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1787U -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1787U
CN207561787U CN201720639616.2U CN201720639616U CN207561787U CN 207561787 U CN207561787 U CN 207561787U CN 201720639616 U CN201720639616 U CN 201720639616U CN 207561787 U CN207561787 U CN 207561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w
thick film
control system
hea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96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岑世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ongyu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ha H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ha H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ha H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396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1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1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1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智能温控系统的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节可控硅对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进行功率调节,从而达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管线泡茶机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加设智能温控系统,对流经连通管道的水进行即时加热而后直接由出水口流出,省去了内置或外置的水箱,实现了对水温的精确控制,避免了对水的二次污染的发生,且水能够做到即出即用,泡茶的水温更精准。同时由于管线泡茶机中的残余的水只在管道中,残余水的储量大幅度的减少了,是一种无二次水污染、水温控制更精确、减少水残余的管线泡茶机。

Description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泡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背景技术
管线机又名管线饮水机,一般是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配合净水设备使用,其中内置蓄水PE水箱,清洁的水提前放在PE水箱,再通过加热胆加热或制冰胆制冷,从而制得热水和冷水供人饮用。管线机需通过内置的水箱对水进行加热。
泡茶机是品茶、泡茶的精品小家电、快捷好帮手。可以自动将饮水桶内的水抽到水壶内进行加热或者烧开,具有实现对不同茶叶进行不同水温的智能加热功能,水温从45到99摄氏度之内任意设定。泡茶机的茶壶需通过外置的水壶盛水后对水进行加热。
上述的管线机和泡茶机都通过外置或内置的容器盛水,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若不对容器内的剩水进行及时的清理,在饮用剩水时对人体健康不利。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精准的智能温控系统和一种无二次水污染、水温控制更精确、减少水残余的管线泡茶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解决方案如下:
智能温控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与流量调节阀;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水温以及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控制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所述加热电路为稀土厚膜电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水流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后流向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水流经所述流量调节阀后流量所述流量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流量计所测得的流量调整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供电电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可控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控硅信号反馈调整对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解决方案如下:
管线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所述泡茶机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智能温控系统,所述智能温控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以及流量调节阀;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和所述流量调节阀均设于所述连通管道上;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水温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控制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所述加热电路为稀土厚膜电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水流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后流向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水流经所述流量调节阀后流量所述流量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流量计所测得的流量调整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供电电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可控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控硅信号反馈调整对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所述可控硅设于所述连通管道中且水流经所述可控硅后流向所述温度传感器。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机的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流量调节阀的流量的综合参数,向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输入不同的电流,从而使得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加热功率,从而达到对水温的精确控制。
本管线泡茶机为一种台式的管线泡茶机,进水口直接与净水机或自来水管连通,出水口用于出水。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加设智能温控系统,对流经连通管道的水进行即时加热而后直接由出水口流出,省去了内置或外置的水箱,实现了对水温的精确控制。在省去了反复对水箱进行加水的反复步骤的同时避免了对水的二次污染的发生。且水能够做到即出即用,不会因由水壶向茶壶中添加而影响水温,泡茶的水温更精准。同时由于管线泡茶机中的残余的水只在管道中,残余水的储量大幅度的减少了,是一种无二次水污染、水温控制更精确、减少水残余的管线泡茶机。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泡茶机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泡茶机的内部结构轴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泡茶机的电液路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管线泡茶机;10-泡茶机本体;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1-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1-加热流道;12-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4-流量计;15-流量调节阀;16-减压阀;17-电磁阀;18-单向阀;19-可控硅;20-连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管线泡茶机1,包括泡茶机本体10,泡茶机本体10上设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泡茶机本体10呈台式状。管线泡茶机1还包括设于泡茶机本体10中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通过连通管道20连通,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设于连通管道20上。
