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4641U -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4641U
CN207664641U CN201721098282.9U CN201721098282U CN207664641U CN 207664641 U CN207664641 U CN 207664641U CN 201721098282 U CN201721098282 U CN 201721098282U CN 207664641 U CN207664641 U CN 207664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ower supply
outer casing
type metal
metal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82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un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u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un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un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82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4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4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4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外壳、电池芯、散热分支管、散热主管、L型金属挡板和电磁铁,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池芯,电源外壳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分支管,散热分支管均与电池芯的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磁铁对L型金属挡板具有磁吸作用,L型金属挡板下部的卡槽卡入到U型板内,外界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散热分支管和散热主管进行流通,带走位于电源外壳内部的热量,散热效果明显,当电池芯温度降下来后,铜柱形状恢复且不再挤压触点开关,因此风扇停止转动,用手拉起导向柱即可使U型板脱离卡槽,使L型金属挡板复位,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电源外壳内。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数码产品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流向市场,随之而来的是随身电源使用量的增加和电源易摔坏和携带不方便问题的彰显。目前市场主要品类多功能性移动电源,基本都配置的标准的USB输出,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常见的移动设备手机、MP3、MP4、PDA、PSP、蓝牙耳机、数码相机等多种数码产品。
使用普通18650锂电芯的移动电源,其在自身充电和对外接设备放电的过程中,均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目前的移动电源为了美观的目的,移动电源外壳都采用密封设置,这样产生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长此以往,移动电源的寿命就会大大降低,并且,热量过高,还会发生爆炸的意外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外壳、电池芯、散热分支管、散热主管、L型金属挡板和电磁铁,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池芯,电源外壳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分支管,散热分支管均与电池芯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右侧沿宽度方向设置有散热主管,散热主管的前侧端贯穿过电源外壳的前侧壁体,所述散热分支管与散热主管的上下侧相接通,所述电源外壳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散热分支管位置相对应的散热孔,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金属挡板,L型金属挡板分别与电源外壳的上下内壁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相连接,L形金属挡板的下部开设有卡槽,位于上下L型金属挡板之间的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池芯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铜柱,铜柱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内壁的触点开关,所述位于上下的卡槽之间设置有开口端向右的U型板,U型板的左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贯穿过电源外壳左侧壁体的导向柱,位于电源外壳内部的导向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螺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主管内安装有风扇,风扇与电池芯和触点开关相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L型金属挡板穿过限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金属挡板朝向U型板的一端呈弧形形状,所述U型板的上下表面呈与L型金属挡板的端部相对应的弧形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点开关通过延时开关与电磁铁相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铜柱受热膨胀且长度变长触碰触点开关,使风扇启动,并且通过延时开关的作用,使电磁铁短暂通电,避免电磁铁长时间通电产生较多热量,电磁铁对L型金属挡板具有磁吸作用,L型金属挡板下部的卡槽卡入到U型板内,外界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散热分支管和散热主管进行流通,带走位于电源外壳内部的热量,散热效果明显,当电池芯温度降下来后,铜柱形状恢复且不再挤压触点开关,因此风扇停止转动,用手拉起导向柱即可使U型板脱离卡槽,使L型金属挡板复位,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电源外壳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电源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外壳1、电池芯6、散热分支管2、散热主管3、L型金属挡板7和电磁铁12,所述电源外壳1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池芯 6,电源外壳1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分支管2,散热分支管2均与电池芯6 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电源外壳1的内部右侧沿宽度方向设置有散热主管3,散热主管3的前侧端贯穿过电源外壳1的前侧壁体,所述散热分支管2与散热主管3的上下侧相接通,所述电源外壳1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散热分支管2位置相对应的散热孔5,电源外壳1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金属挡板7,L型金属挡板7分别与电源外壳1的上下内壁通过第一螺旋弹簧10相连接,L形金属挡板7的下部开设有卡槽11,位于上下L型金属挡板7之间的电源外壳1的左侧内壁安装有电磁铁12,所述电池芯6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铜柱13,铜柱13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6内壁的触点开关14,所述位于上下的卡槽11之间设置有开口端向右的U型板15,U型板15的左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贯穿过电源外壳1左侧壁体的导向柱16,位于电源外壳1内部的导向柱16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螺旋弹簧8;在移动电源工作的时候,电池芯6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电池芯6较多的热量传递至铜柱13上,铜柱13受热膨胀且长度变长,变长的铜柱13触碰触点开关14,使风扇4启动,在电磁铁12通电的过程中,电磁铁12对L型金属挡板7具有磁吸作用,使位于上下侧的L型金属挡7板朝向电磁铁12移动,因此使L型金属挡板7下部的卡槽卡入到U型板15内,使L型金属挡板7不能复位,因此外界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散热分支管2和散热主管3进行流通,带走位于电源外壳1内部的热量,散热效果明显,当电池芯6温度降下来后,铜柱13形状恢复且不再挤压触点开关14,用手拉起导向柱13即可使 U型板脱离卡槽11,使L型金属挡板7复位,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5进入到电源外壳1内。
