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0436U -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0436U
CN207540436U CN201721640775.0U CN201721640775U CN207540436U CN 207540436 U CN207540436 U CN 207540436U CN 201721640775 U CN201721640775 U CN 201721640775U CN 207540436 U CN207540436 U CN 207540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body shell
lethal munition
bounding non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07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东
齐学涛
许勇
王小绒
马多森
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QINGHUA CIVIL EXPLOSIV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QINGHUA CIVIL EXPLOSIV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QINGHUA CIVIL EXPLOSIV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QINGHUA CIVIL EXPLOSIV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407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0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0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0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弹体外壳、封盖和底座;弹体外壳内设置有电子点火管,电子点火管内一端设置有点火药,电子点火管内另一端连接点火引线,点火引线穿过封盖并穿出底座;弹体外壳内还填充有主装药。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通过电子点火管、点火引线与远程的起爆器配合使用,使弹药可远程激发,解决了传统非致命弹药近距离投掷时对操作者带来的人身伤害问题,且杜绝了采用传统延期点火激发方式发生的意外自身伤害事件;通过使用固定孔,便于部署安装在围墙、立柱、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弹药可随时激发,迅速发挥反制作用,适合于部署在警力少或无警力的场所,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控性的战术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弹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背景技术
非致命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使人员或武器装备暂时或永久丧失部分或全部作战能力的武器,非致命武器也被称为低伤杀武器、非伤杀性武器等。非致命武器既可对敌方进行威慑压制,又不会造成致命性伤害,因此在常规性的防御护卫、维权执法、反恐处突、救援巡逻等安保任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反人员非致命弹药是非致命武器的重要成员,使用较多的包括催泪弹、爆震弹、染色弹、橡皮弹等。目前市场上非致命弹药多为枪榴式或投掷式,即通过专用设备发射或作战人员投掷实现弹药的投放,其工作原理是刺激信号激发弹体内的撞击火帽引燃延期药、并通过燃烧或爆炸的方式将装填在弹体内的作用物质激发,实现对敌方的打击。
非致命弹药在国内反恐处突中应用较多,但是非致命弹药的应用仍存在以下不足:
(1)目前传统的非致命弹药采用化学药剂延期点火装置激发,使用时弹药易发生膛炸,对反恐人员造成伤害。此外,反恐人员与恐怖分子近距离对抗时,非致命弹药作用也会对反恐人员造成伤害,不能保障反恐人员的人身安全;
(2)国内非致命弹药按照枪支弹药进行管理,存放于专用仓库或专用保险柜,管理非常严格,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时,不能立即投入使用,往往很难立即发挥反制作用;
(3)传统的非致命弹药激发无专用的设备,实战中当非致命弹药被恐怖分子抢夺时,可轻易被恐怖分子激发,存在弹药丢失、被盗、被抢或流入暴恐分子手中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解决了现有非致命弹药使用时安全性能低、不能快速且远距离激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弹体外壳、封盖和底座;弹体外壳内设置有电子点火管,电子点火管内一端设置有点火药,电子点火管内另一端连接点火引线,点火引线穿过封盖并穿出底座;弹体外壳内还填充有主装药。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弹体外壳与电子点火管之间还设置有内筒,内筒两端分别通过上定位堵头、下定位堵头与弹体外壳相固接且三者形成密封的高压室,高压室内填充有主装药。
弹体外壳与封盖、封盖和底座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弹体外壳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泄放孔。
沿底座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的有益效果是:
a)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使用电子点火管,可与远程网络系统联合使用,从而形成的数字引信激发模式,解决了传统非致命弹药近距离投掷时,对操作者带来的人身伤害问题,且杜绝了采用传统延期点火激发方式发生的意外自身伤害事件;
b)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需通过与专用的起爆器联合使用方可起爆,安全可控,即使弹药丢失也不能被非法激发,防止在实战中非致命弹药被反投,确保操作者对弹药的可控性;
c)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通过使用底座和固定孔,可实现非致命弹药的提前布设,便于部署安装在围墙、立柱、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弹药可以随时激发,迅速发挥反制作用,适合于部署在警力少或无警力的场所,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控性的战术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体外壳,2.封盖,3.底座,4.内筒,5.上定位堵头,6.下定位堵头,7.高压室,8.主装药,9.电子点火管,10.点火引线,11.点火药,12.泄放孔,1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具体说是一种可实现远程激发的催泪弹,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弹体外壳1、封盖2和底座3,弹体外壳1与封盖2、封盖2和底座3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弹体外壳1内设置有电子点火管9,电子点火管9内一端设置有点火药11,电子点火管9内另一端连接点火引线10,点火引线10穿过封盖2并穿出底座3;弹体外壳1内腔体里还填充有主装药8。主装药8是催泪剂药柱,使用中,起爆器发出点火信号后,电子点火管9按照指令点燃点火药11发火,输出火焰与热量,点燃主装药8催泪剂并燃烧释放催泪剂,对目标实现催泪驱散的非致命作用效果。弹体外壳1外壁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泄放孔12,沿底座3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孔13。
