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2846U -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2846U
CN207662846U CN201820043610.3U CN201820043610U CN207662846U CN 207662846 U CN207662846 U CN 207662846U CN 201820043610 U CN201820043610 U CN 201820043610U CN 207662846 U CN207662846 U CN 207662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dy current
probe
low frequency
shell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3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少威
曹胜仁
刘文生
江野
朱国斌
王警卫
王东
王昊
裴喜伟
宋利
刘永成
句光宇
乔梁
杨希锐
邓辉
郑艳
张琬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uazho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uazho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uazho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Datang Cor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uazhong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8200436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2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2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28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技术方案是,包括涡流检测主机、连接线和低频阵列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主机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相连,主机壳体上分别装有显示器、探头连接插座,壳体内分别装有低频振荡器、锂电池、控制器、放大器、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本实用新型通过磁罐和屏蔽线圈的磁屏蔽技术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干扰,提高了缺陷分辨力,在检测过程中8个检测线圈均可独立成像,且检测灵敏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缺陷漏检,一次操作即可检测探头覆盖的受热面钢管内壁缺陷,无需往复操作,使用方便,效果好。

Description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锅炉受热面管涡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受热面管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其管材内外表面容易产生腐蚀磨损、氢损伤、侵蚀麻点、氧化凹坑、裂纹、烟气腐蚀、腐蚀孔等缺陷,缺陷的不断发展导致泄漏,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因此,对受热面钢管定期检查内壁腐蚀情况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检测,可评价受热面钢管使用状态,估算使用寿命,合理更换管排,减少非计划性停机次数,降低机组运行成本。
目前,受热面钢管内壁腐蚀检测得益于低频钢管腐蚀扫查仪,但该仪器探头主要由单体线圈构成,结构简单、线圈有效覆盖区域有限,对向火侧中心部位的管子缺陷分辨率和检测精度较高,而两侧边缘的检测灵敏度则依次下降,易造成漏检,而且由于其结构上的问题,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可有效解决锅炉受热面缺陷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涡流检测主机、连接线和低频阵列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主机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相连;
所述涡流检测主机包括主机壳体,主机壳体上分别装有显示器、探头连接插座,壳体内分别装有低频振荡器、锂电池、控制器、放大器、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锂电池的输出端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探头连接插座相连,探头连接插座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串联的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数模转换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相连;
所述探头连接插座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相连;
所述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本体,连接线本体包括总屏蔽编织网和包裹在总屏蔽编织网内的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均为单股屏蔽编织网和包裹在单股屏蔽编织网内的芯线构成的,连接线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和涡流检测主机的探头连接插座相对应的航空插头,航空插头上分别设置有与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电源线一一对应的插针,对应传输线的芯线端部与对应插针的后端相连。
