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7587U -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7587U
CN207597587U CN201721773978.7U CN201721773978U CN207597587U CN 207597587 U CN207597587 U CN 207597587U CN 201721773978 U CN201721773978 U CN 201721773978U CN 207597587 U CN207597587 U CN 207597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recast beam
cast
place
h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39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739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7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7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7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涉及PC建筑领域,定位工具包括定位梯箍(3)结构,用于PC建筑现浇柱(4)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通过所述定位梯箍(3)预水平埋设在现浇柱(4)顶,所述定位梯箍(3)上的外侧开口分别卡设在所述现浇柱(4)的纵向柱主筋(1),用于实现对分部在所述现浇柱(4)的柱边和柱角位置柱主筋(1)的限位;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经济实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PC建筑竖向构件柱及剪力墙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或墙,保证预制梁与现浇竖向构件接合部位的柱筋等定位。现有PC建筑现浇竖向柱或墙主筋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柱箍筋定位,存在定位精度差,采用格网箍定位时,因上部柱筋接头需错开35d,一般从当楼层梁底算到柱主筋允许接头的顶点,高度约2-2.7m,完全超过一个人的高度,要把格网箍从上部套入柱主筋存在施工难度大,难以施工,或需另外搭设架子进行安装,从面增加成本及带来登高安全等缺点。在柱浇筑完成后,所定位柱筋会产生较大误差,在后续预制梁安装时发生预制梁出筋与柱主筋冲突难以安装甚至无法安装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拥有操作容易,施工简单,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且混凝土浇筑时对精度影响小,后期预制梁吊装节省时间,施工难度小,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梯箍;所述定位梯箍预水平埋设在现浇柱顶,所述定位梯箍上的外侧开口分别卡设在所述现浇柱的纵向柱主筋,用于实现对分部在所述现浇柱的柱边和柱角位置柱主筋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梯箍包括多个长横向钢筋、长竖向钢筋、短横向钢筋和短竖向钢筋;所述长横向钢筋和长竖向钢筋形成“井”字形固定框架结构,通过固定框架结构的四个边角处的钢筋延伸部形成的夹槽实现对柱主筋的卡接限位;所述短横向钢筋固定设在所述长竖向钢筋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横向钢筋实现对柱主筋的卡接;所述短竖向钢筋固定设在所述长横向钢筋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竖向钢筋实现对柱主筋的卡接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现浇柱为横向预制梁和纵向预制梁的接头交汇处的支撑机构,所述横向预制梁包括横向预制梁A和横向预制梁B,所述横向预制梁A和横向预制梁B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并向所述现浇柱顶部空间内延伸;所述纵向预制梁包括纵向预制梁A和纵向预制梁B,所述纵向预制梁A和纵向预制梁B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并向所述现浇柱顶部空间内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预制梁和纵向预制梁的接头交错设在现浇柱上,所述纵向预制梁B为放置柱顶的最深预制梁,所述纵向预制梁B的底部与现浇柱的顶部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梯箍设置在所述现浇柱的顶部向下20mm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现浇柱的柱主筋为机械或焊接连接,并通过多个柱箍筋周向安装绑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定位结构,施工简单,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且混凝土浇筑时对精度影响小,后期上部预制梁吊装节省时间,施工难度小。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经济实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与现浇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与现浇柱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梯箍与柱主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梯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制梁与现浇柱结构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柱主筋