实施例2
如图1和3所示,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具体说是一种可实现远程激发的爆震弹,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弹体外壳1、封盖2和底座3,弹体外壳1与封盖2、封盖2和底座3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弹体外壳1内设置有电子点火管9,电子点火管9内一端设置有点火药11,电子点火管9内另一端连接点火引线10,点火引线10穿过封盖2并穿出底座3;弹体外壳1与电子点火管9之间还设置有内筒4,内筒4两端分别通过上定位堵头5、下定位堵头6与弹体外壳1相固接且三者形成密封的高压室7,高压室7内填充有主装药8。
其中,主装药8是爆燃剂;电子点火管9内嵌在主装药8中并引出点火引线10,电子点火管9具有数字通讯功能,接收到激发信号后能够完成电热转换,使点火药11发火,实现主装药8爆燃剂的点燃。本实施例中弹体外壳1外壁自上而下设有十二个泄放孔12,内筒4为纸质材料,高压室7利于主装药8爆炸膨胀后冲破内筒4,完成能量的传输,对目标实现闪光致晕、强声震慑的非致命作用效果。弹体外壳1、封盖2、底座3均为是金属或塑料材质,可拆卸底座3上设置有固定孔13,便于安装在围墙、立柱、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的工作过程如下:
实际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布设在需防御的区域,发现暴孔分子非法入侵时,通过专用的起爆器发出点火信号,点火信号通过点火引线10传至电子点火管9,电子点火管按照指令点燃点火药11发火,输出火焰与炽热残渣,点燃主装药8,主装药8激发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及能量从筒体泄放孔12输出,达到释放催泪、爆震、闪光、烟雾、染色的不同效果。
本实用新型非致命弹药通过电子点火管9、点火引线10与远程的起爆器配合使用,使弹药可远程激发,解决了传统非致命弹药近距离投掷时对操作者带来的人身伤害问题,且杜绝了采用传统延期点火激发方式发生的意外自身伤害事件;同时也确保了操作者对弹药的可控性;通过使用固定孔13,便于部署安装在围墙、立柱、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弹药可以随时激发,迅速发挥反制作用,适合于部署在警力少或无警力的场所,具有高可用性、高可控性的战术价值。

Claims (5)

1.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弹体外壳(1)、封盖(2)和底座(3);所述弹体外壳(1)内设置有电子点火管(9),电子点火管(9)内一端设置有点火药(11),电子点火管(9)内另一端连接点火引线(10),点火引线(10)穿过封盖(2)并穿出底座(3);所述的弹体外壳(1)内腔体里还填充有主装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外壳(1)与电子点火管(9)之间还设置有内筒(4),内筒(4)两端分别通过上定位堵头(5)、下定位堵头(6)与弹体外壳(1)相固接且三者形成密封的高压室(7),高压室(7)内填充有主装药(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外壳(1)与封盖(2)、封盖(2)和底座(3)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体外壳(1)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泄放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3)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孔(13)。
CN201721640775.0U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Active CN207540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0775.0U CN207540436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0775.0U CN207540436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0436U true CN207540436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0775.0U Active CN207540436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04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1981A (zh) * 2022-01-07 2022-03-29 湖南洪源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反无人机群弹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1981A (zh) * 2022-01-07 2022-03-29 湖南洪源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反无人机群弹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1328B (zh) 燃烧弹
WO2000071965A2 (en) Non-lethal ballistic
CN106979726A (zh) 一种侵彻型催泪弹
CN207540436U (zh) 一种远程激发非致命弹药
US9671204B2 (en) Rifle grenade using bullet trap
CN106323102B (zh) 一种手掷式子母式发烟催泪弹
CN106091844B (zh) 一种多响声光弹
CN206399299U (zh) 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
CN206440186U (zh) 一种子母式催泪弹
KR200492172Y1 (ko) 건전지를 이용한 그물 발사 기구
CN201081638Y (zh) 一种催泪弹
US6971314B2 (en) Munitions mines
CN106643338B (zh) 集成声光-催泪-动能多重打击效应的非致命弹药
CN201522236U (zh) 喷火器及其专用喷火弹
CN205748135U (zh) 一种震慑型发烟催泪弹
RU2396747C1 (ru) Способ отпугивания диких живот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2304627U (zh) 小口径催泪弹
CN207779242U (zh) 兼具致命与非致命双重攻击模式的手榴弹
CN113465448A (zh) 一种冷发射防暴系统
CN107091595B (zh) 一种单兵发射式烟雾弹及其使用方法
CN2924467Y (zh) 一次性使用的轻型催泪防暴武器
CN215003240U (zh) 一种抛投式催泪弹
CN201081636Y (zh) 一种橡胶子弹
RU2150666C1 (ru) Боеприпас нелеталь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Tumbarska Non-lethal flash-bang munitions: current state and trends of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