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257U - 风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257U
CN207501257U CN201721576948.7U CN201721576948U CN207501257U CN 207501257 U CN207501257 U CN 207501257U CN 201721576948 U CN201721576948 U CN 201721576948U CN 207501257 U CN207501257 U CN 207501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surface cooler
dish structure
wind turb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769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景华
刘远辉
高翔
许日辉
唐文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769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盘结构,包括风机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表冷器设有靠近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所述表冷器设有至少两个冷凝分路,至少两个所述冷凝分路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呈增加趋势。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减少风与表冷器翅片表面摩擦产生的噪声,降低了机组噪音,同时其可提高换热效率以及换热管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风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盘结构。
背景技术
风盘结构(如卧式风盘)一般包括风机和表冷器,表冷器是风盘结构的换热器,它的性能决定了风盘结构输送冷量的能力和对风量的影响。一般空调机组或热泵机组都有风盘结构。传统风盘结构的表冷器通常是垂直于风盘结构的底盘安装设置,气流经过表冷器的风阻较大,风与表冷器翅片表面的摩擦噪声较大。同时,传统的表冷器还存在另一个缺陷:空气流速不均时将造成部分换热管浪费或部分换热管达不到换热需求,影响风盘结构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风盘结构,其可有效地减少风与表冷器翅片表面摩擦产生的噪声,降低了机组噪音,同时其可提高换热管的利用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盘结构,包括风机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表冷器设有靠近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所述表冷器设有至少两个冷凝分路,至少两个所述冷凝分路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呈增加趋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盘结构,其中的表冷器相对于风机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其与底盘(接水盘)形成一定的非90度夹角,形成了较好的静压腔效应,使得气流经过表冷器顺畅和均匀,降低了气流的阻力,提升换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风与表冷器翅片之间的摩擦,较好地控制了噪音源,从而达到降低机组噪音的目的;并且,表冷器倾斜放置可以减小风盘结构的厚度,从而形成超薄化、轻量化风盘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表冷器中冷凝分路的长度采用异程设计,根据风速的不同,设置每个冷凝分路的长度。如风速大的部位对应的冷凝分路管路短,风速小的部位对应的冷凝分路管路长,从而减少因空气流速不均对换热的影响,有效提高冷凝分路内冷媒的利用率,提高换热效率,也减少了冷凝分路上换热管的浪费现象。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风腔以及与所述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对接,所述表冷器倾斜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表冷器的两侧。安装壳体的设置用以实现表冷器的安装以及实现风机与表冷器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的内壁上的吸音层,有效吸收风腔中因气流与表冷器摩擦产生的噪声,较好地防止了噪音的传播,从而达到了降低机组噪音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盘结构为卧式风盘结构,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的出风口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布置。由于气流在风腔内与顶壁摩擦最多,因此可在顶壁设置吸音层可有效地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设有位于所述表冷器的下方的接水盘。由于气流经过表冷器时,会与表冷器中冷媒进行热交换,空气遇冷冷凝成水珠,水珠流向接水盘。接水盘用以盛接水珠,防止水珠打湿机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设有排水口,用以及时将接水盘中的水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直径大于或等于130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大直径前倾风机,使得风机在小转速情况下亦能满足机组换热的风量需求,通过降低风机转速,可减小风机产生的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分路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铜管,铜管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其来源丰富,制作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风盘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述的表冷器的侧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风机,200、表冷器,210、第一端,220、第二端,230、冷凝分路,300、安装壳体,310、出风口,320、接水盘,32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风盘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风机100和表冷器200。请结合图2,所述表冷器200相对于所述风机100的出风方向(图2中的箭头A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表冷器200设有靠近所述风机100的第一端210和远离所述风机100的第二端220。请结合图3,所述表冷器200设有至少两个冷凝分路230,一般冷凝分路230为多个。图3中的冷凝分路230为六个,冷凝分路230中两侧的箭头分别表示冷媒进入冷凝分路230和冷媒流出冷凝分路2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冷媒进入方向和风机100的出风方向一致。每个所述冷凝分路230均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管上的接头。各个冷凝分路230的长度,也即换热管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一端210向所述第二端220的方向呈增加趋势。需要说明的是,呈增加趋势可以是逐个增加,也可以是分段增加,也即,在第一端210向第二端220的方向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冷凝分路230的长度是一样的,但表冷器200的所有冷凝分路230的管路长度整体上还是沿着第一端210向第二端220的方向呈增加的趋势。如图3所示,由下往上的六个冷凝分路230中,下面两个冷凝分路230的长度一样,长度最短;中间三个冷凝分路230的长度一样,长度居中;最上面一个冷凝分路230的长度最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凝分路230的数量以及每个冷凝分路230的具体长度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实施例所述的风盘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效果进行说明:其中的表冷器200相对于风机100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其与底盘(接水盘320)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为非90度),形成了较好的静压腔效应,使得气流经过表冷器200顺畅和均匀,降低了气流的阻力,提升换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风与表冷器200翅片之间的摩擦,较好地控制了噪音源,从而达到降低机组噪音的目的;并且,表冷器200倾斜放置可以减小风盘结构的厚度,从而形成超薄化、轻量化风盘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表冷器200中冷凝分路230的长度采用异程设计,如可测出表冷器200上、中、下各部位的风速,根据风速的不同,设置每个冷凝分路230的长度。如风速大的部位对应的冷凝分路230管路短,风速小的部位对应的冷凝分路230管路长,从而减少因空气流速不均对换热的影响,有效提高冷凝分路230内冷媒的利用率,提高换热效率,也减少了冷凝分路230上换热管的浪费现象。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铜管,铜管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其来源丰富,制作成本较低。每根换热管可为一根一体式的弯管,也可为多根分段管连接组成,如图3所示,下面两个冷凝分路230的可由四根分段管连接组成;中间三个冷凝分路230可由八根分段管连接组成;最上面一个冷凝分路230可由十二根分段管连接组成。