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探头包括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的底板截面呈向上凹的弧面形,底板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胶轮,壳体内,在底板上沿同一径向截面的弧面形周向均布有多个检测线圈,检测线圈的外部套装有用于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磁罐,磁罐外侧的壳体内设置有励磁线圈,励磁线圈与检测线圈之间设置有用于聚焦磁路的屏蔽线圈,壳体内设置有放大器,壳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同步记录检测数据的编码器,壳体外部设置有与航空插头连接的探头插座,每个检测线圈输出端分别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的输出端、励磁线圈的输入端和编码器的输出端均与探头插座相连。
一种采用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的铁磁性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检测判废标准并进行标定
首先加工灵敏度对比试管,取同批次受热面管子,沿管子中心剖开,依次在管子内壁周向每间隔20°位置、轴向等距离间隔加工4个直径为Φ6mm、孔深为20%设计壁厚的人工缺陷盲孔,通过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对灵敏度对比试管进行扫描检测,以检测灵敏度对比试管上人工缺陷的P-T(相移量-时间)扫描曲线幅度标定缺陷的深度值,并作为检测判废标准,设置该扫描信号的相位偏差值、深度以及缺陷的所占壁厚的百分比,在检验过程中超过该幅度的缺陷,应进行判废处理;
扫描检测时,将两组导向胶轮紧贴灵敏度对比试管的表面,手动推动探头进行检测,当载有交变电流的励磁线圈靠近导电导磁钢管制成的对比试管时,由于线圈磁场的作用,在导电导磁钢管中会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受导电材料性能的影响,而涡流产生的反作用磁场又使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经放大器信号放大处理后显示在涡流检测主机的显示器中;所述P-T扫描曲线为涡流相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像;
B、缺陷定位
将两组导向胶轮紧贴待测钢管的表面,手动推动探头进行检测,以小于3~5米/分钟扫查速度匀速扫查被测管外表面;电流经低频振荡器处理后由控制器通过连接线送入探头激励线圈,激励线圈所产生的磁通覆盖8只检测线圈,并通过8通道前置放大器放大各检测线圈采集信号,并经连接线传输至涡流检测主机,当被检受热面管无缺陷时,则空间散射的漏磁通均衡对称,各检测线圈输出为零,当被检受热面管有缺陷时,缺陷对磁通和涡流场的扰动使漏磁通出现非对称分布,因而缺陷上的检测线圈会产生失衡信号,失衡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再经平衡滤波器滤波和自动数字式电子平衡,将各线置于参考“零”电平,滤波器和自动平衡的时间常数均由控制器设置,滤波和平衡后的缺陷信号分别进入移相器和增益可调放大器进行相位角固定和信号放大,放大后经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控制器,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实现缺陷位置的定位:
1)缺陷周向定位
通过低频阵列涡流探头对锅炉受热面管进行内壁缺陷检测,探头可覆盖被检管壁125°范围,每个检测线圈的P-T扫描曲线独立呈现并与线圈阵列位置相对应,当探头经过有缺陷的管壁时,相应的检测线圈就会切割漏到管壁外的磁力线而感应出一个最大电压信号,该线圈的阻抗也会发生变化并呈现在P-T扫描曲线上,从而确定缺陷的周向位置,并对周向缺陷进行记录;
2)缺陷轴向定位
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缺陷需要存储检测数据,可以选择外触发,即探头上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触发,此时P-T扫描曲线与探头扫查检测同步,探头向前扫查检测,P-T扫描曲线同步向前滚动显示,屏幕上同时显示探头扫查检测走过的距离,当遇到缺陷需要复查,探头往回扫查检测,则屏幕上实时擦除与探头后退走过的距离相等的P-T扫描曲线距离,从而确定缺陷的轴向位置,并对轴向缺陷进行记录;
C、缺陷复核
将定位的缺陷处表面清除干净,涂上耦合剂,用超声波测厚仪复测,以确认缺陷深度,管件表面几何形状不规则,对接焊缝,弯管处、管端和内应力都会可能给缺陷判别带来困扰,因此,检测最终结果以超声波测厚仪复核为准;
D、每隔2小时用灵敏度对比试管校验一次,若灵敏度对比试管上人工伤难于辨别,则之前检测无效。
本实用新型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采用8个沿圆周方向阵列的检测探头可有效覆盖被检受热面管125°圆周面积,并通过磁罐和屏蔽线圈的磁屏蔽技术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干扰,提高了缺陷分辨力,在检测过程中8个检测线圈均可独立成像,且检测灵敏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缺陷漏检,一次操作即可检测探头覆盖的受热面钢管内壁缺陷,无需往复操作,检测数据通过数据编码器同步记录,有利于检测资料调用分析和存档,提高了检测效率,探头内设置前置的放大器,先将信号放大,以抵消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将冻结调零开关前置,消除时间差的困扰,基线偏离零点时,可及时调整归零;可有效解决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内壁腐蚀缺陷的定位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精