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5833U -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15833U CN207515833U CN201720416935.7U CN201720416935U CN207515833U CN 207515833 U CN207515833 U CN 207515833U CN 201720416935 U CN201720416935 U CN 201720416935U CN 207515833 U CN207515833 U CN 2075158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me
- integrated sensor
- electrical integrated
- electrostatic pressure
- monofila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焰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该装置为在燃烧室内部安装由单丝静电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构成的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与信号调理单元、采样装置和数据分析单元串联;可对火焰内部带电粒子和颗粒进行测量,压电传感器由压电薄膜直接缠绕在单丝电极裸露在燃烧室外侧的一端,可感应颗粒与电极碰撞产生的弹性应力波。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输出的信号通过数据分析单元中的时域分析、互相关运算、功率谱密度分析、统计分析等处理,可实现火焰内部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电荷极性、电荷浓度、速度及碳烟颗粒浓度等多种特征参数的实时监测,对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焰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燃烧过程广泛存在于电力、冶金、化工、交通、食品等工业中,碳烟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颗粒物,会导致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而且,碳烟是大气污染物PM的重要来源之一,即使在很低的环境浓度下,碳烟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致畸、致癌、致机体突变等。另外,颗粒物因其辐射特性还被认为是除二氧化碳以外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颗粒物中的碳烟能够造成正的辐射强迫,极大程度地减弱大气气溶胶对地球的冷却效果,严重影响大气辐射平衡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对于碳烟的研究一直备受国际能源与环境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于碳烟的前驱物分子、碳烟微粒生成的物理过程、高温环境下颗粒形态变化规律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未得到科学、全面的描述。
现有的碳烟颗粒监测技术包括热电偶颗粒沉积法等接触式测量技术,基于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的粒子粒径分析技术以及如激光诱导炽光法(LII)、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光学测量方法等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可测量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颗粒粒径分布、颗粒瞬时速度等火焰中碳烟颗粒的定量或定性信息。光学法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非接触等优点,但因造价昂贵、光学系统复杂、测量距离有限、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难以应用于实际复杂恶劣的工程中。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火焰从动力学角度看也属于流体的一种。在燃烧过程中,火焰内部充满了大量的阴阳离子以及自由电子,这些带电粒子影响碳烟颗粒形成的化学过程。碳烟颗粒形成后,带电粒子与碳烟颗粒产生碰撞或热离子化作用又使碳烟颗粒带电。对火焰中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空间分布进行实时测量,获得碳烟颗粒的多种特征参数,可促进对碳烟生成过程和机理的认识,进而采用有效措施控制碳烟颗粒的生成,以降低环境污染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碳烟监测装置为在燃烧室内安装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由单丝静电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组成;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的输出与信号调理单元连接,信号调理单元通过采样装置与数据分析单元连接;其中,数据分析单元由时域分析、统计分析、互相关计算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组成。
所述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由多个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组成,垂直方向上从火焰根部到外焰进行布置,间距根据火焰内部碳烟颗粒监测的空间分辨率调节,以2至5mm为宜,水平方向上穿过火焰,两端贯穿燃烧室两壁,传感器横向长度以大于燃烧室长度为宜。
所述单丝静电传感器具有局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其中敏感区域为两层结构;非敏感区域为三层结构:单丝电极为第一层,单丝电极表面镀绝缘层为第二层,以避免带电粒子及带电碳烟颗粒和电极碰撞导致电荷的直接传递,非敏感区域最外层镀金属屏蔽层为第三层,以屏蔽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干扰。
