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3030U -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3030U
CN207553030U CN201721665932.3U CN201721665932U CN207553030U CN 207553030 U CN207553030 U CN 207553030U CN 201721665932 U CN201721665932 U CN 201721665932U CN 207553030 U CN207553030 U CN 20755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body
groynes
conservancy diversion
water conservanc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59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仲健
陈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7216659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30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数个坝体,所述的坝体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的坝体的坝头为圆弧形,所述的坝体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坝体被河流冲刷一侧设置斜面,所述的坝体的底端安装固定桩,所述的固定桩的上部位于坝体内,所述的固定桩的底端位于河床内,所述的坝体上开设数个水平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放置鹅卵石,所述的通孔的两侧设置透水网,所述的坝体顶部上安装竖直的防护板。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对丁坝进行加固,从而确保丁坝的长期使用,同时根据河流情况,设置丁坝的长度,且坝体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有效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背景技术
丁坝,一般是建在河岸两侧。其实丁坝并不能算作“坝”,因为它并没有防洪挡水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河岸边坡保护。还有一个就是调节河道水面,主要是为了使水位能保证在通航标准以上。由于丁坝的存在,使得河面变窄,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水位增高,保证枯水季节下的通航要求。船舶行驶过程中对河岸也有冲刷,丁坝能进一步保护堤岸。丁坝是广泛使用的河道整治和维护建筑物,其主要功能为保护河岸不受来流直接冲蚀而产生掏刷破坏,同时它也在改善航道、维护河相以及保护水生态多样化方面发挥着作用。它能够阻碍和削弱斜向波和沿岸流对海岸的侵蚀作用,促进坝田淤积,形成新的海滩,达到保护海岸的目的。按丁坝的作用和性质又分为控导型和治导型两种。控导型丁坝坝身较长,一般坝顶不过水,其作用是使主流远离堤岸,既防止坡岸冲刷又改变河道流势。治导型丁坝工程的主要作用是迎托水流,消减水势,不使急流靠近河岸,从而护岸护滩、防止或减轻水流对岸滩的冲刷。
由于丁坝长期一侧长期被河水冲击,尤其是坝底承受的冲击力度最大,易导致冲击侧丁坝发生损伤,严重甚至导致溃堤现象发生;同时由于丁坝是防止河水对河岸进行冲刷,在一道丁坝之后河水对河岸的冲击减小,故而后续丁坝与第一道丁坝相同长度较为浪费资源,且增加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包括数个坝体,所述的坝体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的坝体的坝头为圆弧形,所述的坝体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坝体被河流冲刷一侧设置斜面,所述的坝体的底端安装固定桩,所述的固定桩的上部位于坝体内,所述的固定桩的底端位于河床内,所述的坝体上开设数个水平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内放置鹅卵石,所述的通孔的两侧设置透水网,所述的坝体顶部上安装竖直的防护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斜面上安装数个导流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坝体底部外周设置鹅卵石。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防护板上安装扶手。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防护板外侧设置求生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35-70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坝体与河岸的夹角为45-90°。
如上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所述的斜面与河床夹角为30-6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对丁坝进行加固,从而确保丁坝的长期使用,同时根据河流情况,设置丁坝的长度,且坝体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有效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力度在第一道丁坝的作用下减小,故而本实用新型在对设计丁坝时对后续丁坝长度进行有效的缩短,在保护河岸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坝体的圆弧形坝头能减小河水对坝头的冲击,有效的保护坝体的坝头不被损坏;由于坝体被河水冲刷一侧设置斜面,斜面有效的增加了坝体的抗冲刷力度,且对坝体底部起到了加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同时通孔能使河水通过,从而能有效的降低河水对坝体的的冲击力度,且通孔内放置鹅卵石能对河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通孔两侧安装透水网在确保河水通过的前提下,鹅卵石也不会被河水