所述散热主管3内安装有风扇4,风扇4与电池芯6和触点开关14相电性连接,风扇4能够加快空气在散热分支管2和散热主3管内的流通,提升散热效果。
所述电源外壳1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所述L型金属挡板7穿过限位环9,对L型金属挡板7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
所述L型金属挡板7朝向U型板15的一端呈弧形形状,所述U型板15的上下表面呈与L型金属挡板7的端部相对应的弧形形状,便于L型金属挡板7的端部在移动的过程中自动将U型板15挤向一侧,使卡槽11位于U型板15内。
所述触点开关14通过延时开关与电磁铁12相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移动电源工作的时候,电池芯6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电池芯6较多的热量传递至铜柱13上,铜柱13受热膨胀且长度变长,变长的铜柱13 触碰触点开关14,使风扇4启动,并且通过延时开关的作用,使电磁铁12短暂通电,避免电磁铁12长时间通电产生较多热量,在电磁铁12通电的过程中,电磁铁12对L型金属挡板7具有磁吸作用,使位于上下侧的L型金属挡7板朝向电磁铁12移动,因此使L 型金属挡板7下部的卡槽卡入到U型板15内,使L型金属挡板7不能复位,因此外界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散热分支管2和散热主管3进行流通,带走位于电源外壳1内部的热量,散热效果明显,当电池芯6温度降下来后,铜柱13形状恢复且不再挤压触点开关14,因此风扇4停止转动,用手拉起导向柱13即可使U型板脱离卡槽11,使L型金属挡板7 复位,避免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5进入到电源外壳1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外壳、电池芯、散热分支管、散热主管、L型金属挡板和电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池芯,电源外壳的上下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分支管,散热分支管均与电池芯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电源外壳的内部右侧沿宽度方向设置有散热主管,散热主管的前侧端贯穿过电源外壳的前侧壁体,所述散热分支管与散热主管的上下侧相接通,所述电源外壳的左侧壁体开设有与散热分支管位置相对应的散热孔,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金属挡板,L型金属挡板分别与电源外壳的上下内壁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相连接,L形金属挡板的下部开设有卡槽,位于上下L型金属挡板之间的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池芯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铜柱,铜柱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电源外壳内壁的触点开关,所述位于上下的卡槽之间设置有开口端向右的U型板,U型板的左侧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贯穿过电源外壳左侧壁体的导向柱,位于电源外壳内部的导向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螺旋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管内安装有风扇,风扇与电池芯和触点开关相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外壳的左侧内壁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L型金属挡板穿过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金属挡板朝向U型板的一端呈弧形形状,所述U型板的上下表面呈与L型金属挡板的端部相对应的弧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开关通过延时开关与电磁铁相电性连接。
CN201721098282.9U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Active CN207664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8282.9U CN207664641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8282.9U CN207664641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4641U true CN207664641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6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8282.9U Active CN207664641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46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0243A (zh) * 2019-12-24 2020-04-07 马小洪 一种避免电弧高温熔断的新型断路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0243A (zh) * 2019-12-24 2020-04-07 马小洪 一种避免电弧高温熔断的新型断路器
CN110970243B (zh) * 2019-12-24 2022-07-15 申恒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电弧高温熔断的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3205U (zh) 散热式机壳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TW201316651A (zh) 充電器
CN213521324U (zh) 便携式移动储能应急电源
CN20766464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移动电源
CN104734208A (zh) 一种带有降温风扇的移动电源
CN203775278U (zh) 带有微型散热装置的手机
CN204794296U (zh) 一种带移动电源的无线充电器
CN207010302U (zh) 可输出220v交流电的便携式大功率移动电源
CN20767748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07925619U (zh) 一种通讯设备的电池热保护机构
CN209748237U (zh) 一种集移动电源和充电器于一体的充电器
CN207559639U (zh) 一种无线感应充电的锂电池
CN207266480U (zh) 一种手机电路板防护装置
CN208656820U (zh) 一种环保电池手机
CN20935825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5211532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高散热性变压器
CN207719370U (zh) 一种锂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04856370U (zh) 一种新型的平板点按电脑充电座
CN205141084U (zh) 一种多芯手机锂电池
CN203166591U (zh) 带有多媒体信息互动功能的无线充电器
CN207338571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散热通风结构
CN20636452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5817667U (zh) 一种无线充电锂电池装置
CN208273263U (zh) 一种手机电池用pi电热膜
CN208299832U (zh) 一种高散热型手机主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