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7905U -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7905U
CN207637905U CN201721605668.4U CN201721605668U CN207637905U CN 207637905 U CN207637905 U CN 207637905U CN 201721605668 U CN201721605668 U CN 201721605668U CN 207637905 U CN207637905 U CN 207637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flow battery
vanadium
storage tank
redox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56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立中
田鲁炜
宫继禹
韩涛
曾光
初帆
初一帆
刘宗浩
吴静波
王洪博
刘静豪
萨米·佩科拉
袁寒玲
杨帆
杨一帆
刘晓江
荆棘靓
代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Raycom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Co Ltd
DALIAN REFRIGERATOR Co Ltd
Oilon Burner (wuxi) Co Ltd
Dalian New Ener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Raycom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Co Ltd
DALIAN REFRIGERATOR Co Ltd
Oilon Burner (wuxi) Co Ltd
Dalian New Ener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Raycom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Co Ltd, DALIAN REFRIGERATOR Co Ltd, Oilon Burner (wuxi) Co Ltd, Dalian New Ener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alian Rongk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Raycom 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56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7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7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7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属于液流电池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液流电池在放电阶段进行电解液冷却占用调峰负荷的问题,技术要点是:包括用于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状态的监测装置,及于监测装置发出全钒液流电池为充电状态的信号以启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对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液冷却,效果是:可降低热泵机组功率及投资。

Description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流电池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液流电池中电解液温度过高将影响电池性能,还有可能导致电解液结晶,需进行适当冷却。
由于放电阶段,液流电池为放热,因而现有的液流电池中电解液冷却在放电阶段进行,然而,放电阶段冷却电解液会占用调峰负荷,降低了储能电站调峰能力及储能电站输出功率。
而作为进一步的技术问题,在现有电池运行和电解液冷却方式下,只是通过分散的工艺空调等设备对电解液进行冷却,或者大多是通过集装箱模块化设计,每个集装箱都采用风冷或水冷的实时冷却的方式维持电解液的温度。这样的冷却方式功耗较大,大致占电池总输出功率的4-5%,因而降低了电池的输出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液流电池在放电阶段进行电解液冷却占用调峰负荷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监测装置,及于监测装置发出全钒液流电池为充电状态的信号以启动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对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液冷却。
进一步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还包括正极电解液储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该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及电解液换热器,所述电解液换热器的壳侧为电解液,管侧为若干并联的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工质。
进一步的,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通过所述制冷剂管吸收电解液释放的热量,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由循环冷却系统冷却以获得冷量。
进一步的,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安装有压缩机,该压缩机可由控制装置控制,在全钒液流电池充电状态启动、全钒液流电池放电状态停止。
进一步的,换热器控制阀设置在电解液换热器和/或热泵机组的制冷工质侧,并与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全钒液流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位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一侧的负极电解液储罐,该负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且电解液循环泵的下游连接电堆,电堆回连于负极电解液储罐。
进一步的,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截止阀,在截止阀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膨胀阀,在截止阀与冷凝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止回阀。
进一步的,测温装置设置在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泵的入口处。
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的制冷运行时间,由原来的电池放电阶段冷却,改为充电阶段进行制冷,可降低热泵机组功率及投资,因为电池储能本身就是用于调节电网负荷,在充电时启动制冷设备可以更多消纳电网谷电,因而充电阶段对电解液冷却可以使得放电时不再占用调峰负荷,作为进一步的效果,因此采用分时冷却系统,提高储能电站调峰能力约4-5%,提高储能电站消纳谷电能力约4-5%。
附图说明
图1为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其中:
1.电堆,2.正极电解液储罐,3.负极电解液储罐,4.电解液循环泵,5.冷却系统,6.电解液换热器,7.测温装置及温度变送器,8.换热器控制阀,9.止回阀,10.蒸发器,11. 冷凝器,12.压缩机,13.膨胀阀,14.循环冷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其记载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包括电堆1、正极电解液储罐2、负极电解液储罐3、电解液循环泵4、监测装置、冷却系统5,以及管路;
