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8862U -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8862U
CN207528862U CN201721674687.2U CN201721674687U CN207528862U CN 207528862 U CN207528862 U CN 207528862U CN 201721674687 U CN201721674687 U CN 201721674687U CN 207528862 U CN207528862 U CN 207528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ole
detector
light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46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忠芳
陈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46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8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8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8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外壳的工作端面开设有三个通孔,三个通孔对应设置瞄准镜筒、第一探测通道和第二探测通道;第一探测通道包括可见光通道和深紫外线通道,进入第二通孔的光线经第一分光镜分别进入可见光通道和深紫外线通道;第二探测通道包括近红外线通道和中红外线通道,进入第三通孔的光线经第二分光镜分别进入近红外线通道和中红外线通道,可见光探测器、深紫外探测器、近红外探测器和中红外探测器分别电联接所述控制器。上述装置实现了对电晕光线进行全波段监测,从而提高了探测的灵敏度,进而避免出现用电事故,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线路是国家经济的命脉,随着高铁、智能电网的大力建设,对于电力线路电力检测装置的维护保养就更为重要。电力系统大部分高压电气检测装置外绝缘结构具有不均匀电场特征,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当气体间隙上电压提高至一定值后,可在间隙中形成一传导性很高的通道,称气体间隙击穿。击穿后,根据电源功率、电极形式、气体压力等具有不同的放电形式,在低压、电源功率较小时,放电表现为充满整个间隙的辉光或拔电放电形式;在高压下,常表现为火花、电弧甚至闪络等放电形式;在极不均匀电场中,会在局部电场较强处先开始放电,称为电晕放电。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需要使用专用的监测装置对电晕现象进行监测,当发生不安全隐患时发出报警信号,使得现场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降低财产损失。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监测装置监测数据单一,不能实现多数据全波段的有效监测,从而使得监测的精度低。
因此,提供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以期实现对电晕光线进行全波段监测,从而提高探测的灵敏度,进而避免出现用电事故,有效减少财产损失,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以期实现对电晕光线进行全波段监测,从而提高探测的灵敏度,进而避免出现用电事故,有效减少财产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有瞄准镜筒,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有第一探测通道,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有第二探测通道;
所述第一探测通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可见光探测器的可见光通道和具有深紫外探测器的深紫外线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孔的光线经第一分光镜分别进入所述可见光通道和所述深紫外线通道,所述可见光探测器和所述深紫外探测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
所述第二探测通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近红外探测器的近红外线通道和具有中红外探测器的中红外线通道,进入所述第三通孔的光线经第二分光镜分别进入所述近红外线通道和所述中红外线通道,所述近红外探测器和所述中红外探测器分别电联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光镜和所述可见光探测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凸透镜,所述第一凸透镜的焦点设置在所述可见光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光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呈45°,所述第一分光镜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深紫外线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深紫外线通道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一反光镜的反射面与所述深紫外线通道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深紫外探测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凸透镜的焦点设置在所述深紫外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近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近红外探测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三凸透镜,所述第三凸透镜的焦点设置在所述近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光镜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呈45°,所述第二分光镜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中红外线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中红外线通道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二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射面与所述中红外线通道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二反光镜与所述中红外探测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凸透镜,所述第四凸透镜的焦点设置在所述中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电联有电源、显示屏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外壳上的充电孔与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之观察端面上的显示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监控室。