2、柱箍筋
3、定位梯箍
31、长横向钢筋 32、长竖向钢筋
33、短横向钢筋 34、短竖向钢筋
4、现浇柱
5、横向预制梁
51、横向预制梁A 52、横向预制梁B
6、纵向预制梁
61、纵向预制梁A 62、纵向预制梁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7,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包括一定位梯箍3;所述定位梯箍3预水平埋设在现浇柱4顶,所述定位梯箍3上的外侧开口分别卡设在所述现浇柱4的纵向柱主筋1,用于实现对分部在所述现浇柱4的柱边和柱角位置柱主筋1的限位。
所述现浇柱4为横向预制梁5和纵向预制梁6的接头交汇处的支撑机构,所述横向预制梁5包括横向预制梁A51和横向预制梁B52,所述横向预制梁A51和横向预制梁B52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1并向所述现浇柱4顶部空间内延伸;所述纵向预制梁6包括纵向预制梁A61和纵向预制梁B62,所述纵向预制梁A61和纵向预制梁B62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1并向所述现浇柱4顶部空间内延伸。
所述横向预制梁5和纵向预制梁6的接头交错设在现浇柱4上,所述纵向预制梁B62为放置柱顶的最深预制梁,所述纵向预制梁B62的底部与现浇柱4的顶部高度一致。
结合附图8,所述定位梯箍3设置在所述现浇柱4的顶部向下20mm位置处;所述定位梯箍3安放时仅需将定位梯箍3于预制梁安装标高处放入柱中并依据定位梯箍3开口卡槽配合柱主筋1调整到水平并落于规定位置。
所述现浇柱4的柱主筋1为机械或焊接连接,并通过多个柱箍筋2周向安装绑扎;通过现浇柱的下部的柱箍筋2从外向内绑扎柱主筋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梯箍3从内向外卡紧柱主筋1;用于实现柱主筋的安装定位限位,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且混凝土浇筑时对精度影响小,后期上部预制梁吊装节省时间,施工难度小
结合附图6,所述定位梯箍3包括多个长横向钢筋31、长竖向钢筋32、短横向钢筋33和短竖向钢筋34;所述长横向钢筋31和长竖向钢筋32形成“井”字形固定框架结构,通过固定框架结构的四个边角处的钢筋延伸部形成的夹槽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限位;所述短横向钢筋33固定设在所述长竖向钢筋32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横向钢筋33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所述短竖向钢筋34固定设在所述长横向钢筋31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竖向钢筋34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限位。
如图5所示,定位梯箍3安装俯视图,具体加工时,由长横向钢筋31和长竖向钢筋32及若干短横向钢筋33和短竖向钢筋34经焊接而成,定位梯箍3四边及四角形成的卡槽安装时卡住柱筋,用于定位柱筋,定位梯箍3卡槽具体数量不一定为每边2个,四边短向横向竖向钢筋的间距及数量,依据设计图柱主筋1实际规格及数量进行调整;定位梯箍3中间空洞部位,用于柱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插入振捣。
本实施例定位结构定位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S1、柱主筋1机械或焊接连接及柱箍筋2安装绑扎
楼面柱轴线放样,预留的柱主筋1为机械或焊接连接,柱箍筋2安装绑扎;
S2、放置柱顶(最深预制梁底向下20mm)位置定位梯箍3
根据柱头最深预制梁高度确定本次施工现浇柱4顶高度,放置柱顶最深预制梁底向下20mm位置定位梯箍3,利用定位梯箍3的卡槽卡住柱主筋1,再用扎丝将定位梯箍3与柱筋绑扎牢固;
S3、模板保护层安装
根据放样轴线,模板安装,封模板前安装钢筋保护垫块,模板加固;
S4、柱主筋1位置调整固定
根据定位梯箍3对现浇柱4柱顶主筋位置进行细调整及固定;
S5、浇灌现浇柱4混凝土
S6、吊装预制梁
柱模板拆除后于柱头放出轴线及预制梁吊装的梁端头位置线,预制梁支撑架搭设,预制梁吊装及后续作业。定位方法为柱主筋机械或焊接连接及柱箍筋安装绑扎→放置柱顶(最深预制梁底向下20mm)位置定位梯箍→模板保护层安装→柱主筋位置调整固定→浇灌现浇柱混凝土→吊装预制梁。本实用新型定位工具及现浇柱主筋定位方法,其拥有高精度、取材及加工简单、易施工、成本低特点。本实用新型定位结构,施工简单,定位精度高,混凝土浇筑时对精度影响小,后期上部预制梁吊装节省时间,施工难度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经济实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适合广泛推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梯箍(3);所述定位梯箍(3)预水平埋设在现浇柱(4)顶,所述定位梯箍(3)上的外侧开口分别卡设在所述现浇柱(4)的纵向柱主筋(1),用于实现对分部在所述现浇柱(4)的柱边和柱角位置柱主筋(1)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梯箍(3)包括多个长横向钢筋(31)、长竖向钢筋(32)、短横向钢筋(33)和短竖向钢筋(34);所述长横向钢筋(31)和长竖向钢筋(32)形成“井”字形固定框架结构,通过固定框架结构的四个边角处的钢筋延伸部形成的夹槽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限位;所述短横向钢筋(33)固定设在所述长竖向钢筋(32)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