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9826U - 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9826U
CN207519826U CN201721403402.1U CN201721403402U CN207519826U CN 207519826 U CN207519826 U CN 207519826U CN 201721403402 U CN201721403402 U CN 201721403402U CN 207519826 U CN207519826 U CN 207519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section
connecting portion
support
stent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34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张辉纳
邱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ER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ER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ER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ER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034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9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9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9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所述第一清洁部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一端和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以同时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并且还可以提高清洗容器的效率。

Description

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容器是用来包装或装载物品的存储器具。生活中常见的容器有喝水的水杯茶杯、实验室的烧杯、电子烟中的烟油容器等。在干净的容器被使用之后,使用者都会对容器进行清洗,用以防止容器内滋生细菌以及防止容器内残留的污渍影响下一次的使用效果。
清洁毛刷是其中一种用于清洗容器的清洁工具。目前的传统技术中,清洁毛刷基本分为三类:条状毛刷、空心柱状毛刷以及盘形毛刷。条状毛刷其单一侧面带有毛丝,空心柱状毛刷其周身360度均带有毛丝,盘状毛刷其盘状底面带有毛丝。条状毛刷、空心柱状毛刷以及盘形毛刷都是通过毛刷上设置的毛丝对容器进行清洁。
在上述传统技术对容器进行清洁的技术方案中,条状毛刷以及空心柱状毛刷都只能对容器的侧面进行清洁,盘状毛刷只能对容器的底面进行清洁。也就是说传统技术中的毛刷只能单一的清洗容器的侧面或底面,并不能同时对侧面或者底面进行清洗。当容器的底面上设置有凸起时,传统技术中的毛刷并不能对凸起侧面以及凸起的周边死角进行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清洁工具不能同时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所述第一清洁部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二端;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一端和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旋状的螺旋直径相等和/或螺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清洁部和第三清洁部;所述第二清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清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清洁部包括:第一支架和毛丝;所述第一支架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支架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支架第二端;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周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端;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清洁部包括:第四支架和毛丝;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连接;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周向。
进一步,所述第三清洁部包括:第五支架和毛丝;所述第五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第一端连接;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周向。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分别为至少两根金属丝扭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对容器进行清洁。第一清洁部螺旋状设置,并且其螺旋状的周向均设置有毛丝,螺旋状为中空设置。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清洁部和握持部。握持部让使用者更方便的握持使用。第一清洁部进入容器,当容器底面有凸起时,由于第一清洁部为螺旋状中空设置,底部凸起可插入螺旋中空内,又因为螺旋状的周向上均设置有毛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可以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同时也可以提高清洗容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轴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无毛丝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00为第一清洁部、110为第一支架、200为连接部、210为第一连接部、211为第二支架、220为第二连接部、221为第三支架、300为握持部、400为第二清洁部、410为第四支架、500为第三清洁部、510为第五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清洁部和握持部,第一清洁部用于对容器进行清洁,握持部用于使用者进行清洁时的抓握。第一清洁部螺旋状设置,并且其螺旋直径以及螺距均相等,这样使得螺旋状内部形成中空状态。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对容器进行清洁时,首先将第一清洁部插入容器中,当容器底部有凸起,其凸起插入螺旋状中空内部,因为第一清洁部的螺旋状周向设置有毛丝,可以通过第一清洁部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并且可以节省清洁容器所使用的时间。
请参阅图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轴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无毛丝的正视图。
