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5466U -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5466U
CN207625466U CN201721380240.4U CN201721380240U CN207625466U CN 207625466 U CN207625466 U CN 207625466U CN 201721380240 U CN201721380240 U CN 201721380240U CN 207625466 U CN207625466 U CN 207625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switching tube
capacitance
collector
e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802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景斌
李冠达
李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3802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5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5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54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传统Z源逆变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和三相逆变桥组成的三相逆变器,以及由两个由全控开关管、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串联式Z源网络。与传统Z源逆变器相比,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能够提高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实现高增益因子,提高整个逆变器的输出质量;有效减小Z网络电容的电压应力,从而减小逆变器体积重量;消除非正常工作状态;减小了启动冲击电流;同时在阻碍能量回馈的二极管上反并联全控开关管,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背景技术
微电网技术是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关键。而逆变器是微电网的核心接口元件,是微电网高效运行的保证,是分布式能源和电网间能量交换的媒介;传统的电压型逆变器仅能降压输出,为实现传统逆变器并网发电,需增加一级DC-DC升压环节,构成两级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控制困难。
Z源逆变器利用直通状态实现单级升压,适用于单级式并网发电系统,但是启动冲击电流大,低升压增益,能量不能双向流动等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66524.4”的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虽然提高了升压能力,但没解决能量的双向流动的问题;又申请号为“201510037253.0”的一种新型Z 源并网变流器虽然使得电容电压应力减小,但是没有改变Z源阻抗网络的升压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能够提高单级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实现高增益升压,提高整个逆变器的输出质量;有效减小Z网络电容的电压应力,从而减小逆变器体积重量;消除非正常工作状态;解决了启动电流过大问题;同时在阻碍能量回馈的二极管上反并联全控开关管,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Z源逆变器性能,将高升压能力与抑制启动冲击的能力结合起来,在Z源逆变器和串联型逆变器的基础上,通过将开关电感技术引入串联型逆变器,在串联型逆变器抑制启动冲击的基础上增强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将开关电感技术加入逆变器的Z源网络中,逆变桥与Z源网络相串联,用开关电感单元替代串联逆变器的电感,可以将两种逆变器的优势相结合,串联型结构抑制启动冲击,同时通过开关电感单元提高Z源逆变器升压比,另外,本实用新型选择用双向开关管替代二极管,保留了各自拓扑结构的优点,同时可实现电流的双向流动。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两个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构成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X型Z源阻抗网络、全控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1开关电感支路和第2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1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串联放电,所述第2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串联放电,从而使该Z源逆变器获得更高直流链峰值电压;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一、第二电感(L1、L2)、第三、第四电感(L3、L4)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应力;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3开关电感支路和第4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3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串联放电,所述第4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串联放电;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三、第四电感(L3、L4)、第五、第六电感(L5、L6)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电压应力。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与电压源逆变器相比,本Z源逆变器单级实现升降压;不需要死区时间,能够消除传统逆变器死区时间带来的输出噪声;同桥臂直通成为常态,增加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与传统的Z源逆变器相比,本Z源逆变器利用开关电感技术,升压能力增强,避免高增益时直通比太高调制比太低导致系统不稳定性增大、输出质量降低等问题,并且Z源网络的电容电压应力小,逆变器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图2为非直通状态下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图3为上直通状态下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图4为下直通状态下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主电路做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两个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构成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X型Z源阻抗网络、全控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1开关电感支路和第2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1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串联放电,所述第2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串联放电,从而使该Z源逆变器获得更高直流链峰值电压;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一、第二电感(L1、L2)、第三、第四电感(L3、L4)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应力;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3开关电感支路和第4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3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串联放电,所述第4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串联放电;