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7529U -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57529U CN207557529U CN201721426175.4U CN201721426175U CN207557529U CN 207557529 U CN207557529 U CN 207557529U CN 201721426175 U CN201721426175 U CN 201721426175U CN 207557529 U CN207557529 U CN 2075575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ray
- protection zone
- fiber
- slots
- fib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包括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光纤阵列组件包括阵列本体和阵列光纤,阵列本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供阵列光纤伸入的通槽,光纤对接组件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与阵列光纤匹配的多个第一V槽,阵列光纤的一端伸入并贯穿阵列本体内的通槽,另一端从光纤对接组件靠近阵列本体一端伸入至第一V槽的中部,外部待对接光纤阵列从光纤对接组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第一述V槽的中部,并与阵列光纤完成对接。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可以实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的模块化生产,并方便将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结合在一起,实现光纤的耦合与对接,增加了光模块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背景技术
阵列式光纤由于具有高集成的特性,多用于高速模块的传输上,但是由于光纤结构的限制,往往需要带连接器一起生产,中间的光纤不能省去,这样就增加了加工的不便利性,使得生产升本大大增加,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多的损坏,次品率会比较高,同时因为不同距离的要求,增加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包括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所述光纤阵列组件包括阵列本体和阵列光纤,所述阵列本体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阵列光纤伸入的通槽,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与所述阵列光纤相匹配的多个第一V槽,所述阵列光纤的一端伸入并贯穿所述阵列本体内的通槽,另一端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靠近所述阵列本体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的中部,外部待对接光纤阵列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的中部,并与所述阵列光纤对接,在所述阵列本体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方向传输,并从所述待对接光纤阵列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可以实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的模块化生产,并方便将所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结合在一起,实现光纤的耦合与对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带着连接器一起生产带来的不便,增加了光模块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阵列本体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阵列光纤相匹配的第二V槽,所述底座倒扣在所述盖板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二V槽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多个通槽,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阵列光纤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一端的正下方。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底座倒扣在所述盖板上,一方面可以形成供光纤伸入的通槽,另一方面可以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阵列光纤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反射面,所述激光器出射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后达到所述反射面,并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的方向传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反射面,可以使得激光器出射的激光在进入所述阵列光纤后在所述阵列光纤内部反射,尽可能减少光的损失,提高光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所述激光器出射激光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可以比较方便设置所述激光器,也比较方便控制所述激光器出射光纤的方向,使得激光穿过所述阵列光纤后平行出射。
进一步:所述第二V槽设置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一端,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区,且所述第一保护区的高度低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一端的高度,所述阵列光纤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区伸入所述通槽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保护区,可以使得当所述底座倒扣在所述盖板上时,所述第一保护区可对所述阵列光纤进行保护,避免光纤端部污染或损伤。
进一步: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区、第三保护区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对接区,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等高设置,所述对接区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所述多个第一V槽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对接区内,且所述第一V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对接区的边沿处,所述第一V槽的尖端底部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上表面的高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光纤对接组件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可以对对接的光纤进行有效保护,确保光纤在物理上精确对准,使得两端光纤对接更加牢固,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阵列光纤的两端表面分别去掉涂覆层,中部表面保留涂覆层,且位于所述阵列光纤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内,或者,位于所述阵列光纤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去掉所述阵列光纤两端的涂覆层可以方便讲所述阵列光纤顺利的伸入所述通槽和第一V槽内,同时将所述阵列光纤中部表面的涂覆层保留,可以对所述阵列光纤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所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彼此靠近的一端对所述阵列光纤的中部造成损伤,有效对所述阵列光纤进行保护。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区上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阵列光纤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厚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阵列光纤平直地设置在所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之间,确保进入所述阵列光纤内的激光平直传播,减少光损耗,提高光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对接区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两端的端面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保护区或第三保护区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对接区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两端的端面均倾斜设置,可以在光纤对接时对两端的光纤进行有效的支撑和保护,避免光纤由于重力或者牵扯力而变形,从而影响光纤的对接效果,提高了光纤对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两端的端面均为摩擦面,且摩擦系数μ的取值范围为0.4至0.6。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两端的端面设置为摩擦面,可以增大其与对接光纤的摩擦力,避免对接光纤由于受到重力或者牵扯力而异位,影响对接效果,确保光纤实现精准可靠地对接。
