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3120U -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93120U CN207493120U CN201721437441.3U CN201721437441U CN207493120U CN 207493120 U CN207493120 U CN 207493120U CN 201721437441 U CN201721437441 U CN 201721437441U CN 207493120 U CN207493120 U CN 2074931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ifold
- facial
- stimulation
- ball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充气囊、总管、管径控制器;所述总管位于刺激球的一端,且总管与刺激球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总管的另一端是进气管、出气管并分别与充气囊、视觉反馈装置相连接;所述管径控制器设置在出气管的外部,且管径控制器与总管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乳胶球的一端与单向阀门相连接,且单向阀门的另一端与铜气阀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主被动两种训练模式,增加了感觉刺激,通过反复训练和视觉、触觉的输入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面瘫治疗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通过文献调查,现有的面瘫治疗方法有:①中医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包括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②理疗法治疗:激光疗法、超短波理疗及综合性理疗。③其他:闪罐法、艾灸以及面神经减压手术等,还有Sullivan等人研究表明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早期可运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及Brach JS等人提出的前额-口腔和眼部-口腔联合运动的面部肌肉神经再训练法、Fombeur JP等人研究的磁疗法、面神经减压和面部神经修复、区域面肌肌肉转移等。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同类产品研究:面部肌肉康复器、面肌康复振动器、面部肌肉锻炼器、面向面瘫康复的活动假牙式柔性微电极等。但均没有一种治疗器具或手段可以把激活重建面神经、患者主被动训练、温热刺激三者综合在一起。
虽然现阶段针灸疗法是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但是面瘫发展期做针刺治疗时不宜过深(尤其不宜强刺激或用电针),一些治疗方法过早使用会导致病情的加重。现在关于针灸治疗面瘫的介入时机有较大的争议,有学者主张发病早期就应接收针刺治然而亦有学者主张急性期过后才可针刺;艾灶灸刺激量较大,对皮肤损伤明显;面神经减压术有损伤听力、前庭功能及乙状窦、颈静脉球等手术风险。同时,大部分治疗方式都需要在医院中由专业医师进行,给予患者的时间安排上的压力。而现有的面肌锻炼产品只能提供给患者被动性的面部肌肉的训练,无法调动患者进行训练的积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学业、就业、工作等压力增大,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所忽视以及各种外创事故的发生,致使面瘫及面肌损伤患者的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面瘫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6~34/10万人每年,患病人数为258/10万人每年,我国每年至少有335万人患此病。而国内外对于面瘫治疗的方法都有着治疗价格昂贵、医疗资源的浪费、家庭负担较重等不足。
我们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面瘫的典型病例,询问其主观感受,同时咨询相关专业的医师,查找大量文献材料,从而总结当前面瘫治疗方法的不足,为弥补其缺陷,我们设计出一款面瘫治疗的康复辅助器具。其目的是加快面瘫患者的恢复速率,同时对于有晕针、不喜中药的人群(如儿童)以及惧手术的患者给予其面肌锻炼,防止面部肌肉的废用性萎缩,极大程度的满足家庭康复与医疗康复的面肌功能障碍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传统治疗手段存在较大风险、患者压力较大,现有的面肌锻炼产品只能提供给患者被动性的面部肌肉的训练,无法调动患者进行训练的积极性,并且有着治疗价格昂贵,家庭负担较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充气囊、总管、管径控制器、刺激球、视觉反馈装置、回气阀、乳胶球、单向阀门、铜气阀、气囊、硅胶填充层;所述总管位于刺激球的一端,且总管与刺激球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总管的另一端是进气管、出气管并分别与充气囊、视觉反馈装置相连接;所述管径控制器设置在总管的外部,且管径控制器与总管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乳胶球的一端与单向阀门相连接,且单向阀门的另一端与铜气阀相连接;所述回气阀位于乳胶球的另一端;所述气囊设置在硅胶填充层的内部,且气囊与硅胶填充层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所述总管为人字形软管,上开一口接刺激球,下开两口,一端为进气管,接充气囊;另一端为出气管,接视觉反馈装置,且管径控制器位于总管与视觉反馈装置的连接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所述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牙印模型,且牙印模型的材质为有机硅模具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所述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锥形凸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所述视觉反馈装置为小风车,且小风车的扇叶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牙印模型,且牙印模型的材质为有机硅模具胶的设置,可根据人体侧面磨牙及切牙的形状印制适合各类患者的牙印模型,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在与牙龈接触处表面设计上轻微突起,加强对牙龈的刺激。