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三、第四电感(L3、L4)、第五、第六电感(L5、L6)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电压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直流电压源(Udc)正极连于第一电容(C1)的负端;第一电容(C1)的负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第五电容的一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正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压源(Udc)负极连于第三电容(C3)的负端;第三电容(C3)的负端与第六电感(L6)的一端、第十开关管(Q10)的集电极、第六电容的一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第十二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第七电感(L7)的一端相连;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与第九开关管(Q3)、第十一开关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十开关管(Q10)的发射极与第十一开关管(Q11)的发射极、第五电感(L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正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九开关管(Q9)的发射极、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负端与第十四开关管(Q14)的发射极、第八电感(L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与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感(L8)的另一端与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平NPC逆变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第二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以及第三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其中第一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扩第一开关管(SA1),第一开关管(SA1)发射极与第二开关(SA2)管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负极相连,第二开关管(SA2)发射极同第三开关管(SA3)集电极、U相负载相连,第三开关管(SA3)发射极同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四开关管(SA4)集电极相连;第二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扩第一开关管(SB1),第一开关管(SB1)发射极与第二开关(SB2)管集电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相连,第二开关管(SB2)发射极同第三开关管(SB3)集电极、V相负载相连,第三开关管(SB3)发射极同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四开关管(SB4)集电极相连;第三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扩第一开关管(SC1),第一开关管(SC1)发射极与第二开关(SC2)管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3)负极相连,第二开关管(SC2)发射极同第三开关管(SC3)集电极、W相负载相连,第三开关管(SC3)发射极同第六二极管(D6)正极、第四开关管(SC4)集电极相连;所述三电平逆变桥的上桥臂的三个开关管(SA1、SB1、SC1)的集电极连于一起,连于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电容(C2)的负极;所述三电平逆变桥的下桥臂的三个开关管(SA4、SB4、SC4)的发射极连于一起,连于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八电容(C8)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同第二二极管正极、第三二极管正极、第四二极管负极、第五二极管负极、第六二极管负极第五电容另一极和第六电容另一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非直通状态、上直通状态和下直通状态,根据网络对称性电感电容元件取值分别相等,设电容电压为,电感电压为,电感电流为
逆变器工作在非直通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在逆变器的非直通状态情况下,电感电压及直流链电压为:
式中:为直通状态时间,为逆变器的升压因子。
上直通状态下,逆变器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电感电压及直流链电压为:
下直通状态下,逆变器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电感电压及直流链电压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包括直流电压源、两个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三相逆变桥构成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关电感和电容组成的X型Z源阻抗网络、全控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1开关电感支路和第2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1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串联放电,所述第2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串联放电,从而使该Z源逆变器获得更高直流链峰值电压;所述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一、第二电感(L1、L2)、第三、第四电感(L3、L4)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应力;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电感包括第3开关电感支路和第4开关电感支路,所述第3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五电感(L5)和第六电感(L6)串联放电,所述第4开关电感支路在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并联充电,非直通时第七电感(L7)和第八电感(L8)串联放电;所述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在直通时与输入电源串联分别向第三、第四电感(L3、L4)、第五、第六电感(L5、L6)充电,有效减小Z源阻抗网络的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的电压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全控开关管Q1、Q2反并联功率二极管,具备能量双向流动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串联在三相逆变桥与直流电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直流电压源(Udc)正极连于第一电容(C1)的负端;第一电容(C1)的负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发射极、第五电容的一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第八开关管(Q8)的发射极、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第五开关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管(Q4)的集电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正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第五开关管(Q5)的集电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集电极、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与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压源(Udc)负极连于