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4696U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升降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04696U CN207604696U CN201720602565.6U CN201720602565U CN207604696U CN 207604696 U CN207604696 U CN 207604696U CN 201720602565 U CN201720602565 U CN 201720602565U CN 207604696 U CN207604696 U CN 2076046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support knife
- bed
- support
- knif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MzAwcHgnIGhlaWdodD0nMzAwcHgnIHZpZXdCb3g9JzAgMCAzMDAgMzAwJz4KPCEtLSBFTkQgT0YgSEVBREVSIC0tPgo8cmVjdCBzdHlsZT0nb3BhY2l0eToxLjA7ZmlsbDojRkZGRkZGO3N0cm9rZTpub25lJyB3aWR0aD0nMzAwLjAnIGhlaWdodD0nMzAw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DAuNS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I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jYuMScgeT0nMTg2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Z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4y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zguMC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ODVweCcgaGVpZ2h0PSc4NXB4JyB2aWV3Qm94PScwIDAgODUgODUnPgo8IS0tIEVORCBPRiBIRUFERVIgLS0+CjxyZWN0IHN0eWxlPSdvcGFjaXR5OjEuMDtmaWxsOiNGRkZGRkY7c3Ryb2tlOm5vbmUnIHdpZHRoPSc4NS4wJyBoZWlnaHQ9Jzg1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y4zJyB5PSc1My42JyBjbGFzcz0nYXRvbS0wJyBzdHlsZT0nZm9udC1zaXplOjIzcHg7Zm9udC1zdHlsZTpub3JtYWw7Zm9udC13ZWlnaHQ6bm9ybWFs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pub25lO2ZvbnQtZmFtaWx5OnNhbnMtc2VyaWY7dGV4dC1hbmNob3I6c3RhcnQ7ZmlsbDojRTg0MjM1JyA+SDwvdGV4dD4KPHRleHQgeD0nMjguMicgeT0nNjIuOScgY2xhc3M9J2F0b20tMCcgc3R5bGU9J2ZvbnQtc2l6ZToxNXB4O2ZvbnQtc3R5bGU6bm9ybWFsO2ZvbnQtd2VpZ2h0Om5vcm1hbDtmaWxsLW9wYWNpdHk6MTtzdHJva2U6bm9uZTtmb250LWZhbWlseTpzYW5zLXNlcmlmO3RleHQtYW5jaG9yOnN0YXJ0O2ZpbGw6I0U4NDIzNScgPjI8L3RleHQ+Cjx0ZXh0IHg9JzM1LjAnIHk9JzUzLjY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N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升降床,床体安装在支撑刀组件上,电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件和刚性链,刚性链与支撑刀组件连接;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支撑刀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上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上部,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下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下部,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限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上,限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升降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0002]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 具。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 一,是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
[0003] 家具是由材料、结构、外观形式和功能四种因素组成,其中功能是先导,是推动家 具发展的动力,结构是主干,是实现功能的基础。这四种因素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由于家 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材料和外 观形式方面的因素。
[0004] 现代家居生活讲究节约生活和节约空间,因此出现了升降床的概念。升降床在使 用状态下是处于降落状体,升降床在不使用状态是处于升起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因 为床而占用的空间。
[0005] 目前,现有升降床的升降结构复杂,设计不合理,安装不便,不足以支撑床体的重 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支 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包括电机组件、床体和支撑刀组件,其中:
[0008] 所述床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刀组件上,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件和刚性链,所 述刚性链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刚性链上升或下降, 所述刚性链进而带动所述支撑刀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支撑刀组件进而带动所述床体上升 或下降;
[0009] 所述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
[0010]所述支撑刀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 向;
[0011]所述上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 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
[0012] 所述下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 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
[0013] 所述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上,所述限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 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
[0014]所述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所述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 设置有开口端,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所述立柱开口管内滚动。
[0015] 优选地,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
[0016] 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所 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X 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的直线上。
[0017] 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比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所述立 柱开口管的开口端。
[0018] 优选地,所述上滚轮的最靠近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所述下滚轮的最 远离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所述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 内壁宽度距离为a,c=a。
[0019] 优选地,所述限位滚轮包括上限位滚轮和下限位滚轮,所述上限位滚轮设置在所 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下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
[0020] 优选地,所述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所述立柱开口管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B >D。
[0021] 优选地,B减去D等于lmra〜5mm。
