21的垂直距离,从而提高弹性臂25、26的弹性。
参考图7所示,所述固持槽102在背离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一侧继续凹陷而形成用以避让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避让空间103,从而使得在与外部对接元件对接时,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拥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另外,在所述对接槽101的顶部及所述固持槽102的底部均设有导引面(未标示),从而方便外部对接元件及导电端子2的插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第二弹性臂25、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固定部21、22连接用以提供较大弹性抵压力,从而使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之间接触稳定可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替代方式或者明显变型方式,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固定对应导电端子的固持槽,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由金属板制作而成,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持槽内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自所述第一固定部一侧延伸而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第一弹性臂、以及自所述第一固定部另一侧延伸的接脚,所述第一弹性臂设有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所述金属板的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接触部用来与一对接元件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两端的一对侧固定部,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一对侧固定部构成一框体,所述第一弹性臂位于框体内,所述接脚位于框体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毗邻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弹性臂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而所述金属板的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接触部用来与所述对接元件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接触部的位置比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接触部更接近所述第一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沿对接方向设置的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导电端子,两个导电端子面向所述对接槽设置,其中一个导电端子的第一弹性臂正对于另一个导电端子的第二弹性臂,一个导电端子的第二弹性臂正对于另一个导电端子的第一弹性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对接方向看,所述两个导电端子的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投影彼此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臂旁侧的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弹性臂设有在其中间位置弧形横向凸出所述金属板的接触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槽在背离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的一侧继续凹陷而形成用以避让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的避让空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弹性臂的每一接触部分别设有狭槽,该狭槽将所述接触部分成彼此相邻的两部分。
CN201721391260.1U 2017-10-26 2017-10-26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7691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1260.1U CN20769105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电连接器
TW107213128U TWM584556U (zh) 2017-10-26 2018-09-27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1260.1U CN20769105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1057U true CN207691057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8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1260.1U Active CN207691057U (zh) 2017-10-26 2017-10-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1057U (zh)
TW (1) TWM58455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556U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967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w board mounting profile
US75341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CN203521768U (zh) 电连接器
CN109103646B (zh) 电连接器
US2009018652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24574U (zh) 電連接器
CN201054396Y (zh) 电连接器
TW201924156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109193199A (zh) 插座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
CN205882311U (zh) Usb c型电连接器
CN207691057U (zh) 电连接器
US7278863B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US20090017701A1 (en) Battery connector
TW201308789A (zh) 電子卡連接器
US8574009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790309B (zh) 电连接器
US200800450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locking arms
US81051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hell
US2013003499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8242291U (zh) 一种防跳火充电头
CN203707388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2797392U (zh) 连接器
CN216015747U (zh) 一种端子、端子组件及电连接器
US8025535B1 (en) Audio socket connector and switch module
CN201004485Y (zh) 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