所述单丝电极由耐高温材料钨或钨铜加工制成,绝缘层由耐高温材料的刚玉或石英加工制成;金属屏蔽层由耐高温材料不锈钢加工制成;所述单丝电极直径以小于1mm为宜,以降低电极对火焰的影响。
所述压电传感器由压电薄膜直接缠绕在单丝电极裸露在燃烧室外侧的一端,压电薄膜选用偏聚氟乙烯压电薄膜PVDF材料加工制成,偏聚氟乙烯压电薄膜和单丝电极之间用工业高温胶粘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将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置于燃烧室燃烧场内,并采用适当的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对火焰内部碳烟颗粒带电量分布、浓度分布、速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获得火焰内部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电荷极性、电荷浓度、速度以及碳烟颗粒浓度等特征参数。可促进对碳烟生成过程和机理的认识。并可根据分析得到的信息采取相应控制手段,如控制燃烧当量比、适当提高燃烧温度等,有效控制颗粒成核、生长、团聚、氧化四个阶段,实现对颗粒物的脱除和定向生产,对提高燃料效率、减小碳烟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降低碳烟对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火焰碳烟颗粒监测装置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3.火焰;4.单丝静电传感器;5. 压电传感器。
图2为单丝静电传感器剖面示意图。
图中:6.单丝电极;7.绝缘层;8.金属屏蔽层。
图3为压电传感器右视图。
图中:9.压电薄膜。
图4为火焰内部特征参数监测框图。
图中:10.信号调理单元;11.数据分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实际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原理结构图;图 4所示为火焰内部特征参数监测框图。图中所述火焰碳烟监测装置为在燃烧室1 内安装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2阵列,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2由单丝静电传感器4和压电传感器5组成;如图4所示,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2阵列的输出与信号调理单元10连接,信号调理单元10通过采样装置与数据分析单元11连接;其中,数据分析单元11由时域分析、统计分析、互相关计算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组成;并采用适当的信号分析处理技术对火焰内部碳烟颗粒带电量分布、浓度分布、速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火焰3内部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监测。在燃烧室1内安装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2阵列在火焰3内部布置,垂直方向上从火焰3根部到外焰进行布置,间距可根据火焰内部碳烟颗粒监测的空间分辨率调节,一般以2至5mm为宜,水平方向上穿过火焰3,两端贯穿燃烧室1两壁,传感器横向长度以大于燃烧室1长度为宜。其中,单丝静电传感器4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单丝静电传感器具有局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其中敏感区域为两层结构;非敏感区域为三层结构:非敏感区域由金属屏蔽层8屏蔽。单丝电极6为第一层,单丝电极6表面镀绝缘层7为第二层,以避免带电粒子和带电碳烟颗粒和电极碰撞导致电荷的直接传递,非敏感区域最外层镀金属屏蔽层8为第三层以屏蔽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干扰。该单丝电极由钨或钨铜耐高温材料加工制成,绝缘层由耐高温材料的刚玉或石英加工制成;金属屏蔽层由耐高温材料不锈钢加工制成;所述单丝电极6直径尽可能小,以小于1mm为宜,以降低电极对火焰的影响,以实现火焰某局部区域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电荷浓度、电荷极性的测量。
如图3所示压电传感器的右视图,压电传感器5由压电薄膜9直接缠绕在单丝电极6裸露在燃烧室1外侧的一端。碳烟颗粒和电极碰撞产生应力波,压电传感5器可测量该应力波,并输出电荷信号,压电传感器5可选用偏聚氟乙烯压电薄膜(PVDF)9等材料制成,压电薄膜9和单丝电极6之间可用工业高温胶粘结。对电荷信号进行调理、采集和处理,可实现火焰碳烟颗粒浓度的测量。
如图4所示火焰内部特征参数监测框图,所述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调节单丝电极4敏感区域在火焰内部的位置,测量火焰内部存在的带电粒子和带电碳烟颗粒在单丝电极上产生的感应电荷;
2)压电传感器5感知碳烟颗粒和电极碰撞产生应力波,压电传感器5测量该应力波,并输出电荷信号;
3)信号调理单元10通过采样装置采集电荷信号,输送给数据分析单元11;数据分析单元11由时域分析、统计分析、互相关计算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组成,数据分析单元11通过时域分析得到火焰某局部区域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电荷极性、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电荷浓度信息、通过互相关计算得到得到火焰内部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速度信息和通过功率谱密度分析得到火焰内部碳烟颗粒的浓度信息;从而实现对火焰3内部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监测。
Claims (5)
