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5767U - 一种回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25767U CN207525767U CN201721591336.5U CN201721591336U CN207525767U CN 207525767 U CN207525767 U CN 207525767U CN 201721591336 U CN201721591336 U CN 201721591336U CN 207525767 U CN207525767 U CN 2075257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 water
- water pump
- inverted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灌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回灌井、降水井、水泵、抽水管、气密钢管、密封盖、压力表和变频控制柜。回灌井位于降水井与建筑物之间,水泵位于降水井内,所述抽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一端通至回灌井内;所述气密钢管位于回灌井内,所述密封盖固接于气密钢管顶面,使回灌井成为封闭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密封盖顶面,用于监测回灌井内部压力,压力表与变频控制柜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与水泵连接,当变频控制柜监测到压力表压力变化时,调节水泵抽水速度,使井内水保持固定压力。该实用新型对回灌井进行加压,增加回灌速度,且对水泵的开关状态和转速实现自动调节,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降水工程,特别涉及地下水回灌工程。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开挖时,为降低基坑范围内地下水水位,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如图1所示,通常在基坑周围设置多个降水井2,但在降水井2抽水过程中,基坑外建筑物底部地下水也会流向降水井2,导致建筑物底部土层因失去水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威胁建筑物的安全。为了防止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通常需要在建筑物与降水井2之间设置回灌井1。
回灌井1是将部分降水井2中抽出的水灌至回灌井1内,多个回灌井形成一道隔水帷幕,使建筑物方向地下水位保持不变,从而使建筑物底部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有效地防止了降水井点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现有的回灌井工作时,井中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渗入周围地层中,过程中需要工人不断观察井中水位情况,以调节降水井中水泵的抽水速度。当井中水位较满时,需关闭部分水泵;当井中水位回落时,又需增加水泵开启数量以满足回灌水压。该方法回灌压力小,速度慢,且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灌系统,该系统对回灌井进行加压,增加回灌速度,且对水泵的开关状态和转速实现自动调节,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降水井、水泵、抽水管、气密钢管、密封盖、压力表和变频控制柜,所述回灌井位于降水井与建筑物之间,所述水泵位于降水井内,所述抽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一端通至回灌井内,所述气密钢管位于回灌井内,所述密封盖固接于气密钢管顶面,使回灌井成为封闭结构;所述压力表设置在密封盖顶面,用于监测回灌井内部压力,压力表与变频控制柜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与水泵连接,当变频控制柜监测到压力表压力变化时,调节水泵抽水速度,使井内水保持固定压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回灌井进行加压,增加回灌速度,且对水泵的开关状态和转速实现自动调节,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在抽水管上单向阀,防止水流向降水井内回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流向降水井内回流,提高了回灌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小了水泵受到的水压力,保护了水泵,提高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降水井和水泵为多个,变频控制柜同时控制多台水泵向回灌井内供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了变频控制柜可进行多台控制的优势,降低了综合成本。
作为优选地,回灌工作时,回灌井内部压力值设置在3~5MP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压力范围能明显提高回灌效率。
作为优选地,密封盖为密封法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能保证气密性又能实现可拆卸,安装时更方便。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操作井和井盖,井盖与地面相平,盖于操作井井口,所述密封盖、压力表和单向阀均位于操作井内,所述抽水管埋于地下50cm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保护了压力表、单向阀等装置不易被损坏,而且减小了对地面工人和车辆行走的干扰。
作为优选地,气密钢管与井壁之间用粘土进行回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井内水在高压状态下沿气密钢管与井壁之间空隙向上外涌。
作为优选地,压力表外周设置保护罩,保护罩固接于密封盖顶面,所述保护罩还包括观察窗,观察窗与压力表表盘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得到了保护,受到碰撞时也不易损坏,从而保证回灌压力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作为优选地,压力表四周设置保护杆,保护杆垂直固接于密封盖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保护装置操作简单,但可以有效防止压力表表盘被敲碎,或整个表盘被压倒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回灌井内部压力值的设定,加快了地下水回灌的速度,提高了回灌效率;
