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9908U -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9908U
CN207639908U CN201720718693.7U CN201720718693U CN207639908U CN 207639908 U CN207639908 U CN 207639908U CN 201720718693 U CN201720718693 U CN 201720718693U CN 207639908 U CN207639908 U CN 207639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f
longeron
crossbeam
type goods
hang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86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佳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en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e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en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e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186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9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9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9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壁式置物架,所述挂壁式置物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呈水平地固定于一壁面;至少两个纵梁,所述纵梁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纵梁的上端部支承于所述横梁;以及,至少一个搁板,所述搁板呈水平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搁板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搁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纵梁以榫接的方式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挂壁式置物架整体结构简洁大方、稳固,组装和改装都非常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自行设计置物架,可以适用于诸如客厅、书房、阳台等居家场所以及办公或展示场所,应用场所多元化。

Description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壁式置物架,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家居环境或办公环境中,人们喜欢放置一些柜子,例如书柜、展示柜等,或架子,例如书架、花架或其他置物架;这些柜子或架子可以用于摆放物品。
目前市场上的这些柜子或架子,通常来说,应用比较单一,仅适宜放置于特定的空间或区域,例如仅用作放置于书房或客厅的书架、仅用作放置于阳台的花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置物架都是通过拼装的方式组装而成,一旦组装完成后,后续无法拆卸,无法改装,例如,若用户希望能扩充搁置空间,或者减少搁置空间、增加房间使用空间,搁板/搁架无法添加或减少,只能再换新的置物架。再者,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置物架,若结构稳固,则组装方式会比较复杂,并且为满足诸如展示和收纳等复合功能以及美观,结构设计往往繁复,存在很多无意义的装饰,不够简洁大方。
因此,上述应用单一、使用受限、无法改装且不够简洁大方等问题是对置物架结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置物架,所述挂壁式置物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呈水平地固定于一壁面;至少两个纵梁,所述纵梁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纵梁的上端部支承于所述横梁;以及,至少一个搁板,所述搁板呈水平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搁板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搁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纵梁以榫接的方式配合。
优选的,所述纵梁的上端部设有一挂槽,所述纵梁通过所述挂槽勾挂于所述横梁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上端面为一倾斜面,其与所述壁面的向上延伸的方向夹呈一锐角,所述横梁的上端面与所述挂槽的顶面勾挂配合。
优选的,所述横梁在其远离所述壁面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数个对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凹槽,当所述纵梁勾挂于所述横梁的上端面时,所述挂槽嵌合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一将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壁面的安装固定件。
优选的,在所述纵梁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挂槽的上方设有加强件。
优选的,所述加强件为木楔子或金属楔子。
优选的,所述纵梁上开设有数个对竖直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凹槽,在竖直方向上,数个第二限位凹槽呈间隔地设置;每一个所述搁板上设有数个插槽,在水平方向上,数个插槽呈间隔地设置;当所述搁板通过所述插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嵌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开设于所述纵梁的远离所述壁面的一侧面及其相邻的两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挂壁式置物架整体结构简洁大方、稳固,组装和改装都非常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自行设计置物架,可以适用于诸如客厅、书房、阳台等居家场所以及办公或展示场所,应用场所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挂壁式置物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横梁与纵梁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变形实施例的挂壁式置物架的立体图;
图7为另一变形实施例的挂壁式置物架的立体图;
图8为再一变形实施例的挂壁式置物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替代实施例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壁式置物架,其包括一横梁10、至少两个纵梁20和至少一个搁板30。
在实施例1的挂壁式置物架中,其包括一个横梁10,两个纵梁20和四个搁板30。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0,纵梁20和搁板30均采用木质板材,优选的,均采用相同材质,例如相同颜色和花纹的板材。
如图1和2所示,横梁10呈水平地固定于一壁面L。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0通过两个安装固定件40固定于壁面L。关于安装固定件40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安装固定件,例如螺钉。
如图1和图3所示,纵梁20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纵梁20呈间隔设置,每一个纵梁20的上端部支承于横梁10,或者说,横梁10实现对纵梁20的竖直方向上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纵梁20的上端部设有一挂槽21,纵梁20通过挂槽21勾挂于横梁10的上端面10a。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横梁10的上端面10a为一倾斜面,其与壁面L的向上延伸的方向夹呈一锐角,如图3和图5所示,横梁10的上端面10a与挂槽21的顶面勾挂配合。采用这样的勾挂结构,可以实现横梁10与纵梁20之间的稳固连接,横梁10的倾斜的上端面10a可以更好地防止纵梁20脱离(脱离方向为远离壁面L的方向)。