横向钢筋(33)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所述短竖向钢筋(34)固定设在所述长横向钢筋(31)上,通过两个相对平行间距设置的所述短竖向钢筋(34)实现对柱主筋(1)的卡接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4)为横向预制梁(5)和纵向预制梁(6)的接头交汇处的支撑机构,所述横向预制梁(5)包括横向预制梁A(51)和横向预制梁B(52),所述横向预制梁A(51)和横向预制梁B(52)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1)并向所述现浇柱(4)顶部空间内延伸;所述纵向预制梁(6)包括纵向预制梁A(61)和纵向预制梁B(62),所述纵向预制梁A(61)和纵向预制梁B(62)的接头相对设置,并均穿过所述柱主筋(1)并向所述现浇柱(4)顶部空间内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预制梁(5)和纵向预制梁(6)的接头交错设在现浇柱(4)上,所述纵向预制梁B(62)为放置柱顶的最深预制梁,所述纵向预制梁B(62)的底部与现浇柱(4)的顶部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梯箍(3)设置在所述现浇柱(4)的顶部向下20mm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4)的柱主筋(1)为机械或焊接连接,并通过多个柱箍筋(2)周向安装绑扎。
CN201721773978.7U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Active CN207597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3978.7U CN207597587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3978.7U CN207597587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7587U true CN207597587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3978.7U Active CN207597587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7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5237A (zh) * 2020-03-12 2020-06-09 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柱筋整体位置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5237A (zh) * 2020-03-12 2020-06-09 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柱筋整体位置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0817A (zh) 井字梁模板支架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09610341A (zh) 一种薄壁空心墩墩顶实心段施工方法
CN210976328U (zh) 一种可装配化施工的二次结构
CN204920239U (zh) 用于制作方形的钢筋骨架的胎模架
CN207597587U (zh) 一种用于pc建筑现浇柱接预制梁时柱筋定位结构
CN105297731B (zh) 一种逆作法钢立柱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N207277691U (zh)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定位装置
CN109555017A (zh) 一种分离式桥梁中央防护栏浇筑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11648411B (zh)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2502026A (zh) 一种预制立柱
CN108951654A (zh) 不同开挖深度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
CN204475195U (zh) 软土地基现浇大吨位箱梁的施工系统
CN106013450A (zh) 核心筒跳层施工方法
CN207244633U (zh) 基坑围护顶圈梁上砖砌挡土墙钢筋桁架加固系统
CN217169020U (zh) 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绑扎胎膜架
CN113719031B (zh) 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940186U (zh) 大断面隧道破壁穿越车站基坑的加固保护结构
CN103921347A (zh) 预制t梁肋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固定抽插式安装模架
CN104563127B (zh)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施工方法
CN110258639B (zh) 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68349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模板加固装置
CN105297758A (zh) 预应力方桩与钢格构柱集成立柱
CN206053345U (zh) 一种泵管支撑装置
CN106592624B (zh) 一种提前浇筑施工电梯基础的施工工法
CN205063369U (zh) 超深基坑螺旋下降物料快速运输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