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4930U - 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4930U
CN207504930U CN201820101654.7U CN201820101654U CN207504930U CN 207504930 U CN207504930 U CN 207504930U CN 201820101654 U CN201820101654 U CN 201820101654U CN 207504930 U CN207504930 U CN 207504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bile phone
inner casing
protecting case
phone pro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16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016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4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4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4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嵌套于所述内壳的背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纳腔,所述内壳设有第一支撑筋,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容置所述第一支撑筋。本实用新型在手机受到撞击或磕碰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

Description

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壳为给手机设置缓冲减震的保护效果,通常增设橡胶内层,将手机保护壳设置成外壳套内壳的两件套形式,然而现有的两件套手机壳,其外壳和内壳可分离拆卸,缓冲减震效果不佳,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缓冲减震效果的手机保护壳。
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嵌套于所述内壳的背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纳腔,所述内壳设有第一支撑筋,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容置所述第一支撑筋。
优选地,所述外壳设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内壳的侧面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凹槽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凹槽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内壳包括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由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围成,所述第一支撑筋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条形槽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背部开设摄像头孔和标志孔,所述摄像头孔和标志孔分别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环绕所述摄像头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壳的侧面开设有静音按键孔、音量按键孔、开关按键孔、音频孔、数据线插孔和耳机线插孔。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开关按键槽,所述开关按键槽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开关按键槽与所述开关按键孔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硬质外壳,所述内壳为软质内壳。
优选地,所述内壳设有第一防滑筋,所述外壳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条形孔,所述第一防滑筋通过所述条形孔凸出于所述外壳的背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背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防滑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保护壳,其外壳固定嵌套于内壳的背部,所述内壳设有第一支撑筋,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容置所述第一支撑筋。该手机保护壳在手机受到撞击或磕碰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手机保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手机保护壳 100,200
内壳 10
外壳 20
第一支撑筋 11
第一凹槽 12
第二凹槽 13
镂空部 14
条形槽 21
第一侧边 22
第二侧边 23
第二支撑筋 24
摄像头孔 25
标志孔 26
开关按键槽 27
静音按键孔 31
音量按键孔 32
开关按键孔 33
音频孔 34
数据线插孔 35
耳机线插孔 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组件“相连”或“连接”时,可以是紧固连接,也可以使可拆卸连接,一组件可以是与另一个组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组件与另一个组件间接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的名称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100,包括内壳10和外壳20,所述外壳20固定嵌套于所述内壳10的背部,所述外壳20与所述内壳10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纳腔,所述内壳10设有第一支撑筋11,所述外壳20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21,所述条形槽21配合容置所述第一支撑筋1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11完全容置于所述条形槽21内,也即是说第一支撑筋11与所述条形槽21配合后与外壳20的内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且所述手机保护壳100的内表面平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10的左右侧面分别开设一个第一凹槽12,所述内壳10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开设第二凹槽13,所述外壳20的左右侧面分别设有一个第一侧边22,所述外壳20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设有所述第二侧边23,所述第一侧边22与所述第一凹槽12通过粘接或者热处理以及任何一种本领域公知的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侧边23与所述第二凹槽13通过粘接或者热处理以及任何一种本领域公知的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侧边23与所述第二凹槽13统一设置在所述手机保护壳100的左侧或右侧的同一位置,以使所述内壳10和所述外壳20吻合地完成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10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均设有侧边框,所述外壳20左右侧面设置侧边框,而上下侧面无边框。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上下两个侧面可以设置侧边框,对应地,所述内壳10的上下侧边框可以设置凹槽,使外壳20上下侧边框可以与内壳10的上下边框上的凹槽通过粘接或者热处理以及任何一种本领域公知的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10和所述外壳20的配合连接还可以做多种其它的设置,比如所述内壳10和所述外壳20可以通过卡合卡接等方式配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10包括多个镂空部14,所述镂空部14由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11围成。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筋11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结构,以增强所述手机保护壳100对手机的缓冲保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11可以形成其它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的背部开设摄像头孔25和标志孔26,所述摄像头孔25和标志孔26的位置与所述镂空部14的位置对应,以使手机的摄像头和标志通过手机保护壳100外露,一方面方便拍照和美观,另一方面使手机保护壳100可以平整套设在手机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撑筋24,所述第二支撑筋24环绕所述摄像头孔25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手机保护壳100中,所述第二支撑筋24的高度与第一支撑筋11的高度平齐,以使手机保护壳100的内表面保持平整。
