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0988U -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 Google Patents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0988U
CN207590988U CN201720045723.2U CN201720045723U CN207590988U CN 207590988 U CN207590988 U CN 207590988U CN 201720045723 U CN201720045723 U CN 201720045723U CN 207590988 U CN207590988 U CN 20759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ch blossom
micrograined texture
blossom extract
extract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57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untainscapes Dermovate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untainscapes Dermovate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untainscapes Dermovate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untainscapes Dermovate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457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由内而外包含:一桃花精华核心以及一保护层。所述桃花精华核心含有桃花萃取物,桃花萃取物至少包含类黄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多种皮肤用保养品中,能够避免人类皮肤遭受氧化、紫外线(UV)等的侵害,并且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

Description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养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养品的微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种未编程(即,原始且未分化)的细胞,其能够分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化细胞,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来提供更多干细胞。干细胞在再生物学上有相当广泛的应用,举例而言,干细胞可以用来促进伤口愈合、延长寿命等。关于干细胞在皮肤中的功能,表皮干细胞会产生短暂的扩充型细胞,进而分化形成分层。然而,人类的皮肤干细胞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且逐渐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皱纹的产生、黑色素的堆积、干燥、失去光泽等皮肤问题。
自1960年代以来已对干细胞投入研究发展,如今能以人工的方式使干细胞生长或转变成多种特化细胞,经由细胞培养能形成各种特定组织(像是肌肉或神经)的组成细胞。植物细胞由于其具有全能性分化能力而被认知为全能细胞,即所谓的分生组织。一般而言,植物分生组织根据其位置可以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与侧生分生组织两大类,其中顶端分生组织包括茎尖分生组织(SAM)与根尖分生组织(RAM)。茎尖分生组织,或称茎顶分生组织,其为多层干细胞,含有植物生长激素而负责细胞生长及周期循环。根尖分生组织,或称根分生组织,其为单层干细胞,负责细胞再生为成熟的组织。
目前,基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分化能力,有关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正在逐渐发展中。组织培养原理在于,植物体内的某一类细胞(例如,分生组织及愈伤组织细胞),能够独立发育并且分化成为完整的植物成体。其中,愈伤组织(植物的干细胞)是指由植物切口或受伤的植物表面增生出细胞来保护植物组织,亦具有全能分化的特性。植物愈伤组织培养的开发可有以下优势:(1)相较于植株本身有较强的愈合能力与细胞活力;(2)有更有效的栽培技术与更短的生产周期;(3)可生长于不破坏濒临物种的培养环境;(4)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以及(5)可产出稳定的质量及数量。
人类皮肤会遭受氧化、紫外线(UV)等的侵害并容易生成黑色素,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保养品微粒结构应用在皮肤保养品中以克服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能够应用于多种皮肤用保养品中,避免人类皮肤遭受氧化、紫外线(UV)等的侵害,并且抑制黑色素形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由内而外包含:一桃花精华核心以及一保护层。
所述桃花精华核心含有桃花萃取物,所述桃花萃取物至少包含类黄酮。
所述桃花精华核心的厚度为30至150微米。
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0至200微米。
所述微粒的粒径为100至500微米。
所述桃花精华核心为均质状态。
所述微粒结构可制成溶液状、悬浮液状、胶状、乳液状、霜状、或面膜状的形式。
所述保护层紧贴并包覆于所述桃花精华核心的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应用于多种皮肤用保养品中,能够避免人类皮肤遭受氧化、紫外线(UV)等的侵害,并且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图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态样的成品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显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红血球细胞的显微照片,其中,图4a显示未经处理的红血球细胞(即,控制组),图4b为显示经1mM的过氧化氢(H2O2)水溶液处理的红血球细胞(即,比较组),图4c为显示经0.2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处理的红血球细胞,图4d为显示经0.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处理的红血球细胞。