度和现场工作效率,保障了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可靠稳定运行,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涡流检测主机壳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涡流检测主机壳体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的局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本体的局部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本体的剖面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低频阵列涡流探头使用状态的剖面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低频阵列涡流探头使用状态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低频阵列涡流探头使用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9给出,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涡流检测主机、连接线和低频阵列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主机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相连;
所述涡流检测主机包括主机壳体19,主机壳体上分别装有显示器20、探头连接插座24,壳体19内分别装有低频振荡器、锂电池、控制器、放大器、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锂电池的输出端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探头连接插座24相连,探头连接插座24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串联的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数模转换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20相连;
所述探头连接插座24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2相连;
所述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本体13,连接线本体13包括总屏蔽编织网131和包裹在总屏蔽编织网131内的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均为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和包裹在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内的芯线133构成的,连接线本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和涡流检测主机的探头连接插座相对应的航空插头14,航空插头14上分别设置有与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电源线一一对应的插针18,对应传输线的芯线端部与对应插针的后端相连。
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探头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的底板1a截面呈向上凹的弧面形,底板1a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胶轮4,壳体1内,在底板1a上沿同一径向截面的弧面形周向均布有多个检测线圈11,检测线圈11的外部套装有用于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磁罐10,磁罐10外侧的壳体1内设置有励磁线圈7,励磁线圈7与检测线圈11之间设置有用于聚焦磁路的屏蔽线圈9,壳体1内设置有放大器12,壳体1一端设置有用于同步记录检测数据的编码器8,壳体1外部设置有与航空插头连接的探头插座2,每个检测线圈11输出端分别与放大器12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12的输出端、励磁线圈7的输入端和编码器8的输出端均与探头插座2相连。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底板1a的弧度为2π/3,检测线圈11有均布的8个,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有与检测线圈一一对应的8根。
所述壳体上分别装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数码旋钮21、电源开关22、充电插口23、USB接口25、接地插座26和RS-232打印机接口27,所述显示器为触摸屏,数码旋钮21用于调节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值,即仪器灵敏度在 0.01~15.00°/div范围内可手动调节。当需要大范围改变灵敏度时,通过触摸屏调节。
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手柄3,方便手持操作;所述导向胶轮4有4个,分别两两设置在壳体底板的两侧,导向胶轮的底部伸出壳体的下端面,且均呈向下、向内倾斜设置,可与待测钢管5的管壁完全贴合,也可增加伸缩调节的功能,便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所述编码器8安装在壳体的尾部,并可以安装扭簧,利用扭簧弹力压紧确保在壳体行走过程中始终与待测钢管5的管壁接触,用以实时采集阵列扫查探头轴向扫查的距离,同步记录检测数据,便于数据后期处理、存档。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探头插座2相连的冻结调零开关6,当仪器出现异常信号,冻结调零开关可以锁定屏幕图像,以便进一步观察判定。以往的仪器操作人员通常得先搁置探头,然后再按下仪器冻结开关,由于仪器相移扫描曲线是随时间滚动的,因而将产生时间差,难于及时捕捉到检测信号,将仪器检测信号冻结调零开关前置,在低频阵列扫查探头外壳上设置可以即时冻结疑是信号,消除时间差的困扰。另外,扫查检测过程,视现场状况会出现各种干扰,以致基线偏离零点,需及时调整归零。显然,搁置探头来调零操作是不可行的。在保持探头状态下又难于进行调零操作。将仪器调零开关前置,在低频阵列扫查探头外壳上设置调零开关,调零操作便得心应手。