冲走,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时将先将固定桩按照指定位置竖直打入河床内,且固定桩上部位于河床之上,然后开始用混泥土开始进行灌注,这样通过固定桩能将坝体与河床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的对坝体的下部进行了加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防护板能对在丁坝上行走的人群起到保护作用,且在河水猛涨时防护板还能有效的降低河水冲击对人体造成影响,从而确保人群安全的退回河岸,避免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河水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附图标记:1、坝体;2、固定桩;3、通孔;4、鹅卵石;5、透水网;6、防护板;7、导流板;8、扶手;9、救生圈;10、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包括数个坝体1,所述的坝体1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的坝体1的坝头为圆弧形,所述的坝体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坝体1被河流冲刷一侧设置斜面10,所述的坝体1的底端安装固定桩2,所述的固定桩2的上部位于坝体1内,所述的固定桩2的底端位于河床内,所述的坝体1上开设数个水平的通孔3,所述的通孔3内放置鹅卵石4,所述的通孔3的两侧设置透水网5,所述的坝体1顶部上安装竖直的防护板6。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河水的冲刷力度在第一道丁坝的作用下减小,故而本实用新型在对设计丁坝时对后续丁坝长度进行有效的缩短,在保护河岸的前提下,有效的节约了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坝体1的圆弧形坝头能减小河水对坝头的冲击,有效的保护坝体1的坝头不被损坏;由于坝体1被河水冲刷一侧设置斜面10,斜面10有效的增加了坝体1的抗冲刷力度,且对坝体1底部起到了加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同时通孔3能使河水通过,从而能有效的降低河水对坝体1的的冲击力度,且通孔3内放置鹅卵石4能对河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通孔3两侧安装透水网5在确保河水通过的前提下,鹅卵石也不会被河水冲走,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时将先将固定桩2按照指定位置竖直打入河床内,且固定桩2上部位于河床之上,然后开始用混泥土开始进行灌注,这样通过固定桩2能将坝体1与河床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的对坝体的下部进行了加固,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防护板6能对在丁坝上行走的人群起到保护作用,且在河水猛涨时防护板6还能有效的降低河水冲击对人体造成影响,从而确保人群安全的退回河岸,避免发生意外。
具体而言,由于河水流速较快时对坝体1的冲击力较大,尤其是对坝体1底部的冲击最为强烈,易对坝体1底部造成损害,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斜面10上安装数个导流板7。导流板7能对河水进行分层导流,从而分担了坝体1底部受到的冲击力,有效的减轻了坝体1底部的负担,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具体的,由于坝体1底部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坝体1底部外周设置鹅卵石4。鹅卵石4能有效的减缓河水对坝体1底部的冲击力,同时鹅卵石4还能对河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在确保本实用新型稳定性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环保功效。
进一步的,由于防护板6虽然能在河水猛涨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防护板6不易抓握,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6上安装扶手8。扶手8便于人体抓握,方便使用。
更进一步的,由于在河水猛涨时,此时离河岸较远的人在向河岸移动的过程中存在河水涨幅过快将人体淹没的情况,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6外侧设置求生圈9。在河水突然猛涨时将防护板6外侧的求生圈9取下并套放在腰间,即使河水涨幅能将人体淹没,通过救生圈也能确保人体不会被卷入河底从而溺水,有效的确保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由于通孔3直径过小起不到减缓河水对坝体1冲击力的作用,通孔3直径过大会影响坝体的稳定性,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通孔3的直径为35-70cm。当通孔3的直径在35-70cm的范围之间时,既能起到减缓河水对坝体1冲击力的作用,又不会会影响坝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由于坝体1与河岸的夹角过小或过大时起不到良好的调节流速和保护河岸的作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坝体1与河岸的夹角为45-90°。当坝体1与河岸的夹角在45-90°的范围之间时,能起到良好的调节流速和保护河岸的作用。
