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91841U -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91841U
CN207491841U CN201721409807.6U CN201721409807U CN207491841U CN 207491841 U CN207491841 U CN 207491841U CN 201721409807 U CN201721409807 U CN 201721409807U CN 207491841 U CN207491841 U CN 207491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aquaculture pond
water plant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98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昊
周秋萍
丁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Guangzhou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Guangzhou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Guangzhou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Guangzhou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214098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91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91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918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库、设有废物收集装置的养殖池、设置在水库和养殖池进水侧之间的第一水生植物区、设置在养殖池出水侧的第二水生植物区,其中水库的出水口与第一水生植物区相通,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与布设在养殖池底的出水管相通,水库和第一水生植物区内的水位高于养殖池内的水位,养殖池的水位不低于第二水生植物区内水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浅水域的水利环境,既能增加养殖池换水率,又可以对养殖产生的废物和水体进行净化处理,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浅水域养殖一般集中分布在沿海港湾或河口水域内,这些水域往往也是沿海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的主要收纳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进江河或沿海水体内,导致养殖水域水质恶化,生态平衡被破坏,水产养殖也受到影响。
目前“鱼、虾、贝、藻、参”的养殖大多是沿海的网箱内或海边的池塘内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水、废物,通常也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长期下去会导致近海和江河水域营养物质负载增大,超过其自净能力,导致养殖场周边环境被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合理净化养殖水、减少环境污染的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库、设有废物收集装置的养殖池、设置在水库和养殖池进水侧之间的第一水生植物区、设置在养殖池出水侧的第二水生植物区,其中水库的出水口与第一水生植物区相通,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与布设在养殖池底的出水管相通,水库和第一水生植物区内的水位高于养殖池内的水位,养殖池的水位不低于第二水生植物区内水位。
在养殖池与水库之间设置第一水生植物区,利用水生植物对进入养殖池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从养殖池出水的水流经过第二水生植物区,再次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养殖池底部设置出水管,可以在池底形成水流。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废物收集装置收集,便于人工清理,防止污染下游区域,水库和第一水生植物区的水位比养殖池水位高,可以保持水流压差,在整个系统内形成持续的水流,便于收集清理废物,养殖池的水位不低于第二水生植物区的水位,有利于利用自然水位差进行水体交换。整个养殖系统可以及时回收废物,保持水流运行,并利用植物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环保绿色。
所述废物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底部。可以利用养殖池内的水流推动废物实现自动收集,减轻维护的劳动强度。
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和第二水生植物区分别包含水生植物基础和设置在水生植物基础上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固定设置,避免被水流推动集聚,从而影响生化净化效果。
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或第二水生植物区为浅水域的原生植物区或人工移植框架式植物区。即可以利用浅水域原生的植物区域因地制宜设置养殖池,也可以人工预制改造养殖区域的植物环境,从而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人工移植的所述水生植物基础为人工预制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设置方便,制作简单,便于现场铺设。
所述废物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的水流下游侧,包括低于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沟渠、高于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挡水墙,挡水墙设置在水流下游侧的沟渠侧边上。沟渠低于养殖池底部,便于收集固体废物,挡水墙可以减缓水流运动并使池底水流改变流向,有利于水流中夹带的废物沉淀收集。