进一步:所述对接区的上表面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之间的连线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连线方向垂直的中间对接线。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对接区的上表面设置所述中间对接线,可以便于在光纤对接过程中更加精准对接,将所述对接线作为参照物,提高对接光纤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侧视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光纤阵列组件,2、光纤对接组件3、激光器;
11、阵列本体,12、阵列光纤,21、第一V槽,22、第二保护区,23、第三保护区,24、对接区,25中间对接线;
111、底座,1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包括光纤阵列组件(1)和光纤对接组件2,所述光纤阵列组件1包括阵列本体11和阵列光纤12,所述阵列本体1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阵列光纤12伸入的通槽,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与所述阵列光纤12相匹配的多个第一V 槽21,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一端伸入并贯穿所述阵列本体11内的通槽,另一端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靠近所述阵列本体11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21 的中部,外部待对接光纤阵列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21的中部,并与所述阵列光纤12对接,在所述阵列本体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端设置激光器3。
所述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12方向传输,并从所述待对接光纤阵列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可以实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的模块化生产,并方便将所述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纤对接组件结合在一起,实现光纤的耦合与对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带着连接器一起生产带来的不便,增加了光模块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本体11包括底座111和盖板112,所述底座111 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阵列光纤12相匹配的第二V槽,所述底座111倒扣在所述盖板112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二V槽与所述盖板112形成所述多个通槽,所述激光器3设置在所述盖板1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 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一端的正下方。通过将所述底座111倒扣在所述盖板112上,一方面可以形成供光纤伸入的通槽,另一方面可以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光纤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 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反射面,所述激光器3出射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 后达到所述反射面,并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12的方向传输。通过设置反射面,可以使得激光器3出射的激光在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后在所述阵列光纤12内部反射,尽可能减少光的损失,提高光利用率。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所述激光器3出射激光的方向为竖直向上。通过设置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可以比较方便设置所述激光器3,也比较方便控制所述激光器 3出射光纤的方向,使得激光穿过所述阵列光纤12后平行出射。
当然,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只要所述激光器3出射激光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后在所述阵列光纤12水平传输即可。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V槽设置在所述底座1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端,所述底座111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区,且所述第一保护区的高度低于所述底座1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一端的高度,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区伸入所述通槽内。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保护区,可以使得当所述底座111倒扣在所述盖板112上时,所述第一保护区可对所述阵列光纤12进行保护,避免光纤端部污染或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区22、第三保护区23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对接区24,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 等高设置,所述对接区24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所述多个第一V槽21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对接区24内,且所述第一V槽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对接区24 的边沿处,所述第一V槽21的尖端底部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上表面的高度,所述阵列光纤12穿过所述第二保护区22伸入所述第一V槽21内,外部对接光纤穿过所述第三保护区23伸入所述第一V 槽21内。通过在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两端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可以对对接的光纤进行有效保护,确保光纤在物理上精确对准,使得两端光纤对接更加牢固,可靠性更高。这里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对称设置在所述对接区24两侧,位置可以互换。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两端表面分别去掉涂覆层,中部表面保留涂覆层,且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22内,或者,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23内。通过去掉所述阵列光纤12两端的涂覆层可以方便讲所述阵列光纤12顺利的伸入所述通槽和第一V槽内21,同时将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保留,可以对所述阵列光纤12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所述光纤阵列组件1和光纤对接组件2彼此靠近的一端对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中部造成损伤,有效对所述阵列光纤12进行保护。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区22 上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厚度。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阵列光纤12平直地设置在所述光纤阵列组件1和光纤对接组件2之间,确保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内的激光平直传播,减少光损耗,提高光利用率。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区24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两端的端面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保护区 22或第三保护区23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通过将所述对接区24 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两端的端面均倾斜设置,可以在光纤对接时对两端的光纤进行有效的支撑和保护,避免光纤由于重力或者牵扯力而变形,从而影响光纤的对接效果,提高了光纤对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两端的端面均为摩擦面,且摩擦系数μ的取值范围为0.4至0.6。通过将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两端的端面设置为摩擦面,可以增大其与对接光纤的摩擦力,避免对接光纤由于受到重力或者牵扯力而异位,影响对接效果,确保光纤实现精准可靠地对接。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对接区24的上表面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之间的连线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连线方向垂直的中间对接线25。通过在所述对接区24的上表面设置所述中间对接线25,可以便于在光纤对接过程中更加精准对接,将所述对接线25作为参照物,提高对接光纤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阵列组件(1)和光纤对接组件(2),所述光纤阵列组件(1)包括阵列本体(11)和阵列光纤(12),所述阵列本体(11)内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阵列光纤(12)伸入的通槽,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与所述阵列光纤(12)相匹配的多个第一V槽(21),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一端伸入并贯穿所述阵列本体(11)内的通槽,另一端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靠近所述阵列本体(11)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21)的中部,外部待对接光纤阵列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V槽(21)的中部,并与所述阵列光纤(12)对接,在所述阵列本体(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端设置激光器(3);