进一步的,由于斜面10与河床夹角过大时起不到对坝体1底部的保护作用,斜面10与河床夹角过小时施工量较大,较为浪费资源,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所述的斜面10与河床夹角为30-60°当斜面10与河床夹角在30-60°的范围之间时,既能起到良好的对坝体1底部的保护作用,又能有效的降低施工量,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实施例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包括数个坝体1,所述的坝体1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的坝体1与河岸的夹角为45-90°,所述的坝体1的坝头为圆弧形,所述的坝体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坝体1底部外周设置鹅卵石4,所述的坝体1被河流冲刷一侧设置斜面10,所述的斜面10与河床夹角为30-60°,述的斜面10上安装数个导流板7,所述的坝体1的底端安装固定桩2,所述的固定桩2的上部位于坝体1内,所述的固定桩2的底端位于河床内,所述的坝体1上开设数个水平的通孔3,所述的通孔3的直径为35-70cm,所述的通孔3内放置鹅卵石4,所述的通孔3的两侧设置透水网5,所述的坝体1顶部上安装竖直的防护板6,所述的防护板6上安装扶手8,所述的防护板6外侧设置求生圈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包括数个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1)的长度沿河流方向依次减小,所述的坝体(1)的坝头为圆弧形,所述的坝体(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坝体(1)被河流冲刷一侧设置斜面(10),所述的坝体(1)的底端安装固定桩(2),所述的固定桩(2)的上部位于坝体(1)内,所述的固定桩(2)的底端位于河床内,所述的坝体(1)上开设数个水平的通孔(3),所述的通孔(3)内放置鹅卵石(4),所述的通孔(3)的两侧设置透水网(5),所述的坝体(1)顶部上安装竖直的防护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10)上安装数个导流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1)底部外周设置鹅卵石(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板(6)上安装扶手(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板(6)外侧设置求生圈(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直径为35-7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1)与河岸的夹角为45-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10)与河床夹角为30-60°。
CN201721665932.3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5932.3U CN20755303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5932.3U CN20755303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3030U true CN207553030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6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59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030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30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8396A (zh) * 2019-02-15 2019-05-14 广东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下游河道水体整治方法
WO2022016868A1 (zh) * 2020-09-17 2022-01-27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透水桩柱丁坝及运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8396A (zh) * 2019-02-15 2019-05-14 广东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下游河道水体整治方法
WO2022016868A1 (zh) * 2020-09-17 2022-01-27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透水桩柱丁坝及运行方法
GB2607195A (en) * 2020-09-17 2022-11-30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Spur dike with movable water-permeable pil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53030U (zh) 一种加固透水导流丁坝
CN107119626A (zh) 一种生态环保透水丁坝结构
CN108824364A (zh) 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
CN103882839A (zh) 一种低水头河床式枢纽电站进水口的排沙系统
CN206233177U (zh) 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
CN209482259U (zh) 一种过水景观土坝结构
CN207211068U (zh) 一种用于加固江河堤坝的构筑物
CN206971174U (zh) 一种河道堤坝生态护坡结构
CN216474888U (zh) 一种消能防冲结构
CN211690220U (zh) 一种水利防护高强度堤防
CN211080123U (zh) 一种河湖生态岸坡保护装置
CN103938585A (zh) 土坝+重力坝混合坝型的布置结构
CN209066370U (zh) 一种多层级消音防浪墙
CN210561974U (zh) 一种多功能海堤体系
CN207331601U (zh) 一种生态环保透水丁坝结构
CN204570599U (zh) 一种新型防波堤
CN104099908B (zh) 重力式拦沙导沙结构
CN208762946U (zh) 一种倒虹吸管的防护结构
CN106930242A (zh) 桩基溢流坝与铅丝石笼护坦
CN206570772U (zh) 一种生态土石坝
CN206529737U (zh) 一种水电水利工程消能区防护结构
CN205576834U (zh) 防冲水利堤坝
CN110004890A (zh) 一种滚筒消能装置
CN214993519U (zh) 一种兼具挑流消能和收集越浪消能的新型防波堤
CN218622112U (zh) 一种土石坝防漫顶溃决的泄水建筑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