所述磁罐10采用铁淦氧制成,每个磁罐均覆盖与其一一对应的检测线圈,通过覆盖检测线圈的磁罐进行磁屏蔽,铁淦氧具有高磁导率,利用磁路分流原理对低频电磁场进行屏蔽,消除空间散射的漏磁通的干扰,提高了缺陷分辨力,在检测过程中8个检测线圈均可独立成像,且检测灵敏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缺陷漏检。
所述控制器包括型号为stm32f103(mpu)单片机和ep4ce10e22(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的总屏蔽编织网131和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均采用尼龙编织网制成。
一种采用所述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的铁磁性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检测判废标准并进行标定
首先加工灵敏度对比试管,取同批次受热面管子,沿管子中心剖开,依次在管子内壁周向每间隔20°位置、轴向等距离间隔加工4个直径为Φ6mm、孔深为20%设计壁厚的人工缺陷盲孔,通过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对灵敏度对比试管进行扫描检测,以检测灵敏度对比试管上人工缺陷的P-T(相移量-时间)扫描曲线幅度标定缺陷的深度值,并作为检测判废标准,设置该扫描信号的相位偏差值、深度以及缺陷的所占壁厚的百分比,在检验过程中超过该幅度的缺陷,应进行判废处理;
扫描检测时,将两组导向胶轮紧贴灵敏度对比试管的表面,手动推动探头进行检测,当载有交变电流的励磁线圈靠近导电导磁钢管制成的对比试管时,由于线圈磁场的作用,在导电导磁钢管中会感生出涡流,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形式受导电材料性能的影响,而涡流产生的反作用磁场又使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经放大器信号放大处理后显示在涡流检测主机的显示器中;所述P-T扫描曲线为涡流相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像;
B、缺陷定位
将两组导向胶轮紧贴待测钢管5的表面,手动推动探头进行检测,以小于3~5米/分钟扫查速度匀速扫查被测管外表面;电流经低频振荡器处理后由控制器通过连接线送入探头激励线圈,激励线圈所产生的磁通覆盖8只检测线圈,并通过8通道前置放大器放大各检测线圈采集信号,并经连接线传输至涡流检测主机,当被检受热面管无缺陷时,则空间散射的漏磁通均衡对称,各检测线圈输出为零,当被检受热面管有缺陷时,缺陷对磁通和涡流场的扰动使漏磁通出现非对称分布,因而缺陷上的检测线圈会产生失衡信号,失衡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再经平衡滤波器滤波和自动数字式电子平衡,将各线置于参考“零”电平,滤波器和自动平衡的时间常数均由控制器设置,滤波和平衡后的缺陷信号分别进入移相器和增益可调放大器进行相位角固定和信号放大,放大后经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控制器,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实现缺陷位置的定位:
1)缺陷周向定位
通过低频阵列涡流探头对锅炉受热面管进行内壁缺陷检测,探头可覆盖被检管壁120°范围,每个检测线圈的P-T扫描曲线独立呈现并与线圈阵列位置相对应,当探头经过有缺陷的管壁时,相应的检测线圈就会切割漏到管壁外的磁力线而感应出一个最大电压信号,该线圈的阻抗也会发生变化并呈现在P-T扫描曲线上,从而确定缺陷的周向位置,并对周向缺陷进行记录;
2)缺陷轴向定位
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缺陷需要存储检测数据,可以选择外触发,即探头上编码器的脉冲信号触发,此时P-T扫描曲线与探头扫查检测同步,探头向前扫查检测,P-T扫描曲线同步向前滚动显示,屏幕上同时显示探头扫查检测走过的距离,当遇到缺陷需要复查,探头往回扫查检测,则屏幕上实时擦除与探头后退走过的距离相等的P-T扫描曲线距离,从而确定缺陷的轴向位置,并对轴向缺陷进行记录;
C、缺陷复核
将定位的缺陷处表面清除干净,涂上耦合剂,用超声波测厚仪复测,以确认缺陷深度,管件表面几何形状不规则,对接焊缝,弯管处、管端和内应力都会可能给缺陷判别带来困扰,因此,检测最终结果以超声波测厚仪复核为准;
D、每隔2小时用灵敏度对比试管校验一次,若灵敏度对比试管上人工伤难于辨别,则之前检测无效。
由上述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用新型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成本低,电流经低频振荡器处理后由控制器通过连接线送入探头激励线圈,由于增加了低频振荡器,使频率范围保持在1Hz~2000Hz,最小步进值为0.1Hz,频率越低检测的壁厚就越深,激励线圈所产生的磁通覆盖8只检测线圈,并通过8通道前置放大器放大各检测线圈采集信号,并经连接线传输至涡流检测主机,当被检受热面管无缺陷时,则空间散射的漏磁通均衡对称,各检测线圈输出为零,当被检受热面管有缺陷时,缺陷对磁通和涡流场的扰动使漏磁通出现非对称分布,因而缺陷上的检测线圈会产生失衡信号,失衡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再经平衡滤波器滤波和自动数字式电子平衡,将各线置于参考“零”电平,滤波器和自动平衡的时间常数均由控制器设置,滤波和平衡后的缺陷信号分别进入移相器和增益可调放大器进行相位角固定和信号放大,放大后经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控制器,并实现三维显示和数据分析功能;通过测定检测线圈的阻抗变化规律即可确定材料中有无缺陷;编码器同步记录检测数据,一次扫查即可检测探头覆盖面积下的管壁质量,由于在有效覆盖面积下的各检测线圈灵敏度均等