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0200U - 发热管 - Google Patents

发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0200U
CN207640200U CN201720826573.9U CN201720826573U CN207640200U CN 207640200 U CN207640200 U CN 207640200U CN 201720826573 U CN201720826573 U CN 201720826573U CN 207640200 U CN207640200 U CN 20764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pipe
heating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265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秀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265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咖啡机的发热管的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发热管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的外侧具有发热膜,所述发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以便对流过所述加热管道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采用膜式加热技术,其加热效率高,并且容易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酿造例如咖啡饮料的电器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从中流过的水进行加热的发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饮料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成为人们尤其是追求生活品质者的日常饮品。目前的咖啡饮料的制作方式主要有:采用速溶式咖啡冲泡、采用现有咖啡粉在咖啡机中自己进行泡制以及利用咖啡机现场磨制咖啡豆并进一步泡制等。
上述咖啡机通常具有发热装置来对流过该发热装置的水进行加热,并且将经加热的热水冲淋到咖啡粉上来冲泡制得咖啡饮料。
如图1所示,即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咖啡机的截面示意图,其公开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201020553983.9号(授权公告号为CN 201861447 U)中。该咖啡机包括主体(未图示)、水箱1、浮动阀2、容器3、进水硅胶管4、发热管5、单向阀6、浮动阀固定支架7、出水硅胶管8和U形弯管9等。该发热管5紧贴在该U形弯管9上,以在通电发热时给该U形弯管9提供热量。
该图1所示的咖啡机的工作原理是:向水箱1加入定量的水,水箱1内由于水的压力作用而冲开浮动阀2,水流入容器3内,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容器3内的浮动阀2上浮堵住水箱1的下水口,容器3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冲开单向阀6,水经过U形弯管9加热,从U形弯管9的出水口流经过出水硅胶管8和盛有咖啡粉的漏斗,泡制成的咖啡饮料最后流向玻璃杯内。
这种由发热管5和U形弯管9组合成的发热装置是一般的电热管(通常采用的是电阻加热线圈),由于其发热管5和U形弯管9之间的贴合难以达到紧密的接触而且发热管5未与U形弯管9接触的部分容易散发热量,因此其加热的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发热管5自身的发热和散热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不易精确控制所提供的热水的温度。
其它相关的咖啡机还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1610023861.0号(公开号为CN105520636 A)、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201620380398.0号(授权公告号为CN 205947660U)等。它们的发热装置也采用类似的U形发热管。
现有技术中也有带咖啡豆磨碎机构的咖啡机,这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1610252994.5号(公开号为CN 105962785 A)、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1710083942.4号(公开号为CN 106580105 A)等。这些带咖啡豆磨碎机构的咖啡机的发热装置也多是采用类似的U形发热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发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热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1是提供一种发热管,该发热管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加热管道。其中,所述加热管道的外侧具有发热膜,所述发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以便对流过所述加热管道的水进行加热。
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U形,使得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相同高度。
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J形,使得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
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直线形。
技术方案5. 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加热管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技术方案6. 根据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的加热管道包括曲面部分和平面部分而使得所述加热管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技术方案7.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曲面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以密封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技术方案8.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曲面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以密封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技术方案9.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平面部分包括导热板,在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电绝缘膜,并且在所述电绝缘膜上设置有所述发热膜。
技术方案10.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热管,其中,所述导热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导热板的温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采用膜式加热技术,其中的发热膜直接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外侧,因此发热膜在通电发热时产生的热量能够立即传递给加热管道,这使得加热效率高。第二,由于发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快速产生高温,并且在断电时能够快速消散热量,因此容易精确地控制所提供的热水的温度。第三,当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J形而使得出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位置时,该发热管的加热管道的与出水口相邻的部分中的冷水能够在发热管刚开始供电时被充分加热后才由出水口流出,避免了在例如咖啡机刚开始工作时会有温度不够高的水排出的问题。