图5为显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红血球细胞的溶血能力,其中,以未经处理的红血球细胞为控制组。
图6为显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表皮细胞的存活率,其中,是以未经处理的表皮细胞为控制组。
图7为显示以不同方式处理的表皮细胞的黑色素含量,其中,是以未经处理的表皮细胞为控制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的技术精髓在于,在微粒结构中包含桃花精华核心,桃花精华核心含有桃花萃取物,该桃花萃取物含有类黄酮,可以保护人类皮肤,尤其可使皮肤避免受到紫外线B(UVB)的伤害。外层的保护层可以保护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例如,桃花萃取物中的类黄酮),减少有效成分被外界环境影响(例如与空气中的氧互相反应)所造成的损耗。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该微粒结构1由外侧至内侧依序包含一保护层2以及一桃花精华核心3,其中桃花精华核心3包含桃花萃取物4,且保护层2包覆于桃花精华核心3的外侧。桃花萃取物4为均匀分布于桃花精华核心3中。
继续参考图2,桃花精华核心3的厚度t1通常为30至150微米,较佳为40至120微米,且更佳为50至100微米;保护层2的厚度t2通常为30微米至200微米,较佳为50微米至160微米,且更佳为70微米至120微米。
桃花萃取物4的来源可为实验室培养的大玉白鳯桃,其物种学名为Prunuspersica(L.)Batsch。根据药学杂志(Yakugaku Zasshi)1977年第97卷第1号第109至111页及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2年第53卷第1号第27至34页的研究报导,桃花萃取物已被证实具有保护人类皮肤,并且避免皮肤受到紫外线B(UVB)的伤害的功效。除此之外,临床实验证实,桃花萃取物也具有抗氧化、抗紫外线(UV)、美白皮肤等功效,是一种可应用于皮肤保养品的添加物。
根据研究,桃花萃取物中含有类黄酮。类黄酮(flavonoids)又称为黄酮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一般则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并经由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的一系列化合物,常见存在于水果、蔬菜、茶、葡萄酒、种子或是植物根中,例如柑橘属的多种水果均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可进一步概分为黄酮醇类、黄酮类或黄碱素类、黄烷酮类、黄烷醇类、花青素类、原花青素类、异黄酮类等七个次类别。在桃花萃取物中,主要含有槲皮素(quercetin)及阿福豆苷(afzelin)等类黄酮。
一般认为,细胞氧化是皮肤老化的主要过程,当皮肤老化后会有出现皱纹、失去弹性、产生松弛等现象,因此,避免皮肤老化首要保护皮肤免于遭受自由基的侵害(即,抗氧化)。人体中虽然也存在可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但随着年纪增长,体内抗氧化物质会渐渐消耗殆尽,因此,许多研究皆已证实,摄取抗氧化食物及外用抗氧化物保养品可有效对抗及减缓自由基伤害。已知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常被添加于保养品中,且类黄酮被认为是植物性的天然抗氧化剂,也适合用于保养品。
此外,根据研究显示,由于类黄酮在化学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其可以吸收紫外光线,保护细胞免受紫外光线引起的损伤,也可防止由紫外光线引起的黑色素堆积。
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保护层2可为一由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材料所制得的层,以便微粒结构自然分解,从而被人体吸收。生物可分解材料是指一般以可不断重复取得的天然资源(如微生物、植物、动物等)所制成的一种聚合物。根据台湾环保生物可分解材料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商业化的生物可分解材料主要有聚酯及淀粉合胶(Starch-based Polymers)等两大类,其它尚有酪蛋白甲醛、醋酸纤维等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备保护层,并无特别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除含有桃花萃取物外,也可额外包含其它对人类皮肤有益的有效成分,举例而言,也可包含维生素A酯、维生素C、维生素E、玻尿酸、多胜肽、神经酰胺等常用于保养品中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的实际组分与含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视实际需要调整,并可依照所选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质来调整其与桃花萃取物的比例,并无特别限制。前述额外的有效成分可与桃花萃取物一起含于桃花精华核心中,或者存在于另一具有合适厚度且位于桃花精华核心与保护层之间的层,并无特别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制成溶液状、悬浮液状、胶状、乳液状、霜状、或面膜状的形式,但不限于此。也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以粉末状保存,以便使用者在使用前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混合均匀后以液态型式使用。
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与合适的溶剂混合以形成一均匀分散的溶液,并可视需要于溶液中添加其它添加剂如界面活性剂、乳化剂、柔润剂、防腐剂、香料、及其它技术人员常用的合宜成分,以便制成精华露、精华液、乳液、乳霜等成品,但不限于此。作为各添加剂成分的实例,乳化剂可选自脂肪酸酯、烷基磺酸盐、烷基苯基硫酸盐、磷酸盐、胺类、季铵盐、聚乙烯醇等;柔润剂可选自硅灵、甘油酯、醇类等;防腐剂可选自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山梨酸及其盐类、水杨酸及其盐类、去水醋酸及其盐类等。
