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110U -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110U
CN207501110U CN201721713340.4U CN201721713340U CN207501110U CN 207501110 U CN207501110 U CN 207501110U CN 201721713340 U CN201721713340 U CN 201721713340U CN 207501110 U CN207501110 U CN 207501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odule
circuit board
link block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33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天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133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传感器模组,包括:电路板、连接模块及传感器组;所述电路板设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红外传感器和用于接收可见光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颜色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种传感器,不但可以感知人的存在,还能同时感知照明环境色温、照度、颜色,解决目前传感器性能单一的缺点,且降低智能照明系统的安装难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设有复合传感器模组的智能照明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装置领域,尤其指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和智能控制的逐步发展,目前照明系统使用的传感器普遍采用被动红外传感器。被动红外传感器使用中,当人出现时,被动红外传感器会有相应的信号变化,经过信号转化和处理,可以辨别出人的存在,进而发出信号给控制中心用于控制照明灯具的开启和关闭。但是,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灯光的控制要求不仅局限于灯具的开启和关闭,还包括对灯具发出的光线的颜色、照度的控制。因此,现有技术的智能照明系统除了设有被动红外传感器外,还要加装颜色传感器,用于检测照明系统环境的光照的色温、光照强度传感器安装程序复杂,智能照明系统现场安装的难度大。
另外,这种被动红外传感器存在着较大的缺点,经常会出现误检。例如,人没有出现,但由于一些外界环境的变化,被动红外传感器误检到人出现,然后发出信号,致使灯具被打开;或者,人出现了,由于信号触发强度过低,传感器没有相应的信号发出,致使灯具没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传感器模组,包括:电路板、连接模块及传感器组;所述电路板设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红外传感器和用于接收可见光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颜色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的外部均罩设有透镜单元。
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均装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连接模块装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环形分布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颜色传感器设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围成的环形区域的中部。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为四个,所述颜色传感器为一个或者多个。
其中,所述透镜单元构造于一个一体式的光学透镜上。
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连接模块及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模组后盖和模组前盖,所述模组后盖罩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所述模组前盖罩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其中,所述模组前盖为透明的。
其中,所述模组后盖设有通孔,供所述连接模块穿过或者供通信线缆穿过。
其中,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或通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光源、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以及上述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所述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与光源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复合传感器模组的连接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复合传感器模组输出的电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给所述光源驱动元件控制所述光源发光。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复合传感器模组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两种传感器,不但可以感知人的存在,还能同时感知照明环境色温、照度、颜色,解决目前传感器性能单一的缺点,降低智能照明系统的现场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传感器模组设有多个红外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采集精度低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复合传感器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复合传感器模组的电路板立体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复合传感器模组的光学透镜的立体图。
图中,1:模组前盖;2:光学透镜;21:透镜单元;3:电路板;4:红外传感器;5:颜色传感器;6:连接模块;7:模组后盖;7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复合传感器模组,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该复合传感器模组包括:包括:电路板3、连接模块6及传感器组。电路板3设有信号处理器。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红外传感器4和用于接收可见光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颜色传感器5。红外传感器4和颜色传感器5分别与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连接模块6与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对红外传感器4与颜色传感器5的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控制信号,并通过连接模块6将电信号向外部输出。连接模块6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连接或者连接模块6装配于电路板上由电路板上印制的电路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传感器模组,设置了两种传感器,不但可以感知人的存在,还能同时感知照明环境色温、照度、颜色,解决目前传感器性能单一,降低智能照明系统的现场安装难度。
电路板可以采用单面板也可以采用双面板。当电路板采用单面板时,传感器组与连接模块设于电路板的同一面上。当电路板采用双面板时,传感器组与连接模块可以设于电路板的同一面或者不同面上。另外,当电路板采用双面板时,红外传感器4与颜色传感器5可以设于电路板的同一面,也可以设于不同面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路板3为双面电路板。电路板3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在电路板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有装配部,装配部通过印刷电路实现电连接。红外传感器4和颜色传感器5均通过装配部装配于电路板3的第一面,连接模块6通过装配部装配于电路板3的第二面,且连接模块6的输入端分别与红外传感器4和颜色传感器5电连接。装配部为插接式装配部或者表面贴装式装配部。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4、颜色传感器5和连接模块6均设有引脚,电路板3上的引脚插口,通过引脚与引脚插口插接实现红外传感器4、颜色传感器5和连接模块6与电路板的装配。