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可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咖啡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咖啡机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咖啡机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咖啡机的另一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咖啡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咖啡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平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咖啡机的发热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发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咖啡机的发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并且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咖啡机的发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描述仅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保护范围无任何限制。
另外,为了易于描述一个部件或部件与附图所示的另一部件或部件的关系,可在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用语,诸如“下部”、“上部”和类似用语。应了解的是,空间相对用语预期涵盖除了附图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和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举例而言,如果附图中的装置颠倒,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部件“下部”的部件然后可定向于其它部件或部件“上部”。
请参照图2、图3和图4,它们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咖啡机100的一个组装立体示意图和两个截面示意图。该咖啡机100主要包括机身10、水箱20、发热管30、冲泡室40、咖啡豆箱50、咖啡豆磨碎机构60、支撑座70和容器80。
一并参照图5和图6所示,该机身10可包括上机身11和下机身15。该上机身11可包括上机身盖12以及设置在上机身11内的电机PCB 13和电机PCB盒14。该下机身15可包括控制面板16、下机身盖17和多个(例如三个或四个)胶脚18。该上机身11和下机身15以及上机身盖12和下机身盖17组合形成各种容纳空间和安装位置,以便容纳或安装咖啡机100的各种必要部件。当然,该机身10也可以不采用上机身11和下机身15这种两大半件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容纳或安装的目的即可。
该支撑座70设置在该机身10的底部处,该支撑座70内可设有加热器71,并且该支撑座70还可包括装饰板72、隔热板73等。该装饰板72设置在支撑座70的上方位置,用于与容器80接触。该隔热板73位于加热器71下方,以防止加热器71产生的热量传向下机身盖17。该加热器71主要用于加热、保温该容器80内的咖啡饮料。
该水箱20可包括水箱主体21、水箱盖22和水箱密封塞23。该水箱20能够放置在该机身10上并且用于提供待加热的水。其中,当该水箱20从该机身10上拿起时,该水箱密封塞23用于密封水箱20的底部而避免漏水;并且,当该水箱20放置在该机身10上时,该水箱密封塞23打开而向发热管30供水。
该咖啡豆箱50安装在该机身10上,该咖啡豆磨碎机构60安装在该机身10内。该咖啡豆箱50用于容纳咖啡豆并将咖啡豆提供至该咖啡豆磨碎机构60,该咖啡豆磨碎机构60用于将该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并将该咖啡粉提供至该冲泡室40。该咖啡豆箱50可包括咖啡豆箱主体51、咖啡豆箱盖52和咖啡豆挡板53。该咖啡豆挡板53可被驱动移动而闭合或打开该咖啡豆箱主体51的底部,以在打开时释放一定量的咖啡豆给该咖啡豆磨碎机构60。该咖啡豆磨碎机构60可包括上刀片61、下刀片62、电机63、豆槽64、豆槽密封盖65、豆刮轮66等。该上刀片61和下刀片62配合而在电机63的驱动下对咖啡豆进行研磨。该豆槽密封盖65安装在豆槽64上,研磨成的咖啡粉可借助豆刮轮66的转动而输送给该冲泡室40。该豆槽64的底部出口处还可设有出粉密封块67。该出粉密封块67可经驱动而在对咖啡粉进行冲泡时密封该豆槽64的底部出口,以便避免水蒸气进入该豆槽64内。
该发热管30安装在该机身10内并且用于对由该水箱20提供的水进行加热。该发热管30包括进水口31、出水口32和设置在该进水口31与出水口32之间的加热管道33。该进水口31可借助冷水连接硅胶管311与该水箱20连通。该出水口32可借助热水连接硅胶管321、输水管322和出水盒323而将热水输送至该冲泡室40。该冷水连接硅胶管311内可设有单向阀324(参见图6所示),以保证水仅从该进水口31流往出水口32。
该冲泡室40用于容纳咖啡粉并且用于接收经该发热管30加热的热水,以便由所接收的热水对该咖啡粉进行冲泡。该冲泡室40可包括漏斗盒41和漏斗滤网42。使用时,该冲泡室40可与安装在上机身11上的漏斗左滑轨43和漏斗右滑轨44相配合,从而使该冲泡室40沿着漏斗左滑轨43和漏斗右滑轨44插入上机身11限定的空间内来泡制咖啡。该冲泡室40还可沿着漏斗左滑轨43和漏斗右滑轨44从上机身11拉出,以便倾倒豆渣和清洗漏斗盒41和漏斗滤网42。
该容器80能够放置在该支撑座70上,并且用于收集泡制成的咖啡。该容器80可为玻璃容器、陶瓷容器或金属容器等。
一并参照图7和图8所示,该发热管30的加热管道33的外侧具有发热膜34,该发热膜34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以便对流过该加热管道33的水进行加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发热管30的加热管道33可包括曲面部分35和平面部分而使得该加热管道33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该半圆形并不局限于由经过圆心的直线与圆弧所形成的半圆,只要是由一段圆弧和直线所形成的形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用语“半圆形”的范围内)。该曲面部分35可为不锈钢、铜、铝等金属,并且可由一整片材料压制而成。该平面部分可包括导热板(例如不锈钢板、铜板、铝板等)36。在该导热板36上设置有电绝缘膜37,并且在该电绝缘膜37上设置有该发热膜34。该导热板36上还可设置温度传感器38,该温度传感器38可设置成与该导热板36直接接触,以便检测该导热板36的温度。该温度传感器38优选为NTC(负温度系数,Nega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温度传感器。该发热膜34可通过例如印刷的方式形成在该电绝缘膜37上。该发热膜34以导电图案的形式大致均匀地分布在该导热板36上,以便对该导热板36均匀地加热。该发热膜34还可通过两个导电端子341而与温度控制器(图未示)连接。
如图7所示,该发热管30的整体形状可呈J形,使得该出水口32的位置高于该进水口31的位置。该曲面部分35和该平面部分(尤其是该导热板36)以密封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优选的是,该曲面部分35和该平面部分(尤其是该导热板36)以密封的方式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产生的焊缝39)在一起。此处所述的密封的方式指的是该发热管30的除出水口32和进水口31这两个端口之外的其它部分是密封而不漏水的。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发热管的整体形状也可呈U形,使得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相同高度。也就是说,该U形发热管除了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相同高度之外,其它的特征与上述的发热管30相同。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发热管的整体形状也可呈直线形,例如使得出水口位于进水口的竖直上方。