如图1-6所示,一种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清洁部100、连接部200以及握持部300;第一清洁部100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部200的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和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握持部300与连接部200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的,第一清洁部100用于清洗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连接部200用于连接第一清洁部100和握持部300,握持部300用于使用者使用清洁装置时用手抓握。第一清洁部100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还可以为多层的环状设置,其中螺旋状可以为顺时针螺旋设置也可以为逆时针螺旋设置等,只需要满足第一清洁部100的外侧面、底面以及内侧面均设置有毛丝,也就是第一清洁部的360°周向均设置有毛丝即可,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握持部300可以为圆柱、棱柱或圆台等,只需要满足能够抓握即可,本实施例不对握持部300形状做具体限定。其中握持部300与连接部200的另一端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通过压合固定连接等,只需要连接部200与握持部300固定连接即可,本实施例不对连接方式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螺旋状的螺旋直径相等和/或螺距相等。
具体的,第一清洁部100的螺旋状的螺旋直径均相等,其中螺旋直径为螺纹的大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螺旋为柱状螺旋,其螺旋自上至下的螺旋直径均相等;或者第一清洁部100的螺旋状的螺距为等间距设置;或者第一清洁部100的螺旋状的螺旋直径相等并且其螺距也为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连接部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第一连接部210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30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第二连接部220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30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端。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与握持部300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端与握持部300连接。其中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或者通过压合固定连接等,只需要第一连接部第二端、第二连接部第二端与握持部300连接即可,本实施例不对连接方式做具体限定。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可以为竖直设置、锯齿状设置、波浪状设置、不规则形状设置,只需要满足第一连接部第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端与握持部300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端与握持部300连接即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210以及第二连接部220能够使得清洁装置在清洁受力时清洁装置不会因为受力过大而导致的形变。
优选的,第一清洁部100包括:第一支架110和毛丝;第一支架110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支架110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支架第二端;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110周向。
具体的,第一支架110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中螺旋状可以为顺时针螺旋设置也可以为逆时针螺旋设置等,毛丝固定的设置在第一支架110周向,且相邻的周向毛丝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只需要满足第一支架110的外侧面、底面以及内侧面均设置有毛丝,即只需要第一支架110周向360°均设置有毛丝即可,不对第一支架110的螺旋方向以及周向毛丝之间的间距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210包括第二支架211,第二连接部220包括第三支架221;第二支架211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300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端;第三支架221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300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二端。
具体的,第二支架第一端的端面的形状尺寸与第一支架第一端的端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第三支架第一端的端面的形状尺寸与第一支架第二端的端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例如当第二支架第一端的端面为圆形时,第一支架第一端的端面也为圆形,并且其圆形的直径也相同;当第三支架第一端的端面为三角形时,第一支架第二端的端面也为三角形,并且其两个三角形的所有对应边长相等,本实施例不对端面的形状做具体限定。只需要满足第二支架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一支架第一端的端面完全重合;第三支架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一支架第二端的端面完全重合即可。第二支架211和第三支架221可以为竖直设置、锯齿状设置、波浪状设置、不规则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二清洁部400和第三清洁部500。第二清洁部400设置在第一清洁部第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0之间。第三清洁部500设置在第一清洁部第二端与第二连接部220之间。具体地,第二清洁部400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第一端连接;第三清洁部500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第一端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二清洁部400和第三清洁部500可以为竖直设置、锯齿状设置、波浪状设置、不规则形状设置,只需要满足第二清洁部400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第一端连接;第三清洁部500一端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第一端连接即可。
优选的,第二清洁部400包括:第四支架410和毛丝;第四支架一端与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第一端连接;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第四支架410周向。
具体的,第四支架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与第一支架第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相匹配;第四支架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与第二支架第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相匹配。毛丝固定的设置在第四支架410周向,且相邻的周向毛丝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只需要第四支架410周向360°均设置有毛丝即可,不对第四支架410周向毛丝之间的间距做具体限定。第四支架410可以为竖直设置、锯齿状设置、波浪状设置、不规则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三清洁部500包括:第五支架510和毛丝;第五支架一端与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支架第一端连接;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第五支架510周向。
