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3508U - 床板及床 - Google Patents

床板及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3508U
CN207613508U CN201720910598.7U CN201720910598U CN207613508U CN 207613508 U CN207613508 U CN 207613508U CN 201720910598 U CN201720910598 U CN 201720910598U CN 207613508 U CN207613508 U CN 207613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board body
bed
plat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05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茂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105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3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3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35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床板及床,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板,包括:至少两个床板体以及多个限位件;每相邻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折叠件可折叠连接以使所述床板在折叠工位以及展开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每一个所述床板体以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使所述床板固定在所述床的床垫上;该床板避免在床的床垫上出现挪位,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Description

床板及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床板及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床的床垫是由柔性的材料制成的,长时间使用柔软的床垫,极易对人体颈椎造成损伤,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健康;对于一些颈椎不好的使用者,大多数使用者往往是在床的床垫上放置硬质床板以缓解颈椎带来的痛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了可折叠的硬质床板,硬质床板因其携带、存放方便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虽然上述折叠床板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可折叠的硬质床板放置在床的床垫上使用时,往往会因使用者向硬质床板施加力而导致其在床的床垫上出现挪位,甚至由于挪位的程度较大而出现硬质床板从床垫上掉落下来,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床板及床,该床板避免在床的床垫上出现挪位,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床板,用于床,包括:至少两个床板体以及多个限位件;
每相邻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折叠件可折叠连接以使所述床板在折叠工位以及展开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
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每一个所述床板体以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使所述床板固定在所述床的床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体、第二床板体、第三床板体以及多个所述限位件;
所述第一床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可折叠连接;
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体、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床的床头,所述第二床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三床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卡套;
所述弹性卡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上;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所述弹性卡套套设在所述床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塑料夹以及第一连接绳;
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上,另一端连接有塑料夹;
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所述塑料夹夹设在所述床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一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一纵向连接以及多个第一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二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二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二纵向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三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三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三纵向连接板以及多个第三横向支撑板;
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三框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所述第二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顺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所述第三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逆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固定所述第三床板体、所述第一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二床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两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连接孔;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
当所述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所述所述第二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顺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所述第三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逆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固定所述第三床板体、所述第一床板体以及第二床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件为合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床,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床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包括:至少两个床板体以及多个限位件;每相邻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折叠件可折叠连接以使所述床板在折叠工位以及展开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每一个所述床板体以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使所述床板固定在所述床的床垫上;在床板未使用时,即床板处于折叠工位,至少两个床板体通过折叠件进行折叠之后,折叠之后的至少两个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再将床板放置在床的床垫上的时候,即床板处于展开工位,至少两个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在至少两个床板体展开之后,通过安装在每一床板体的限位件将床板固定在床的床垫上,避免该床板在床垫上出现挪位,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床板体;200-第二床板体;300-第三床板体;301-第三横向连接板;302-第三纵向连接板;303-第三横向支撑板;304-第三间隙;400-弹性卡套;500-合页;600-第二连接孔;700-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床板,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床板体以及多个限位件;
每相邻两个床板体通过折叠件可折叠连接以使床板在折叠工位以及展开工位之间切换;当床板处于展开工位时,至少两个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当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至少两个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
限位件安装在每一个床板体以当处于展开工位时,使床板固定在床的床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在床板未使用时,即床板处于折叠工位,至少两个床板体通过折叠件进行折叠之后,折叠之后的至少两个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再将床板放置在床的床垫上的时候,即床板处于展开工位,至少两个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在至少两个床板体展开之后,通过安装在每一床板体的限位件将床板固定在床的床垫上,避免该床板在床垫上的挪位,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其中,折叠件可为多种形式,例如,折叠件为合页,还可为尼龙布,需要说明的是,该折叠件只要能保证每相邻两个床板体可折叠连接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床板包括第一床板体100、第二床板体200、第三床板体300以及多个限位件;
第一床板体100分别与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可折叠连接;
限位件安装在第一床板体100、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为了便于通过限位件将该床板固定在床的床垫上,优选地,限位件安装在第一床板体100的左右两侧、第二床板体200的左右两侧以及第三床板体300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靠近床的床头,第二床板体2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靠近床的床尾,第三床板体3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在保证该床板可固定在床的床垫的情况下,将限位件设在床头的两个床脚以及床尾的两个床脚上,确保了整个床板固定在床的床垫上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件包括弹性卡套400;
弹性卡套400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上;当床板处于展开工位时,弹性卡套400套设在床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件包括塑料夹以及第一连接绳;
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上,另一端连接有塑料夹;
当床板处于展开工位时,塑料夹夹设在床垫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限位件可为多种形式,例如,限位件可包括挂钩以及连接绳,挂钩包括竖直板以及水平板,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上,竖直板的一端开设挂孔,竖直板的一端通过挂孔与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竖直板的另一端与水平板连接;