在另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在纵梁20的内部、且位于挂槽21的上方设有加强件50,优选的,加强件50可以为木楔子或金属楔子。具体的,如图9所示,在挂槽21上方的纵梁20内部设有两个木楔子50,木楔子50的在纵梁20内部的延伸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优选的,与壁面L也垂直。在纵梁20的上端部设置这样的加强结构,主要是考虑到纵梁20的挂槽21的内顶面的应力较为集中,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挂槽21上方的部分断裂、脱离纵梁20主体,因此在这个位置设一个或多个加强件50,紧固挂槽21上方的部分,分散挂槽21的受力。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横梁10在其远离壁面L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数个对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凹槽11,如图5所示,当纵梁20勾挂于横梁10的上端面10a时,挂槽21嵌合入第一限位槽11内,第一限位槽11限制纵梁2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即限制纵梁20的左右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固定件4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限位槽11内,采用这样的结构,当纵梁20勾挂于横梁10的上端面10a时,挂槽21刚好遮挡住安装固定件40,整个挂壁式置物架不会暴露出金属的零部件,整体更简洁美观。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搁板30呈水平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搁板30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搁板30与至少两个纵梁20以榫接的方式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纵梁20上开设有数个对竖直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凹槽22,在竖直方向上,数个第二限位凹槽22呈间隔地设置;每一个搁板30上设有数个插槽31,在水平方向上,数个插槽31呈间隔地设置;当搁板30通过插槽31与对应的第二限位凹槽22嵌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了纵梁20与搁板30之间的榫接配合,纵梁20的第二限位凹槽22的结构实现了对搁板30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和限位。
如图3所示,第二限位凹槽22开设于纵梁20的远离壁面L的一侧面及其相邻的两侧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更好地实现对搁板30的支撑和限位。
参见图1,实施例1的挂壁式置物架包括一个横梁10,两个纵梁20和四个搁板30,一共形成了三个置物台(置物空间)。
当然,可以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增加纵梁20,增加或减少搁板30,从而获得更多的变形结构。
参见图6、图7和图8,提供了另外三种实施例,可以看出,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将横梁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延长,增加一个或多个第一限位凹槽11(相邻第一限位凹槽1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相应地,在每一个限位凹槽11内设置一个安装固定件40固定到壁面,相应地,增加与第一限位凹槽11配合的纵梁20;以及,纵梁20的长度以及第二限位凹槽22的数量以及相邻第二限位凹槽22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以及,用户可以选择不同长度的搁板30(或者说,搁板30与几个纵梁20之间形成接榫配合),参见图6至7,不同层的搁板30也可以形成不规则的交错结构,用户可以自行设计,实现更好的设计层次感。
本实用新型的挂壁式置物架整体结构简洁大方、稳固,组装和改装都非常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自行设计置物架,可以适用于诸如客厅、书房、阳台等居家场所以及办公或展示场所,应用场所多元化。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壁式置物架包括:
一横梁,所述横梁呈水平地固定于一壁面;
至少两个纵梁,所述纵梁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纵梁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纵梁的上端部支承于所述横梁;以及,
至少一个搁板,所述搁板呈水平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搁板呈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搁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纵梁以榫接的方式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的上端部设有一挂槽,所述纵梁通过所述挂槽勾挂于所述横梁的上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的上端面为一倾斜面,其与所述壁面的向上延伸的方向夹呈一锐角,所述横梁的上端面与所述挂槽的顶面勾挂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在其远离所述壁面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数个对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凹槽,当所述纵梁勾挂于所述横梁的上端面时,所述挂槽嵌合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一将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壁面的安装固定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纵梁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挂槽的上方设有加强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为木楔子或金属楔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上开设有数个对竖直方向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凹槽,在竖直方向上,数个第二限位凹槽呈间隔地设置;
每一个所述搁板上设有数个插槽,在水平方向上,数个插槽呈间隔地设置;
所述搁板通过所述插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嵌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壁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开设于所述纵梁的远离所述壁面的一侧面及其相邻的两侧面上。
CN201720718693.7U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Active CN207639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693.7U CN20763990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8693.7U CN20763990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9908U true CN207639908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8693.7U Active CN207639908U (zh) 2017-06-20 2017-06-20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9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41071A1 (en) Modular magnetic fixture system
US20100276382A1 (en) Modular magnetic fixture system
CN112690679A (zh) 悬挂式置物架系统
US10051959B1 (en) Compact and adjustable closet hanging closet rack and organiz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207639908U (zh) 一种挂壁式置物架
CN209003385U (zh) 立体分层式中岛架
US6904714B1 (en) Decorative flower stand
CN201079155Y (zh) 壁挂式带纱门橱柜
KR20090115376A (ko) 장식장
CN204580658U (zh) 一种玩具钢木展示柜
CN209610370U (zh) 一种多功能可移转的书架与隔断
CN205568305U (zh) 一种四门立体衣柜
CN202681146U (zh) 竹制大班桌
CN209003401U (zh) 立体多功能组合式中岛展示台
CN204908598U (zh) 多功能客厅组合柜
JP3202782U (ja) ワンバイフォー材(1x4材)を主なる柱とする家具。
CN107951210A (zh)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简易衣柜
CN208318709U (zh) 组合柜
CN212878658U (zh) 一种食品体验式货架
CN203563877U (zh) 一种简易式组合家具
KR20230001680U (ko) 맞춤형 설치가능한 화장대 선반
CN210446185U (zh) 一种组合式书柜
CN201641007U (zh) 一种装饰置物多用自由格
CN207949346U (zh) 一种稳固性好的梳妆台
CN206354736U (zh) 挂衣杆组件及转角衣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