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0980U -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0980U
CN207630980U CN201721814530.5U CN201721814530U CN207630980U CN 207630980 U CN207630980 U CN 207630980U CN 201721814530 U CN201721814530 U CN 201721814530U CN 207630980 U CN207630980 U CN 207630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xis
driving motor
limited block
pantograph
re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45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军
丹江
郑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Kejia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Kejia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Kejia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Kejia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145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0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0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0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转动轴,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均设有正转限位块和反转限位块,支撑框架上设有对应的正转接近开关和反转接近开关;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对受电弓进行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受电弓防护罩内的空间,减小受电弓整体体积,并有效避免各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渉,保证受电弓的安全稳定使用,间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同时还能自动检测实时检测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到位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自动停止运转,智能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及城市轨道列车的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已成为困扰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严重问题,许多城市开始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及城市轨道列车。电驱动以电能替代了燃油,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动力驱动方式,虽然使用功能一样,但是电动车辆以其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逐渐普及。目前,纯电动车辆一般通过在车顶安装受电弓等装置,在充电时,充电站的充电弓下降并接触受电弓极板对车辆进行充电。受电弓通常包括支撑框架和并排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正极板和负极板,车辆在日常使用时,由于受风吹日晒、雨雪风沙或树木剐蹭等影响,极板极易遭到腐蚀破坏和产生积水,从而在充电时出现接触面放电、拉弧现象,严重影响充电工作,增加设备成本。
为了保护受电弓的极板,目前出现了用于受电弓的防护罩,包括用于遮罩正极板的第一固定罩和用于遮罩负极板的第二固定罩,第一固定罩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固定罩上铰接有用于遮罩第一开口的第一活动防护罩,第二固定罩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固定罩上铰接有用于遮罩第二开口的第二活动防护罩,第一活动防护罩和第二活动防护罩结构相同,均包括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弧形外板两端的扇形板。第一活动防护罩和第二活动防护罩的驱动机构形式多种多样,多采用在一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一个转动轴,然后采用转动轴与第一活动防护罩和第二活动防护罩传动连接的方式,但是目前的驱动机构由于排列和设置不合理,往往造成罩体内空间的浪费,进而受电弓整体的体积增加和各个设备之间的干涉,影响受电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能够在对受电弓进行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受电弓防护罩内的空间,减小受电弓整体体积,并有效避免各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渉,保证受电弓的安全稳定使用,间接降低设备投入成本,同时还能自动检测实时检测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到位信息,并控制驱动电机自动停止运转,智能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罩受电弓的罩体,罩体上铰接有第一活动防护罩和第二活动防护罩,第一活动防护罩包括第一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一扇形板,第二活动防护罩包括第二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二扇形板;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的首端,第一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扇形板的圆心位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的首端,第二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扇形板的圆心位置;
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一转动轴同轴固定的第一正转限位块和第一反转限位块,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一正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一正转接近开关,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一反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一反转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二转动轴同轴固定的第二正转限位块和第二反转限位块,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二正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二正转接近开关,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二反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二反转接近开关;
还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一正转接近开关、第一反转接近开关、第二正转接近开关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受控端。
所述第一正转限位块包括固定部和感应部,固定部设有与第一转动轴匹配的通孔,第一转动轴穿过通孔后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感应部的内端面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部,感应部的外端面为与第一转动轴同轴的弧面;所述的第一反转限位块、第二正转限位块和第二反转限位块均与第一正转限位块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个边上。
