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9966U - 一种虹吸式茶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吸式茶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19966U CN207519966U CN201720420300.4U CN201720420300U CN207519966U CN 207519966 U CN207519966 U CN 207519966U CN 201720420300 U CN201720420300 U CN 201720420300U CN 207519966 U CN207519966 U CN 2075199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body
- tea
- side wall
- siphon
- body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式茶漏,包括壶体、壶嘴和壶盖,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盛茶部件,设于壶体中部或壶体侧壁的虹吸部件,所述盛茶部件与虹吸部件相配合形成虹吸通道,使得茶水由盛茶部件流向盛汤壶体底部,所述盛茶部件和虹吸部件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使得茶汤冲泡层次分明,品茶效果更佳;内部结构可拆卸,便于清洗;结构简单、造型多样,兼容更多饮茶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漏,尤其是一种可拆卸的虹吸式茶漏,属于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茶具大多是从材质、外观和表面工艺处理等方面进行开发。针对茶具的内部构造的创新与开发还相对较少。
随着中国茶艺的发展进步,人们品茶趣向越发精致,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通常希望茶叶冲泡的时间可以精确把控。(即普洱茶中一泡二泡之说)从而达到茶水的浓度均衡、茶香丰富有层次,现有的茶壶往往通过茶壶的壶嘴设置小孔达到过滤茶叶的目的,无法精确实现茶叶与茶汤分离的效果,从而也就导致了品茶过程中,需要一个公道杯来单独盛装茶汤,继而分杯品评。特别是就茶艺冲泡而言,为此多设计出来的茶艺动作及器具都是这个弱点采取的补救措施。然而受环境的限制,同样的一款茶叶,同样一位茶艺师却无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在茶艺馆里的美好感受。
目前有将虹吸效应运用到茶具中来改善品茶的效果,然而,依旧存在结构复杂不合理,难清洗,虹吸通道被堵塞,冲泡时间难把控,观感不佳等缺陷,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合理的、可拆卸的虹吸式茶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可拆卸的虹吸式茶漏,提高茶汤分离效果的同时也便于清洗,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虹吸式茶漏,包括壶体、壶嘴和壶盖,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盛茶部件,设于壶体中部或壶体侧壁的虹吸部件,所述盛茶部件与虹吸部件相配合形成虹吸通道,使得茶水由盛茶部件流向盛汤壶体,所述盛茶部件和虹吸部件可拆卸,便于清洗。
进一步地,盛茶部件包括底板和向外倾斜的环形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部件包括环形侧壁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插设于壶体侧壁,第二侧壁端部设有槽,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肋部卡合于壶体侧壁,所述肋部设于插合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虹吸管道。
进一步地,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盛茶部件的底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中空柱形壁,所述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上设有插合件,插合件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插设于壶体侧壁。
进一步地,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虹吸部件为底端封闭的中空柱,位于壶体中部,中空柱的侧壁与通孔的中空柱形壁形成虹吸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管道入口设有挡网。
进一步地,所述壶体外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处于所述虹吸通道的最高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设置刻度线,使得茶汤自动分离;茶汤冲泡层次分明,品茶效果更佳;内部结构可拆卸,便于清洗;设置挡网防止茶叶碎末堵塞虹吸通道;结构简单、造型多样,兼容更多饮茶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虹吸式茶漏,包括壶体1、壶盖2、把手3和壶嘴4,壶盖上设有把持件11,还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盛茶部件6,设于壶体侧壁的虹吸部件,盛茶部件6与虹吸部件相配合形成虹吸通道,盛茶部件以现有的方式设于壶体侧壁,能与虹吸部件相配合形成虹吸通道即可。盛茶部件包括底板和向外倾斜的环形侧壁,虹吸部件包括环形侧壁平行的第一侧壁7和第二侧壁5,第一侧壁7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10插设于壶体侧壁,第二侧壁5端部设有槽,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肋部8卡合于壶体侧壁,肋部8设于插合部5上方。盛茶部件6设于壶体底部,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位于第一侧壁7和第二侧壁5之间形成虹吸管道。盛茶部件底部的虹吸管道入口设有挡网9,防止茶叶堵塞虹吸通道。
壶体外侧和内侧设有刻度线16,刻度线处于所述虹吸通道的最高位置,如图3所示。