2、地下水回灌的速度的加快,更好地阻止了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底部地下水流失,从而使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更有效地防止了降水井点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3、实现了对水泵的自动化控制,不需工人观察回灌井内水位而对水泵频繁进行开启关闭;
4、变频控制柜可更好地保护水泵,减少了水泵频繁的开闭,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示意图;
图2是回灌系统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回灌系统示意图;
图4是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保护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灌井;2、降水井;3、气密钢管;4、水泵;5、抽水管;6、密封盖;7、压力表;8、变频控制柜;9、单向阀;10、操作井;11、井盖;12、粘土;13、保护罩;14、观察窗;15、保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1、降水井2、气密钢管3、水泵4、抽水管5、密封盖6、压力表7和变频控制柜8。
该系统主要分为抽水系统和加压调节系统。抽水系统:用水泵4将降水井2中的水抽排至回灌井1内,然后水从回灌井1下部渗水层灌入周围地层。加压调节系统:回灌井1中的气密钢管3和密封盖6组成了密闭结构,水泵4不断向回灌井1中注水,使回灌井1中压力升高;变频控制柜8通过监测压力表7压力的变化,调节水泵4抽水速度,使井内水保持固定压力。
变频控制柜8是调节设备工作频率的设备,现已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及各类建筑的给水、排水、消防、喷淋管网增压以及暖通空调冷热水循环等多种场合的自动控制。变频控制柜具有单泵及多泵控制工作模式,多种主备泵切换方式及各类启动方式。变频控制柜外接电接点压力表或压力控制器,可根据管网压力的变化自动开泵、关泵,并可以控制电机的输出量,调节电机转速,具有精确的压力控制能力。用变频控制柜8与其它结构组成的加压回灌系统,预先在变频控制柜8设置固定压力值,变频控制柜8即可不断调节水泵4的抽水速度使回灌井1内部压力一直保持在固定压力值,从而加快回灌效率。
回灌系统具体组成如下:回灌井1位于降水井2与建筑物之间,回灌井1的井底比降水井2的井底更低,回灌井1的井底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回灌渗水层。水泵4位于降水井2内,一般吊放在井底以上1m位置;抽水管5一端连接于水泵4,一端通至回灌井1内;气密钢管3位于回灌井1内,为了保证回灌井中的气密性,从回灌渗水层顶面至井口通长布置气密钢管3。密封盖6焊接于气密钢管3顶面,或者用法兰连接,使回灌井1上半部分成为封闭结构。压力表7设置在密封盖6顶面,压力表7与变频控制柜8用信号电缆连接,其用于监测回灌井1内部压力,并将信号传至变频控制柜8。变频控制柜8与水泵4用电缆连接,当变频控制柜8监测到压力表7压力变化时,调节水泵4抽水速度,使回灌井1内部保持固定压力。
为了防止水流向降水井2回流,在抽水管5上设置单向阀9。为了提高回灌井1的气密性,气密钢管3与井壁之间用粘土12进行回填,例如用黄土。回灌工作时,提前在变频控制柜8上设定压力值,压力值选取3~5MPa。当回灌井1的渗水能力强,一个降水井2无法满足供水需求时,可将多个降水井2中的水泵4连接在同一台变频控制柜8上,多台水泵4同时向回灌井1内供水。
工作过程:提前检测降水井2中水质是否符合回灌要求;加压回灌系统安装连接;开启水泵4,按正常功率向回灌井1中注水,使回灌井1内部水位上升至井口;在变频控制柜8上设定压力值;启动变频控制柜8,通过不断调节水泵4抽水速度,使回灌井1内的水在固定压力下渗入周围回灌地层中。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回灌系统还包括操作井10和井盖11,井盖11与地面相平,盖于操作井10井口。密封盖6、压力表7和单向阀9均位于操作井内。抽水管5埋于地下50cm处。操作井10可以是埋于地下直径为1.5m的圆形砖砌井,井深1~1.5m。为方便工人上下,井壁上设置简易爬梯。抽水管5周围用砂土或粘土等软土进行回填,厚度不小于5cm。
如图4所示,因为压力表7是该回灌系统的关键部件,而且为突出结构,很容易受到碰撞,为了保护压力表7不受损坏,在其外周设置保护罩13,保护罩13可以是铁盒,焊接于密封盖6顶面。为了方便观察压力值,保护罩13侧面设置观察窗14,观察窗14与压力表7表盘位置相对应,观察窗14可以为钢化玻璃。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压力表7四周设置保护杆15,保护杆15垂直固接于密封盖6顶面。例如保护杆15可以是四根竖直焊接在密封盖6顶面的钢筋,钢筋长度大于压力表7的高度。保护杆15作为简易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压力表7表盘被敲碎,或整个表盘被压倒损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1)、降水井(2)、水泵(4)和抽水管(5),所述回灌井(1)位于降水井(2)与建筑物之间,所述水泵(4)位于降水井(2)内,所述抽水管(5)一端连接于水泵(4),一端通至回灌井(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密钢管(3)、密封盖(6)、压力表(7)和变频控制柜(8),所述气密钢管(3)位于回灌井(1)内,所述密封盖(6)固接于气密钢管(3)顶面,使回灌井(1)成为封闭结构;所述压力表(7)设置在密封盖(6)顶面,用于监测回灌井内部压力,压力表(7)与变频控制柜(8)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8)与水泵(4)连接,当变频控制柜(8)监测到压力表(7)压力变化时,调节水泵(4)抽水速度,使井内水保持固定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抽水管(5)上单向阀(9),防止水流向降水井(2)内回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2)和水泵(4)为多个,变频控制柜(8)同时控制多台水泵(4)向回灌井(1)内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灌工作时,回灌井(1)内部压力值设置在3~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6)为密封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井(10)和井盖(11),井盖(11)与地面相平,盖于操作井(10)井口,所述密封盖(6)、压力表(7)和单向阀(9)均位于操作井内,所述抽水管(5)埋于地下50cm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气密钢管(3)与井壁之间用粘土(12)进行回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表(7)外周设置保护罩(13),保护罩(13)固接于密封盖(6)顶面,所述保护罩(13)还包括观察窗(14),观察窗(14)与压力表(7)表盘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表(7)四周设置保护杆(15),保护杆(15)垂直固接于密封盖(6)顶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1336.5U