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采用双轴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轴,两个第一转动轴与两个第一扇形板分别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轴,两个第二转动轴与两个第二扇形板分别连接。
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转动轴的轴身穿设在第一轴承轴承座中,第二转动轴的轴身穿设在第二轴承座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对受电弓进行防护,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对受电弓的损坏,提高受电弓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且大大提高了充电安全;
(2)采用由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构成的双驱动形式控制受电弓防护罩的打开和关闭,每个电机独立控制对应的活动防护罩,可靠性更高,稳定更强;
(3)通过将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个边上,使驱动机构之间有充裕的空间容纳其他设备,节省充电弓防护罩内部空间,间接地减小了充电弓体积;
(4)通过设置第一正转限位块、第一正转接近开关、第一反转限位块、第一反转接近开关、第二正转限位块、第二正转接近开关、第二反转限位块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能够对防护罩的打开和闭合到位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控制驱动机构停止运转,智能安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罩体被局部剖开;
图2为图1中第一转动轴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转动轴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框架;2、罩体;3、第一活动防护罩;4、第二活动防护罩;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联轴器;8、第一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10、第一正转限位块;11、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2、第一反转限位块;13、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4、第二正转限位块;15、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6、第二反转限位块;17、第二反转接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框架1、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驱动电机6、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支撑框架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罩受电弓的罩体2,罩体2上铰接有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第一活动防护罩3包括第一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一扇形板,第二活动防护罩4包括第二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二扇形板,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8的首端,第一转动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扇形板的圆心位置,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9的首端,第二转动轴9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扇形板的圆心位置;
第一转动轴8上设有与第一转动轴8同轴固定的第一正转限位块10和第一反转限位块12,支撑框架1上对应第一正转限位块10的位置设有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1,支撑框架1上对应第一反转限位块12的位置设有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3;所述第二转动轴9上设有与第二转动轴9同轴固定的第二正转限位块14和第二反转限位块16,支撑框架1上对应第二正转限位块14的位置设有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5,支撑框架1上对应第二反转限位块16的位置设有第二反转接近开关17;
还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1、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3、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5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1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的受控端
如图2所示,第一正转限位块10包括固定部和感应部,固定部设有与第一转动轴8匹配的通孔,第一转动轴8穿过通孔后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感应部的内端面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部,感应部的外端面为与第一转动轴8同轴的弧面;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反转限位块12、第二正转限位块14和第二反转限位块16均与第一正转限位块10结构相同。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采用矩形框架,受电弓和用于遮罩受电弓的防护罩均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罩体2上端并排开设有用于伸出充电弓极板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罩体2上铰接有用于遮罩第一开口的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用于遮罩第二开口的第二活动防护罩4,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设置在支撑框架1相对的两个边上,第一驱动电机5位于第一开口下方,第二驱动电机6位于第二开口下方。双电机驱动的形式能够使每个活动防护罩的控制更为独立和可靠,而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相对设置的布局结构,节省出两个驱动电机之间的空间,能够为电控箱等其他设备的安装提供了更为充裕的空间,间接地减小了充电弓的整体体积。
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均优选采用双轴直流齿轮减速电机,且支撑框架1上还设有两个第一轴承座(图上未标出)和两个第二轴承座(图上未标出)。第一驱动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轴8,第二驱动电机6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轴9,第一转动轴8的首端通过联轴器7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的一个输出轴,第一转动轴8的轴身穿设在一个第一轴承座中,第一转动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一个第一扇形板的圆心位置,第二转动轴9的首端通过联轴器7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6的一个输出轴,第二转动轴9的轴身穿设在一个第二轴承座中,第二转动轴9的末端固定连接一个第二扇形板的圆心位置。采用双轴直流齿轮减速电机,能够对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两端扇形板都进行驱动,更加稳定可靠,保障受电弓防护罩的正常打开和关闭。
中央处理器优选采用CPU,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1、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3、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5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17优选采用型号为A12-2004DK的接近开关。