使用时,组装盛茶部件6、挡网9和虹吸部件、将茶叶放到盛茶部件6上,加水使得泡茶水位低于刻度16,进行泡茶,一段时间后加水使得泡茶水位高于于刻度,由于虹吸效应,茶水从四周进入虹吸通道,最终流入壶体下部,实现茶汤分离。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虹吸式茶漏的盛茶部件13的底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中空柱形壁,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上设有插合件,插合件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12插设于壶体侧壁,虹吸部件为底端封闭的中空柱14,中空柱的侧壁与与通孔的中空柱形壁形成虹吸管道。盛茶部件底部的虹吸管道入口设有挡网15,挡网15中部设有孔,与盛茶部件和中空柱14的侧壁配合,防止茶叶堵塞虹吸通道,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使用时,组装盛茶部件6、挡网15和虹吸部件,将茶叶放到盛茶部件13上,加水使得泡茶水位低于刻度16,进行泡茶,一段时间后加水使得泡茶水位高于于刻度,由于虹吸效应,茶水从盛茶部件的底部进入虹吸通道,最终流入壶体下部,实现茶汤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虹吸式茶漏,包括壶体、壶嘴和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壶体侧壁的盛茶部件和设于壶体侧壁或壶体中部的虹吸部件,所述盛茶部件与虹吸部件相配合形成虹吸通道,使得茶水由盛茶部件流向壶体底部,所述盛茶部件和虹吸部件可与壶体拆卸;盛茶部件包括底板和向外倾斜的环形侧壁;所述虹吸部件包括与环形侧壁平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插设于壶体侧壁,第二侧壁端部设有槽,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肋部卡合于壶体侧壁,所述肋部设于插合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虹吸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茶部件的底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中空柱形壁,所述盛茶部件的环形侧壁上设有插合件,插合件通过设于壶体侧壁的插合部插设于壶体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部件为底端封闭的中空柱,中空柱的侧壁与通孔的中空柱形壁形成虹吸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入口设有挡网。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外侧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高于所述虹吸通道的最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虹吸式茶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0300.4U CN20751996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虹吸式茶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20300.4U CN20751996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虹吸式茶漏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19966U true CN207519966U (zh) | 2018-06-22 |
Family
ID=6257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2030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19966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虹吸式茶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19966U (zh) |
-
2017
- 2017-04-20 CN CN201720420300.4U patent/CN2075199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19966U (zh) | 一种虹吸式茶漏 | |
CN206729681U (zh) | 一种泡茶容器 | |
CN203483208U (zh) | 一种茶壶 | |
CN102824077A (zh) | 倒置式茶杯 | |
CN100391386C (zh) | 两杯连贯倒置隔渣茶杯 | |
CN202820696U (zh) | 倒置式茶杯 | |
CN103519627B (zh) | 一种茶壶 | |
CN204292765U (zh) | 一种茶壶 | |
CN209225797U (zh) | 一种螺纹盖密封的新型冷泡茶装置 | |
KR20130005318U (ko) | 차를 우려내는 컵 | |
CN204910892U (zh) | 阻挡式无网过滤容器 | |
CN205180991U (zh) | 茶杯 | |
CN204970686U (zh) | 分茶勺 | |
CN213248167U (zh) |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陶瓷泡茶壶 | |
CN203483209U (zh) | 一种茶具 | |
CN108634738A (zh) | 一种定时泡茶的茶具 | |
CN202277148U (zh) | 一种具有下腔结构的茶壶 | |
CN204483696U (zh) | 泡茶真空保温杯 | |
CN201248574Y (zh) | 功夫茶杯 | |
CN205513821U (zh) | 一种泡茶棒 | |
CN201591400U (zh) | 滤网茶杯 | |
CN101491407B (zh) | 车载全自动泡茶旅行杯 | |
CN207202629U (zh) | 分隔式泡茶装置 | |
CN201968339U (zh) | 一种品茶杯 | |
CN208875920U (zh) | 一种含有便捷过滤装置的新型茶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