所述水库设有水位提升装置,水位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迎水面上的斜坡、设置在斜坡顶部的引水槽,引水槽与所述水库相通。利用斜坡收集波浪水流,增加水库的水量,充分利用自然水体,节能环保。
所述出水管包括横向管和纵向管,其中在横向管上设有垂直出水口,在纵向管上设有水平出水口。保证池底的水流同时具有向上的分量和水平分量,有利于使养殖池内可以充分换水,以及使养殖产生的废物充分随水体流动并被收集。
所述水库的出水口高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水生植物基础,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上部。水库出水口高于第一水生植物区的水生植物基础可以防止出水搅动水底淤泥,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位于上部可以保证与养殖池的水位形成压差,有利于在养殖池底形成充分的水流。
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相邻的墙体由实体隔板墙组成,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第二水生植物区相邻的墙体由下部的实体隔板墙和上部的透水隔板结构组成。养殖池和第一水生植物区使用实体隔板墙间隔,有利于保证二者之间的水位差,在低潮位时仍可以形成水流,养殖池与第二水生植物区使用上部透水隔板,可以利用高潮位在池体内也形成水流,下部的实体隔板墙可以防止养殖池内的废物被水流带出池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浅水域的水利环境,既能增加养殖池换水率,又可以对养殖产生的废物和水体进行净化处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物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池底部结构示意图;
1、水库,2、养殖池,3、废物收集装置,4、第一水生植物区,5、第二水生植物区,6、出水口,7、出水口,8、出水管,9、沟渠,10、挡水墙,11、斜坡,12、引水槽,13、废物,14、实体隔板墙,15、透水隔板墙,16、横向管,17、纵向管,18、垂直出水口,19、水平出水口,20、波浪,21、水生植物基础,22、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6,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包括水库1、底部设有废物收集装置3的养殖池2、设置在水库1和养殖池2进水侧之间的第一水生植物区4、设置在养殖池2出水侧的第二水生植物区5,其中水库1的出水口6与第一水生植物区5相通,且出水口6位于水生植物基础21上方,第一水生植物区4的出水口7与布设在养殖池2底的出水管8相通,水库1和第一水生植物区4内的水位高于养殖池2内的水位,养殖池2的水位与第二水生植物区5内水位持平。废物收集装置3设置在养殖池2内的水流下游侧,包括低于养殖池2底部的沟渠9、高于养殖池2底部的挡水墙10,挡水墙10设置在水流下游侧的沟渠9的侧边上。第一水生植物区4和第二水生植物区5分别包含水生植物基础21和设置在水生植物基础21上的水生植物22。第一水生植物区4或第二水生植物区5为浅水域的原生植物区或人工移植框架式植物区。人工移植的水生植物基础21为人工预制的框架结构。
在养殖池2与水库1之间设置第一水生植物区4,利用水生植物22对进入养殖池2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养殖水质,而从养殖池2出水的水流经过第二水生植物区5,可以利用水生植物5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根据浅水域的环境特点,沿养殖池2的侧边设置多个第二水生植物区5。水生植物22可以是沉水植物,也可以使用挺水植物,可以是在水生植物基础21上新植入的,也可以是利用现有环境中的已有植物。养殖池2的底部设置出水管8,可以在池底形成水流,通过废物收集装置3将养殖产生的废物收集,便于人工清理,防止污染下游区域,水库1和第一水生植物区4的水位比养殖池2内水位高,可以保持水流压差,在整个系统内形成持续的水流,便于收集清理废物。养殖池2的水位不低于第二水生植物区5的水位,有利于利用自然潮水进行水体交换。
水库1设有水位提升装置,水位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迎水面上的斜坡11、设置在斜坡11顶部的引水槽12,引水槽12与水库1相通。利用斜坡11收集波浪20的水流,增加水库1的水量,充分利用自然潮位水流,节能环保。
沟渠9低于养殖池2的底部,便于收集固体废物13,挡水墙10可以减缓水流运动并使池底水流改变流向,有利于水流中夹带的废物13在沟渠9内沉淀收集。
参阅图6,在养殖池2底部设置的出水管8包括横向管16和纵向管17,其中在横向管16上设有垂直出水口18,在纵向管17上设有水平出水口19。从养殖池2底部的出水可以同时具有向上的分量和水平分量,有利于使养殖池2内可以充分换水,以及使养殖产生的废物充分随水体流动并被收集。
第一水生植物区4的出水口7位于第一水生植物区4的上部。可以保证第一水生植物区4与养殖池的水位形成压差,有利于在养殖池底形成充分的水流。
养殖池2与第一水生植物区4相邻的墙体由实体隔板墙14组成,养殖池2与第二水生植物区5相邻的墙体由下部的实体隔板墙14和上部的透水隔板结构15组成。养殖池2和第一水生植物区4使用实体隔板墙间隔,有利于保证二者之间的水位差,在低潮位时仍可以形成水流,而养殖池2与第二水生植物区5之间的墙体上部使用透水隔板结构15,可以利用高潮位从外部向养殖池2内形成水流,对养殖池2内进行换水,而下部的实体隔板墙14可以防止养殖池2内的废物13被水流直接带出池体,污染环境。