可选地,所述风机100的进风口直径大于或等于130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大直径前倾风机100,使得风机100在小转速情况下亦能满足机组换热的风量需求,通过降低风机100转速,可减小风机100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盘结构为卧式风盘结构,所述风机100和所述表冷器200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壳体300,所述安装壳体300设有风腔(附图未标识)以及与所述风腔连通的进风口(附图未示出)和出风口310。所述安装壳体300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300的出风口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安装壳体300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100的出风口(附图未示出)对接,安装壳体300采用侧向进风方式。所述表冷器200倾斜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安装壳体300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300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表冷器200的两侧。安装壳体300的设置用以实现表冷器200的安装以及实现风机100与表冷器200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风盘结构也可为立式风盘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的内壁上的吸音层(附图未示出),有效吸收风腔中因气流与表冷器200摩擦产生的噪声,较好地防止了噪音的传播,从而达到了降低机组噪音的目的。可选地,由于气流在风腔内与风腔的顶壁摩擦最多,因此可仅在顶壁设置吸音层,即可有效地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顶壁和侧壁均设置吸音层。吸音层采用吸音材料制成,其可以为吸音板,也可为吸音棉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300还设有位于所述表冷器200的下方的接水盘320。由于气流经过表冷器200时,会与表冷器200中冷媒进行热交换,空气遇冷冷凝成水珠,水珠流向接水盘320。接水盘320用以盛接水珠,防止水珠打湿机组。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盘320设有排水口321,用以及时将接水盘320中的水排出。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所述风盘结构的具体介绍,总结来说,所述风盘结构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表冷器200倾斜设置,使得气流经过表冷器200顺畅和均匀,降低了表冷器200的阻力,也同时优化了风与表冷器200翅片表面的摩擦噪声;
2、表冷器200中冷凝分路230铜管长度采用异程设计,根据风速的不同,设置每路的铜管长度,风速大的部位设置的铜管管路短,风速小的部位设置的铜管管路长;
3、风腔内的顶壁上装有吸音层,可有效吸收机组内气流经过表冷器200时产生的噪声;
4、选用高效的大于或等于130毫米大直径的前倾风机100,使得风机100在小转速情况下亦能满足机组换热的风量需求,风机100转速减低可有效降低机组噪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和表冷器,所述表冷器相对于所述风机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表冷器设有靠近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所述表冷器设有至少两个冷凝分路,至少两个所述冷凝分路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呈增加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有风腔以及与所述风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对接,所述表冷器倾斜设于所述风腔内,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表冷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风腔的内壁上的吸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盘结构为卧式风盘结构,所述安装壳体的进风口和所述安装壳体的出风口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吸音层设于所述风腔的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设有位于所述表冷器的下方的接水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设有排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直径大于或等于1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分路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铜管。
CN201721576948.7U 2017-11-22 2017-11-22 风盘结构 Active CN207501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6948.7U CN207501257U (zh) 2017-11-22 2017-11-22 风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6948.7U CN207501257U (zh) 2017-11-22 2017-11-22 风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257U true CN207501257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5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76948.7U Active CN207501257U (zh) 2017-11-22 2017-11-22 风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960A (zh) * 2018-07-18 2020-02-18 江苏金新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表冷器斜置的薄型风机盘管
CN110805961A (zh) * 2018-07-18 2020-02-18 江苏金新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斜置表冷器风机盘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5960A (zh) * 2018-07-18 2020-02-18 江苏金新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表冷器斜置的薄型风机盘管
CN110805961A (zh) * 2018-07-18 2020-02-18 江苏金新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斜置表冷器风机盘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47569U (zh) 室内机
JP467832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4140495U (zh) 一种离心风机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07501257U (zh) 风盘结构
JPWO201707309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室内機
JP622359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102644974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0173372A1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2589057A (zh)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
WO2016041289A1 (zh) 空调室外机
CN103486661A (zh) 风管室内机
JP200615333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6500202A (zh) 一种室外机的散热装置
CN206890694U (zh) 座吊式空调
CN105910186B (zh) 空调用散热系统及空调
CN107490066B (zh)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1895504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073258U (zh) 空调装置
CN210154368U (zh) 带消声器负压型离心抽风式冷却塔
CN109882938B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设备
CN220567391U (zh) 一种重力柜冷梁
CN107421001A (zh) 座吊式空调
CN110081732B (zh) 带消声器负压型离心抽风式冷却塔
CN202561913U (zh) 空调室内机
JPH042930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