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4686U - 光学投光透镜 - Google Patents
光学投光透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84686U CN207584686U CN201721751803.6U CN201721751803U CN207584686U CN 207584686 U CN207584686 U CN 207584686U CN 201721751803 U CN201721751803 U CN 201721751803U CN 207584686 U CN207584686 U CN 2075846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light
- optical section
- projection lens
- optics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投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透镜本体包括光学部以及环绕所述光学部的外围部,所述光学部包括阵列排列的透镜,每个透镜的出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出光面凹设形成入光面,每个透镜的底部凹设形成空腔,所述外围部还凹设形环绕所述光学部一周的第一环形槽及环绕所述第一环形槽一周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安置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投光透镜,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第二环形槽实现折射与反射,从而避免发光装置的边缘位置产生暗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投光透镜。
背景技术
照明领域的投光是指光源通过透镜可实现远距离的照明,获得所需要的光斑,实现需求的照度照明。照明领域的投光灯多用于工矿,室内外高杆等场地,传统的常采用草帽型透镜设计,草帽型透镜往往边缘会产生光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投光透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照明装置边缘会产生光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学投光透镜,包括:
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透镜本体包括光学部以及环绕所述光学部的外围部,所述光学部包括阵列排列的透镜,每个透镜的出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出光面凹设形成入光面,每个透镜的底部凹设形成空腔,所述外围部还凹设形环绕所述光学部一周的第一环形槽及环绕所述第一环形槽一周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灯槽的开口方向均与空腔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安置驱动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呈圆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部为圆形,所述光学部包括若干同心的透镜圆环,每相邻两个透镜圆环之间的间隔相等,每个透镜圆环上分布着多个透镜。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环绕所述外围部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本体由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材料形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为2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投光透镜,由于在光学部的外围设置了用于安置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第一环形槽及在第一环形槽的外围设置了第二环形槽,从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第二环形槽实现折射与反射,从而避免发光装置的边缘位置产生暗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投光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光学投光透镜的背面图;
图3是图1提供的光学投光透镜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投光透镜1,包括:透镜本体2,所述透镜本体2由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材料形成。透镜本体2的直径大约在166毫米。
所述透镜本体2包括第一表面21以及与第一表面21相背的第二表面22,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2之间的厚度为2毫米。
所述透镜本体2包括光学部3、环绕所述光学部3的外围部4,环绕所述外围部4的边缘部5。
所述光学部3为圆形,光学部3的直径大约为115毫米。所述光学部3包括若干透镜32。若干透镜32形成多个同心的透镜圆环31,每相邻两个透镜圆环31之间的间隔相等,每个透镜圆环31上等间距地分布着多个透镜32。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部3分为6个同心的透镜圆环31,最内侧的透镜圆环31内还设置有一个透镜32,从而,光学部3的透镜数量为156个,每个透镜32可以配备设置一个LED,实现大功率照明。当然可以理解,配备的LED数量也可以少于所述透镜32的数量,LED发出的光线能到达每个透镜32,能利用所述透镜32实现匀光。
每个透镜32的出光面320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21,所述第二表面22向所述出光面320凹设形成入光面322。每个透镜32的底部凹设形成空腔25。
所述外围部4还凹设形成环绕所述光学部一周的第一环形槽41及环绕所述第一环形槽一周的第二环形槽43,所述第一环形槽41、第二环形槽43的开口方向均与所述空腔25的开口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环形槽41用于安置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从而为电源驱动模块提供了容纳空间,实现了照明装置的功率可调。
所述第二环形槽43也能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也即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第二环形槽43实现折射与反射,。以解决照明装置边缘投光不均匀而产生暗斑的技术问题。
所述边缘部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孔51。所述螺孔51用于与底板固定,从而将发光二极管及电源驱动模块、导线等封装在底板及透镜本体2之间。
综上所述,由于在光学部的外围设置了用于安置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的第一环形槽41及在第一环形槽41的外围设置了第二环形槽43,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第二环形槽43实现折射与反射,从而避免发光装置的边缘位置产生暗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学投光透镜,包括:
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透镜本体包括光学部以及环绕所述光学部的外围部,所述光学部包括阵列排列的透镜,每个透镜的出光面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出光面凹设形成入光面,每个透镜的底部凹设形成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部还凹设形环绕所述光学部一周的第一环形槽及环绕所述第一环形槽一周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的开口方向均与空腔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安置驱动发光二极管工作的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投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为圆形,所述光学部包括若干同心的透镜圆环,每相邻两个透镜圆环之间的间隔相等,每个透镜圆环上分布着多个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还包括环绕所述外围部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投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由光学玻璃或者树脂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投光透镜,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厚度为2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1803.6U CN207584686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光学投光透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1803.6U CN207584686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光学投光透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84686U true CN207584686U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3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5180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4686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光学投光透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846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6438A (zh) * | 2020-04-26 | 2020-06-26 |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 灯具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21751803.6U patent/CN2075846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6438A (zh) * | 2020-04-26 | 2020-06-26 | 众普森科技(株洲)有限公司 | 灯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80252401A1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luminaire | |
TWI489060B (zh) | 發光二極體燈泡 | |
US10295151B2 (en) | Optical member for spot flood lights | |
CN103791255B (zh) | 发光二极管灯泡 | |
CN105333318A (zh) | 大角度led照明装置 | |
AU2014101521A4 (en) | LED projector for emitting light spherically in 180 | |
JP2012175013A (ja) | 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 |
CN205592684U (zh) | 一种led par灯 | |
CN207584686U (zh) | 光学投光透镜 | |
CN102818215A (zh) | 透镜及照明装置 | |
CN203628520U (zh) | 配光透镜及具有该配光透镜的led庭院灯 | |
CN210800746U (zh) | 灯具 | |
CN202188334U (zh) | 一种宽配光mr16led灯具 | |
TW201500691A (zh) | 透鏡、使用該透鏡的光源裝置及光源模組 | |
WO2017166328A1 (zh) | 一种碗碟状led灯 | |
KR101611463B1 (ko) | 렌즈, 커버부재 및 led조명장치 | |
US20100118543A1 (en) | Methodology of optical feedback for led lighting | |
CN202835180U (zh) | 一种led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led灯具 | |
CN207501084U (zh) | 光学投光透镜 | |
CN110726119B (zh) | 透镜单元、透镜及灯具 | |
CN102563465A (zh) | 远距离射灯 | |
CN104832881A (zh) | 一种光学元件及具有该光学元件的照明灯具 | |
CN207501085U (zh) | 光学投光透镜 | |
CN204648029U (zh) | Led照明装置 | |
KR20150138886A (ko) | Led 조명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