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0016U - 空调挂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0016U
CN207570016U CN201721740876.5U CN201721740876U CN207570016U CN 207570016 U CN207570016 U CN 207570016U CN 201721740876 U CN201721740876 U CN 201721740876U CN 207570016 U CN207570016 U CN 207570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conditining
hous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08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燕飞
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408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0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0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0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挂机,其中,所述空调挂机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空调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缩小了空调挂机的体积。

Description

空调挂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挂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调节温度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空调挂机室内侧的换热器为一个整体换热器,当人们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时,由于整体换热器的冷媒管管路太长,使得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不利于室温的快速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挂机,旨在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的同时,提高空调挂机的紧凑性,以大幅减小空调室内机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挂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蜗舌相对设置形成流道,所述流道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电辅热,所述电辅热位于所述出风腔内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包括多个挂耳,多个所述挂耳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列,以使空调挂机具有多个安装位。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
所述第一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形状和体积相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结构均更加简单,从而简化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生产制造过程,大幅降低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两个简单的换热器,大幅缩小的单个换热器的体积和冷媒管的长度,使得冷媒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流动的路程得到大幅减少,从而,冷媒在传输过程中所损耗的能量也将更少,使得冷媒在换热器换热时的温差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每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互独立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工作互不干扰,当室温接近用户所需温度时,可以关闭其中的一个换热器,以避免开启过多的换热器而造成能耗,此时,单个换热器的在压缩机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高效工作,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排布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使得换热器的总体积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缩小了整个换热器所占用的空间,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壳体内部的空间,使得空调挂机的结构非常紧凑,在大幅减少空调挂机的体积的同时,有利于空调挂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空调挂机体积的减小有利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挂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壳体 110 第一进风口
120 第二进风口 130 出风口
140 挂耳 150 壳体顶部
160 壳体底部 170 前侧壁
180 后侧壁 175 第二进风腔
185 第一进风腔 210 第一换热器
220 第二换热器 310 蜗壳
320 蜗舌 330 流道
400 风轮 510 第一接水盘
520 第二接水盘 600 电辅热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空调挂机,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在空调挂机内设置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并联(每个换热单独的与压缩机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每个冷媒循环回路之间相互独立)的换热器,以使每一换热器可单独的工作,从而使得每一换热器的冷媒管路长度减小,即冷媒每次循环所移动的路程减少,使得冷媒可以快速的经过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从而提高冷媒的循环速度,以保证每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相较于现有的空调挂机,由于将一个整体的大体积的换热器拆分为多个,多个换热器通过科学合理的排布,使得换热器的排布更加合理,以使空调挂机结构更加紧凑,可大幅的减小空调挂机的体积,以便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等。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挂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2,为了更好的描述空调柜机的结构,建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沿X轴正方向为右,沿X轴负方向的为左,沿Y轴正方向为前、沿Y轴负方向为后,沿Z轴正方形为上、沿Z轴负方向为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挂机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130,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130的风道,所述出风口130位于所述壳体底部160;
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所述第一换热2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2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0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160围合形成出风腔190,所述出风腔190与所述出风口130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如仿长方体(整体外形为长方体,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柱体(整体外形为圆柱状,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仿半球体(整体外形为半球体,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等等。为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可以更加简洁和准确的描述壳体100的位置,将壳体100各部分的名称进行定义,面向用户的侧壁为前侧壁170,与前侧壁170相对的为后侧壁180,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上方的为顶部150,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下方的为底部,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两端的为左、右两端壁。