,有效控制了缺陷漏检率,提高了检测效率,磁罐采用高导磁率的铁淦氧材料制作,可有效消除空间散射的漏磁通;屏蔽线圈布置在磁罐外侧,用于限制、聚焦磁路并将其引至检测线圈;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之间形成两种相互垂直的电磁场传递方式,有利于发现取向不同的线形缺陷;各线圈的信号可以分开传入仪器,有效的避免了不同线圈间的互感,采用8个沿圆周方向阵列的检测探头可有效覆盖被检受热面管125°圆周面积,并通过磁罐和屏蔽线圈的磁屏蔽技术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干扰,提高了缺陷分辨力,在检测过程中8个检测线圈均可独立成像,且检测灵敏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缺陷漏检,一次操作即可检测探头覆盖的受热面钢管内壁缺陷,无需往复操作,检测数据通过数据编码器同步记录,有利于检测资料调用分析和存档,提高了检测效率,探头内设置前置的放大器,先将信号放大,放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将冻结调零开关前置,消除时间差的困扰,基线偏离零点时,可及时调整归零;包括8个通道的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以及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端部设有24针航空插头,方便连接,屏蔽效果良好,阻抗匹配吻合,信号传输稳定、无损耗,低频振荡器使频率范围保持在1Hz~2000Hz,最小步进值为0.1Hz,频率越低检测的壁厚就越深,从而可以用于不同壁厚的管道检测;8个检测线圈均可独立成像,且检测灵敏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缺陷漏检,一次操作即可检测探头覆盖的受热面钢管内壁缺陷,无需往复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利用低频阵列涡流探头扫描图像成像显示优势,可有效解决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内壁腐蚀缺陷的定位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精度和现场工作效率,保障了电站锅炉受热面管可靠稳定运行,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Claims (8)

1.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涡流检测主机、连接线和低频阵列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主机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相连;
所述涡流检测主机包括主机壳体(19),主机壳体上分别装有显示器(20)、探头连接插座(24),主机壳体(19)内分别装有低频振荡器、锂电池、控制器、放大器、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锂电池的输出端与低频振荡器的输入端相连,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探头连接插座(24)相连,探头连接插座(24)与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串联的平衡滤波器、移相器、增益可调放大器、数模转换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器(20)相连;
所述探头连接插座(24)通过连接线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2)相连;
所述的连接线包括连接线本体(13),连接线本体(13)包括总屏蔽编织网(131)和包裹在总屏蔽编织网(131)内的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和电源线均为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和包裹在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内的芯线(133)构成的,连接线本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低频阵列涡流探头的探头插座和涡流检测主机的探头连接插座相对应的航空插头(14),航空插头(14)上分别设置有与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激励振荡传输线、定位编码信号传输线、电源线一一对应的插针(18),对应传输线的芯线端部与对应插针的后端相连;
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探头包括壳体(1),壳体(1)为中空结构,壳体(1)的底板(1a)截面呈向上凹的弧面形,底板(1a)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胶轮(4),壳体(1)内,在底板(1a)上沿同一径向截面的弧面形周向均布有多个检测线圈(11),检测线圈(11)的外部套装有用于消除空间散射漏磁通的磁罐(10),磁罐(10)外侧的壳体(1)内设置有励磁线圈(7),励磁线圈(7)与检测线圈(11)之间设置有用于聚焦磁路的屏蔽线圈(9),壳体(1)内设置有放大器(12),壳体(1)一端设置有用于同步记录检测数据的编码器(8),壳体(1)外部设置有与航空插头连接的探头插座(2),每个检测线圈(11)输出端分别与放大器(12)的输入端相连,放大器(12)的输出端、励磁线圈(7)的输入端和编码器(8)的输出端均与探头插座(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a)的弧度为2π/3,检测线圈(11)有均布的8个,涡流采集信号传输线有与检测线圈一一对应的8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分别装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数码旋钮(21)、电源开关(22)、充电插口(23)、USB接口(25)、接地插座(26)和RS-232打印机接口(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手柄(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胶轮(4)有4个,分别两两设置在壳体底板的两侧,导向胶轮的底部伸出壳体的下端面,且均呈向下、向内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探头插座(2)相连的冻结调零开关(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罐(10)采用铁淦氧制成,每个磁罐均覆盖与其一一对应的检测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屏蔽编织网(131)和单股屏蔽编织网(132)均采用尼龙编织网制成。