第三电容(C3)的负端;第三电容(C3)的负端与第六电感(L6)的一端、第十开关管(Q10)的集电极、第六电容的一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正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第十二开关管(Q12)的集电极、第七电感(L7)的一端相连;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与第九开关管(Q3)、第十一开关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十开关管(Q10)的发射极与第十一开关管(Q11)的发射极、第五电感(L5)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正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第九开关管(Q9)的发射极、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负端与第十四开关管(Q14)的发射极、第八电感(L8)的一端连接;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与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感(L8)的另一端与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的集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中的开关管都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为IGBT或MOSFE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桥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第二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以及第三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其中第一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一开关管(SA1),第一桥臂第一开关管(SA1)发射极与第一桥臂第二开关管(SA2)集电极、第一二极管(D1)负极相连,第一桥臂第二开关管(SA2)发射极同第一桥臂三开关管(SA3)集电极、U相负载相连,第一桥臂第三开关管(SA3)发射极同第四二极管(D4)正极、第一桥臂第四开关管(SA4)集电极相连;第二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括第二桥臂第一开关管(SB1),第二桥臂第一开关管(SB1)发射极与第二桥臂第二开关管(SB2)集电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相连,第二桥臂第二开关管(SB2)发射极同第二桥臂第三开关管(SB3)集电极、V相负载相连,第二桥臂第三开关管(SB3)发射极同第五二极管(D5)正极、第二桥臂第四开关管(SB4)集电极相连;第三三电平NPC 逆变分电路包括第三桥臂第一开关管(SC1),第三桥臂第一开关管(SC1)发射极与第三桥臂第二开关管(SC2)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3)负极相连,第三桥臂第二开关管(SC2)发射极同第三桥臂第三开关管(SC3)集电极、W相负载相连,第三桥臂第三开关管(SC3)发射极同第六二极管(D6)正极、第三桥臂第四开关管(SC4)集电极相连;所述三相逆变桥的上桥臂的三个开关管(SA1、SB1、SC1)的集电极连于一起,连于第一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二电容(C2)的负极;所述三相逆变桥的下桥臂的三个开关管(SA4、SB4、SC4)的发射极连于一起,连于第二串联型Z源阻抗网络的第八电容(C8)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正极同第二二极管正极、第三二极管正极、第四二极管负极、第五二极管负极、第六二极管负极、第五电容另一极和第六电容另一极相连。
CN201721380240.4U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0240.4U CN20762546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80240.4U CN20762546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5466U true CN207625466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8024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466U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54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812A (zh) * 2021-05-31 2021-08-13 郑州大学 一种低应力升压逆变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4337348A (zh) * 2021-12-24 2022-04-12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双向z源逆变器及拓扑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812A (zh) * 2021-05-31 2021-08-13 郑州大学 一种低应力升压逆变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3258812B (zh) * 2021-05-31 2022-05-10 郑州大学 一种低应力升压逆变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14337348A (zh) * 2021-12-24 2022-04-12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双向z源逆变器及拓扑结构
CN114337348B (zh) * 2021-12-24 2023-05-19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双向z源逆变器及拓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823B (zh) 一种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开关升压准z源变换器电路
CN106936319B (zh) 一种隔离型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
CN105305859B (zh) 一种电池超级电容电动车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
CN10595881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2158072B (zh) 并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102158071B (zh) 串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106301042A (zh) 一种七电平逆变器
CN209448659U (zh) 一种多直流端口换流器
CN208571927U (zh) 一种三电平Boost电路及逆变系统
CN106849717B (zh) 飞跨电容三电平单极电流模块
CN109755960A (zh) 一种单相并网开关电容九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CN106169885B (zh) 一种级联式六开关多电平逆变器
CN108092539A (zh) 一种增强型高性能z源逆变器
CN207625466U (zh) 一种改进双向串联型高增益三电平z源逆变器
CN105262355B (zh) 一种多端口逆变器
CN107565814A (zh) 一种适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高增益准z源开关升压逆变器
CN102185491B (zh) 混联电桥型阻抗网络功率变换器
CN107425538A (zh) 一种光伏储能一体式发电系统
CN107863897A (zh) 一种改进高性能双向z源逆变器
CN106357139A (zh) 一种高效光储联合的自给式储能变流器
CN106787900B (zh) 升压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36788B (zh) 自举式双输入直流变换器
CN106787692A (zh) 一种共地型开关电容准z源变换器
CN106787728A (zh) 一种开关电容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9698633A (zh) 一种增强型双向z源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