本实施例为了改变传统的制冷运行时间,由原来的电池放电阶段冷却,改为充电阶段进行制冷,以降低热泵机组功率及投资,电池放电阶段释放热量,因而基本在放热时冷却,即放电阶段制冷,然而,放电阶段进行冷却,特别是换热冷却,会对调峰负荷占用,而电池储能本身就是用于调节电网负荷,在充电时启动制冷设备可以更多消纳电网谷电,因而充电阶段对电解液冷却可以使得放电时不再占用调峰负荷。
由此,该适用于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监测装置,及于监测装置发出全钒液流电池为充电状态的信号以启动的冷却系统5,所述冷却系统5用于对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液冷却。
其中的监测装置,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系统都会用到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该管理系统BMS主要是监测电池的OCV,转换为SOC,然后控制电池运行。
所述的冷却系统5包括电解液换热器6、热泵机组和温控系统;其中温控系统包括测温装置、变送器、控制装置和换热器控制阀8;
所述的电解液换热器6设置在每个正极电解液储罐2处,所述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控制阀8安装在换热器制冷剂入口阀后,壳侧为电解液,管侧为制冷机冷剂,各电解液换热器6的冷剂并联,汇总后进入所述热泵机组,实现集中制冷;所述测温装置设置在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处。
热泵机组包括:关断阀(制冷剂入口阀),作用:控制制冷系统的启动、停止;膨胀阀13,作用:节流装置,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冷凝器11或贮液器中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节流后降至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蒸发器10制冷剂的流量;止回阀9,作用:防止介质倒流、防止压缩机12驱动电动机反转;在该实施例中,在蒸发器10与冷凝器1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截止阀,在截止阀与蒸发器10 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膨胀阀13,在截止阀与冷凝器1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止回阀9。
所述电解液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并联且释放由电解液收集的热量以供应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由循环冷却系统14冷却以获得冷能,该方法反映了电解液换热器6 与热泵机组的组织关系。
热泵机组还包括压缩机,热泵机组的蒸发器10与冷凝器11之间安装由控制装置控制以分时启停的压缩机12,所述的压缩机12应在全钒液流电池充电状态启动,于全钒液流电池放电状态停止。
在一种实施例中,热泵机组的换热器控制阀8位于换热器制冷剂入口阀后,在蒸发器 10与换热器控制阀8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膨胀阀13,并在换热器控制阀8与冷凝器11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止回阀9,在止回阀9与换热器控制阀8之间安装有关断阀。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热泵机组还包括换热器控制阀8,其可以作为单独的部分或者热泵机组的组成部分,如为热泵机组中,所述换热器控制阀8设置在热泵机组的制冷工质侧,所述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热泵机组,或者热泵机组和电解液换热器6的启停,在一个实施中,换热器控制阀还可以被设置为对热泵机组的输出功率进行调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被设置为通过换热器控制阀8控制电解液换热器6的启停和/或调节其输出功率。
由上述方案,在关断阀与换热器控制阀8均仅作为启停作用使用,那么仅保留关断阀于管路中即可。
由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方案,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系统用于对电解液冷却,而热泵机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集中制冷,对于冷却系统的启动时机,即控制装置是通过换热器控制阀8控制电解液换热器6的启停来实现;而在另一种方案中,由控制装置控制以分时启停的压缩机12以控制冷却系统的启用时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系统可以即为包括安装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该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4及电解液换热器6,所述电解液换热器6的壳侧为电解液,管侧为若干并联的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工质。还可以是该冷却系统与热泵机组的组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全钒液流电池系统还包括位于正极电解液储罐2的一侧的负极电解液储罐3,该负极电解液储罐3的电解液循环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4,且电解液循环泵 4的下游连接电堆1,电堆1回连于负极电解液储罐3。
在一种实施例中,测温装置设置在正极电解液储罐2的电解液循环泵4的入口处,测温装置是为了配合冷却方法中,对于电解液温度的监测。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方法为:
根据现有系统测试数据确定单次循环系统温升特性曲线,该曲线表明了电池在不同SOC 状态下,充电和放电时的散热功率,结合电解液的体积和比热,可计算出电解液的温升特性曲线,再结合电池运行控制温度,该温度为根据电池运行特性,预先设定的电解液理想温度,各电池制造商的电池特性不同,该值一般为25-35℃,以能够设定冷却系统5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策略及温度控制目标值。
温度控制策略如下:电池开始充电后,确定电池现有蓄电量,根据电池蓄电量、电解液初始温度及系统测试得出的温升曲线,得出电池完全放电结束后(即SOC=0)电解液的温度;根据
Q=(T1-T2)×C×V;
Q: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冷却的热量;
T:电解液放电后温度;
T2:电池运行控制温度;
C:电解液比热;
V:电解液体积;
能得出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冷却的热量,即热泵系统需要提供的冷量,根据剩余充电时间,计算出热泵系统的输入功率,通过PLC控制装置实现电解液温度控制。
例如:电解液初始温度29℃,SOC=30%,电池运行控制温度30℃,查电池温升特性曲线,得到电池充满电需要时间T=4小时,完全放电后,系统温升为2.6℃,即此时电解液温度为 31.6℃,电解液密度为1440kg/m3,比热:3.12kj/kg.k,电解液体积:2×30m3=60m3,按照公式计算:
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冷却的热量Q=(电解液放电后温度-电池运行控制温度)×电解液比热×电解液体积=(31.6-30)℃×3.12kj/kg.k×60m3×1440kg/m3=431308.8kJ,制冷功率P=Q/T=29.952kW。
在该冷却方法中,作为一种方案,每个电池单元独立控制。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其记载了一种冷却方法:
根据现有系统测试数据确定单次循环系统温升,结合电池运行理想温度,设定冷却系统 5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策略及温度控制目标值,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当任意一个独立单元的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Ti高于30℃时,打开该独立单元换热器控制阀8DZi,联合启动制冷剂循环泵PP1和热泵机组RM1,如PP1和RM1已处于开启状态,按照方案第二条调节热泵机组输出功率;经一段时间冷却后,当任意一个独立单元的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Ti降至29℃,关闭该独立单元换热器控制阀8Dzi,直至所有独立单元的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T1~Tn均降至29℃以下时,停止制冷剂循环泵PP1和热泵机组RM1。