进风口的数量可以需求进行设置,可以为一个进风口,也可以为多个进风口,进风口的位置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顶部150、底部、两端壁或者后侧壁180等。同理,出风口13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出风口13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150、底部、前侧壁170或者两端壁。本实施例中,以将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150,出风口130设置在壳体100的底部160为例。
第一换热器210,第一换热器21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均可,以与风道的形状适配为宜,在本实施例中,其外观以呈长方形为例,其长度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换热器210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平行与壳体100的顶部150或者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换热器210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将第一换热器210的倾斜的设置于风道中,其上部与壳体100的顶部150的中间位置连接,其下部与壳体底部160或者壳体100的后侧壁180连接,当然,下部也可以与壳体底部160和后侧壁180相连接的位置连接。第一换热器210与壳体100的顶部150和后侧壁180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185,以使第一进风腔185内的空气必须经过第一换热器210之后才能从出风口130流出,以确保换热的效果。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进风腔185后,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经风道从出风口130流出。
第二换热器220,第二换热器22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均可,以与风道的形状适配为宜,在本实施例中,其外观以呈长方形为例,其长度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换热器220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平行与壳体100的顶部150或者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将第二换热器220的倾斜的设置于风道中,其上部与壳体100的顶部150的中间位置连接,其下部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或者底部160连接,出风口130位于壳体底部160的中部。第二换热器220与壳体100的顶部150和前侧壁170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175,以使第二进风腔175内的空气必须经过第二换热器220之后才能从出风口130流出,以确保换热的效果。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二进风腔175后,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风道从出风口130流出。
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并联的意思是指,第一换热器210可以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等构成第一冷媒循环流路,第二换热器220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等可以构成第二冷媒循环流路器。由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工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以及壳体底部160和前侧壁170构成出风腔190。出风腔190与出风口130连通,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换热后的空间,进入到出风腔190,再经过出风腔190从出风口130流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结构均更加简单,从而简化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生产制造过程,大幅降低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两个简单的换热器,大幅缩小的单个换热器的体积和冷媒管的长度,使得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中流动的路程得到大幅减少,从而,冷媒在传输过程中所损耗的能量也将更少,使得冷媒在换热器换热时的温差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每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相互独立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工作互不干扰,当室温接近用户所需温度时,可以关闭其中的一个换热器,以避免开启过多的换热器而造成能耗,此时,单个换热器的在压缩机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高效工作,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排布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使得换热器的总体积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缩小了整个换热器所占用的空间,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壳体100内部的空间,使得空调挂机的结构非常紧凑,在大幅减少空调挂机的体积的同时,有利于空调挂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空调挂机体积的减小有利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
为了提高空调挂机的空间利用率和风轮400的工作效率,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40,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190内。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蜗壳310和蜗舌320,所述蜗壳310和蜗舌320相对设置形成流道330,所述流道330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400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蜗壳310设置在壳体底部160,其自壳体100宽度方向上的中部,自出风腔190向壳体底部160对应出风口130的位置延伸。
蜗舌320设置在壳体底部160上,自出风腔190向壳体底部160对应出风口130的位置延伸,以与蜗壳310形成配合。流道330的一端形成风槽,风槽的形状与风轮400的形状适配,以保证风轮400可以装入的同时,气流可以很好的被风轮400驱动。出风口130自风轮400向前侧壁170的方向延伸,使得出风腔190内的空气,在风轮400的作用下,经过流道330后从出风口130流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蜗壳310和蜗舌320的设置,使得换热后的空气在流道330中加压,并且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统一,有效的增加了风压,有利于增加空气的送风距离,通过将风轮400的一部分设置于流道330中,使得空气的增压效果和送风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风轮400以贯流风轮400为例,贯流风轮400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将气流从其径向方向送出。