[0022] 优选地,所述上滚轮包括1或2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设 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所述下滚轮包括1或2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 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升降床,包括电机组件、床体和支撑刀组件,床体安装在支 撑刀组件上,电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件和刚性链,刚性链与支撑刀组件连接,电机通过传 动件带动刚性链上升或下降,刚性链进而带动支撑刀组件上升或下降,支撑刀组件进而带 动床体上升或下降;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其中:支撑刀为长 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上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 上部,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下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下 部,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限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上,限 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的Y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
[0024] 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开 口端,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立柱开口管内滚动,上滚轮和下滚轮在Y方向沿着立柱 开口管上下滚动,限位滚轮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使得支撑刀不会左右摇摆,上滚轮、下滚 轮和限位滚轮同时保证支撑刀在立柱开口管内滚动的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 的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0025]另外,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上滚轮的转轴 安装位置与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支撑刀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 的直线上。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比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刀更好地放置和安装在立柱开口管内,同时由于床体的重力只垂直 向下的,导致支撑刀的上端和下端会倾斜,上滚轮的受力点在最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 的部位,下滚轮的受力点在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正好与上滚轮和下滚轮的 错位位置一致,使得上滚轮和下滚轮滚动更加顺滑。
[0026]上滚轮的最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 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A。在支撑 刀放置在立柱开口管内无论是否承受床体的重力时,整个支撑刀在Y方向即可完全平行于 立柱开口管移动,没有任何偏移间隙。
[0027]限位滚轮包括上限位滚轮和下限位滚轮,上限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上部,下限 位滚轮设置在支撑刀的下部。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立柱开口管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 B,B>D。由于床体的重力朝下,是上下升降的,因此,支撑刀在水平方向会左右摇摆,限位滚 轮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使得支撑刀在水平方向不会左右摇摆。
[002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具有以下优点:支撑刀组件 的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其在立柱开口管内保持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及左右方向的 很小间隙摆动,且支撑刀组件配的是滚轮,保证了上下滚动的顺畅。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升降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升降床的支撑刀组件与电机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 图;
[0032]图3为图2中支撑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图3中支撑刀组件的Y方向与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滚轮的最靠 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 平距离为C;
[0034] 图5为图3中支撑刀组件的Y方向与Z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限位滚轮的直 径为D;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刀组件安装在立柱开口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为图6中立柱开口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 距离为A,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 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 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38] 请参见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升降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升降床的支撑刀组件与电机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 支撑刀f且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支撑刀组件的Y方向与X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 中,上滚轮的最靠近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 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图5为图3中支撑刀组件的Y方向与Z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刀组件安装在立柱开口管的截 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立柱开口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 壁宽度距离为A,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升降床,包括电机组件、床体1和支撑刀组件5,床体1安装 在支撑刀组件5上,电动机构包括电机2、传动件4和刚性链3,刚性链3与支撑刀组件5连接, 电机2通过传动件4带动刚性链3上升或下降,刚性链3进而带动支撑刀组件5上升或下降,支 撑刀组件5进而带动床体1上升或下降;支撑刀组件5包括支撑刀6、上滚轮7、下滚轮8和限位 滚轮9,其中:支撑刀6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 向;上滚轮77设置在支撑刀6的上部,上滚轮7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6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的 平面;下滚轮8设置在支撑刀6的下部,下滚轮8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6的Y方向与X方向组成 的平面;限位滚轮9设置在支撑刀6上,限位滚轮9的转轴垂直于支撑刀6的Y方向与Z方向组 成的平面;支撑刀6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1的立柱开口管10内,立柱开口管10在长度方向上 设置有开口端,上滚轮7、下滚轮8和限位滚轮9在立柱开口管10内滚动。传动件4包括链轮和 齿轮。
[0040] 支撑刀组件5为左右两个支撑刀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
[0041]上滚轮7的转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8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上滚轮7的转轴安 装位置与下滚轮8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支撑刀6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 的直线上。上滚轮7的转轴安装位置比下滚轮8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立柱开口管10的开口 端。上滚轮7的最靠近立柱开口管10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8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10的开 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立柱开口管10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A。
[0042] 限位滚轮9包括上限位滚轮91和下限位滚轮92,上限位滚轮91设置在支撑刀6的上 部,下限位滚轮92设置在支撑刀6的下部。
[0043]限位滚轮9的直径为D,立柱开口管10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IBSDoB减去D等 于 2mm〇
[0044]上滚轮7包括1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轴承设置在支撑刀6的两侧。 下滚轮8包括2组滚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轴承设置在支撑刀6的两侧。