上述,本管线泡茶机1为一种台式的管线泡茶机1,进水口101直接与净水机或自来水管连通,出水口102用于出水。通过在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之间的连通管道20上加设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从而做到对流经连通管道20的水进行即时加热而后直接由出水口102流出,省去了内置或外置的水箱,在省去了反复对水箱进行加水的反复步骤的同时避免了对水的二次污染的发生。且水能够做到即出即用,不会因由水壶向茶壶中添加而影响水温,泡茶的水温更精准。同时由于管线泡茶机1中的残余的水只在管道中,残余水的储量大幅度的减少了。
本实施例中,管线泡茶机1还包括设于泡茶机本体10中的智能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流量调节阀15,控制器12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和流量调节阀15电性连接。
控制器12控制流量调节阀15的流量,即控制连通管道20的流量。流量调节阀15是一种流量调节控制装置,如电液比例阀,可依据控制器12对其输入电流的大小来改变开度,从而调整流量。
温度传感器13设于连通管道20内,控制器12根据温度传感器13感测到的温度和流量调节阀15的流量来控制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工作。
由公式Q=C*m*△T=Q=I2Rt可知,如预设加热水温为94℃,测得的水温为14℃,则需加热的上升温度为80°。通过上升该温度所需的能量(Q)、流过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水的体积(V)/质量(m)以及水流过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时长(T)来计算出上升该温度所需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P)。通过在控制器12内预设的计算程序,来计算出控制器12对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输出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具有不同的加热功率,将流经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水的输出水温更加精确。
由公式Q=C*m*△T=Q=I2Rt可知,除了加热前的水温对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功率有影响以外,流经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流量对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流量计14测得连通管道20上的流量,由于连通管道20和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连通,即为测得了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上的流量。通过温度传感器13和流量计14所检测的参数实现对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功率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出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由水温和水流量两种因素影响,通过温度传感器13感测的温度和流量计14测得的流量后通过控制器12控制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发热功率,从而达到精确的水温输出。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中设有弯曲的加热流道111,所述加热流道111的截面相等且加热功率均匀,所述加热流道111贯穿于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用于与连通管道20连通。采用弯曲的加热流道111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具有体积小,加热面积大,加热效率高的特点,节省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安装空间,使得泡茶机本体10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可控硅19,所述控制器12根据所述可控硅19信号反馈调整对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所述可控硅19设于所述连通管道20中且水流经所述可控硅19后流向所述温度传感器13。
可控硅19,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由于可控硅19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将可控硅19置于连通管道20中,以进行及时的水冷,减少能量的损失的同时,使得可控硅19始终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延长可控硅19的使用寿命。由于可控硅19在工作时发热,会影响流经其的水温,因而将可控硅19设于温度传感器13之前,从而使得温度传感器13感测的水温更加精准,智能温控系统的水温控制更加精准。
本实施例中,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靠近出水口102处设置。
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靠近出水口102设置,尽可能的减小了加热后的水的传输长度,最大化的减少了水在传输时的热量损失,对于水温的调控更加精确,同时能量的损失更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流量计14,水流经所述流量调节阀15后流量所述流量计14,所述控制器12根据所述流量计14所测得的流量调整对所述流量调节阀15的供电电流。
通过流量计14、流量调节阀15与控制器12形成闭环的水流量控制系统,达到对水的流量的精准控制,进一步优化了影响加热温度的参数的精准度,从而使得智能温控系统的温度控制更加精准。
本实施例中以水流经各个元件的顺序来说明,连通管道20上各个元件的位置,先流经的元件为前置位。将水流量调节阀15设于流量计14之前先将水流量调节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流量计14测得的流量更加准确,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更加精准的控制。
管线泡茶机1还包括设于连通管道20上的减压阀16,减压阀16靠近进水口101设置。
减压阀16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16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通过在进水口101处加设减压阀16,控制进水压力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为管线泡茶机1内部的流体压力提供稳定的压力,减少水流的紊流以及对连通管道20上的各个元件的流体冲击,提高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管线泡茶机1还包括设于连通管道20上的电磁阀17,电磁阀17靠近进水口101设置,电磁阀17开启时智能温控系统启动。
电磁阀17为常闭式电磁阀17,即为上电时开启,不上电时关闭,从而控制管线泡茶机1中水与上水管的通断。通过电控式的阀门,对上水的通断控制更加方便,同时电磁阀17的工作可靠性相比于机械阀更高,不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等问题。且通过采用电控式的阀门能够实现机电一体化的设置,智能控制程度更高。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磁阀17还可以由水泵替代,选用电磁阀17还是选用水泵要根据进水口101处所接的水源是否有压力,若上水处有压力(大于大气压),则采用电磁阀17进行上水的连通与否的控制,若上水处无压力(等于大气压),则采用水泵进行泵水。
连通管道20上还设有单向阀18,单向阀18的导通方向为由进水口101流向出水口102。
管线泡茶机1的上水为由进水口101流向出水口102,加设单向阀18使得连通管道20中的水流方向更稳定,防止连通管道20中的液体回流。
单向阀18靠近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设置,本实施例中,单向阀18设于流量计14和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之间的连通管道20上,水由单向阀18流向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
单向阀18在整个上水的连通管道20的阀门系统的最后,对上水的流向做最后一步把关,使得流向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中的水流向更稳定。
