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2619U - 一种音箱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箱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2619U
CN207652619U CN201721882237.2U CN201721882237U CN207652619U CN 207652619 U CN207652619 U CN 207652619U CN 201721882237 U CN201721882237 U CN 201721882237U CN 207652619 U CN207652619 U CN 207652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ound equipment
angle
notch
back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22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旭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tong sound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ndard Prestige Audi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ndard Prestige Audi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ndard Prestige Audi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22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2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2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2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箱架,包括底座、音箱座和设在底座上、连接支撑音箱座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圆弧状,第一支架的圆弧曲率小于第二支架的圆弧曲率。本实用新型的音箱架相对现有的直立式音箱架,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有效地提高音箱的音质:音箱振动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圆弧截面结构能够提高很好的减震效果,振动沿第二支架圆弧弯曲方向传递,圆弧自身具有很好的弹性,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音箱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辅助设备,具体是一种音箱架。
背景技术
书架箱的工作原理与落式音箱相同。两者在结构及听音环境要求有一定的区别。首先,从外观上看,书架箱体积较小,通常只有普通落地音箱的1/3或1/4般大。与落地音箱不同的另一方面是,书架箱通常只采用两个喇叭单元,高音、低音各一个,而落地音箱通常有三个或以上的喇叭。再次,书架箱由于受尺寸所限,低音单元并不像落地音箱的低音那么大,通常只有6英寸,甚至更小一些。至于书架箱的内里结构,通常只有一个箱室,不像落地箱般单独设置低音声箱。另外,书架箱工作时,需用一对专业的脚架。值得一提的是,书架箱的脚架十分重要,它并不仅仅是肩负承托箱体之功能,同时它可降低箱体由于震动所带来的谐振,从而使音质得以保证,同时,用脚架承托可使书架箱的低音更加结实有弹性。传统的书架箱采用的音箱架都是直立式的,其受力减震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减少音箱的谐振,提高音箱音质的音箱架。
本实用新型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音箱架,包括底座、音箱座和设在底座上、连接支撑音箱座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圆弧状,第一支架的圆弧曲率小于第二支架的圆弧曲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本实用新型的音箱架相对现有的直立式音箱架,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有效地提高音箱的音质:音箱振动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圆弧截面结构能够提高很好的减震效果,振动沿第二支架圆弧弯曲方向传递,圆弧自身具有很好的弹性,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音箱架,包括底座1、音箱座2和设在底座上、连接支撑音箱座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圆弧状,第一支架的圆弧曲率小于第二支架的圆弧曲率。
实施例1
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6,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61,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7,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71,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块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实施例2
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8,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81,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9,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91,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块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实施例3
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6,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61,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7,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71,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8,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81,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9,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91,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块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音箱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音箱座和设在底座上、连接支撑音箱座的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圆弧状,第一支架的圆弧曲率小于第二支架的圆弧曲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的第一支撑块上开有第一斜口,第二支架的下端与第一斜口配合连接;所述的音箱座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一端端面连接第一支架内侧,另一端开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上配合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开有第二斜口,第二支架的上端与第二斜口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块。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包裹有皮料。
CN201721882237.2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音箱架 Active CN207652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2237.2U CN20765261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音箱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2237.2U CN20765261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音箱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2619U true CN207652619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7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2237.2U Active CN20765261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音箱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2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6070A (zh) 一种屏幕自发声的平板显示装置
CN105681983A (zh) 扬声器
CN103096220A (zh) 平板发声装置
CN206181363U (zh) 发声器件
CN107396256A (zh) 扬声器箱
CN207652619U (zh) 一种音箱架
CN208479882U (zh) 一种具备防尘外罩的蓝牙音箱
US8391519B2 (en) Treble bass coaxial loudspeaker
CN208638656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8940228U (zh) 一种平板音箱及其扬声器装置
CN209526869U (zh) 发声器件
CN208638637U (zh) 扬声器
CN207652617U (zh) 一种音箱脚架
CN208227276U (zh) 防共振音箱
CN205584416U (zh) 一种喇叭减震结构及使用该减震结构的喇叭
CN205847546U (zh) 微型发声器
CN206611564U (zh) 音箱防共振装置及具有其的音箱
CN101695145A (zh) 薄型扬声器音盆
CN206894892U (zh) 电容麦克风传感器的减震降噪支架
CN209072721U (zh) 一种强心夹层音盆
CN207947901U (zh) 一种可提升电声性能的扬声器盆架结构
CN202276462U (zh) 发声器
CN203368743U (zh) 一种压电陶瓷平板扬声器振子及其安装结构
CN207652620U (zh) 一种书架音箱
CN207625766U (zh) 一种可调式组合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0

Address after: No. 14, Sanjiang Road, Songbai arch, Dongjing village, Xinya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intong soun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805 Dongjing village, Xinhua Town,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IAOWEI SOUND EQUIPMENT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