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6677U -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06677U CN207506677U CN201720317164.6U CN201720317164U CN207506677U CN 207506677 U CN207506677 U CN 207506677U CN 201720317164 U CN201720317164 U CN 201720317164U CN 207506677 U CN207506677 U CN 2075066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est
- shoulder
- main body
- restraint
- lower lim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claims 26
- 206010049244 Ankyloglossia congenital Diseases 0.000 claims 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06010038743 Restlessnes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06010011985 Decubitus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64 dys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1488 Agg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1497 Agit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0144 Completed suicid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2218 Deliriu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431 Psychomotor Agit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0021 Sensory abnormalit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443 Unconscious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6571 aggressive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761 aggressive behavio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26 neur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5824 paresth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0016 psychiatr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包括胸肩约束部、上肢约束部、下肢约束部,胸肩约束部下方分别连接上肢约束部、下肢约束部,胸肩约束部包括胸肩约束主体、胸束系带、肩束系带,胸肩约束主体为一包绕患者后背与前胸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胸肩约束主体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另一侧设有与搭扣钩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胸肩约束主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条胸束系带,胸肩约束主体的上方对应患者两肩的位置设置两条肩束系带;胸肩约束主体的下方连接两条纵向连接带,两条纵向连接带连接下肢约束部,两条纵向连接带的两侧连接上肢约束部。本实用新型使用舒适度高,对于一些重度躁动、容易挣脱约束带坠床的患者,达到了很好的约束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工作中约束带的使用对象主要针对有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明显攻击行为、意识不清,谵妄躁动的精神障碍及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为确保医疗护理安全,防止此类患者发生坠床、伤害他人或自伤,保证治疗、护理得以实施,约束带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约束带的种类有很多,但在使用中效果不够理想,传统约束带存在约束肢体神经受压致感觉异常、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容易挣脱等弊端;除此之外,约束带还存在着如下的缺点:容易发生皱褶,使舒适度降低,同时增加压疮的发生机率;对一些重度躁动患者,容易挣脱约束带坠床,达不到约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约束带的不足,提供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包括胸肩约束部、上肢约束部、下肢约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部下方分别连接上肢约束部、下肢约束部,所述的胸肩约束部包括胸肩约束主体、胸束系带、肩束系带,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为一包绕患者后背与前胸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另一侧设有与所述搭扣钩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所述胸肩约束主体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条胸束系带,所述胸肩约束主体的上方对应患者两肩的位置设置两条肩束系带;所述胸肩约束主体的下方连接有两条纵向连接带,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连接下肢约束部,所述两条纵向连接带的两侧对应患者两手臂的位置连接上肢约束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的长度为100cm~130cm,宽度为30 cm~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部包括两个下肢约束主体、将两个下肢约束主体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带,所述两个下肢约束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下肢束系带;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分别连接两个下肢约束主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为一包绕患者脚踝部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另一侧背面设有与所述搭扣钩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下肢约束主体均为采用优质纯棉布制成双层结构的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肢约束部包括与所述胸肩约束主体下方相连的链环,所述链环的末端连接有锁紧抱箍。
具体地,所述的锁紧抱箍用于锁住患者的手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抱箍内侧设置有柔软防磨垫层。
具体地,所述的柔软防磨垫层采用海绵、棉布等,可以避免锁紧抱箍内侧直接接触患者手腕部而磨伤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上还设置有监护仪导联孔,所述的监护仪导联孔开设在胸肩约束主体上对应患者左胸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的监护仪导联孔,便于给需要使用监护仪的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通过胸肩约束部、上肢约束部、下肢约束部相结合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约束带存在的约束肢体神经受压致感觉异常、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容易挣脱等弊端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胸肩约束主体、下肢约束主体均不容易发生皱褶,使用舒适度高,同时能够减少压疮的发生机率;尤其对于一些重度躁动患者,容易挣脱约束带坠床的患者,达到了很好的约束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的上肢约束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的下肢约束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病床上约束住患者时的后视图(其中,患者的人体模型未示意画出)。