泡茶机本体10上还可以设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来实现对控制器12的控制,如设定出水温度等,控制出水口102的出水。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开关开启时,电磁阀17开启,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3、流量调节阀15和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开始工作。此时控制器12得到了预设的水温指令,温度传感器13感测到初始水温。通过电磁阀17的开启,管线泡茶机1中的水产生流动,控制器12向流量调节阀15发出流量控制信号。通过流量调节阀15和温度传感器13向控制器12反馈的参数,控制器12经过计算向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发出控制指令,即向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供给电流,通过改变供给电流的大小,来改变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的加热功率,从而改变出水温度,达到对出水水温的精确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管线泡茶机1自进水口101到出水口102依次设有减压阀16、电磁阀17、流量调节阀15、流量计14、单向阀18和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且他们均由连通管道20串联连接。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传感器13设于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11之前的连通管道20上,如设于流量调节阀15与流量计14之间。通过各个液压元件和电气元件之间的协同协调工作使得由出水口102流出的水温达到预设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智能温控系统除了可以应用于管线泡茶机1以外,还可以用于其它具有水加热功能的电器中。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智能温控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及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以及流量调节阀;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水温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控制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所述加热电路为稀土厚膜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流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后流向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水流经所述流量调节阀后流量所述流量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流量计所测得的流量调整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供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可控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控硅信号反馈调整对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6.管线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所述泡茶机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温控系统,所述智能温控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以及流量调节阀;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和所述流量调节阀均设于所述连通管道上;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水温与所述流量调节阀的流量控制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所述加热电路为稀土厚膜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水流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调节阀后流向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流量计,水流经所述流量调节阀后流量所述流量计,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流量计所测得的流量调整对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供电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线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温控系统还包括可控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控硅信号反馈调整对所述厚膜流道型的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
所述可控硅设于所述连通管道中且水流经所述可控硅后流向所述温度传感器。
CN201720639616.2U 2017-06-02 2017-06-02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Active CN207561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9616.2U CN207561787U (zh) 2017-06-02 2017-06-02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9616.2U CN207561787U (zh) 2017-06-02 2017-06-02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1787U true CN207561787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9616.2U Active CN207561787U (zh) 2017-06-02 2017-06-02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1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52A (zh) * 2017-06-02 2017-08-01 广东哈哈热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952A (zh) * 2017-06-02 2017-08-01 广东哈哈热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26889B1 (ko) 항온액 순환장치 및 상기 장치에 있어서의 온도제어방법
CA2784312C (en) On-demand water heating system
RU2682976C2 (ru) Способ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питающего потока в системе теплопередачи
US7945146B2 (en) Tankless hot water heater with power modulation
CN202277233U (zh) 一种闭环温控快速加热器
CN101871225B (zh) 温度、流量、压力可独立控制的供水系统
US8978748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ariable delivery pump fitted to a heating system
WO2023116066A1 (zh) 一种即热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5908A (zh) 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561787U (zh)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US202000807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ixing valve of a heating system
US201703285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ixing valve of a heating system
CN205373025U (zh) 热水系统
CN106993952A (zh) 智能温控系统及管线泡茶机
CN206989445U (zh) 管线热水机
JP2018173228A (ja) 熱源装置
CN107014065A (zh) 管线热水机
CN207674745U (zh) 精准温控系统及热水装置
CN107355839A (zh) 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
CN110173749B (zh) 一种低谷电储热户型供暖系统
CN209346687U (zh) 无水箱即热式桶装水饮水器
CN107499747B (zh) 一种集装罐加热系统
CN201695451U (zh) 温度、流量、压力可独立控制的供水装置
CN207703501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检测用测试设备
CN205825397U (zh) 即热恒温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03, Building 2, Jinteng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Center, No. 5, Huaji Road, Siji Community, Ronggui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305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ongyu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302, Block 9, No. 3, Changfu West Road, Rongli Community, Ronggui Street,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AHAR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