为了更加充分的合理利用空间,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150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19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所述第一换热器210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185,所述第一进风腔18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0;所述第二换热器220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175,所述第二进风腔17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0,所述第一进风腔185和所述第二进风腔175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20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0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壳体100的顶部150和底部160连接,同理,第二换热器220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壳体100的顶部150和底部160连接。通过将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设置在前侧壁170或者底部160上,充分考虑到了换热器的安装和如何尽可能的提高换热器的安装空间,以增加换热器的体积。通过将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进风口120设置为相互独立,使得与第一换热器210换热的气流和第二换热器220换热的气流互不干扰,有效的提高了空气换热的稳定性。
为了增加空调挂机的适应性,并且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电辅热600,所述电辅热600位于所述出风腔190内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50连接。空调挂机还包括构成风道的蜗壳310和蜗舌320,所述蜗壳310与所述壳体底部160固定连接,所述电辅热600靠近所述蜗壳310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辅热600设置在后侧壁180和蜗壳310之间,充分利用了第一换热器210安装于壳体100后的空间,使得电辅热600工作时,不会影响换热器、蜗壳310和风轮400的工作,即使得电辅热600可以安全、可靠的安装和工作。通过电辅热600的安装,提高了空调挂机的制热效果,使得空调挂机的空气温度调节能力(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控制相配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大幅的提高了空调挂机的性能。
为了便于空调挂机的安装,所述空调挂机包括多个挂耳140,多个所述挂耳140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排列,以使空调挂机具有多个安装位。在壳体100的四周(顶部150、底部160、左、右端壁和后侧壁180)均设置有挂耳140,当然空调挂机需要安装时,可以选择所需要的位置进行安装。使得空调挂机的安装更加便捷。
为了避免换热器的冷凝水外流,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所述第一接水盘51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水盘520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形状和体积相当。
第一接水盘510可以连接于多个位置,以连接于底部150和后侧壁180的连接处为例。空调挂机还包括支架,支架连接壳体底部160和壳体100后侧壁180,第一接水盘510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第一换热器210的底部与支架或者第一接水盘510连接,以使第一换热器210的冷凝水流入第一接水盘510中。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盘510和支架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第二接水盘520可以连接于多个位置,以连接于底部150和前侧壁170的连接处为例。空调挂机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前侧壁170和壳体底部160的连接处。第二接水盘520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与支架或者第二接水盘520连接,以使第二换热器220的冷凝水流入第二接水盘520中。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盘520和支架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均沿对应的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一端距离壳体底部160的高度,高于另一端距离底部的高度。为了更加便捷的出水,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较高的一端位于壳体100的同一端(左端或右端)。以第一接水盘510为例,第一接水盘510左端距离壳体底部160的高度,大于第一接水盘510右端距离壳体底部160的高度,使得第一接水盘510中的水,自第一接水盘510的左端流至右端,再经过排水管排出。同理,第二接水盘520中的水,也自第二接水盘520的左端流至右端,再经过排水管排出。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中的冷凝水可以迅速的排出,从而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进而避免在空调挂机内部滋生细菌等,有利于提高用户更加健康的使用空调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和蜗舌相对设置形成流道,所述流道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相互独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电辅热,所述电辅热位于所述出风腔内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包括多个挂耳,多个所述挂耳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排列,以使空调挂机具有多个安装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
所述第一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形状和体积相当。
CN201721740876.5U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Active CN207570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0876.5U CN207570016U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0876.5U CN207570016U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0016U true CN207570016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8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0876.5U Active CN207570016U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00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971A (zh) * 2017-12-12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7971A (zh) * 2017-12-12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83454A (zh) 空调挂机
CN106949614A (zh) 一种空调与冰箱一体机以及空调
CN207570019U (zh) 空调挂机
CN20893630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050595A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6U (zh) 空调挂机
CN108087972A (zh) 空调挂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70015U (zh) 空调挂机
CN103292398A (zh) 一种集成吹风型空调与辐射末端复合空调系统
CN208011859U (zh) 空调挂机
CN206771590U (zh) 盘管‑露点间接与直接蒸发冷却联合机械制冷型空调机组
CN208186510U (zh) 空调挂机
CN207936237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8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7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4U (zh) 空调挂机
CN201772571U (zh)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风侧旁通容量控制装置
CN108105860A (zh) 空调挂机
CN205002230U (zh) 圆形挂机及空调
CN208186511U (zh) 空调挂机
CN108087971A (zh) 空调挂机
CN208186512U (zh) 空调挂机
CN209273737U (zh) 一种用于塑料母粒制备的冷却装置
CN108131726A (zh) 空调挂机
CN108087974A (zh) 空调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