根据t时刻各独立单元的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推算下一时刻冷却系统5总制冷需求量Qt+1,调节热泵机组输出功率;分析t时刻各独立单元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T1~Tn,按照方案第一条的温度控制策略以及温度从高至低的优先等级,调节各独立单元换热器温控阀的开度和开关状态。t+1时刻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所有独立单元的电解液循环泵4入口温度T1~Tn均降至29℃以下,冷却系统5停止运行。
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液流电池在放电阶段进行电解液冷却占用调峰负荷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监测装置,及于监测装置发出全钒液流电池为充电状态的信号以启动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对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液冷却。由上述方案,本实施例改变传统的制冷运行时间,由原来的电池放电阶段冷却,改为充电阶段进行制冷,可降低热泵机组功率及投资,因为电池储能本身就是用于调节电网负荷,在充电时启动制冷设备可以更多消纳电网谷电,因而充电阶段对电解液冷却可以使得放电时不再占用调峰负荷,作为进一步的效果,因此采用分时冷却系统,提高储能电站调峰能力约4-5%,提高储能电站消纳谷电能力约 4-5%。
而作为进一步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全钒液流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正极电解液储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该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及电解液换热器,所述电解液换热器的壳侧为电解液,管侧为若干并联的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剂。
该方案中说明了冷却系统的一种具体方案,该冷却系统的启动通过所述时机控制启动逻辑可以实现充电冷却的目的。
所述热泵机组的蒸发器通过并联的制冷剂管路吸收并由电解液收集的热量,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由循环冷却系统冷却以获得冷能。由上述方案,使用热泵机组级联电解液换热器作为冷却系统,且多个电解液换热器的制冷剂管(作为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并联设置,从而能够对多个电解液换热器集中冷却,相较于分散冷却或分散的空调设备冷却,更为集中的冷却方式功耗更小,能够提高液流电池的输出功率。
所述的循环冷却系统为风冷循环冷却系统和/或水冷循环冷却系统。
自然的,该循环冷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冷凝器端制冷换热,因而除了上述风冷、水冷系统外,现有技术中的其余形式的冷却系统均可以被使用。
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冷却系统,还包括位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一侧的负极电解液储罐,该负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且电解液循环泵的下游连接电堆,电堆回连于负极电解液储罐。
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安装有由控制装置控制以分时启停的压缩机,换热器控制阀设置在换热器的制冷工质侧,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的压缩机以在全钒液流电池充电状态启动,于全钒液流电池放电状态停止。
由此,该冷却系统的分时充电阶段启动的方案主要是对于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的启停控制得以实现的,且制冷量、制冷时间的控制也可以由压缩机控制实现。
测温装置设置在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泵的入口处,测温装置对于温度数据采集,主要是为了实现集中制冷方法时,提供基础数据。
换热器控制阀位于换热器制冷剂入口阀后,在蒸发器与换热器控制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膨胀阀,并在换热器控制阀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止回阀,在止回阀与换热器控制阀之间安装有关断阀。其中,所述的关断阀的作用是完全关断的,虽然换热器控制阀基本能起到类似的作用,然而,由于换热器控制阀不能完全关断,为了安全性,在止回阀与换热器控制阀之间安装有关断阀,关断阀(制冷剂入口阀)作用:控制制冷系统的启动、停止;膨胀阀作用:节流装置,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冷凝器或贮液器中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或过冷液体)节流后降至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调节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流量;止回阀作用:防止介质倒流、防止压缩机驱动电动机反转。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冷却方法,冷却系统于全钒液流电池充电阶段对电解液进行制冷,并于放电阶段停止制冷,以形成充电阶段的分时制冷。
该冷却方法中,对于制冷的启动,是为在充电阶段,并且放电阶段对于制冷关停,从而可降低热泵机组功率及投资,因为电池储能本身就是用于调节电网负荷,在充电时启动制冷设备可以更多消纳电网谷电,因而充电阶段对电解液冷却可以使得放电时不再占用调峰负荷,作为进一步的效果,因此采用分时冷却系统,提高储能电站调峰能力约4-5%,提高储能电站消纳谷电能力约4-5%。
所述制冷为集中制冷,温度控制方法如下:
S1.根据测试数据确定单次循环温升特性曲线得到电解液的温升特性曲线;
S2.电池开始充电后,确定电池现有蓄电量,根据电池蓄电量、电解液初始温度、电池运行控制温度,对电解液的温升特性曲线查询以得出剩余充电时间及电池完全放电结束后的电解液放电后温度;
S3.根据公式求得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冷却的热量,公式如下:
Q=(T1-T2)×C×V;
Q:电池充电过程中需要冷却的热量;
T:电解液放电后温度;
T2:电池运行控制温度;
C:电解液比热;
V:电解液体积;
S4.根据剩余充电时间,计算出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由此通过控制制冷装置以对电解液的温度控制。
通过上述冷却方法,通过对于冷却系统的运行控制,对于充电阶段实现电池运行温度控制策略得以制定,能够较为准确的对电解液的温度实现需求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监测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监测装置,及于监测装置发出全钒液流电池为充电状态的信号以启动的冷却系统(5),所述冷却系统(5)用于对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液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电解液储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循环管路,该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4)及电解液换热器(6),所述电解液换热器(6)的壳侧为电解液,管侧为若干并联的制冷剂管中的制冷工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并联且释放由电解液收集的热量以供应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由循环冷却系统(14)冷却以获得冷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的蒸发器(10)与冷凝器(11)之间安装有由控制装置控制以在全钒液流电池充电状态启动,全钒液流电池放电状态停止的压缩机(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控制阀(8)设置在电解液换热器(6)和/或热泵机组的冷剂侧,并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正极电解液储罐(2)的一侧的负极电解液储罐(3),该负极电解液储罐(3)的电解液循环管路上具有电解液循环泵(4),且电解液循环泵(4)的下游连接电堆(1),电堆(1)回连于负极电解液储罐(3)。