所述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12)方向传输,并从所述待对接光纤阵列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本体(11)包括底座(111)和盖板(112),所述底座(111)的上表面平行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阵列光纤(12)相匹配的第二V槽,所述底座(111)倒扣在所述盖板(112)上,使得所述多个第二V槽与所述盖板(112)形成所述多个通槽,所述激光器(3)设置在所述盖板(1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一端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光纤(12)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反射面,所述激光器(3)出射的激光进入所述阵列光纤(12)后达到所述反射面,并经过反射后沿着所述阵列光纤(12)的方向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度,所述激光器(3)出射激光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V槽设置在所述底座(1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一端,所述底座(111)的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第一保护区,且所述第一保护区的高度低于所述底座(111)远离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一端的高度,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一端从所述第一保护区伸入所述通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接组件(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保护区(22)、第三保护区(23)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对接区(24),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等高设置,所述对接区(24)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所述多个第一V槽(21)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之间的连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对接区(24)内,且所述第一V槽(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对接区(24)的边沿处,所述第一V槽(21)的尖端底部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上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光纤(12)的两端表面分别去掉涂覆层,中部表面保留涂覆层,且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22)内,或者,位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区和第三保护区(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保护区(22)上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阵列光纤(12)中部表面的涂覆层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区(24)靠近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两端的端面均倾斜设置,且所述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保护区(22)或第三保护区(23)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区(24)的上表面沿着所述第二保护区(22)和第三保护区(23)之间的连线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连线方向垂直的中间对接线(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26175.4U CN207557529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26175.4U CN207557529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57529U true CN207557529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8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26175.4U Active CN207557529U (zh) | 2017-10-31 | 2017-10-31 |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575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9353A (zh) * | 2019-09-10 | 2019-12-24 |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角透镜光纤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
-
2017
- 2017-10-31 CN CN201721426175.4U patent/CN2075575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9353A (zh) * | 2019-09-10 | 2019-12-24 |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角透镜光纤阵列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98087Y (zh) | 导光板 | |
US20140079352A1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WO2003065083A1 (fr) | Element de deflexion de rayonnement lumineux et appareil de source lumineuse l'utilisant | |
CN207557529U (zh) | 一种分体式光模块无源组件 | |
US8979350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 |
CN104049296A (zh) | 导光板及光源模组 | |
CN104422974A (zh) | 透镜和透镜模块 | |
CN107561630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WO2013003512A3 (en) | Optical interposer with common angled surface | |
CN102478217A (zh) |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 |
CN104460112A (zh) | 一种背光源、发光二极管灯条、显示装置 | |
US20100259939A1 (en) |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having composite lens and prism structure | |
US20140144753A1 (en) | Conveying apparatus | |
US10151891B1 (en) | Optical transceiver | |
CN105116612A (zh) | 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WO2014154128A1 (en) | Light guide module | |
CN201652190U (zh) |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 |
CN103244869A (zh) | 光源装置 | |
US8965154B2 (en) | Optical coupling lens | |
US9329321B2 (en) | Backlight module | |
CN104776397A (zh) |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 |
CN104251419A (zh) | 导光板及使用其之背光模块 | |
WO2017118033A1 (zh) | 棱镜膜、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4203495U (zh) | 一种平面波导c型槽基板 | |
WO2010123595A3 (en) | Optical edge conne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