前述实例仅为例示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需要调整添加剂的成分及成品的各项物理及化学性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稳定存在于成品中,并以所欲方式分布(例如,均匀分布),且成品于使用者使用时不会对其皮肤引起任何不适感。
此外,上述含有本实用新型微粒结构的精华液或精华露也可被均匀分布于织布、纤维布、冻胶等可贴合于人类脸部的面膜上,以便制成富含精华液的面膜成品。
当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被制造为成品后,可通过常见的包装方式进行成品的包装及后续的储存、运输、贩卖及使用。可依照成品的性质及使用者需要而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以便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变质,同时利于运输、贩卖及使用者使用。举例而言,可例如将成品包装于玻璃瓶、塑料瓶、气压喷瓶、无菌密封袋、软管、胶囊等,但不限于此。例如,溶液状、悬浮液状、及乳液状的成品大多流动性较高,一般系将其盛装于开口较窄的瓶中,避免倾倒溢出,且可例如搭配压头便于使用者取用;凝胶状及乳霜状的成品大多较为黏稠,一般是将其盛装于开口较广的瓶中挖取使用;凝胶状、乳霜状、或较为浓稠的乳液状成品也可盛装于软管中以利挤出使用;面膜状的成品较常见则以无菌密封袋包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微粒结构是以包含于乳霜内的方式盛装于矮罐内提供。如图3所示,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13与合适的溶剂及视需要的添加剂混合均匀,制成含有微粒结构13的乳霜12,并盛装于开口较大的矮罐10内,非使用状态时将盖11旋紧于矮罐10上以利保存。使用时,使用者仅需旋开盖11,即可容易取用含有本实用新型微粒结构13的乳霜12。为避免乳霜12受到紫外线照射影响而产生变质的情况,矮罐10及盖11可设计为不透光的形式。
除了图3所示的乳霜形式的产品外,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也可如前所述制备成乳液、精华液、精华露等形式的产品,其制备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加赘述。
兹以下列实施例进一步例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制备例:桃花萃取物的制备]
将实验室培养所得的桃花在初步捣碎后萃取,并将所得的初步萃取物进行过滤以去除沉淀物,接着,通过离心的方式去除剩余杂质以获得上清液,并对该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以去除,灭菌后再以喷雾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再将干燥后的萃取物以过筛的方式获得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桃花萃取物。
[制备例:微粒结构的制备]
取桃花萃取物以胶体化学法或微乳液法形成微粒结构。
[实施例1:桃花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准备4份相同的红血球细胞试样,并准备1mM的过氧化氢(H2O2)水溶液、0.2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及0.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各1份,分别滴入3份红血球细胞试样中并混匀,剩余的1份红血球细胞试样作为控制组。之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4份红血球细胞试样,其显微照片如图4a至图4d所示,并计算各试样的溶血能力,结果示于图5。
由图4a图4d及图5可知,桃花萃取物可有效保护红血球细胞不受到过氧化物的伤害,相较于以1mM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当用以处理的桃花萃取物的浓度增加,尤其在桃花萃取物浓度为0.5毫克/毫升时,细胞防御力可提升约3.6倍。
[实施例2:桃花萃取物的抗紫外线(UV)能力]
准备4份表皮细胞试样,并准备0.2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及0.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各1份,将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分别加入2份表皮细胞试样中。随后以280至315纳米的紫外线照射2份含有桃花萃取水溶液的表皮细胞试样以及1份原始的表皮细胞试样,剩余的1份原始的表皮细胞试样作为控制组。之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程度,结果示于图6。
由图6可知,相较于未经处理的经紫外线照射的细胞所呈现的大约38%损伤程度,桃花萃取物可有效降低紫外线(UV)对表皮细胞造成的损伤,尤其在以0.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处理,可使细胞的损伤程度降到大约18%,不到未经处理的细胞损伤的一半。
[实施例3:桃花萃取物的抑制黑色素形成能力]
准备3份表皮细胞试样,并准备0.5毫克/毫升的曲酸(kojic acid)水溶液及0.5毫克/毫升的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各1份,将曲酸水溶液及桃花萃取物水溶液分别加入2份表皮细胞试样中,剩余的1份原始的表皮细胞试样作为控制组,随后以280至315纳米的紫外线(UVB)照射所有试样,并记录其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曲酸水溶液及桃花萃取物水溶液皆可抑制黑色素生成,但桃花萃取物水溶液明显比曲酸水溶液效果更佳,可抑制黑色素生成达48.2%。