优选地,所述瞄准镜筒的观察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之观察端面上的观察孔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有瞄准镜筒,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有第一探测通道,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有第二探测通道;所述第一探测通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可见光探测器的可见光通道和具有深紫外探测器的深紫外线通道,进入所述第二通孔的光线经第一分光镜分别进入所述可见光通道和所述深紫外线通道,所述可见光探测器和所述深紫外探测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所述第二探测通道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近红外探测器的近红外线通道和具有中红外探测器的中红外线通道,进入所述第三通孔的光线经第二分光镜分别进入所述近红外线通道和所述中红外线通道,所述近红外探测器和所述中红外探测器分别电联接所述控制器。上述装置包括有外壳,在外壳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瞄准镜筒、第一探测通道和第二探测通道,其中瞄准镜筒的工作端设置在第一通孔处,第一探测通道与第二通孔连通,第二探测通道与第三通孔连通,在第一探测通道内包括两个通道,即可见光通道和深紫外线通道,在可见光通道内设置有可见光探测器,在深紫外线通道内设置有深紫外探测器,光线进入第二通孔后经过第一分光镜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可见光通道,另一路进入深紫外线通道,进入可见光通道被可见光探测器探测,实现对可见光的实时探测,进入深紫外线通道的光线被深紫外探测器探测,实现对深紫外线的实时探测,在第二探测通道内包括两个通道,即近红外线通道和中红外线通道,在近红外线通道内设置有近红外探测器,在中红外通道内设置有中红外探测器,光线进入第三通孔后经过第二分光镜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近红外线探测通道,另一路进入中红外线通道,进入近红外线探测通道被近红外探测器探测,实现对近红外线的实时探测,进入中红外线通道的光线被中红外探测器探测,实现对中红外线的实时探测,上述可见光探测器、深紫外探测器、近红外探测器和中红外探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将实时监控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中,在控制器内针对上述四个探测器分别设置预设值,当上述四个探测器实时探测的数据超过其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监控人员能够及时有效采取措施,进而避免用电事故和生命财产安全。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使用瞄准镜筒对准监测位置,通过调整整个装置相对监测位置的距离,使得探测器处于有效监测位置,此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正对被监测位置,监测位置发生电晕现象时产生的光分别进入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内对应的两组探测器能够实现对可见光和深紫外线的实时监测,第二通孔对应的两组探测器能够实现对近红外线和中红外线的实时监测,电晕现象中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不同的探测器进行全波段实时监测,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光进行分开监测,能够使得光线发生细微变化后就可以被感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将损失降低至最低,进而有效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框图;
图3为图2所示第一探测通道的光路图;
图4为图2所示第二探测通道的光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外壳,11为第一通孔,12为第二通孔;13为第三通孔;2为瞄准镜筒;3为电源;4为第一探测通道,41为可见光通道,411为第一分光镜,412为第一凸透镜,413为可见光探测器,42为深紫外线通道,421为第一反光镜,422为第二凸透镜,423为深紫外探测器;5为第二探测通道,51为近红外线通道,511为第二分光镜,512为第三凸透镜,513为近红外探测器,52为中红外线通道,521为第二反光镜,522为第四凸透镜,523为中红外探测器;6为控制器;7为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框图;图3为图2所示第一探测通道的光路图;图4为图2所示第二探测通道的光路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通孔11对应设置有瞄准镜筒2,所述第二通孔12对应设置有第一探测通道4,所述第三通孔13对应设置有第二探测通道5;所述第一探测通道4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可见光探测器413的可见光通道41和具有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深紫外线通道42,进入所述第二通孔12的光线经第一分光镜411分别进入所述可见光通道41和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和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分别电连接控制器6;所述第二探测通道5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近红外探测器513的近红外线通道51和具有中红外探测器523的中红外线通道52,进入所述第三通孔13的光线经第二分光镜511分别进入所述近红外线通道51和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和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分别电联接所述控制器6。上述装置包括有外壳1,在外壳1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依次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在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瞄准镜筒2、第一探测通道4和第二探测通道5,其中瞄准镜筒2的工作端设置在第一通孔11处,第一探测通道4与第二通孔12连通,第二探测通道5与第三通孔13连通,在第一探测通道4内包括两个通道,即可见光通道41和深紫外线通道42,在可见光通道41内设置有可见光探测器413,在深紫外线通道42内设置有深紫外探测器423,光线进入第二通孔12后经过第一分光镜411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可见光通道41,另一路进入深紫外线通道42,进入可见光通道41被可见光探测器413探测,实现对可见光的实时探测,进入深紫外线通道42的光线被深紫外探测器423探测,实现对深紫外线的实时探测,在第二探测通道5内包括两个通道,即近红外线通道51和中红外线通道52,在近红外线通道51内设置有近红外探测器513,在中红外通道内设置有中红外探测器523,光线进入第三通孔13后经过第二分光镜511后分成两路,其中一路进入近红外线探测通道,另一路进入中红外线通道52,进入近红外线探测通道被近红外探测器513探测,实现对近红外线的实时探测,进入中红外线通道52的光线被中红外探测器523探测,实现对中红外线的实时探测,上述可见光探测器413、深紫外探测器423、近红外探测器513和中红外探测器523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将实时监控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6中,在控制器6内针对上述四个探测器分别设置预设值,当上述四个探测器实时探测的数据超过其对应的预设值时,控制器6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监控人员能够及时有效采取措施,进而避免用电事故和生命财产安全。