[0045] 上滚轮7和下滚轮8的轴承为刚性轴承,能够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而不会变形。限位 滚轮9的轴承为包胶轴承,限位滚轮9承受的力比较小,故可以用较软的包胶轴承而不会变 形,降低噪音。
[0046]支撑刀6的上部设置有安装床体1的安装柱11。
[0047]支撑刀6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1的立柱开口管10内,立柱开口管10在长度方向上设 置有开口端,上滚轮7、下滚轮8和限位滚轮9在立柱开口管10内滚动,上滚轮7和下滚轮8在Y 方向沿着立柱开口管1〇上下滚动,限位滚轮9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6,使得支撑刀6不会左 右摇摆,上滚轮7、下滚轮8和限位滚轮9同时保证支撑刀6在立柱开口管10内滚动的顺畅。与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支撑刀组件能够支撑床体的重量,而 且安装方便,升降顺滑。
[0048]另外,上滚轮7的转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S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上滚轮7的转 轴安装位置与下滚轮8的转轴安装位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支撑刀6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 平面的直线上。上滚轮7的转轴安装位置比下滚轮8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立柱开口管10的 开口端。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支撑刀6更好地放置和安装在立柱开口管1〇内,同时由于床体1 的重力只垂直向下的,导致支撑刀6的上端和下端会有倾斜的压力,上滚轮7的受力点在最 靠近立柱开口管10的开口端的部位,下滚轮8的受力点在最远离立柱开口管10的开口端的 部位,正好与上滚轮7和下滚轮8的错位位置一致,使得上滚轮7和下滚轮8滚动更加顺滑。 [0049]上滚轮7的最靠近立柱开口管1〇的开口端的部位与下滚轮8的最远离立柱开口管 10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距离为C,立柱开口管10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 A。在支撑刀6放置在立柱开口管1〇内无论是否承受床体的重力时,整个支撑刀6在Y方向即 可完全平行于立柱开口管10移动,没有任何偏移间隙。
[0050]限位滚轮9包括上限位滚轮91和下限位滚轮92,上限位滚轮91设置在支撑刀6的上 部,下限位滚轮92设置在支撑刀6的下部。限位滚轮9的直径为D,立柱开口管10在Z方向的内 壁高度距离为B,B>D。由于床体的重力朝下,是上下升降的,因此,支撑刀6在水平方向会左 右摇摆,限位滚轮9在Z方向限位住支撑刀6,使得支撑刀6在水平方向不会左右摇摆。
[0051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具有以下优点:支撑刀组件 5的设计结构很好地解决了其在立柱开口管10内保持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稳定,及左右方 向的很小间隙摆动,且支撑刀组5配的是滚轮,保证了上下滚动的顺畅。
[005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 一种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件、床体和支撑刀组件,其中: 所述床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刀组件上,所述电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件和刚性链,所述刚 性链与所述支撑刀组件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刚性链上升或下降,所述 刚性链进而带动所述支撑刀组件上升或下降,所述支撑刀组件进而带动所述床体上升或下 降; 所述支撑刀组件包括支撑刀、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 所述支撑刀为长条形结构,长度方向为Y方向,宽度方向为X方向,高度方向为Z方向; 所述上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 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 所述下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下部,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 与X方向组成的平面; 所述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上,所述限位滚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Y方向 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 所述支撑刀的部分放置在升降床的立柱开口管内,所述立柱开口管在长度方向上设置 有开口端,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和限位滚轮在所述立柱开口管内滚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刀组件为左右两个支撑刀 组件,分别设置在升降床的左右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 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存在错位,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与所述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 置不在同一条垂直于所述支撑刀的X方向与Z方向组成的平面的直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比所述 下滚轮的转轴安装位置更靠近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的最靠近所述立柱开口 管的开口端的部位与所述下滚轮的最远离所述立柱开口管的开口端的部位在X方向的水平 距离为C,所述立柱开口管在X方向的内壁宽度距离为A,C=A。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滚轮包括上限位滚轮和下 限位滚轮,所述上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上部,所述下限位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撑刀 的下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滚轮的直径为D,所述立柱 开口管在Z方向的内壁高度距离为B,B>D。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B减去D等于lmra〜5m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轮包括1或2组滚轮,每组 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所述下滚轮包括1或2组滚 轮,每组滚轮设置左、右两个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刀的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2565.6U CN20760469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2565.6U CN20760469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04696U true CN207604696U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79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02565.6U Active CN20760469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04696U (zh)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20602565.6U patent/CN2076046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04696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
CN107136808A (zh) | 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 | |
CN208080951U (zh) | 一种升降床支撑刀组件 | |
CN208080946U (zh) | 一种手动升降床 | |
CN204685733U (zh) | 一种升降式整形台 | |
CN201265734Y (zh) | 一种升降架 | |
CN208355043U (zh) | 一种升降床的配重结构 | |
CN208435065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
CN107174045A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
CN211669917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警示装置 | |
CN209741779U (zh) | 一种新型水利闸门升降装置 | |
CN208355047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
CN209246179U (zh) | 集成灶 | |
CN207032498U (zh) | 便于移动与搬运的阳光房结构 | |
CN208355046U (zh) | 一种电动升降床 | |
CN207317843U (zh) | 服装设计样衣检验装置 | |
CN107183994A (zh) | 一种升降床支撑刀组件 | |
CN107157172A (zh) | 一种手动升降床 | |
CN207645165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底层建筑连续送料装置 | |
CN208355051U (zh) | 一种升降床的升降动力结构 | |
CN205840817U (zh) | 具有升降功能的液压排管架 | |
CN208435071U (zh) | 一种升降床的升降立柱 | |
CN208435072U (zh) | 一种升降床的升降结构 | |
CN204897094U (zh) | 一种侧轮固定电梯导轨 | |
CN208355048U (zh) | 一种安全升降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