2、本实用新型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锥形凸起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刺激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康复效果。
3、本实用新型视觉反馈装置为小风车,且小风车的扇叶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的设置,患者主动收缩腮部,使其气体排出可推动风车转动,让患者看到疗效,以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建立起新的运动模式,并且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使之更为灵敏。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主被动两种训练模式,增加了感觉刺激,通过反复训练和视觉、触觉的输入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适用人群广,增强康复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本实用新型将激活重建面神经、主被动训练、温热刺激三者综合在一起,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及压觉的输入和反复训练以及镜像神经元,促进该区域功能的恢复。在传统治疗的同时加此辅助性治疗,可以提高常规用药疗效、缩短疗程,加快恢复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刺激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刺激球牙龈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视觉反馈装置翼型在攻角为0°的升力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视觉反馈装置翼型在攻角为12°的升力示意图。
图中:充气囊1;总管2;管径控制器3;刺激球4;视觉反馈装置5;回气阀101;乳胶球102;单向阀门103;铜气阀104;气囊401;硅胶填充层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技术方案: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充气囊1、总管2、管径控制器3、刺激球4、视觉反馈装置5、回气阀101、乳胶球102、单向阀门103、铜气阀104、气囊401、硅胶填充层402;总管2位于刺激球4的一端,且总管2与刺激球4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总管2的另一端是进气管、出气管并分别与充气囊1、视觉反馈装置5相连接;管径控制器3设置在总管2的外部,且管径控制器3与总管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乳胶球102的一端与单向阀门103相连接,且单向阀门103的另一端与铜气阀104相连接;回气阀101位于乳胶球102的另一端;气囊401设置在硅胶填充层402的内部,且气囊401与硅胶填充层402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
总管2为人字形软管,上开一口接刺激球4,下开两口,一端为进气管接充气囊1,另一端为出气管视觉反馈装置5,且管径控制器3位于总管2与视觉反馈装置5的连接处,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使装置能够提供主被动两种训练模式,增强康复效果。
刺激球4的外壁上设置有牙印模型,且牙印模型的材质为有机硅模具胶,可根据人体侧面磨牙及切牙的形状印制适合各类患者的牙印模型,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在与牙龈接触处表面设计上轻微突起,加强对牙龈的刺激。
刺激球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锥形凸起,增强了装置的刺激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康复效果。
视觉反馈装置5为小风车,且小风车的扇叶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患者主动收缩腮部,使其气体排出可推动风车转动,让患者看到疗效,以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建立起新的运动模式,并且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使之更为灵敏。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的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1、被动训练:刺激球4(见附图2、附图3)放置于口腔内腮部与牙齿之间的缝隙中,在进行锻炼之前可将刺激球4放入自备的热水中加热。旋紧铜气阀104,将管径控制器3降到最低,手握充气囊1向刺激球4内充气,刺激球4球体膨胀鼓气患者的面部肌肉,达到被动训练面部肌肉的效果。旋开铜气阀104被动帮助患者放气,完成被动训练。
2、主动训练(患者面部已有一定肌力时):将刺激球4如上述放好,使用充气囊1向刺激球4内充气,此时患者主动收缩腮部,气体便可从主动出气管排出,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调节管径控制器3控制努嘴阻力大小,完成被动训练。
使用说明:
(1)使用前需消毒,家用消毒方式:酒精擦拭后清水冲洗再晾干。
(2)如需温热刺激,可将刺激球4放入热水加热。
(3)将未充气的刺激球4放入口中,刺激球4置于牙齿与腮部之间,挤压充气囊1,使刺激球4被动牵拉腮部。
(4)在被动训练时若要放气,旋开铜气阀104即可。
(5)若患者腮部已有一定肌力,刺激球4充气后患者主动收缩腮部,气体便可从主动出气管排出,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调节管径控制器3控制努嘴阻力大小。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的产品设计依据:
