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397U -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 Google Patents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397U
CN207501397U CN201721608754.0U CN201721608754U CN207501397U CN 207501397 U CN207501397 U CN 207501397U CN 201721608754 U CN201721608754 U CN 201721608754U CN 207501397 U CN207501397 U CN 20750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diversion pipe
inlet
inlet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87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湘和
孙中帅
钟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na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n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na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na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87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针对雨水可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到进风管道而影响室内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进风入口管道、进风管道以及排风通道,进风入口管道与进风管道之间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转动连接,导流管与进风管固定连接,导流管呈倒V型设置。雨天时,雨水会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到进风管道中,进而进入到室内对室内造成影响,此时雨水可先通过倒V型设置的导流管,在倒V型的倾斜管道的作用下,雨水会汇集在进风入口管道以及导流管的相交处,能够降低进入到进风管道的雨水量,从而降低了新风的湿度,也减少雨水对室内所造成的影响,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具有良好的干燥度。

Description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排风组合风口,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 引入新风作为一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
风口是空调系统末端或者引入端有风送出或者吸入的端口。风口包括进风口和排风口,其中,进风口的主要作用是从室外向室内引入新风,为了保持引入的新风洁净,进风口应尽量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且在排风口的上风侧;排风口的主要作用是把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到室外,进风口和排风口在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风管道和排风通道之间设置的传统做法是进风管道的位置固定,且进风口与排风口的距离较远。该设置方式不仅延长了与排风口和进风口连接的通风管道长度,造成经济上的一定浪费,并且室外风来流方向不一定与进风入口方向一致,进风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进风口与排风口分开较远,这使得吸入进风口内的空气难以与排出排风口的排风相换热,造成了能源上的一定浪费。
目前,申请号为CN20111011988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它包括括进风入口管道、进风管道和排风通道,进风管道位于排风通道中,进风管道入口端的端部设有连接槽,进风入口管道的底端置于该连接槽中,进风入口管道上固定有转动叶片,该转动叶片的叶片朝向与进风入口管道的入口朝向相反。
这种组合风口可实现利用排风的热能对新风进行预热,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但是进风入口管道的入口处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雨天时,雨水容易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到进风管道,再进入到室内从而对室内造成影响,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具有降低进风湿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包括进风入口管道、进风管道以及套设在进风管道外的排风通道,所述进风入口管道与进风管道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与进风管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呈倒V型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会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到进风管道中,进而进入到室内对室内造成影响,此时雨水可先通过倒V型设置的导流管,在倒V型的倾斜管道的作用下,雨水会汇集在进风入口管道以及导流管的相交处,能够降低进入到进风管道的雨水量,从而降低了新风的湿度,也减少雨水对室内所造成的影响,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具有良好的干燥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的相接处连通有排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流管呈倒V型设置,则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的相接处处于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的低洼处,则可将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的并积攒在导流管与进风入口管道的低洼处的水分从排水管排走,从而降低水分从进风管道进入到室内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导流管以及进风入口管道的一端铰接有封堵排水管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铰链轴处设有扭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水管与导流管以及进风入口管道连通,可新风容易从排水管中排走,则无法进入到室内使用,因此在排水管处设置的挡板可以在没有水分的时候将排水管封堵,当有水的时候,由于水的重力会向下对挡板施加力的作用,挡板打开使得水分从排水管排走,当水分减少时,水的重力小于扭簧的弹力,此时挡板在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重新将排水管封堵,从而提高了进风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位于挡板靠近导流管以及进风入口管道的一侧设有与挡板相抵的限位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板可以向下打开,又能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将排水管封堵,此时在封堵的时候挡板可抵住限位圈,提高挡板与排水管之间的密封性,减少从排水口排走的新风,提高了新风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边缘设有与限位圈相抵的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挡板与排水管的密封性,提高了新风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靠近进风管的一端设有干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管的新风还可经过干燥件进行干燥,进一步提高了新风的干燥程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上设有用于更换干燥件的开口以及遮盖开口的盖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可方便工人对干燥件进行更换,同时盖板将开口遮盖可将干燥件遮盖,从而对干燥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进风入口管道的进风口处设有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可过滤掉大量欲从进风入口管道进入到室内的杂质,提高了新风的洁净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进风入口管道与进风管道之间设置的倒V型导流管,能够降低进入到室内的雨水量,同时雨水还可从排水管中排走,提高了新风的干燥洁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组合风口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进风入口管道;11、滤网;2、进风管道;21、肋片;3、导流管;31、开口;32、盖板;4、排水管;41、挡板;42、限位圈;43、密封圈;44、扭簧;5、干燥件;6、转动叶片;7、排风通道;71、无动力风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参见图1,包括进风入口管道1以及螺旋设置的进风管道2,进风入口管道1与进风管道2之间设有导流管3,导流管3可以防止雨水从进风入口管道1进入到进风管道2,再从进风管道2进入到室内,以至于对室内造成影响。