图中标记:1为胸束系带、2为搭扣环、3为胸肩约束主体、4为肩束系带、5为监护仪导联孔、6为搭扣钩、7为上肢约束部、8为纵向连接带、9为下肢约束部、10为下肢束系带、71为链环、72为锁紧抱箍、73为柔软防磨垫层、91为下肢约束主体、92为横向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包括胸肩约束部、上肢约束部7、下肢约束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部下方分别连接上肢约束部7、下肢约束部9,所述的胸肩约束部包括胸肩约束主体3、胸束系带1、肩束系带4,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为一包绕患者后背与前胸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6、另一侧设有与所述搭扣钩6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2,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条胸束系带1,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上方对应患者两肩的位置设置两条肩束系带4;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下方连接有两条纵向连接带8,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8连接下肢约束部9,所述两条纵向连接带8的两侧对应患者两手臂的位置连接上肢约束部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的长度为100cm~130cm,宽度为30 cm~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部9包括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将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带92,所述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下肢束系带10;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8分别连接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91为一包绕患者脚踝部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91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6、另一侧背面设有与所述搭扣钩6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下肢约束主体91均为采用优质纯棉布制成双层结构的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与下肢约束主体91通过采用优质纯棉布制成双层结构,这样可以使患者感觉更加的舒适,同时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上肢约束部7包括与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下方相连的链环71,所述链环71的末端连接有锁紧抱箍72。
具体地,所述的锁紧抱箍72用于锁住患者的手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抱箍72内侧设置有柔软防磨垫层73。
具体地,所述的柔软防磨垫层73采用海绵、棉布等,可以避免锁紧抱箍72内侧直接接触患者手腕部而磨伤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上还设置有监护仪导联孔5,所述的监护仪导联孔5开设在胸肩约束主体3上对应患者左胸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的监护仪导联孔5,便于给需要使用监护仪的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的搭扣钩6与多排搭扣环2相配合连接,可以调节胸肩约束主体3整体上、下肢约束主体91整体上对患者约束的松紧度,可以帮助调节到使患者感觉舒适的松紧度;而且实现了躁动患者挣脱约束的可能性小,对躯干部及下肢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躁动患者的上部躯干固定在胸肩约束主体3内,同时将相应的胸束系带1、肩束系带4分别系于病床两侧、病床床头处;然后将躁动患者的手腕部固定在锁紧抱箍72内;最后再将躁动患者的下肢的脚踝部固定在下肢约束主体91内,同时将相应的下肢束系带10系于病床床尾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包括胸肩约束部、上肢约束部(7)、下肢约束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部下方分别连接上肢约束部(7)、下肢约束部(9),所述的胸肩约束部包括胸肩约束主体(3)、胸束系带(1)、肩束系带(4),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为一包绕患者后背与前胸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6)、另一侧设有与所述搭扣钩(6)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2),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背面两侧分别设置上、下两条胸束系带(1),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上方对应患者两肩的位置设置两条肩束系带(4);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的下方连接有两条纵向连接带(8),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8)连接下肢约束部(9),所述两条纵向连接带(8)的两侧对应患者两手臂的位置连接上肢约束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的长度为100cm~130cm,宽度为30 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约束部(9)包括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将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带(92),所述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下肢束系带(10);所述的两条纵向连接带(8)分别连接两个下肢约束主体(9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91)为一包绕患者脚踝部可形成筒状结构的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约束主体(91)上一侧设有一排搭扣钩(6)、另一侧背面设有与所述搭扣钩(6)相配合连接的多排搭扣环(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下肢约束主体(91)均为采用优质纯棉布制成双层结构的长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肢约束部(7)包括与所述胸肩约束主体(3)下方相连的链环(71),所述链环(71)的末端连接有锁紧抱箍(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抱箍(72)内侧设置有柔软防磨垫层(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肩约束主体(3)上还设置有监护仪导联孔(5),所述的监护仪导联孔(5)开设在胸肩约束主体(3)上对应患者左胸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7164.6U CN207506677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7164.6U CN207506677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06677U true CN207506677U (zh) | 2018-06-19 |
Family
ID=62531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1716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6677U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066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9309A (zh) * | 2021-08-27 | 2021-10-19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精神科专用护理床配套使用的约束带 |
-
2017
- 2017-03-29 CN CN201720317164.6U patent/CN2075066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9309A (zh) * | 2021-08-27 | 2021-10-19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精神科专用护理床配套使用的约束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05277B (zh) | 婴儿和父母使用的新生儿医用包裹及相关方法 | |
CN201361161Y (zh) | 肩胸约束带 | |
CN207506677U (zh) | 胸肩四肢一体式约束装置 | |
CN206044794U (zh) | 复式颈椎治疗仪 | |
CN107789112A (zh) | 一种骨折手臂用的固定装置 | |
CN203852434U (zh) | 一种手术用的肩胸固定带 | |
CN107635515A (zh) | 孕妇用马甲式腹带 | |
CN213250210U (zh) | 一种神经内科用约束带 | |
CN204863612U (zh) | 用于精神科护理的手部约束带 | |
CN210843714U (zh) | 躁动患者全身约束装置 | |
CN208838294U (zh) | 烦躁患者用的约束衣 | |
CN215020051U (zh) | 一种胸腹部约束带 | |
CN215307195U (zh) | 用于约束介入手术病人的背心 | |
CN213941375U (zh) | 侧卧位手术用固肩腋垫 | |
CN206508095U (zh) | 舒适型防勒伤四肢约束带 | |
CN213157191U (zh) | 一种多用途翻身巾 | |
CN213994031U (zh) | 多功能儿童约束枕 | |
CN205814557U (zh) | 一种急诊用担架床单 | |
CN217014398U (zh) | 一种多功能组合约束衣 | |
CN221830914U (zh) | 一种医用护理束缚带 | |
CN215840069U (zh) | 一种防压疮背垫 | |
CN217286411U (zh) | 手术用约束带 | |
CN221229559U (zh) | 一种卧式颈椎固定枕 | |
CN209518971U (zh) | 一种医用新型肩胸部约束带 | |
CN213697421U (zh) | 一种用于躁动患者的胸部保护约束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