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使用瞄准镜筒2对准监测位置,通过调整整个装置相对监测位置的距离,使得探测器处于有效监测位置,此时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正对被监测位置,监测位置发生电晕现象时产生的光分别进入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第二通孔12内对应的两组探测器能够实现对可见光和深紫外线的实时监测,第二通孔12对应的两组探测器能够实现对近红外线和中红外线的实时监测,电晕现象中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不同的探测器进行全波段实时监测,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光进行分开监测,能够使得光线发生细微变化后就可以被感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监测的灵敏度,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将损失降低至最低,进而有效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分光镜411为透明结构,且反射面朝向第二通孔12设置,进入第二通孔12的光线分别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的光线进入深紫外线通道42,折射的光线进入可见光通道41,在满足设计和使用的前提下,通过使用第一分光镜411能够使得外壳1开孔数量减少,避免各探测器之间的相互干扰,有效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实现整个装置小型化制造;上述第二分光镜511为透明结构,且反射面朝向第三通孔13设置,进入第三通孔13的光线分别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的光线进入中红外线通道52,折射的光线进入近红外线通道51,在满足设计和使用的前提下,通过使用第二分光镜511能够使得外壳1开孔数量减少,避免各探测器之间的相互干扰,有效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同时结构紧凑能够实现整个装置小型化制造。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一探测通道4和第二探测通道5分开设置,而且两者之间的均进行隔光处理,可见光通道41和深紫外线通道42之间隔光分开设置,但进光处通过第一分光镜411连通,近红外线通道51和中红外线通道52之间隔光分开设置,但进光处通过第二分光镜511连通,上述各处分别进行隔光处理能够使得各探测器处于彼此独立的工作空间内,能够有效避免各探测器之间发生相互干扰,进而有效提高探测的精度,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进一步理解的是,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二通孔1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光镜411和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凸透镜412,所述第一凸透镜41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上。上述通过将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保持与第二通孔12同轴设置能够实现经过第二通孔12进入的光线能够有效进入到可见光通道41内及时被可见光探测器413的工作端面及时捕捉,进而有效提高监测的精度,再者在第一分光镜411和可见光探测器413之间设置第一凸透镜412,同时使得第一凸透镜412的焦点设置在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上,经过第一分光镜411折射后的光线经过第一凸透镜412进行汇聚至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上能够使得可见光探测器413的进光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提高了探测的精度,使得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发现细微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光镜411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通孔12的轴线呈45°,所述第一分光镜411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内。上述第一分光镜411的反射面与第二通孔12的轴线呈45°,此时经过第二通孔12的光线照射在第一分光镜411上形成的反射光线与第二通孔12的轴线垂直,将第一分光镜411设置成上述位置便于对光线角度的控制,同时便于对内部结构的有效布局,实现简单快速安装,并且能够保证安装的精度,进而保证监测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一反光镜421,所述第一反光镜421的反射面与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一反光镜421与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二凸透镜422,所述第二凸透镜42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探测端面上。通过使用反光镜能够实现深紫外线通道42与可见光通道41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小型化生产,进而有效降低制造的成本;同时在第一反光镜421和深紫外探测器423之间设置第二凸透镜422,同时使得第二凸透镜422的焦点设置在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探测端面上,经过第一反光镜421反射射后的光线经过第二凸透镜422进行汇聚至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探测端面上能够使得深紫外探测器423的进光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提高了探测的精度,使得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发现细微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二凸透镜422为深紫外滤光镜,通过第二凸透镜422的滤光能够使得进入深紫外探测器423的光线为深紫外光,有效排出其它波段光源的干扰,进而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精度得到保证,有效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三通孔1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分光镜511和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三凸透镜512,所述第三凸透镜51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上。