1、超量恢复原则:机体在负荷的刺激下其能量储备、物质代谢以及神经调节系统的机能水平产生下降(疲劳),在消除负荷后这些机能能力能够在短期内超过初始水平,达到“超量恢复”的效果。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适时给予新的负荷刺激。“负荷-疲劳-恢复-超量恢复”的过程则可以不断地在高的水平层次上周而复始的进行,由此使机体的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
2、利用出气管外的风车作为视觉反馈的参考物,可直观反映努嘴动作的效果,而且可以给予患者一个努力的目标,鼓励患者积极训练。
3、从中医角度来看,面瘫是由风寒邪气入侵,闭阻经络所致,温热刺激一方面可以加快血液的流动,使血管舒张,以缓解由于缺血导致的面瘫。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和冲动频率,由于神经传导速度和冲动频率的改变,肌肉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对面部肌肉的康复有一定的意义,由此,在设计中添加了温热疗法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4、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及压觉的输入和反复训练,促进新的运动模式的重建,从而加大输出效应器官的作用。此设计思路是通过反复训练患者鼓腮动作,镜像神经元的模仿动作,使其形成条件反射,重建脑部神经应答,促进肌肉的再次激活。我们采取刺激神经和锻炼肌肉的方法,在受损神经的中枢神经于受损肌肉处建立新的连接、释放多种酶等,重新支配该处的肌肉,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5、对于周围性面瘫,本作品主要采取刺激神经和锻炼肌肉的方法,使受损神经周围的神经建立起新的连接,释放多种酶等,重新支配该处的肌肉。本作品主要是通过刺激球体积的增大从而牵拉面部的肌肉,对其产生一定的刺激。再加上刺激球表面的突起来提高刺激效果,同时对于面肌感觉性障碍的患者还有增强其面部感觉的作用。
6、中枢性面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中所阐释的损伤皮质临近区域存在未曾启用的突触再现和突触连接的重建,通过反复训练和视觉、触觉的输入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这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李迎光、李勇军,陈湘鄂、陈四海、王亚东等专家学者都做过相关的实验并有文字的报告),反复训练和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输入使训练方法具体化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的产品创新点:
1、现有的面肌锻炼产品只能提供给患者被动型的面部肌肉的训练,而本作品在提供被动训练的同时可以辅助患者进行自主性的面肌训练。
2、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增加了感觉刺激,适用于有面部感觉障碍的病人。
3、温热疗法:二氧化硅凝胶颗粒的放热过程一方面可以加快面部周围血液的流动,使血管舒张,以缓解由于缺血导致的面瘫。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和冲动频率,由于神经传导速度和冲动频率的改变,肌肉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对面部肌肉的康复有一定的意义。
4、利用视觉反馈机制,在出气口处加一小风车,患者主动收缩腮部,使其气体排出可推动风车转动,让患者看到疗效,以增强其自信心,利于建立起新的运动模式。
5、脑功能重建: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中所阐释的损伤皮质临近区域存在未曾启用的突触再现和突触连接的重建,通过反复训练和视觉、触觉的输入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这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本作品可以给予面瘫各期患者辅助治疗,把激活重建面神经、患者主被动训练、温热刺激三者综合在一起,刺激种类多,使用效率高,并且刺激强度较温和,对身体无太大副作用,其具体优势如下:
1、根据我们所做的临床调查,面瘫患者很难自主性的进行鼓腮训练,而本作品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被动型鼓腮训练,以防止其肌肉废用性萎缩。
2、可以辅助病人面肌收缩的主动训练,有给患者自主性训练的功能,由于训练是患者自主完成的,患者可体会到自我治疗后的疗效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其参与治疗的积极性。
3、利用温热疗法原理(具体原理见设计依据),可以有效的改善面部痉挛,相较于无此功能的产品来说,更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率。
4、作品操作便捷,且可独立使用,对面瘫的家庭康复有良好效果,同时有利于家庭康复的发展。
5、本作品适用范围广泛,主要适用于面瘫患者,但是同时还可用于Brissand-Stcard综合征、De·Morsier综合、Melkersson Rosenthal综合征、Millard-Gubier综合征、Mobius综合征、Parkinson综合征、Pseudobulbar Palsy综合征等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同时加此辅助性治疗。
6、本产品具有无创伤、无刺激,无损伤面容,安全性极高等优势。同时有研究发现面肌功能训练可以配合药物治疗,不但可以提高常规用药疗效、缩短疗程,还可以减轻面部麻木、疼痛、板滞等不适感,使恢复速率加快。
综上所述: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通过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牙印模型,且牙印模型的材质为有机硅模具胶的设置,可根据人体侧面磨牙及切牙的形状印制适合各类患者的牙印模型,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在与牙龈接触处表面设计上轻微突起,加强对牙龈的刺激;通过刺激球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锥形凸起的设置,增强了装置的刺激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康复效果;通过视觉反馈装置为小风车,且小风车的扇叶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的设置,患者主动收缩腮部,使其气体排出可推动风车转动,让患者看到疗效,以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建立起新的运动模式,并且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使之更为灵敏;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主被动两种训练模式,把激活重建面神经、患者主被动训练、温热刺激三者综合在一起,增加了感觉刺激,通过反复训练和视觉、触觉的输入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重建,对于该区域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适用人群广,增强康复效果的优点。