参见图2和图3,导流管3呈倒V型设置,进风入口管道1与导流管3为转动连接,导流管3与进风管道2固定连接,并且在进风入口管道1与导流管3相接的低洼处连通有一根排水管4,排水管4靠近进风入口管道1以及导流管3的一端铰接有一可封堵排水管4的挡板41,同时在挡板41与排水管4的铰链轴上套设有相抵于挡板41以及排水管4侧壁的扭簧44,此外,排水管4内壁位于挡板41靠近进风入口管道1以及导流管3的一侧固定设有与挡板41相抵的限位圈42,挡板41的边缘处还设有与限位圈42相抵的密封圈43。
参见图1和图2,导流管3位于靠近进风管道2的一端设有可干燥空气的干燥件5,本实施例中的干燥件5可设置为硅胶与活性氧化铝等,通过物理吸附水对新风进行干燥,干燥件5将进入到导流管3中的新风进行干燥,导流管3上开设有供工人进行更换干燥件5的开口31,开口31上铰接有遮盖开口31的盖板32,可对干燥件5起到保护的作用。
参见图1和图2,进风入口管道1的进风口处还设有过滤新风的滤网11,进风入口管道1上焊接有与进风入口管道1的进风口朝向相反的转动叶片6,可根据风向调整进风入口管道1的进风口朝向,以使进风入口管道1 的进风口始终正迎对自然风向。
参见图1和图2,进风管道2以及导流管3外套设有排风通道7,排风通道7将进风管道2以及导流管3完全包裹在内。同时在进风管道2上固定设有肋片21,使得进风与排风在逆流流动换热的过程中,加大换热面积且增加了排风流动的扰动,换热效果更好,节约了能源,排风通道7的出口端还安装有无动力风帽71,无动力风帽71是依靠自然风力及热压差的原理使无动力风帽71在高速旋转下对排风通道7内产生抽风能力,使排风通道7出口成局部负压,从而达到增强排风通道7排放效果的作用,自然风力及热压差使无动力风帽71高速旋转,从而对排风通道7内产生抽风能力,使排风通道7出口成局部负压,从而达到增强排风效果的作用。此外,无动力风帽71可以减少自然风力和气压的强弱给排风通道7带来的不稳定和阻力损失,并且具有防雨、防雪、防倒风的功能,外型美观、安装简便。并且无动力风帽71与进风入口管道1安装位置要有适当的距离,以保证进风入口管道1可作 360°的转动。
综上所述,工作时,风带动组合风口的顶部的转动叶片6转动,进风入口管道1随之在连接槽中转动,使进风入口管道1的口始终对着室外风向,新风在风压的作用下由进风入口管道1进入,经过导流管3,并经过干燥件5进行干燥,再经过螺旋状进风管道2,通过进风出口引出至室内。室内排风由排风入口进入,经排风通道7,并且在螺旋状设置的进风管道2、肋片21的扰动下与新风逆流换热,最后由无动力风帽71排至室外。
由于雨天时雨水会从进风入口管道1进入到管内,则由于导流管3呈倒V型设置,雨水会汇集在进风入口管道1与导流管3的相交处,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时,雨水的重力会压动挡板41,使得排水管4与进风入口管道1以及导流管3连通,此时雨水可从排水管4排走,避免雨水机进入到室内并对室内造成影响。
停雨后,雨水不再从进风入口管道1的进风口进入,此时在进风入口管道1与导流管3的相交处的雨水已从排水管4排走,此时挡板41在扭簧44的回复力作用下重新将排水管4封堵,避免新风从排水管4排走,提高了新风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包括进风入口管道(1)、进风管道(2)以及套设在进风管道(2)外的排风通道(7),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入口管道(1)与进风管道(2)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导流管(3),所述导流管(3)与进风入口管道(1)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3)与进风管道(2)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3)呈倒V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管(3)与进风入口管道(1)的相接处连通有排水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4)靠近导流管(3)以及进风入口管道(1)的一端铰接有封堵排水管(4)的挡板(41),所述挡板(41)的铰链轴处设有扭簧(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4)位于挡板(41)靠近导流管(3)以及进风入口管道(1)的一侧设有与挡板(41)相抵的限位圈(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挡板(41)的边缘设有与限位圈(42)相抵的密封圈(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管(3)靠近进风管的一端设有干燥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管(3)上设有用于更换干燥件(5)的开口(31)以及遮盖开口(31)的盖板(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入口管道(1)的进风口处设有滤网(11)。
CN201721608754.0U 2017-11-27 2017-11-27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Active CN20750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8754.0U CN2075013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8754.0U CN2075013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397U true CN207501397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6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8754.0U Active CN207501397U (zh) 2017-11-27 2017-11-27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1321A (zh) * 2019-08-06 2019-10-08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紧凑型通风地埋式变电站
CN114679989A (zh) * 2022-02-28 2022-07-0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连栋温室的通风系统及连栋温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1321A (zh) * 2019-08-06 2019-10-08 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紧凑型通风地埋式变电站
CN110311321B (zh) * 2019-08-06 2023-08-25 华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紧凑型通风地埋式变电站
CN114679989A (zh) * 2022-02-28 2022-07-0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连栋温室的通风系统及连栋温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4354B1 (ko) 새바람 정화창 및 그의 통풍 방법
CN207501397U (zh) 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CN205980157U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新风机
CN206094504U (zh) 一种高湿度热空气排风冷凝水收集装置
CN102162675B (zh) 一种节能进排风组合风口
CN206556133U (zh) 免开窗新风换气系统
CN207407486U (zh) 一种墙壁通风过滤装置
CN205980153U (zh) 一种窗式通风器
CN108731175A (zh) 一种有效利用自然风力的室内环境控制方法
CN201535560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新风换气机
CN207686073U (zh) 用于通风空气循环的双层幕墙
CN106839182B (zh) 防雾霾多功能室内空气净化正压加氧机
CN108716751A (zh) 一种房间通风系统
CN201935327U (zh) 一种双向通风外气口
CN205747324U (zh) 窗式空气净化换热器
CN209341511U (zh) 一种节能型新风换气机及设于其内的水蒸发加湿降温装置
CN210772649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109236149B (zh) 一种阻风排水阀门
CN207778648U (zh) 一种全屋空气净化系统
CN206206224U (zh) 一种排气风球
CN205503508U (zh) 一种能够净化空气的风机
CN204876233U (zh) 一种节能双层幕墙
CN219909349U (zh) 一种建筑厂房通风箱式房
CN205372767U (zh) 多功能新风净化风机
CN219892638U (zh) 一种防潮除湿户外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