CN201820043610.3U 2018-01-11 2018-01-11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2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3610.3U CN20766284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3610.3U CN20766284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2846U true CN207662846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361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284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28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1905A (zh) * 2018-01-11 2018-04-20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及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
CN111272865A (zh) * 2020-03-11 2020-06-12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阵列涡流检测金属波纹管缺陷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1905A (zh) * 2018-01-11 2018-04-20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及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
CN107941905B (zh) * 2018-01-11 2023-10-1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及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
CN111272865A (zh) * 2020-03-11 2020-06-12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阵列涡流检测金属波纹管缺陷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1905A (zh)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及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方法
CN108152367A (zh)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定位定量分析方法
CN107064291B (zh) 一种磁聚集脉冲涡流线圈检测传感器
CN207662846U (zh) 低频阵列涡流检测装置
CN104781660A (zh) 挠性涡电流探测器
CN113834801A (zh) 金属无损探伤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3376289A (zh)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应力集中区域的弱磁内检测方法
US4699007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CN105067701B (zh) 基于矩形探头的脉冲涡流检测硬件分离方法
CN101893603A (zh) 钻具螺纹装置及裂纹检测方法
CN112782274A (zh) 一种聚磁式的涡流传感器
CN109506558A (zh) 基于涡流检测的大型容器不锈钢衬厚度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333253A (zh) 一种针对钢丝绳断丝缺陷检测的阵列涡流探头及检测方法
CN109060939A (zh) 基于漏磁检测装置的钢轨缺陷宽度检测方法
CN103969332A (zh) 核电站msr大相贯线焊缝区域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11929356B (zh) 钢材缺陷磁成像装置及方法
CN206515292U (zh) 一种差动激励式涡流检测传感器
US20120025814A1 (en) Eddy current probe for surface inspection and eddy current inspectio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7675702U (zh) 一种低频阵列涡流检测主机
CN207636538U (zh) 一种金属管道腐蚀缺陷检测用低频电磁阵列传感器
CN207675706U (zh) 一种涡流探头辅助支架
CN207675703U (zh) 一种钢管内壁腐蚀缺陷检测用涡流探头
CN207379976U (zh) 一种焊件缺陷检测系统
CN201273891Y (zh) 一种用于陶瓷绝缘子的超声无损检测装置
CN207781253U (zh) 一种阵列低频涡流检测用探头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