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面瘫治疗方式存在额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包括:充气囊(1)、总管(2)、管径控制器(3)、刺激球(4)、视觉反馈装置(5)、回气阀(101)、乳胶球(102)、单向阀门(103)、铜气阀(104)、气囊(401)和硅胶填充层(402);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位于刺激球(4)的一端,且总管(2)与刺激球(4)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总管(2)的另一端与充气囊(1)、视觉反馈装置(5)相连接;所述管径控制器(3)设置在总管(2)的外部,且管径控制器(3)与总管(2)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乳胶球(102)的一端与单向阀门(103)相连接,且单向阀门(103)的另一端与铜气阀(104)相连接;所述回气阀(101)位于乳胶球(102)的另一端;所述气囊(401)设置在硅胶填充层(402)的内部,且气囊(401)与硅胶填充层(402)通过镶嵌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为人字形软管;上开一口接刺激球(4);下开两口,一端接充气囊(1),另一端视觉反馈装置(5);且管径控制器(3)位于总管(2)与视觉反馈装置(5)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球(4)的外壁上设置有牙印模型,且牙印模型的材质为有机硅模具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球(4)的外壁上设置有多组锥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反馈装置(5)为小风车,且小风车的扇叶采用翼型风力机扇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37441.3U CN207493120U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37441.3U CN207493120U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93120U true CN207493120U (zh) | 2018-06-15 |
Family
ID=6250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37441.3U Active CN207493120U (zh) | 2017-11-01 | 2017-11-01 |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931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3050A (zh) * | 2018-09-27 | 2019-01-11 | 金泽 | 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 |
-
2017
- 2017-11-01 CN CN201721437441.3U patent/CN2074931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3050A (zh) * | 2018-09-27 | 2019-01-11 | 金泽 | 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 |
CN109173050B (zh) * | 2018-09-27 | 2024-05-31 | 金泽 | 面瘫疾患口腔内扩张及穴位刺激电子脉冲治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23383U (zh) | 一种智能坐式熏蒸治疗仪 | |
CN106512219A (zh) | 一种生命能量脉冲理疗仪及使用方法 | |
CN203354876U (zh) | 一种头部颈椎疼痛治疗器 | |
CN201211318Y (zh) | 人机一体带电手法按摩仪 | |
CN201197795Y (zh) | 往复式足底按摩装置 | |
CN205924467U (zh) | 一种带有中药熏蒸功能的按摩器 | |
CN202982325U (zh) | 电灸颈椎、腰椎复位治疗仪 | |
CN207493120U (zh) | 面肌主被动康复训练器 | |
CN201727718U (zh) | 座熏治疗仪 | |
CN206660113U (zh) | 一种电子按摩器 | |
CN201701633U (zh) | 中药縢敷理疗床 | |
CN108042351A (zh) | 一种按摩垫 | |
CN201279260Y (zh) | 多功能液晶显示按摩床 | |
CN1256965C (zh) | 一种用于芳香背穴按摩舒经活络保健的活络筋肉的配方 | |
CN2930698Y (zh) | 温热治疗床 | |
CN203790457U (zh) | 一种基于新概念的智能腹部经络穴位施疗按摩仪 | |
CN201743903U (zh) | 一种牵引熏腰蒸汽治疗床 | |
CN202497280U (zh) | 一种牵引熏腰蒸汽治疗床 | |
Shuang-ling et al. | Brief introduction to Professor Gao Wei-bin’s needling technique of ‘Ten Acupuncture Skills’ | |
CN101385670B (zh) | 腰椎牵引治疗保健器 | |
CN205964448U (zh) | 一种耳穴贴 | |
CN102188320A (zh) | 一种肢体康复熏洗器 | |
CN203525137U (zh) | 一种低周波治疗仪 | |
CN202113312U (zh) | 一种肢体康复熏洗器 | |
CN109010765A (zh) | 一种带磁疗的膏药贴及膏药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