上述通过将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保持与第三通孔13同轴设置能够实现经过第三通孔13进入的光线能够有效进入到近红外线探测通道内及时被近红外探测器513的工作端面及时捕捉,进而有效提高监测的精度,再者在第二分光镜511和近红外探测器513之间设置第三凸透镜512,同时使得第三凸透镜512的焦点设置在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上,经过第二分光镜511折射后的光线经过第三凸透镜512进行汇聚至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上能够使得近红外探测器513的进光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提高了探测的精度,使得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发现细微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三凸透镜512为近红外滤光镜,通过第三凸透镜512的滤光能够使得进入近红外探测器513的光线为近红外光,有效排出其它波段光源的干扰,进而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精度得到保证,有效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光镜511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三通孔13的轴线呈45°,所述第二分光镜511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内。上述第二分光镜511的反射面与第三通孔13的轴线呈45°,此时经过第三通孔13的光线照射在第二分光镜511上形成的反射光线与第三通孔13的轴线垂直,将第二分光镜511设置成上述位置便于对光线角度的控制,同时便于对内部结构的有效布局,实现简单快速安装,并且能够保证安装的精度,进而保证监测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二反光镜521,所述第二反光镜521的反射面与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二反光镜521与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凸透镜522,所述第四凸透镜52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的探测端面上。通过使用反光镜能够实现中红外线通道52与近红外线通道51平行设置,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小型化生产,进而有效降低制造的成本;同时在第二反光镜521和中红外探测器523之间设置第四凸透镜522,同时使得第四凸透镜522的焦点设置在中红外探测器523的探测端面上,经过第二反光镜521反射射后的光线经过第四凸透镜522进行汇聚至中红外探测器523的探测端面上能够使得中红外探测器523的进光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提高了探测的精度,使得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发现细微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四凸透镜522为中红外滤光镜,通过第四凸透镜522的滤光能够使得进入中红外探测器523的光线为中红外光,有效排出其它波段光源的干扰,进而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精度得到保证,有效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
具体理解的是,所述控制器6还电联有电源3、显示屏7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外壳1上的充电孔与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显示屏7的显示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1之观察端面上的显示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监控室。上述通过电源3持续为整个装置供电,同时通过充电装置能够有效实现电源3的有效补给,使得装置能够正常有效的工作,通过显示屏7能够有效将反馈的信息进行显示,使得巡检人员能够直观观察检测点的情况,通过将报警装置设置在监控室,能够实现发生状况时报警装置能够发出人体可感知的信号(如声音、警示光线),从而提醒监控人员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进而避免生命财产损失。
具体地,所述瞄准镜筒2的观察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1之观察端面上的观察孔与外界连通。上述瞄准镜筒2的观察端与显示屏7处于同一端面上,通过使用瞄准镜筒2能够准确定位被监测位置,从而使得探测器能够处于最佳的工作位置,进而保证监测的精度。
上述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领域内,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变化和改进,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9)

1.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包括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工作端面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通孔(11)对应设置有瞄准镜筒(2),所述第二通孔(12)对应设置有第一探测通道(4),所述第三通孔(13)对应设置有第二探测通道(5);
所述第一探测通道(4)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可见光探测器(413)的可见光通道(41)和具有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深紫外线通道(42),进入所述第二通孔(12)的光线经第一分光镜(411)分别进入所述可见光通道(41)和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和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分别电连接控制器(6);
所述第二探测通道(5)包括平行设置的具有近红外探测器(513)的近红外线通道(51)和具有中红外探测器(523)的中红外线通道(52),进入所述第三通孔(13)的光线经第二分光镜(511)分别进入所述近红外线通道(51)和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和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分别电联接所述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二通孔(1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光镜(411)和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凸透镜(412),所述第一凸透镜(41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可见光探测器(413)的探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镜(411)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通孔(12)的轴线呈45°,所述第一分光镜(411)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一反光镜(421),所述第一反光镜(421)的反射面与所述深紫外线通道(42)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一反光镜(421)与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二凸透镜(422),所述第二凸透镜(42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深紫外探测器(423)的探测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与所述第三通孔(13)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分光镜(511)和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三凸透镜(512),所述第三凸透镜(51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近红外探测器(513)的探测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光镜(511)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三通孔(13)的轴线呈45°,所述第二分光镜(511)的反射光线垂直进入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的光线进入端设置有第二反光镜(521),所述第二反光镜(521)的反射面与所述中红外线通道(52)的长度方向呈45°,所述第二反光镜(521)与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之间间隔设置有第四凸透镜(522),所述第四凸透镜(522)的焦点设置在所述中红外探测器(523)的探测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还电联有电源(3)、显示屏(7)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源 