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3717U -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43717U CN207543717U CN201721716656.9U CN201721716656U CN207543717U CN 207543717 U CN207543717 U CN 207543717U CN 201721716656 U CN201721716656 U CN 201721716656U CN 207543717 U CN207543717 U CN 207543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vegetation
- water proof
- side wall
- proof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包括植被隔水槽、隔水植被带和供水控制机构,所述植被隔水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水侧壁、第二隔水侧壁和中间隔水侧壁,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隔水槽底壁,所述中间隔水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和所述第二隔水侧壁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有供水连通管,所述隔水植被带中设置有植被渗透管,所述植被渗透管和所述供水连通管相互连通,且所述植被渗透管上设置有植被渗透孔,所述植被渗透管的外侧包裹有透水半透膜。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排涝且不会造成城市植被带的水土流失,并能够在降水较少的时候对城市植被带进行蓄水灌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景观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植被带是城市的道路、公园、沿街景观和绿化工程,能够起到防尘、防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城市植被带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往往容易发生积水无法排泄的问题,而设置有地下排水管的城市植被带又存在水土流失的问题,降水汇流在流径城市植被带最后进入地下排水管中的过程中,会带走城市植被带中大量的泥土,不仅造成城市植被带的土壤减少,而且容易导致地下排水管发生堵塞。此外在降水较少的时候,城市植被带的日常灌溉也较为耗费人力物力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能够有效地在降水时对城市植被带的积水进行排涝,且不会造成城市植被带的水土流失,并能够在降水较少的时候对城市植被带进行蓄水灌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包括植被隔水槽、设置于所述植被隔水槽中的隔水植被带和供水控制机构,所述植被隔水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水侧壁、第二隔水侧壁和中间隔水侧壁,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隔水槽底壁,所述中间隔水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和所述第二隔水侧壁之间,所述隔水植被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水侧壁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有供水连通管,所述隔水植被带中设置有植被渗透管,所述植被渗透管和所述供水连通管相互连通,且所述植被渗透管上设置有植被渗透孔,所述植被渗透管的外侧包裹有透水半透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控制机构包括供水控制支撑侧壁、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上端的渗水封闭顶板、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上的降水排涝管,所述渗水封闭顶板为渗水混凝土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水侧壁设置有植被灌溉管,所述第一隔水侧壁和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之间设置有灌溉控制浮块,所述第一隔水侧壁设置有浮块限位凸起,所述浮块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灌溉控制浮块的上方,所述植被灌溉管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的底部,所述降水排涝管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的底部上方;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底部连通口,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在所述浮块限位凸起的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上部连通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通过设置降水排涝管,能够有效地在降水时对城市植被带的积水进行排涝;通过在植被渗透管的外侧包裹透水半透膜,不会造成城市植被带的水土流失;通过将降水排涝管设置于供水控制机构的上端使供水控制机构可以进行蓄水,并且通过设置植被灌溉管,能够在降水较少的时候对城市植被带进行灌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包括植被隔水槽、设置于所述植被隔水槽中的隔水植被带20和供水控制机构,所述植被隔水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水侧壁11、第二隔水侧壁12和中间隔水侧壁13,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隔水槽底壁,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第二隔水侧壁12之间,所述隔水植被带2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水侧壁12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有供水连通管31,所述隔水植被带20中设置有植被渗透管21,所述植被渗透管21和所述供水连通管31相互连通,且所述植被渗透管21上设置有植被渗透孔22,所述植被渗透管21的外侧包裹有透水半透膜23。
具体地,所述供水控制机构包括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上端的渗水封闭顶板33、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上的降水排涝管34,所述渗水封闭顶板33为渗水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设置有植被灌溉管35,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之间设置有灌溉控制浮块36,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设置有浮块限位凸起14,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位于所述灌溉控制浮块36的上方,所述植被灌溉管35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所述降水排涝管34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上方;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的下端设置有底部连通口37,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在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上部连通口38。
在没有降水的时候,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中的液面较低,所述植被灌溉管35连通所述供水控制机构,并通过所述植被渗透管21向所述隔水植被带20中进行灌溉;当降水较少的时候,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中的液面上升,使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上浮堵住所述植被灌溉管35;当降水较多的时候,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中的液面上升,液面高于所述降水排涝管34后,过量的降水通过所述降水排涝管34排走,同时所述隔水植被带20中的积水也会通过所述植被渗透管21返回至所述供水控制机构,并通过所述降水排涝管34排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被隔水槽、设置于所述植被隔水槽中的隔水植被带(20)和供水控制机构,所述植被隔水槽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隔水侧壁(11)、第二隔水侧壁(12)和中间隔水侧壁(13),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隔水槽底壁(15),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第二隔水侧壁(12)之间,所述隔水植被带(20)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水侧壁(12)和所述中间隔水侧壁(13)之间;所述供水控制机构设置有供水连通管(31),所述隔水植被带(20)中设置有植被渗透管(21),所述植被渗透管(21)和所述供水连通管(31)相互连通,且所述植被渗透管(21)上设置有植被渗透孔(22),所述植被渗透管(21)的外侧包裹有透水半透膜(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控制机构包括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上端的渗水封闭顶板(33)、设置于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上的降水排涝管(34),所述渗水封闭顶板(33)为渗水混凝土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设置有植被灌溉管(35),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和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之间设置有灌溉控制浮块(36),所述第一隔水侧壁(11)设置有浮块限位凸起(14),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位于所述灌溉控制浮块(36)的上方,所述植被灌溉管(35)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所述降水排涝管(34)位于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上方;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的下端设置有底部连通口(37),所述供水控制支撑侧壁(32)在所述浮块限位凸起(14)的底部位置处还设置有上部连通口(3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6656.9U CN207543717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16656.9U CN207543717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43717U true CN207543717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6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1665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3717U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43717U (zh)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21716656.9U patent/CN20754371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2683A (zh) | 用于植物根系渗灌与土体排水的系统 | |
CN201467778U (zh) | 直插式渗灌滴管 | |
CN202143866U (zh) | 直插式渗灌滴头 | |
CN102577866A (zh) | 可蓄供水的道路用花箱 | |
CN20298985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的生态河道系统 | |
CN107761897A (zh) | 自给式地下蓄渗系统 | |
CN103733955A (zh) | 地源合一淋灌系统 | |
CN103283521A (zh) | 一种自助循环绿植容器系列 | |
CN211090814U (zh) | 一种市政绿化用绿化带 | |
CN208650210U (zh) | 一种坡地植草沟 | |
CN202340546U (zh) | 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设施 | |
CN108703040A (zh) | 一种稻田试验小区快速灌排装置 | |
CN207543717U (zh) | 一种城市植被带水土防流失结构 | |
CN206294624U (zh) | 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系统 | |
CN105952255B (zh) | 垂直绿化围墙及建造方法 | |
CN204907310U (zh) | 盆栽节水灌溉装置 | |
CN205105878U (zh) | 用于植物根系渗灌与土体排水的系统 | |
CN208618528U (zh) | 一种防治黄土区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结构 | |
CN209277257U (zh) | 一种集雨型道路植被互联系统 | |
CN204047430U (zh) | 绿色生态建设用节水灌溉系统 | |
CN107926365B (zh) | 一种滨岸带垂直绿化种植设备及其种植方法 | |
CN207022802U (zh) | 一种园林节水灌溉系统 | |
CN200987308Y (zh) | 带马蹄形主水道的排灌管 | |
CN203264912U (zh) | 一种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带/管 | |
CN208691953U (zh) | 一种新型膜调控地下滴灌导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