当车辆充电时,需要将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打开,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两端的第一转动轴8正转并带动第一活动防护罩3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驱动两端的第二转动轴9正转并带动第二活动防护罩4转动;当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打开至限位位置时,第一正转限位块10的感应部转动至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1上方,第二正转限位块14的感应部转动至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5上方,第一正转接近开关11和第二正转接近开关15感应到位信息并发送高电平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停止运转。
当车辆充电完毕后,需要将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关闭,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两端的第一转动轴8反转并带动第一活动防护罩3转动,第二驱动电机6驱动两端的第二转动轴9反转并带动第二活动防护罩4转动;当第一活动防护罩3和第二活动防护罩4旋转至正上方时,第一反转限位块12的感应部转动至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3上方,第二反转限位块16的感应部转动至第二反转接近开关17上方,第一反转接近开关13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17感应到位信息并发送高电平至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6停止运转。
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双驱动形式控制受电弓防护罩的打开和关闭,每个电机独立控制对应的活动防护罩,使防护罩控制的可靠性更高,稳定更强,还能够对防护罩的打开和闭合到位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控制驱动机构停止运转,智能安全,稳定可靠。同时,弧面的感应部解决了传统限位片压迫行程开关并损坏行程开关的问题,保障了限位装置的稳定可靠运行,并降低了设备成本,进而保障充电弓的安全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遮罩受电弓的罩体,罩体上铰接有第一活动防护罩和第二活动防护罩,第一活动防护罩包括第一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一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一扇形板,第二活动防护罩包括第二弧形外板和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外板两端的第二扇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的首端,第一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扇形板的圆心位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的首端,第二转动轴的末端固定连接第二扇形板的圆心位置;
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一转动轴同轴固定的第一正转限位块和第一反转限位块,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一正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一正转接近开关,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一反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一反转接近开关;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与第二转动轴同轴固定的第二正转限位块和第二反转限位块,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二正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二正转接近开关,支撑框架上对应第二反转限位块的位置设有第二反转接近开关;
还包括中央处理器,第一正转接近开关、第一反转接近开关、第二正转接近开关和第二反转接近开关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受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转限位块包括固定部和感应部,固定部设有与第一转动轴匹配的通孔,第一转动轴穿过通孔后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感应部的内端面通过连接部连接固定部,感应部的外端面为与第一转动轴同轴的弧面;所述的第一反转限位块、第二正转限位块和第二反转限位块均与第一正转限位块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个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采用双轴直流齿轮减速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转动轴,两个第一转动轴与两个第一扇形板分别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转动轴,两个第二转动轴与两个第二扇形板分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转动轴的轴身穿设在第一轴承轴承座中,第二转动轴的轴身穿设在第二轴承座中。
CN201721814530.5U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Active CN207630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4530.5U CN207630980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4530.5U CN207630980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0980U true CN207630980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4530.5U Active CN207630980U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0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0980U (zh)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双驱防护罩
CN207630982U (zh) 一种用于受电弓防护罩的双驱机构
CN207630983U (zh)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防护罩
CN106274505B (zh) 折叠板太阳能汽车
CN208774566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
CN207631014U (zh) 一种用于受电弓的控制系统
CN212660264U (zh) 一种摄像头监控装置
CN207631015U (zh) 一种用于受电弓驱动机构的双重限位装置
CN205846454U (zh) 一种电力用具有自我养护功能的配电箱
CN209982222U (zh) 防水型冷藏车用电励磁发电机
CN107344508B (zh) 一种移动充电装置
CN206983747U (zh) 一种带有防护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弓
CN204271327U (zh) 充电桩插板防护装置
CN209680584U (zh) 一种红枣分级辊筒结构
CN207426543U (zh) 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出线机构
CN208579272U (zh) 一种路灯节能控制系统
CN205984791U (zh) 户外铁道用单极真空断路器
CN20630685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充电桩装置
CN206217644U (zh) 受电弓充电系统、受电弓防护罩及车辆
CN209200468U (zh)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防尘通风装置
CN205303382U (zh) 一种断路器中的传动机构
CN205401182U (zh) 一种带有备用风扇的硅油风扇离合器
CN109340027A (zh) 一种水管内水流动能发电装置
CN205190291U (zh) 一种带自动启闭出风口的换气扇
CN206501724U (zh) 一种自动充电新能源汽车绳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