为可充电电池,通过所述外壳(1)上的充电孔与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显示屏(7)的显示端面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1)之观察端面上的显示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监控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镜筒(2)的观察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壳(1)之观察端面上的观察孔与外界连通。
CN201721674687.2U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Active CN207528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4687.2U CN207528862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4687.2U CN207528862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8862U true CN207528862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4687.2U Active CN207528862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88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027A (zh) * 2019-12-03 2020-03-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环网柜放电的传感器
CN111103514A (zh) * 2019-12-09 2020-05-05 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柜放电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8027A (zh) * 2019-12-03 2020-03-17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环网柜放电的传感器
CN111103514A (zh) * 2019-12-09 2020-05-05 宁波新胜中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环网柜放电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8862U (zh) 一种深紫外电晕报警装置
KR101235777B1 (ko) 복합진단장비를 이용한 인공지능형 전력설비 진단 판정시스템
CN102298107A (zh) 便携式局部放电超声波云检测装置
CN202066932U (zh) 便携式局部放电超声波云检测装置
CN207052052U (zh) 一种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CN107886673B (zh) 一体式建筑用火灾探测报警消防综合管理系统
CN202794436U (zh) 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在线监测装置
CN205940771U (zh) 红外测温装置
CN206556764U (zh) 基于光谱分析方法的环网柜故障判别系统
CN204028253U (zh) 一种小型化测试用电品质全时监测仪
CN219737259U (zh) 一种甲烷气体探测系统
CN203616003U (zh) 基于uv光电管的紫外检测装置
CN209400611U (zh) 电场测量设备及具有其的安全帽
CN206223877U (zh) 一种工业设备静电检测装置
CN20955998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弧光保护装置校验测试仪
CN207886555U (zh) 一种电气火灾安防设备
CN106679809B (zh) 基于光谱分析方法的环网柜故障判别系统
CN109738768A (zh) 一种开关柜电弧在线检测装置
CN2077520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高压母线残余电能测量装置
CN211627729U (zh) 一种智能低压线路故障指示器
CN108931671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成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05539154U (zh) 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
CN210741769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介质泄漏检测系统
CN204758134U (zh) 温度监测系统及低压抽出式开关
CN209745407U (zh)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100096 Unit 3 703, Unit 6, Building 1, Courtyard 4, Life Garden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407 Seven Floors, Block C, Boya CC1 Building, Zhongguancun Life Science Park, Beiqi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small town life road No. 4 Building No. 1 hospital 6 floor 3 unit 707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6 Unit 3 703, Unit 6, Building 1, Courtyard 4, Life Garden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h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00 707, unit 3, floor 6, building 1, courtyard 4, shengshengyuan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Unit 3 707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Zone), Unit 6, Unit 3, Building 1, Courtyard 4, Life Garden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ADE HENGY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