当床板处于展开工位时,水平板插设在床的床垫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床板体100包括两个第一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一纵向连接板以及多个第一横向支撑板;第二床板体200包括两个第二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二纵向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横向支撑板;第三床板体300包括两个第三横向连接板301、两个第三纵向连接板302以及多个第三横向支撑板303;
第一横向连接板与第一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位于第一框架内,每一个第一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第一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第二横向连接板与第二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位于第二框架内,每一个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第二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第三横向连接板301与第三纵向连接板302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三框架;位于第三框架内,每一个第三横向支撑板303的一端与一个第三纵向连接板30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三纵向连接板302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第三横向支撑板303之间设有第三间隙304。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
靠近床的床尾,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三横向连接板301;当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以使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第三间隙304、第一间隙以及第二间隙固定第三床板体300、第一床板体100以及第二床板体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床板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两个第一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二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600,两个第三纵向连接板302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连接孔700;
靠近床的床尾,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第三横向连接板301;
当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以使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700、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600固定第三床板体300、第一床板体100以及第二床板体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床板,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折叠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或者,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或者,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二床板体200、第三床板体300与第一床板体100完全重合,便于对第一床板体100、第二床板体200以及第三床板体300三者之间的固定,优选地,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二床板体2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逆时针90°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第三床板体300相对第一床板体100顺时针折叠与第一床板体100重叠;
固定件可为多种形式,例如,固定件可包括螺栓以及螺母,两个第一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二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600,两个第三纵向连接板302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连接孔700;
当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700、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600固定第三床板体300、第一床板体100以及第二床板体2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床,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床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床板,用于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床板体以及多个限位件;
每相邻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折叠件可折叠连接以使所述床板在折叠工位以及展开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相互连接呈一平面;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至少两个所述床板体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呈一体;
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每一个所述床板体以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使所述床板固定在所述床的床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体、第二床板体、第三床板体以及多个所述限位件;
所述第一床板体分别与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可折叠连接;
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体、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床的床头,所述第二床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三床板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卡套;
所述弹性卡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上;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所述弹性卡套套设在所述床垫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塑料夹以及第一连接绳;
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三床板体上,另一端连接有塑料夹;
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展开工位时,所述塑料夹夹设在所述床垫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一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一纵向连接板以及多个第一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二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二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二纵向连接以及多个第二横向支撑板;所述第三床板体包括两个第三横向连接板、两个第三纵向连接板以及多个第三横向支撑板;
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横向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第三框架;位于所述第三框架内,每一个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连接;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横向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当所述床板处于所述折叠工位时,所述第二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顺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所述第三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逆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以及所述第二间隙固定所述第三床板体、所述第一床板体以及所述第二床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二连接绳,两个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二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三纵向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设置的第三连接孔;
靠近所述床的床尾,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三横向连接板;
当所述床板处于折叠工位时,所述所述第二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顺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所述第三床板体相对所述第一床板体逆时针90°折叠与所述第一床板体重叠以使所述第二连接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固定所述第三床板体、所述第一床板体以及第二床板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为合页。
10.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床板。
CN201720910598.7U 2017-07-25 2017-07-25 床板及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3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598.7U CN207613508U (zh) 2017-07-25 2017-07-25 床板及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598.7U CN207613508U (zh) 2017-07-25 2017-07-25 床板及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3508U true CN207613508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1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05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3508U (zh) 2017-07-25 2017-07-25 床板及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3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5037U (zh) 一种折叠床框架
CN101449893A (zh) 婴儿床及可折叠床板
CN201861089U (zh) 床用折叠式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架
CN207613508U (zh) 床板及床
CN205386007U (zh) 一种支撑脚和具有该支撑脚的折叠床
CN210330032U (zh) 一种折叠床
CN210989269U (zh) 一种折叠床架
CN209032643U (zh) 一种腹腔镜支撑调节架
CN201958316U (zh) 双人折叠床
CN202775253U (zh) 一种折叠床
CN204580619U (zh) 一种可重复拆装的弹簧床架
CN203815017U (zh) 一种三段折叠床
CN204972095U (zh) 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器
CN203539598U (zh) 床头板旋转t型锁定机构
CN208510440U (zh) 一种用于折叠床床板连接的缓冲结构及折叠床
CN203435903U (zh) 便携式折叠床上书桌
CN201912118U (zh) 可调式超声波检查床
CN201691457U (zh) 折叠床
CN205625344U (zh) 一种折叠床架
CN208550633U (zh) 一种弯管电动床
CN212591193U (zh) 一种设有多功能椅背的吧椅
CN203987049U (zh) 折叠床
CN206612451U (zh) 具备颈椎矫正功能的折叠床
CN202966328U (zh) 用于火车上的折叠床
CN201571761U (zh) 可调节床面张紧度的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