7.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10)与冷凝器(1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截止阀,在截止阀与蒸发器(10)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膨胀阀(13),在截止阀与冷凝器(1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止回阀(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温装置设置在正极电解液储罐(2) 的电解液循环泵(4)的入口处。
CN201721605668.4U 2017-11-27 2017-11-27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Active CN207637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5668.4U CN20763790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5668.4U CN20763790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7905U true CN207637905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4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5668.4U Active CN20763790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790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9140A (zh) * 2017-11-27 2018-03-20 大连热电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8630960A (zh) * 2018-07-25 2018-10-0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虹吸液流电池及其应用
CN114824374A (zh) * 2020-12-21 2022-07-2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温控装置
CN114927720A (zh) * 2020-12-21 2022-08-1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热量管理的控制模块
CN117117242A (zh) * 2023-10-23 2023-11-24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9140A (zh) * 2017-11-27 2018-03-20 大连热电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7819140B (zh) * 2017-11-27 2023-09-05 大连热电新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08630960A (zh) * 2018-07-25 2018-10-0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虹吸液流电池及其应用
CN114824374A (zh) * 2020-12-21 2022-07-2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温控装置
CN114927720A (zh) * 2020-12-21 2022-08-1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热量管理的控制模块
CN114824374B (zh) * 2020-12-21 2023-10-31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温控装置
CN117117242A (zh) * 2023-10-23 2023-11-24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117242B (zh) * 2023-10-23 2024-01-26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7905U (zh)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CN107732269A (zh) 全钒液流电池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全钒液流电池冷却方法
CN207490019U (zh) 全钒液流电池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8346841B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549348A (zh) 储热水式供热水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CN104896641B (zh) 一种双蒸发器动态冰蓄冷系统
CN107819140A (zh)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N116255749B (zh) 温控机组、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器
CN115000541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5000577A (zh) 一种储能柜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控制方法
KR101325887B1 (ko) 이원냉동 사이클 히트펌프 온수 시스템
CN109945366A (zh) 水多联机组控制方法和空调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696549U (zh) 一种新型风电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机组
CN108899564A (zh) 一种兆瓦级储能电站液流电池冷却系统
CN105890211B (zh) 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供热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KR102434736B1 (ko) 신재생에너지를 이용한 에너지자립형 냉난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5373661U (zh) 适用于寒冷地区的冷水系统及乏燃料后处理系统
CN114801809A (zh) 一种储、充一体化设备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566362U (zh) 调节用冷设备温度的冷却系统
CN210035776U (zh) 集成式冷站及空调系统
CN110145828A (zh) 空调系统、集成式冷站及集成式冷站的控制方法
CN211848158U (zh) 氯碱设备的热管理系统
CN219350370U (zh) 一种储能3kW液冷机组
CN216844966U (zh) 一种低能耗蓄冰装置
CN210320443U (zh) 一种带有蓄水机构的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