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库、设有废物收集装置的养殖池、设置在水库和养殖池进水侧之间的第一水生植物区、设置在养殖池出水侧的第二水生植物区,其中水库的出水口与第一水生植物区相通,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与布设在养殖池底的出水管相通,水库和第一水生植物区内的水位高于养殖池内的水位,养殖池的水位不低于第二水生植物区内水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和第二水生植物区分别包含水生植物基础和设置在水生植物基础上的水生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或第二水生植物区为浅水域的原生植物区或人工移植框架式植物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工移植的所述水生植物基础为人工预制的框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的水流下游侧,包括低于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沟渠、高于所述养殖池底部的挡水墙,挡水墙设置在水流下游侧的沟渠侧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设有水位提升装置,水位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迎水面上的斜坡、设置在斜坡顶部的引水槽,引水槽与所述水库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横向管和纵向管,其中在横向管上设有垂直出水口,在纵向管上设有水平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的出水口高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水生植物基础,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区相邻的墙体由实体隔板墙组成,所述养殖池与所述第二水生植物区相邻的墙体由下部的实体隔板墙和上部的透水隔板结构组成。
CN201721409807.6U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91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807.6U CN207491841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807.6U CN207491841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91841U true CN207491841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980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91841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918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248A (zh) * 2020-07-28 2020-12-11 南京耀淳蟹业有限公司 提早大闸蟹上市时间的方法
CN113605493A (zh) * 2021-09-10 2021-11-05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一种高效型坑塘引水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6248A (zh) * 2020-07-28 2020-12-11 南京耀淳蟹业有限公司 提早大闸蟹上市时间的方法
CN113605493A (zh) * 2021-09-10 2021-11-05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一种高效型坑塘引水系统
CN113605493B (zh) * 2021-09-10 2024-01-26 濮阳市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型坑塘引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8088B (zh) 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5330107B (zh) 一种城市河涌水质净化系统与净化方法
CN103351086B (zh) 一种海水养殖池塘排放水生态处理循环系统
CN108862854A (zh)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2923906A (zh) 集景观和生物生态修复的校园景观水体水质保持自净系统
CN103960193A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养水处理系统及运作管理方法
CN207491841U (zh) 一种用于浅水域的绿色养殖系统
CN101941777B (zh) 一种水网地区村镇污水处理与水环境生态修复方法
CN210076358U (zh) 陆基半埋式旋流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8423926A (zh) 一种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污染物减排系统
CN103755085B (zh) 河道型水库支流库湾水华消除及藻源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9607975B (zh) 一种修复超富营养水体和内源性污染的人工湿地构造
CN209105967U (zh) 一种半工厂化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
CN109179863A (zh) 一种水产养殖排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7261567B (zh) 一种提高黑臭水体透明度促进沉水植物自然生长的方法
CN214758650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113575491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耦合净化系统
CN105130090A (zh) 一种河流沟渠污水生态强化自净方法
CN102092889B (zh) 一种湖泊净化及水生态环境复原的方法
CN103043797A (zh) 新型床式污水生态修复技术
CN211338977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循环净滤系统
JPH01228598A (ja) 水生植物による水処理装置
CN207512045U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2181244U (zh) 河湖污水的直接净化装置
CN207685082U (zh)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人工湿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