由实施例1至3可证实,桃花萃取物可以有效抗氧化、抗紫外线(UV)、并且有较佳的抑制黑色素生成能力,适合应用于各式美白护肤保养品中。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包含一桃花精华核心,以及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生物降解的聚酯或淀粉合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桃花精华核心含有桃花萃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桃花精华核心的厚度为30至1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30至20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结构的粒径为100至5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桃花精华核心为均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紧贴并包覆于所述桃花精华核心的表面。
CN201720045723.2U 2017-01-16 2017-01-16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Active CN20759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5723.2U CN207590988U (zh) 2017-01-16 2017-01-16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5723.2U CN207590988U (zh) 2017-01-16 2017-01-16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0988U true CN207590988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5723.2U Active CN207590988U (zh) 2017-01-16 2017-01-16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0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6955A (zh) * 2020-09-04 2020-12-01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花类中药复合防晒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6955A (zh) * 2020-09-04 2020-12-01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花类中药复合防晒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2006955B (zh) * 2020-09-04 2021-02-26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花类中药复合防晒剂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machandra et al. Processing of Aloe vera leaf gel: a review
JP5572786B2 (ja) 天然高麗人参または高麗人参を含む高麗人参類の形成層由来植物幹細胞株を有効成分として含有する老化防止または抗酸化用組成物
WO2020186068A1 (en) Mycelium biopolymers for health and beauty applications
US20140072619A1 (en) Cosmetic Prepara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342867B (zh) 一种涂覆于皮肤外表面的本草组合物亚微米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3182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8875A (zh) 一种含牡丹提取物的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444A (zh) 一种肌底液及其制备方法
US9763873B2 (en) Preparation for protecting against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skin aging
CN107927243A (zh) 一种天然抗衰老的油茶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6439A (zh) 金蝉花美白保湿药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7590988U (zh) 桃花萃取物微粒结构
CN109528536A (zh) 一种含有胆碱鞣花酸盐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426B (zh) 一种抑菌面膜液、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25177A (zh) 一种抗衰紧致皮肤的花瓣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4783B (zh) 一种植物抑菌组合液协同超高压处理的臭鳜鱼杀菌方法
CN105748358B (zh) 一种沉香精华赋活水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84433B1 (ko) 산호와 송이를 이용한 타블렛 화장품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03876974A (zh) 一种祛斑、美白的猕猴桃籽油面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1202A (zh) 一种玫瑰茄干细胞冻干粉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7693A (zh) 植物甾醇酯化妆品
CN107961209A (zh) 一种美白抗衰老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876A (zh) 一种火龙果中药复合涂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65309A (zh) 一种睡莲子房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CN107737035A (zh) 一种滋养保湿面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