本实施例,所述内壳10的侧边框开设有静音按键孔31、音量按键孔32、开关按键孔33、音频孔34、数据线插孔35和耳机线插孔3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内壳10的侧边框开设多处按键孔或插线孔,目的在于当手机套设所述手机保护壳100时,不影响手机的按键、插线等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的侧面开设开关按键槽27,所述开关按键槽27设于所述第一侧边22与所述第二侧边23之间,所述开关按键槽27与所述开关按键孔33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为硬质外壳,所述内壳10为软质内壳,具体地,所述外壳20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等硬性材料构造,所述内壳10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软性材料构造。所述内壳10和所述外壳20通过粘接或热处理以及其它方式永久性配合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硬质外壳和软质内壳配合固定的方式,可以使手机保护壳对手机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以及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手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10设有第一防滑筋(图未示),所述外壳20设有条形孔(图未示),所述第一防滑筋通过所述条形孔凸出于所述外壳的背部。另,在所述外壳20的背部设置向外凸出的第二防滑筋(图未示)。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保护壳的外表面设置防滑筋的目的在于使用户手握住手机壳时能达到一定的防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手机保护壳100上可以设置所述第一防滑筋或所述第二防滑筋中的任意一种即可。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200,所述手机保护壳200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机保护壳100的结构基本类似,所述手机保护壳200与所述手机保护壳100的结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11部分容置于所述条形槽21内,第一支撑筋11的高度大于所述条形槽21所能容置的深度,也即是说所述第一支撑筋11与所述条形槽21配合后凸出于所述外壳20的内表面。
以上实施方式仅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嵌套于所述内壳的背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配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纳腔,所述内壳设有第一支撑筋,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配合容置所述第一支撑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内壳的侧面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凹槽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凹槽永久性连接固定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由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围成,所述第一支撑筋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条形槽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背部开设摄像头孔和标志孔,所述摄像头孔和标志孔分别与所述镂空部的位置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环绕所述摄像头孔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侧面开设有静音按键孔、音量按键孔、开关按键孔、音频孔、数据线插孔和耳机线插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面开设开关按键槽,所述开关按键槽设于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所述开关按键槽与所述开关按键孔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硬质外壳,所述内壳为软质内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设有第一防滑筋,所述外壳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条形孔,所述第一防滑筋通过所述条形孔凸出于所述外壳的背部。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背部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防滑筋。
CN201820101654.7U 2018-01-19 2018-01-19 手机保护壳 Active CN207504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1654.7U CN207504930U (zh) 2018-01-19 2018-01-19 手机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1654.7U CN207504930U (zh) 2018-01-19 2018-01-19 手机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4930U true CN207504930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1654.7U Active CN207504930U (zh) 2018-01-19 2018-01-19 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49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202A (zh) * 2020-09-29 2020-12-29 泰州市盛祥纸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3202A (zh) * 2020-09-29 2020-12-29 泰州市盛祥纸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6106B1 (ko) 블루투스 자전거 헬멧
TW201438621A (zh) 保護套
US20130182387A1 (en) Accessory syste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s
CN207504930U (zh) 手机保护壳
WO2023287051A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CN108650382A (zh) 一种高防护性手机壳
CN209358617U (zh) 防摔钢化手机壳
KR101229079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범퍼케이스
US20140355807A1 (en)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 Audio System
CN202653410U (zh) 减震手机套
CN205792834U (zh) 一种手机壳
WO2013111983A2 (ko) 휴대폰 케이스
KR19980069019U (ko) 신축성 핸드폰 케이스
CN207382394U (zh) 一种便于携带耳机的手机保护装置
CN206977515U (zh) 一种新型手机保护壳
CN206524881U (zh) 具有耳机集线器的高弹性万能手机套
CN107819917B (zh) 易装卸的双层手机防护壳
CN213126117U (zh) 一种轻便型背扣式二合一手机保护套
CN209517269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手机壳
CN207321347U (zh) 一种二合一手机保护壳
TW201912001A (zh) 雙層手機防護框
KR20130094510A (ko) 핸드폰 거치대로도 사용될 수 있는 다용도 핸드폰케이스
CN210490981U (zh) 一种带有指环扣的手机保护壳
KR200474953Y1 (ko) 휴대단말기의 전자파 차단용 액세서리
CN214315527U (zh) 一种带有固定保护结构的蓝牙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