CN207525767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回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1336.5U CN207525767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回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25767U true CN207525767U (zh) | 2018-06-22 |
Family
ID=6258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91336.5U Active CN207525767U (zh) | 2017-11-23 | 2017-11-23 | 一种回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2576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3601A (zh) * | 2020-12-23 | 2021-04-02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露天矿疏干水含水层内循环系统 |
CN114016496A (zh) * | 2021-12-21 | 2022-02-08 | 同济大学 | 一种河道断面拓宽工程中的高速铁路桥墩变位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
-
2017
- 2017-11-23 CN CN201721591336.5U patent/CN2075257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3601A (zh) * | 2020-12-23 | 2021-04-02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露天矿疏干水含水层内循环系统 |
CN114016496A (zh) * | 2021-12-21 | 2022-02-08 | 同济大学 | 一种河道断面拓宽工程中的高速铁路桥墩变位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
CN114016496B (zh) * | 2021-12-21 | 2023-02-17 | 同济大学 | 一种河道断面拓宽工程中的高速铁路桥墩变位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5402B (zh) | 一种用水泥土加固法抑制水平冻结冻胀融沉的施工方法 | |
CN104963334B (zh) | 用注浆冻结管加固冻结联络通道抑制冻胀融沉的施工方法 | |
CN105908765B (zh) | 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明挖隧道止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3114599A (zh) | 深基坑封闭降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525767U (zh) | 一种回灌系统 | |
CN104805854A (zh) | 一种潮汐环境下深水超长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 |
CN106121686B (zh) | 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暗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469798A (zh)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110015U (zh) | 一种带有自动粉碎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 |
CN103114595A (zh) | 支护桩预留核心土双支墩斜内撑基坑支护方法及装置 | |
CN111238085A (zh) | 基于土壤岩石交替出现地层的地源热泵地埋管施工方法 | |
CN103938634A (zh) |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264663A (zh) | 咬合桩硬切削施工工艺 | |
CN104047280B (zh) | 软弱地基快速分离夯实法 | |
CN204401612U (zh) | 一种超大直径全钢护筒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装置 | |
CN106088123A (zh) | 一种砂土地质钢管井降水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63341A (zh) | 一种耦合式地源热泵混合回填工艺及回填料 | |
CN202672205U (zh) | 一种链传动张紧机构 | |
CN202881962U (zh) | 一种基坑降水结构 | |
CN203113361U (zh) | 深基坑封闭降水装置 | |
CN202247924U (zh) | 顶管施工拼装式钢结构沉井 | |
CN205804382U (zh) | 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明挖隧道止水结构 | |
CN204780857U (zh) | 一种注浆冻结管 | |
CN211948520U (zh) | 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的结构 | |
CN204491643U (zh) | 一种筏板上降水井封闭的施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