1.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碳烟监测装置为在燃烧室内安装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由单丝静电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组成;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的输出与信号调理单元连接,信号调理单元通过采样装置与数据分析单元连接;其中,数据分析单元由时域分析、统计分析、互相关计算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阵列由多个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组成,垂直方向上从火焰根部到外焰进行布置,间距根据火焰内部碳烟颗粒监测的空间分辨率调节,以2至5mm为宜,水平方向上穿过火焰,两端贯穿燃烧室两壁,传感器横向长度以大于燃烧室长度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静电传感器具有局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其中敏感区域为两层结构;非敏感区域为三层结构:单丝电极为第一层,单丝电极表面镀绝缘层为第二层,以避免带电粒子及带电碳烟颗粒和电极碰撞导致电荷的直接传递,非敏感区域最外层镀金属屏蔽层为第三层,以屏蔽带电粒子和碳烟颗粒的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电极由耐高温材料钨或钨铜加工制成,绝缘层由耐高温材料的刚玉或石英加工制成;金属屏蔽层由耐高温材料不锈钢加工制成;所述单丝电极直径以小于1mm为宜,以降低电极对火焰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传感器由压电薄膜直接缠绕在单丝电极裸露在燃烧室外侧的一端,压电薄膜选用偏聚氟乙烯压电薄膜PVDF材料,偏聚氟乙烯压电薄膜和单丝电极之间用工业高温胶粘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6935.7U CN207515833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16935.7U CN207515833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15833U true CN207515833U (zh) | 2018-06-19 |
Family
ID=62531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16935.7U Active CN207515833U (zh) | 2017-04-20 | 2017-04-20 |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15833U (zh) |
-
2017
- 2017-04-20 CN CN201720416935.7U patent/CN2075158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57095B (zh) | 排放源中细颗粒物的分级检测方法和装置 | |
Xu et al. | Particle migration and collection in a high-temperatur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
CN104880490B (zh) | Pd‑SnO2氧化物半导体一氧化碳传感器 | |
CN108680764B (zh) | 基于离子示踪的气流速度测量方法 | |
CN205941424U (zh) | 低压环境下燃烧热释放速率测试系统 | |
CN104235873B (zh) | 一种基于静电传感器的火焰稳定性监测装置和方法 | |
CN104458827A (zh) | 基于空心球状wo3的no2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
US1170343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articles | |
CN1434293A (zh) | 燃烧系统中气体监测方法和设备 | |
CN109946358A (zh) | 一种以MTiO3为敏感电极的YSZ基混成电位型SO2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Bobkov et al. | Study of gas-sensitive properties of zinc oxide nanorod array at room temperature | |
CN207515833U (zh) | 一种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 | |
CN106546632B (zh) | 燃烧场中离子浓度分布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7014436A (zh) | 基于静电压电一体化传感器的火焰碳烟监测装置及方法 | |
Chen et al. | Development of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coal dust concentration sensor based on plate-ring detection electrode | |
CN104698038A (zh) | 一种氧化铟纳米片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311598U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煤粉含水率和煤种监测装置 | |
Hou et al. | Sr2+ and Co2+ Co-Doped LaAlO3 Leads to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of Electric Heating and Infrared Radiation Abilities for MEMS Light Source Application | |
CN106771047B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煤粉含水率和煤种监测装置及方法 | |
WO2012079314A1 (zh) | 一种可控高升温速率热天平 | |
Shi et al.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sh accumulation in flue gas | |
CN103745905B (zh) | 一种具有低温电荷检测器的颗粒离子阱质谱仪 | |
CN102401754A (zh) | 组合式烟气粉尘采样器 | |
CN105486714A (zh) | 金属玻璃封接式真空集热管高温状态热损测量装置 | |
CN107121488B (zh) | 一种燃煤烟气中气相碱金属在线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