进一步的,红外传感器4为多个,多个红外传感器4环形分布于电路板3的第一面,颜色传感器5设于红外传感器4围成的环形区域的中部。具有多个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接收到多个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数据融合算法进行智能化的判断,实现对人的出现以及人的微动进行感知和判断,进而达到更精确控制信号的输出,实现更准确地检测人的存在,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性,解决现有技术检测精度低的缺点。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红外传感器4为四个,四个红外传感器4环形均匀分布,且形成一个圆形区域,环形均匀排列提高检测精度。颜色传感器5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中,颜色传感器5为一个,设置于多个红外传感器4形成的环形区域的中央。当颜色传感器5为多个时,均匀布置于环形区域。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施例中,连接模块6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或通信连接器。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Zigbee、wifi、近场通信元件,连接模块6使用无线通信模块时,减少照明系统的布线工作,安装简便快捷,照明系统更加简洁美观。通信连接器采用DB型连接器(如DB-9、DB-15、DB-25)、DIX连接器、DIN连接器、双绞线连接器(如RJ11连接器、RJ45连接器)、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种或者多种。连接模块6使用现有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和/或有线连接的通信连接器,可以广泛的与灯具、控制元件进行整合,达到智能化的控制灯具的目的,具有适用范围广泛的优点,且实现智能照明系统简便、快捷的安装。
红外传感器4和颜色传感器5的外部均罩设有透镜单元。多个透镜单元可以分体式设置,也可以一体式设置。本实施例中,多个透镜单元21构造于一个一体式光学透镜2上,即采用一个一体式的光学透镜2罩盖于电路板3的第一面,通过固定柱插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或者通过卡合固定。在光学透镜2上构造有多个与红外传感器4及颜色传感器5分别一一对应的透镜单元21。透镜单元21具有集光作用,有利于光信号的吸收感应,增强传感器模组的精确度。另外,根据检测精度的需求,也可以在透镜单元上涂覆滤光材料。
复合传感器模组还包括壳体,电路板3、连接模块6及传感器组安装于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壳体包括模组后盖7和模组前盖1,模组后盖7与模组前盖1共同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电路板3、连接模块6及传感器组的内部空间,模组后盖7内表面设有螺柱,电路板3通过螺钉与螺柱连接固定。具体的,模组后盖7罩设于电路板3的第二面;模组前盖1罩设于电路板3的第一面,其中,模组前盖1为透明的。模组前盖1优选采用玻璃、亚克力、PVC、PS、PC、ABS等透明材料制成。电路板3通过模组后盖的固定柱安装于模组后盖7中,电路板3的第二面朝向模组后盖7的底部,连接模块6收纳于电路板3与模组后盖7的内侧底面形成的空间中,连接模块6既可装配于模组后盖7中,也可以装配于电路板3的第二面。使用模组后盖7对连接模块6进行保护,减少连接模块受到外部灰尘等影响。
当复合传感器模块既设有光学透镜2及模组前盖1时,模组前盖1设于光学透镜2的外部,光线先通过模组前盖1再穿过光学透镜进入传感器。即光学透镜2设于模组前盖1与模组后盖7共同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模组后盖7设有通孔71,供连接模块6穿过或者供通信线缆穿过。通孔71供连接模块6部分穿过,或者供通信线缆从通孔71穿过后与连接模块6连接。本实施例中,通孔71的大小与连接模块6的截面相适配,用于供连接模块6部分通过,方便于通信线缆与连接模块进行连接。当连接模块6仅采用无线通信模块时,如蓝牙、wifi等通信连接,模组后盖7可不设置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光源、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与光源依次电连接,控制模块与复合传感器模组的连接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复合传感器模组输出的电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给光源驱动元件控制光源发光。复合传感器模组通过连接模块以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的方式输出电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给光源驱动元件,光源驱动元件控制光源的开启或者关闭,以及调节发光的亮度、色温。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连接模块及传感器组;所述电路板设有信号处理器;所述传感器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红外传感器和用于接收可见光波长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的颜色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连接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的外部均罩设有透镜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颜色传感器均装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连接模块装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环形分布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所述颜色传感器设于所述红外传感器围成的环形区域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器为四个,所述颜色传感器为一个或者多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构造于一个一体式的光学透镜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连接模块及传感器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壳体包括模组后盖和模组前盖,所述模组后盖罩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所述模组前盖罩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其中,所述模组前盖为透明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后盖设有通孔,供所述连接模块穿过或者供通信线缆穿过。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或通信连接器。
10.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传感器模组,所述控制模块、光源驱动元件与光源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复合传感器模组的连接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复合传感器模组输出的电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给所述光源驱动元件控制所述光源发光。
CN201721713340.4U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Active CN207501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3340.4U CN20750111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3340.4U CN20750111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110U true CN207501110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3340.4U Active CN20750111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6318B2 (en) Lamp device
CN104041011B (zh) 连接装置
EP2733416A1 (en) Led light and led lighting system
US10582599B2 (en) Remote controller,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system
CN214627428U (zh) 一种屏幕氛围灯
CN104025174B (zh) 发光装置
CN107452315A (zh) 色温调节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电子终端、系统
CN105939562A (zh) 一种车载智能氛围灯控制系统
CN207501110U (zh) 一种复合光传感器模组及智能照明系统
US20200020671A1 (en) Single-piece multi-frequency infrared light-emitting-diode (led) and multi- frequency high-precision object recognition system formed by using the same
CN209824094U (zh) 一种兼容多种led灯光的触摸式控制器
CN209824083U (zh) 一种兼容多种led灯光类型的触摸玻璃面板
CN103363495B (zh) 一种led灯管及其数字化控制方法
CN102385220A (zh) 用于摄像机的组合辅助光源
CN103134019B (zh) 主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和照明控制系统
WO2013118934A1 (ko) Nfc 단말기용 발광 외부 케이스 및 발광 nfc 휴대 단말기
CN106304529A (zh) 一种用于智能彩色灯具的遥控器和智能彩色灯具的控制方法
CN205453917U (zh) 一种用于电视的控制盒和电视
CN112291882A (zh) 超薄手机led背光驱动控制系统
CN2107928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JP2009545108A (ja) 電子安定器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受光器を備える照明システム
CN214227306U (zh) 一种智能充电线
CN203336330U (zh) 一种数字化控制式led灯管
CN108156709A (zh) 一种卧室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CN219550382U (zh) 语音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