具体的,第五支架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与第一支架第二端的端面形状尺寸相匹配;第五支架另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与第三支架第一端的端面形状尺寸相匹配。毛丝固定的设置在第五支架510周向,且相邻的周向毛丝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只需要第五支架510周向360°均设置有毛丝即可,不对第五支架510周向毛丝之间的间距做具体限定。第五支架510可以为竖直设置、锯齿状设置、波浪状设置、不规则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优选的,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211、第三支架221、第四支架410、第五支架510分别为至少两根金属丝扭合而成。
具体的,其中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211、第三支架221通过至少两根金属丝扭合来固定毛丝。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211、第三支架221、第四支架410、第五支架510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用手抓住握持部300,拿起清洁装置,将第一清洁部100旋转伸入需要清洁的容器内,若容器底部上设置有凸起,则凸起可穿过第一清洁部100螺旋中空位置,进入容器底部。此时第二清洁部400以及第三清洁部500也进入容器,由于第一清洁部100、第二清洁部400、第三清洁部500周向360°均设置有毛丝,所以在旋转进入容器时毛丝对容器的侧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进行了清洁。当清洁装置伸入容器底部继续旋转,此时清洁装置对容器底部、以及底面凸起的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可以同时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大大的提高了清洁容器所需要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清洁部、第二清洁部、第三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进而对容器进行清洁。第一清洁部、第二清洁部和第三清洁部都是利用两金属丝扭合固定毛丝,通过第一清洁部、第二清洁部和第三清洁部的毛丝对容器的侧面、底面以及底面凸起的侧面以及周边死角进行清洗。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连接部将握持部和第一清洁部、第二清洁部、第三清洁部连接,当使用者实用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时,方便使用者抓握。进一步的节省了清洗容器所使用的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清洁部、连接部以及握持部;
所述第一清洁部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清洁部第二端;
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一端和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
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状的螺旋直径相等和/或螺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端;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部包括:第一支架和毛丝;
所述第一支架为竖直方向螺旋状设置,其包括位于螺旋状顶部的第一支架第一端以及位于螺旋状底部的第一支架第二端;
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周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支架;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二支架第二端;
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一端,以及与握持部连接的第三支架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清洁部和第三清洁部;
所述第二清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清洁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清洁部包括:第四支架和毛丝;
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一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第一端连接;
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周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清洁部包括:第五支架和毛丝;
所述第五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第一端连接;
所述毛丝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周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分别为至少两根金属丝扭合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为一体成型。
CN201721403402.1U 2017-10-27 2017-10-27 清洁装置 Active CN207519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3402.1U CN207519826U (zh) 2017-10-27 2017-10-27 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3402.1U CN207519826U (zh) 2017-10-27 2017-10-27 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9826U true CN207519826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3402.1U Active CN207519826U (zh) 2017-10-27 2017-10-27 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9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5681B1 (en) Rotary brush cleaning device
US20160249733A1 (en) Bottle brush
US4836392A (en) Upright baby-nipple sanitizer
US6123204A (en) Dishwasher-rack container holder
US4321936A (en) Nail polish remover
US8650697B2 (en) Toothbrush
US20150060373A1 (en) Makeup brush holder
CN109195483B (zh) 瓶刷
CN207519826U (zh) 清洁装置
US10959509B1 (en) Reuseable straw wash tool assembly
US1320633A (en) Golf-ball-washietg device
CN107997707A (zh) 一种拖把桶内的拖把升降结构
US20130074280A1 (en)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Splash Shield
US20210068525A1 (en) Bottle-cleaning utensil and method of use
US4381576A (en) Appliance for removing the contents of bottles
CN202154623U (zh) 挤出式自清洁马桶刷
AU2002256563B2 (en) Portable ball cleaning device
CN203943248U (zh) 清洁刷的改良结构
KR200437248Y1 (ko) 솔 결합형 브러쉬의 보관용 용기
AU2002256563A1 (en) Portable ball cleaning device
CN206443386U (zh) 一种清洗容量瓶的毛刷
CN206197378U (zh) 简易旋转清洁刷
CN205696347U (zh) 一种睫毛膏瓶
CN209080559U (zh) 一种旋转式牙膏新型包装
CN206183044U (zh) 一种咖啡过滤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