另外,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另一种发热管91的加热管道92的横截面也可呈圆形。该圆形发热管91可由整片的材料卷制、接合(例如,铆合或焊接)而成,或由两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管材接合而成;此时,电绝缘膜93和发热膜94需设置在该加热管道92的全部或一部分外表面上,优选是设置在加热管道92的位于下方的表面上。该电绝缘膜93和发热膜94的设置方式可与上述的电绝缘膜37和发热膜34类似。
再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又一种发热管95的加热管道96的横截面也可呈方形(例如,正方形或长方形)。该方形发热管95可由整片的材料卷制、接合(例如,铆合或焊接)而成,或由两个截面为L形的板材接合而成,或由四个截面为平板形的板材接合而成;此时,电绝缘膜97和发热膜98需设置在该加热管道96的全部或一部分外表面上,优选是设置在加热管道96的位于下方的表面上。该电绝缘膜97和发热膜98的设置方式可与上述的电绝缘膜37和发热膜34类似。
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还可包括实现其功能的其它必要部件,这些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述。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采用膜式加热技术,其中的发热膜直接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外侧,因此发热膜在通电发热时产生的热量能够立即传递给加热管道,这使得加热效率高。第二,由于发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快速产生高温,并且在断电时能够快速消散热量,因此容易精确地控制所提供的热水的温度。第三,当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J形而使得出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口的位置时,该发热管的加热管道的与出水口相邻的部分中的冷水能够在发热管刚开始供电时被充分加热后才由出水口流出,避免了在例如咖啡机刚开始工作时会有温度不够高的水排出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改进、修改和变形,但这些改进、修改和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都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热管,其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的外侧具有发热膜,所述发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以便对流过所述加热管道的水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U形,使得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位于相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J形,使得所述出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整体形状呈直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加热管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加热管道包括曲面部分和平面部分而使得所述加热管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以密封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以密封的方式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部分包括导热板,在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电绝缘膜,并且在所述电绝缘膜上设置有所述发热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导热板的温度。
CN201720826573.9U 2017-07-10 2017-07-10 发热管 Active CN20764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6573.9U CN207640200U (zh) 2017-07-10 2017-07-10 发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26573.9U CN207640200U (zh) 2017-07-10 2017-07-10 发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0200U true CN207640200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6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26573.9U Active CN207640200U (zh) 2017-07-10 2017-07-10 发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0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5059U (zh) 电气装置和构件
EP2481329A1 (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JP2007532276A (ja) 飲料調理用温水器、電気温水器、及び飲料調理用ワイヤレス電気温水器
GB2452981A (en) Flow-through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WO2004008922A3 (en) Multi-function beverage maker
CN207640200U (zh) 发热管
CN207640194U (zh) 咖啡机
CN205568715U (zh) 一种磨豆咖啡机
CN201398851Y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109222661A (zh) 发热管
CN109222656A (zh) 咖啡机
CN103156518A (zh) 即开式开水器
CN201870455U (zh) 虹吸式咖啡壶
CN202269904U (zh) 咖啡机
WO2019171310A1 (en) A flow heater for heating fluid and/or for generating steam, and a heater assembly and a flow device for heating fluid and/or for generating steam comprising such a heater
CN209951058U (zh) 一种高热能利用率冲泡装置
WO2009015535A1 (fr) Contenant chauffant électrique et procédé de chauffage électrique associé
CN102987924B (zh) 咖啡机
CN208925935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CN209474408U (zh) 发热部
CN217390479U (zh) 一种锅炉加热式咖啡机
CN212326163U (zh) 一种实用性加热旅行咖啡杯
EP3769650B1 (en) Heating unit
CN209003596U (zh) 台式即热式饮水机
CN203709820U (zh) 即热式茶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